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不和諧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上篇)
轉載
標籤: 雜談 |
稿件來源:北京菁賢楠文化教育 作者:蘇 菁
要拯救婚姻,只有在雙方都想拯救的前提下,並在生活中不斷完善自身觀念以及處世的不足才能達成,但我們在婚姻諮詢的諸多案例中發現,很多婚姻危機發生後,只有一方在努力挽救,努力完善自己,而另一方照樣我行我素,使得挽救婚姻成了一方的委曲求全、忍辱負重。
很多不和諧婚姻中的當事人不肯反思自己、改善自己的理由是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不能因為孩子而耽誤了自己,同時也否認離異或不和諧婚姻會對孩子造成很多傷害。
那麼這些鼓吹尋求真正愛情的成年人在勇敢拆散自己的家庭之後,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了嗎?會不會在一次次追逐感覺的過程中把自己也丟失了呢?最後連自己都不相信了,這樣的傷害成人又能承載多少?而這樣的悲劇會不會在孩子的身上重演?
只有當我們真正敢於面對這種由成人的不負責不自律給自己給孩子帶來傷痛,才有可能從內心裡真正去完善自我,正確地對待婚姻。
1、選摘蘇菁紀實勵志小說《你相信婚姻能拯救嗎》片段
女兒對"爸爸"兩個字特別敏感
不久,一位單身母親帶著她9歲的女兒來找我借有關造價方面的書。聽說這位母親對孩子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學校里,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
她的女兒看上去很懂事,一見面就甜甜地喊:"阿姨好!"
的確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我欣喜地拉她坐到自己的身旁。
"來來,過來和姐姐玩一會兒。"我招呼兒子。
"等一下,我打一個電話問爸爸回不回來吃飯。"兒子應了一聲就忙著打電話了,打完電話轉身就對我說:"媽媽,爸爸今天晚上不回來吃飯,說是工地上要加班。"
我無意中瞥見朋友的女兒聽到"爸爸"時似乎顯露出不安,她低垂著頭走過來,鬱鬱寡歡地坐到了她母親身邊。母親用手攬了攬她的肩,眼圈有些發紅。
"來來,你和姐姐下一盤跳棋好不好?"我提醒兒子。
"我這女兒也挺喜歡跳棋的。"女孩的母親急忙附和。
兒子很快找出了跳棋,把女孩引到另一間屋子去了。
看著女兒的背影,母親重重地嘆了口氣:"我年輕時不懂事,愛上了一個有家室的人,他不認這個女兒。因為沒有爸爸,女兒對"爸爸"兩個字特別敏感,特別羨慕別的孩子叫"爸爸"。"
母親憔悴的面容寫滿了生活的滄桑和無奈。
我的心直往下墜。在那本該天真的世界裡,竟藏著這麼深的苦澀!我的腦中忽然閃過了自己沒有關愛的童年,只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在瞬間凝固了,心中充滿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沉重和酸楚。
我能理解這位母親的傷感,那是在面對孩子的渴求而自己卻徹底的"不能"或"沒有"時才顯現出的虛弱、蒼白與貧乏,那是一生中永遠都無法填充的空曠與寂寥;我能想像她積壓在心中的那種沉重的負罪感和內疚。
儘管她給予孩子的關懷和愛護或許比別的母親多幾倍,儘管孩子是一個熱情、活潑、聰明、好學、人見人愛的好學生,但是,無論她為孩子做了什麼,做了多少,都無法替代孩子對"爸爸"的嚮往和渴望。儘管那只是一種偶爾的流露……
這位母親動情地說:"如果一切能重新開始,我一定先做一個仁慈、寬容與自信的人,然後再做孩子的媽媽。我一定要讓一個豐富而又很有愛心的人做孩子的爸爸,決不讓孩子因為我而忍受生命中的缺憾。"
2、選摘蘇菁紀實勵志小說《你相信婚姻能拯救嗎》片段
我想離開這個家
房東劉姐為了騰出一間房子來出租,自己卻和女兒同住一室,比劉姐小 8 歲的男朋友來了,一起過夜竟不迴避女兒。
我睡在隔壁房裡,感到心口堵得難受,我簡直無法想像劉姐的女兒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會有怎樣的心態,她那樣地封閉自己,當初我僅以為她是在單親家庭中所致,現在才意識到比自己想像的嚴重得多。
第二天,劉姐出去了還沒回來,夏珠珠滿腹心事地踱到我的房門口,我正在專註看書,夏珠珠幾次欲言又止。
我無意間抬頭髮現了鬱鬱寡歡的夏珠珠,忙放下手中的書,把她拉近身旁,關切地問:「怎麼啦?」
「我……夢阿姨,我難受……」 夏珠珠的淚水充滿了眼眶,「從父母離婚的那一天開始,我已感覺不到任何家庭的溫暖了,只是偶爾哥哥回來,才讓我回憶起小時候的一些片段,父母分開後,我跟母親一起過,母親下崗了,沒有什麼經濟來源,我們就這兩間平房,出租了一間,我和母親就共居一室,她經常帶一些男人回來……我實在受不了,我想離開這個家。」
「你和你媽媽說過這些嗎?」
「沒用的,她不會聽的,她也不會理解我的。」 夏珠珠茫然而無助。
我的心情異常的沉重。
我從她那雙凄清如水的眼睛,足以讀出她心底的一切鬱悶和憂傷:
一個孩子,有家不像家,有母親不像母親,過著沒有依靠、沒有原則、沒有生活誠意和沒有方向的混亂日子,你又怎麼期待她健康地成長?當人生的安全和心靈的健康得不到保障的時候,生命的凋殘又怎能倖免?
