怎樣作詞——詞的起源和發展
07-10
怎樣作詞第一節 詞的起源和發展 詞是曲子詞的簡稱,即有歌譜的歌詞。清宋翔鳳《樂府餘論》云:「以文寫之則為詞,以聲度之則為曲。」說明詞是一種密切配合音樂用以歌唱的新興抒情詩體。其別稱很多:如樂府、長短句、詩餘等等。在眾多名稱中,詞是正名、通名,是曲子詞、曲子的簡稱。其它均為別稱。什麼是詞?王力先生定義為:詞「是一種律化的、長短句的、固定字數的詩。」但必須加上一句:它與音樂緊密聯繫在一起。詞的產生:1、關於詞的起源有各種看法。目前學術界看法尚不統一。①或雲南朝樂府里某些歌辭即其雛形。②產生於隋代。此說較流行和普遍。王灼《碧雞漫志》卷一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張炎《詞源》卷下也說:「粵自隋唐以來,聲詩間為長短句。」如《河傳》和《楊柳枝》兩調,前者乃「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碧雞漫志》),後者乃是「亡隋之曲,煬帝將幸江都,開汴河,種柳,至今曰隋堤,有是曲也。」(後蜀何光遠《鑒戒錄》)。這兩調可能是隋代民歌,可見詞起自民間。③認為產生於唐代。如南宋朱弁《曲洧舊聞》說:「詞起於唐人,而六代已濫觴矣。」劉大傑認為「詞出於樂府與由於唐代近體詩變化而來的一兩說最有力。」認為既產生於六朝樂府而變出於唐。2、詞的產生與音樂有關。 隋唐時期,音樂有三個系統——雅樂、清樂、宴樂。雅樂是《詩經》所配的古樂,清樂乃漢魏六朝樂府詩所配之樂。宴樂(又稱燕樂、讌樂)是唐代從西域傳進的樂曲。其樂器以琵琶為主,琵琶四弦二十八調,音域寬廣,表現力富豐,故能以壓倒優勢取代從容舒緩的雅樂和清樂,並吸引詩人紛紛為之作詞應歌,詞就是為配合這種燕樂而創作的。《舊唐書·音樂志》:「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可見正是這種胡類新聲和里巷俗曲之結合,促成了詞的真正興起和發展。 詞與音樂的結合方式與以往的詩歌不同。大致而言,先秦時,以樂從詩,樂曲形式由詩之抒寫情志的需要和**所決定;漢至六朝,采詩入樂,主要入樂歌詩都必須依據曲題、聲調、樂譜,經過協樂方可演唱,但樂府詩入樂,往往由樂工在文辭上進行分割拼湊以適應樂曲變化,辭曲並非完美結合,這種詩樂的情況與唐以來有意識地倚聲填詞是不同的。因此,無論是詩經,還是漢魏六朝樂府,乃至唐代的五七言絕句,詩樂的結合方式大多是「選詞以配樂」,唐宋詞則是「由樂以定詞」,即本備曲度,詞人根據樂曲的旋律、節拍要求填上歌詞。最初依曲填詞,詞意與調名統一,中[河瀆神]是祭賽河神之曲,所填詞亦與賽河神有關。但後來此曲普遍流傳,不祭河神時也有人唱此曲,於是文人就用別的抒情意境填詞,詞意就與調名無關了。初期小令,多為應歌而作,文句簡明、詞意一看便明,無需再加題目。後來詞的作用擴大,意境題材繁複,於是作者有必要再加一個詞題或詞序以說明詞的創作動機及內容。前者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後者如姜夔[楊州慢]、[齊天樂]等詞均有較長的序。3、詞的產生與長短句有關。 樂曲需要與詞相配,最初拿七言絕句,近體詩與之相配,充當歌詞。但繁複多變的燕樂曲調與整齊劃一的五七言詩的整齊句式發生了矛盾,因此採取加和聲和襯字的辦法來填補節拍,後來有人把無意義的和聲(即泛聲)、襯字寫上有意義的文詞,因此,長短句應運面而生。朱熹《朱子語類》云:「古樂府只是詩中間添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逐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長短句在詩經、樂府里大量使用,和聲魏晉時就有。傳為曹丕作的《上留行行》《瑟調》就用了和聲:居世一何不用,上留田。富人食稻與梁,上留田。貧子食糟與糠,上留田。貧賤一何傷,上留田。祿命懸在蒼天,上留田。今爾嘆惜,將欲誰怨,上留田。 上六處「上留田」意義不在,但在音樂上起了和諧劃一的作用。但這還是詞。當然,「和聲」和「泛聲」還不足以解決胡樂與詩的矛盾,於是「依曲拍為句」便成了詞與音樂的結合方式。 從選詞以配樂到由樂以定詞,從歌詩之法到歌詞之法,這就是詞體的形成過程。大體說來,詞在燕樂風行的初盛唐於民間孕育生長,中晚唐、五代時經過一些文人的創作逐步成熟和定型,至兩宋而大盛。三、詞的**特點詞「依曲拍為句」的獨特**有如下特點:1、依曲調為詞調,不另立題。每首詞都有詞調,這是因為每首樂曲都有曲名,詞人據樂曲填上詞後,便以原來的曲名為詞名,而可以不根據詞意另外立題(因而一種詞調甚至有幾十種別體)。每個詞調都有相對固定的形式,在字數、句數、平仄、用韻、分片上有定規。表示調調名稱的是詞牌,最初詞牌名稱與詞內容大多有關,如《浣溪紗》詠西施事,《漁歌子》詠漁父等。但後來的詞人則只依聲填詞、按譜填詞,內容可以和詞牌名稱毫不相干。