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構男女性心理:男人「出軌」女人「出牆」
07-10
從電視劇《蝸居》的熱播到最近網上瘋狂流傳某領導的「情婦日記」。近期,關於男人或女人出軌、出牆的「個案」不斷刺激著中國人的傳統神經。究竟什麼是性?什麼是愛?「性」、「愛」脫離是否就是性心理「缺陷」?羊城晚報特此請眾慧整合藝術自療有限公司心理醫生黃家良一一作答。「性」「愛」也分「男」「女」?個案:自從男友成了「老公」,婚前的浪漫頓時被婚後的瑣碎生活強行佔據,昔日對自己寵愛有加的伴侶甚至不喜歡與自己「親近」,「情意綿綿」變成了「例行公事」。倩倩對此很鬱悶:「他是不是不再愛我了?婚姻難道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專家分析:什麼是性?什麼是愛?黃家良指出,性與愛,在男女的觀念里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女性會認為先有愛才有性,因為感情是決定關係,沒有感情的性對女性來說是比較難接受的。而男性則認為性與情感是分離的,性只是生活的一種需求,但通過性可以理解女性對自己的情感程度。從這點,就可以看見男女對性的觀念差異之大。」他認為,在伴侶關係里,性愛的主從關係有階段性的不同,「在早期男性會隱藏性的動機,而展示情感的狀態來吸引女性的投入,當捕足成功後,性的動機就會呈現出來,藉性來感受女性對他的愛和情感的投入程度。」「而女性在早期,比較看重兩個人的感覺發展來決定彼此關係的發展進程。」黃家良分析,當這種感覺進入內心並被認同或接受後,就會接受男性的性邀約。「如女性的內心被情感支配為主導的時候,女性則容易陷入以性換愛的狀態」。「性」「愛」是否能分離?個案:在「情婦日記」中,「女主角」因為「男主角」「粗暴而霸道」的「性能力」而最終「愛上」這個「有婦之夫」,並淪為「小三」,且「心甘情願」、「欲罷不能」。究竟「性」與「愛」是否可以分離?先有「性」還是先有「愛」?像柏拉圖式的「有愛無性」的婚姻是否能天長地久?專家分析:「伴侶關係有愛就有性,否則他們就非伴侶關係。」黃家良認為,沒有愛只有性的關係稱為性夥伴關係,這種關係能維持多久,決定於他們之間的性和諧程度。「性和諧程度低,就有可能演化為利益平衡關係,平衡關係破裂就關係結束」。如果只有愛,沒有性,兩個人能否相愛?「能相愛,但時間短暫。」黃家良表示,因為人就是人,性慾是人本能的需求,是需要被滿足的。「將性慾轉化為精神需求,這種境界現代人講講就容易,要成為現實就有點自欺。」他進一步分析:「因為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一方可以沒有,但另一個人的需求如何被滿足呢?愛與性要能相互增長,需要伴侶之間再加入一個元素:自由。」何為「性心理變態」?個案:小茜與前男友分手後不久,雙方各自也迅速開展了另一段新感情,並結婚。然而,讓人不解的是,儘管已經分開,但前男友還是頻頻背著妻子與小茜發生性關係,而小茜每次都「欣然而往」,心中沒有絲毫愧疚,甚至還因此沉迷在這種「偷情」的快感中。對此,小茜多次自問:「我愛的還是我老公,這算不算"出牆"?這種心理是不是變態?」專家分析:「在現代社會確實呈現較多的性心理健康缺陷的人群。或說這樣的人群在現在的社會裡是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向。」黃家良說。他認為,「變態性心理異常」不等同於「變態」,「非常態」更加不等同「變態」。「性偏好與性取向是人的自由選擇權,無所謂對與錯的定向」。他分析,一對伴侶處於三方關係時,重要的是當事人內心需求在哪一方被滿足。「如案例中的女生同前男友分手後仍保持著性關係,這說明他們的關係並沒有實質性的分割,只是要找一個可以令彼此自由的空間來重新適應對方。這應為"非常態性心理"」。性心理:是指在性生理的基礎上,與性徵、性慾、性行為有關的心理狀態與心理過程,也包括了與異性交往和婚戀等心理狀態。性生理:是性心理發展的生物學基礎,性生理髮育的障礙或缺陷,會使性心理的發展出現偏差。性心理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對性心理健康所下的定義是:通過豐富和完善人格、人際交往和愛情方式,達到性行為在肉體、感情、理智和社會諸方面的圓滿和協調。專家有SAY如何獲得健康性心理?「男女雙方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和諧而悅意的性生活是雙方相互適應,互敬互愛為基礎的。」專家表示,健康的性觀念必須同一個人健全的人格、道德倫理觀、個人尊嚴等糅合而成。「獲得健全的性生活,必須要以自己的理智、情緒穩定、關懷等作為基礎。」提醒:注意降低和糾正在性行為中的某些不利身心健康的性動機和可能會影響健全性生活的心理症。「每個人都可以經驗、溫情、知識來指導獲得夫妻性生活的美滿和諧」。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喜歡她怎麼辦?
※千挑萬選,為何男友總是不如我意?
※為什麼有人說「女人永遠是對的」?
※女孩多大發生性行為合適?
※一個女生的每天一見面就緊緊的抱住你,她是個什麼心理?我是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