3、選摘蘇菁紀實勵志小說《你相信婚姻能拯救嗎》片段
願天下的父母不要輕易離婚
在潛望溝通素質培訓中心認識的秦大姐邀請我去她家,她家裡住著一個12歲的侄女。在女孩的作文本上,我看到了《我最傷心的事》:
那是一年級的一天,秋風呼呼地刮著,黃色的落葉在風中飄著,就像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在空中飛舞。
我放學回家,家裡的傢具全沒了,只有我那張小床還在。奶奶一個人坐在小床上落淚。我驚訝地問奶奶:「怎麼啦?咱們要搬家嗎?媽媽什麼時候回來?我餓了。」
奶奶默默地看著我,許久才很艱難地說:「不是搬家,你爸爸和你媽媽離婚了。」
那一剎那,我的心一下涼了下來,怎麼會這樣呢?我以後就沒有家了嗎?我坐到了床上,淚水瞬間模糊了我的雙眼……
爸爸媽媽離婚了,我判給了爸爸,住到奶奶家。
也就是從那天起,我的生活就被黑暗籠罩了,我多麼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輕易離婚呀!
看到這兒,我的心情很不好受。秦大姐讓女孩過來叫阿姨,她從客廳走出來,叫了一聲「阿姨」。這是個長得挺標緻的女孩,可臉上卻是一副鬱鬱寡歡、茫然若失的神情,沒有一點她這個年齡的活力。
孩子可就遭罪了
秦大姐告訴我:
女孩的媽媽,模樣挺討人喜歡。她婚後的小家庭雖算不上甜蜜幸福,倒也太太平平,相安無事。後來她卻經不起外面的誘惑,和一個有婦之夫戀上了。動不動就找借口請假幽會。什麼出去辦事呀,接孩子啦,從來就沒個真話。
她和那個第三者後來發展到難分難捨,就鐵了心要和自己的丈夫離婚,還宣揚什麼會吃喝嫖賭的男人才是好男人,那邊的男人回家也和自己的妻子鬧,說什麼要體驗真正有愛情的婚姻生活,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兩人到底如願了,這個時候該知足了吧?折騰得這麼半死半活才湊到一起的兩個人,那熱乎勁也就甭提了。可不知咋的,才幾個月,她那剛開的笑臉又恢復原狀了,整天無精打采,沒情沒緒的。現在聽說回家又跟下地獄似的,你說,這算個啥事呀?他們怎麼可以把婚姻當兒戲呀?」 秦大姐恨恨地說。
我沉吟片刻,很痛心地說:「遊戲的最後結果必然是雙方都傷痕纍纍。」
「活該,誰叫她咋這麼不安分的?報應,真是報應。」 秦大姐情緒激動。
「我倒覺得這是人性的弱點所導致的一種必然結果。」 我苦笑了一下。
「為什麼?」 秦大姐滿臉的不解,「怎麼理解?」
「因為再婚的新夫妻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之後,他們之間的吸引力漸漸消失,雙方就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原來配偶身上的優點,原來配偶身上的缺點由於時空的間隔而慢慢被淡化了,雙方都用原來配偶的優點和現在新配偶的缺點相比,你想,誰經得起這麼殘酷地較量呀?」
「哦,原來是這樣,難怪前幾天打電話過來,說又想和後夫離婚和我弟弟復婚,可我弟弟現在已經再婚了……終於想起我弟弟對她的好了,你不知道,她以前住院治療的時候,我弟弟晚上在醫院打地鋪陪她呢。」 秦大姐難過地嘆氣,「哎,不識好歹的東西,弄得現在處境特別尷尬,這孩子可就遭罪了……」
過了一會,她又滿懷希望地對我說:「你可一定要把這家庭事業做起來呀。」
我使勁點了點頭。
面對泥沙俱下的資訊爆炸,面對成人世界的多元生活和一部分成年人為了挽回青春損失而開始的人生遊戲,以及這些遊戲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的傷害,我陷入了深深的憂慮。
她太需要溫暖了
秦大姐帶著女孩來參加潛望溝通素質培訓中心俱樂部活動,我坐在她的旁邊,看著凄楚不安的她,憐愛之情油然而生,我情不自禁地把手搭在她的手上,女孩本能地觸動了一下,她把另一隻手也移了過來,兩隻手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女孩的手是那樣冰涼。
那天晚上的活動是讓大家做遊戲,女孩玩得很開心。
活動結束,秦大姐拉著女孩子向我道別,可女孩卻站著不動。
「太晚了,我們回家吧。」秦大姐催促著。