而且同一詞牌在流傳中還派出一些不同的稱呼,造成「同體異名」現象,如《念奴嬌》又稱《百字令》、《大江東去》、《酹江月》等;與此相對而言,又有「同調多體」情況,即正體外還有許多別體。如[滿庭芳],《欽定詞譜》列有晏幾道、周邦彥、黃公度、程垓、趙長卿、元好問、無名氏等七體。晏、周為正體,若黃詞之減字、程、趙、元之添字為別體。2、依樂段分片,片有定式。 「片」即遍,是音樂名詞。唐宋時把樂曲從頭到尾演奏一次叫一遍;音樂演奏完畢稱為「樂闕」,故一首詞又可稱一遍或一闕。唐宋曲調大多分段,故詞調也隨之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種,而以雙調為主。雙調是詞的基本形式,在所有詞作中數量最多,令、引、近、慢諸體皆有。其中有上下片句式全同的「稱重頭」;有上下片開頭句式不同的,稱「換頭」。下片開頭處又稱為「過片」、「過變」、「過拍」等,表示由一段樂曲轉入下段樂曲,這是詞中關鍵處,歷來受詞學家重視。 三疊詞根據形式的不同分為兩種:一是雙拽頭,前兩段句式、平仄全同,形式上好象第三段的雙頭,如《瑞龍吟》、《繞佛閣》等;另一種是非拽頭,如《蘭陵王》《戚氏》等。還有一種三換頭,即三段句式全不同。四疊詞如南宋吳文英的[鶯啼序],240字,為最長的詞調。3、依詞腔押韻,韻位疏密無定。近體詩一般逢雙句押韻,詞韻位卻有疏有密。韻疏者如[月下笛]、[早梅芳慢],上下片有六句一韻的;韻密者幾乎一句一韻,如[漁家傲]。這是因為詞的韻位全由詞腔的音樂片段所決定。樂曲中的一小段稱一均,一均相當於一韻。詞韻較詩韻寬,鄰韻可通押,押韻方式亦不同於近體詩,有押平、押仄、平仄互押、入聲獨押及中間轉韻等。4、依曲拍為句,句式長短不齊。最短者為一字句,最長者為十一字句。詞不僅句子長短不齊,即使五七言句,句法亦與詩有異。五七言句在詩中一般是上二下三、上四下三,詞則常駐為上一下四,上三下四。如「漸霜風凄緊」(柳永《八聲甘州》),「向南樓一聲歸雁」(陳亮《水龍吟》)等。5、依唱腔用字,講究四聲。因為詞是用來歌唱的,因此,不僅和詩一樣講究平仄,甚至達到「三仄更須分上去,兩平還要辨陰陽」的地步。李清照在《詞論》中甚而主張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所謂「詩律寬而詞律嚴」,主要表現在審音用字上,即根據樂聲的高下升降,來選擇確定陰平、陽平、上、去、入等字,以使聲腔與用字平仄取得一致,創造出一種能合之管弦、付之歌喉的歌調。6、詞的篇幅。①從節拍(即節奏不同)不同來區分,有令、引、近、慢。這原是音樂上名稱。 「令」指**短小的小舞小唱,多用作送酒麴、稱酒令;後作為詞學名詞的「令」一般短調之辭。令來自唐代的酒令。因唐人於宴會時即席填詞,利用時調小曲當作酒令,遂稱為令曲,又稱小令。令字數偶爾也有長的。如《六么令》,九十九字,《百字令》一百字(不過它是《念奴嬌》別名)、《月生州令》長至二百十五字。 「引」本是琴曲名詞,宋人取唐五代詞曼衍其聲,別成新腔,變名之曰「引」,如《千秋歲引》、《陽關引》等多取唐代同名舊曲展引而成,字數較舊曲為多。引,來自大麴,是裁截大麴中前段部分的某遍製成,如《清波引》、《柘枝引》等。引詞中最短的是《翠花引》和《柘枝引》,都為二十四字,最長的是《迷神引》,九十九字。又有《石州引》,一百零三字(不過它又名《石州慢》)。 近,又稱為近拍。近詞最短的是《好事近》,四十五字,最長的是《劍器近》,九十六字。近和引長於令短於慢,故稱之為中調。「近」是「近拍」的省文,意為腔調相近,在本曲與近拍曲之間存在一種同名而異曲的關係,如[荔枝香]和[荔枝香近拍]。今存以「近」為名的曲牌,大多比慢曲短,比令曲長,節奏偏慢,多用散板或一板三眼。「慢」,又叫「慢曲」,其特點在於曼聲,曲調長,節奏慢,每一字聲中有許多修飾,慢詞主要特點在於調長,但其概念與一般所說的長調仍有區別,不能混用。 慢是慢曲子簡稱,與急曲子相對而言。慢詞中最短的是《卜運算元慢》,八十九字。此外還有摘片(從大麴許多遍內,摘取一遍,單譜單唱。如《薄媚》摘遍,即摘取《薄媚》中入破第一的一遍)、序(摘取大麴散序中或中序中的一遍所制,如《鶯啼序》)、增減字數等(如《減字木蘭花》、《攤破浣溪沙》、《偷聲木蘭花》)偷、減意同,就韻腳上為偷聲,就字數上為減少字。攤,增加字。②從字數而言分小令、中調、長調。毛先舒《填詞名解》中云:「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當然這種分法過於拘泥,一般說來,字較小者稱小令,字數適中者稱中調,字數較多者為長調。最短者是竹枝詞,14字,最長者為[鶯啼序],240字。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教你怎樣作詞
※北大校長作詞歌曲走紅網路續:曾稱希望廣為流傳
※作詞技巧 8 | 歌詞常用修辭手法(4)
※《15天作曲作詞快速學成》第三章:如何解決「五音不全」?
※世間百態儘是詩,氣象萬千皆作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