女孩滿眼憂傷,那雙睫毛很長的眼眶裡溢出淚水來,她紋絲不動,也沒有說話。
「怎麼啦?」秦大姐不解地推了推孩子。
「這裡比回家好。」女孩終於說話了,兩滴晶瑩的淚珠從她的睫毛上滑落下來。
我能想像她回到家中,獨自面對沒有父親沒有母親的那份凄涼,那種無邊無際的彷徨和苦悶。
我的雙眼不知不覺也濕潤了,一時竟不知如何去寬慰她。
她幾乎夜夜被噩夢糾纏
出於對孩子本能的憐愛,我儘可能抽時間去看女孩。秦大姐為了讓她侄女多感受一點關愛,讓女孩稱呼我「夢琪媽媽」,女孩很懂事地點點頭。晚上快到睡覺的時間了,女孩走過來對我懇求道:
「夢琪媽媽,我要和您睡!」
孩子的邀請能忍心拒絕嗎?儘管我本打算當天趕回住處。
孩子偎依著我躺下了。
當電燈關閉,黑暗降臨時,我發現孩子用被子緊緊包住了自己的頭。
原來,孩子懼怕黑夜,她幾乎夜夜被噩夢糾纏,多年來她一直做著一個相同的夢:在漆黑的夜裡,她被一群人緊緊追趕,她跑啊跑啊,看見一個像媽媽的婦女和一個像爸爸的男子,她想求助他們,可他們像不認識她一樣徑直走開了。她絕望地往前跑,可前面已無路可逃,腳下是深不見底的懸崖……
每一次從噩夢中醒來,她都會大喊:「別追我,我怕,我怕……」
我把手臂搭在孩子的肩上,輕聲對她說:「睡吧,好好睡吧,別怕,你現在在一個很安全的地方,這裡有好多好多疼愛你的人……」孩子漸漸沉入夢鄉。
那一晚我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我想起了托爾斯泰的話:
最沉重和可惡的,莫過於我們不是以自己的生命,而是以比我們的生命更重要的孩子的生命做兒戲。
我謹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愛,警示正在婚姻中跋涉的人們,請用心走好每一步。
真希望將來有一天,生兒育女不再是自然法則,而是所有父母的認真選擇,因為它真正體現著對未來生命的尊重!
蘇菁作品系列(鏈接):
《再堅持一會——一個問題女性的21次自救》(書籍:2004年8月出版)
《你相信婚姻能拯救嗎》(書籍:2006年1月出版)
《婚姻就是一所大學》DVD(2006年7月13日製作合成)
《單親家庭/不和諧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上下篇)(博文)
《任何成功都不能彌補家庭的失敗》(博文)
《母親,殘害孩子鮮活生命的頭號兇手》(上下篇)(博文)
《要救孩子,先救母親》(上下篇)(博文)
《呼喚母性復甦,解決就業難題》(博文)
《好女人是所好學校》(博文)
《女人不會愛自己導致的悲劇》(博文)
《為什麼婚姻中的「好人沒好報」》(博文)
《趙本山勸戒小瀋陽不能離婚背後的隱情》(博文)
《深度挖掘「問題孩子」產生根源》(博文)
作者簡介:
蘇菁:
女,20世紀60年代末生,祖籍廣東,成長於廣西,1998年4月29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國造價工程師,紀實作家,企業研究開發者。
曾經在心理上嚴重困惑,自我醫治20多年,終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走出心靈困境,成功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婚姻,並因此入選中央電視台《半邊天》欄目推出的《溫暖中國——2004女性記錄》。
2002年辭職到北京,從心理諮詢入手開始對家庭和社會命運的探索。現在北京註冊成立菁賢楠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廣泛開展女性成長文化傳播工作,通過現身說法使許多處於困惑中的人們走出困境。出版了心靈勵志作品》,《再堅持一會——一個問題女性的21次自救》、《你相信婚姻能拯救嗎》,作品已經被許多高校圖書館收藏,另自製DVD《婚姻就是一所大學》(在「良知的播客」中已上傳了部分視頻;蘇菁作品在「良知婚姻大學探索」圈和「良知勵志與處世」圈中都有相應的連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