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精萃短文(4)——窮人最缺少什麼

經典精萃短文(4)編輯製作:林夕夢

A.品味過程一日閑逛花市,看見好幾個人正在一個花攤前選購杜鵑花。那些花的每一個分支都頂著花蕾,有的甚至已經開始咧嘴兒了。看樣子,捧回家用不了幾天,就要花開滿枝了。這時,來了一位老先生,他好像對這些即將開放的花不感興趣,而是徑直走到那些栽著杜鵑花幼苗的花盆前蹲下來,仔細地挑選著。我感到挺納悶兒,便湊上前問他:「先生,那邊的花眼看就要開了,價錢又和這些幼苗相差不多,你怎麼不上那邊挑一盆?」「我從來不買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老先生的話更讓我大惑不解了,於是忍不住又問:「可不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呀?」老先生微微一笑道:「這道理很簡單——養花的樂趣不在於賞花的一刻,而在於養花的過程。」聽了這言簡意賅卻又充滿哲理的回答,我不禁暗贊老先生深得生活的真諦——品味生活,原來就是品味生活的過程啊!世界上有趣的事那麼多,功名利祿的誘惑力那麼大,可我卻偏偏對寫作情有獨鍾。然而,我天性愚鈍,加之文化底蘊不足,閱歷也不豐富,所以寫來寫去,至今也只能寫些千八百字的小文章,登不了大雅之堂,也賺不了幾個稿費,可是我卻一直樂此不疲。於是有朋友問我:「一天到晚忙忙活活的,圖啥?」到底圖個啥?我一時竟然回答不上來。現在,我終於可以回答朋友了。這就跟那位老先生不買含苞待放的花一樣,寫作的樂趣,在於寫作的過程啊。我們常說但問耕耘,不問收穫,但這絕不是說我們不要收穫,只不過是在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生活中不必事事都過分看重結果、苛求結果,更何況,有些事情原本就未必會有結果。殘疾作家史鐵生就是在不輟的寫作過程中逐漸超越自我的,他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所以,收穫過程,有時遠比收穫結果重要得多。生活之所以豐富多彩,就是因為人生路上一路都是歌。現在,很多人都在焦急地尋找著一個又一個成功的目標,步履匆匆地追逐著結果,難得回眸一望自己曾經走過的路,放緩前行的腳步來品味生活的原汁原味,以致錯過了人生路上許多美麗的風景。生活原本就是一次旅行,你要品味生活,那就品味過程吧!B.感恩是一種「覺悟」感恩是什麼?有人說,感恩是一種人生哲學,是一種大智慧,是一種快樂心境,是一種人生境界。其實,感恩更是一種內心的覺悟。從拆字的角度看,「覺悟」不正是「發現我心」嗎?那麼也可以這樣理解:感恩之人必是關注自我內心的人,關注自己良心、靈魂居所的人!如今,人們的財富在增多,但滿足感在減少,擁有的越來越多,但是快樂越來越少。溝通工具越來越多,但深入交流越來越少,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真誠的朋友越來越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怪現象?原因也許有許多,但顯然起根本作用的當是「人心」出了問題。誠如于丹所言: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一個人的視力要具備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內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而現代人更多的是將眼光投向周圍的乍富階層;投向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記得一位智者曾說過,一個人的快樂與否,不是取決於他得到了多少,而是取決於他計較了多少。沒有感恩的心態,就會對社會、對周邊的人,對自己的家庭計較多,苛責多,報怨多。不計較,是感恩之心的啟蒙。不計較,才會留意生活的恩賜,才會以感恩之心去體察和珍惜身邊的一切,也才會知足常樂。計較太多,是因為慾望太多。明末清初有一個叫錢德蒼的人寫了一本奇書《解人頤》,裡面有一首打油詩把人的慾望的擴張描繪得淋漓盡致:「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思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到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扣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做了皇帝求仙術,便想登天跨鶴飛,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西。」這首打油詩即便今天讀來,仍然能起到喻人警世的作用。面對苦短人生,如果我們計較太多,終日憤憤不平,甚至放縱慾望的升騰,那生活就會累、煩、躁。其實,有時候只要我們換一種心態,換一個角度,很多所謂的苦難、不公和挫折就會變成一種財富。這樣的「財富」多了,就能升華做人的境界。而感恩,是一種幸福。感恩的心是寧靜的、平衡的、協調的。內心寧靜了、安頓了,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如果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善於發現事物的美好,樂於感受平凡中的美麗,那我們就會以坦蕩的心境、開闊的胸懷來應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原本平淡的生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曾記得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每個人都像是一座兩層樓,一樓有客廳、餐廳,二樓有卧室、書房。大多數人都在這兩層樓間活動。實際上,人生還應該有一個地下室,沒有燈,那裡是人的靈魂所在地。給生命留一間暗室,常常走進去才能出好的作品。是啊,在繁忙生活的間隙,我們也要常常走進靈魂的暗室,關注一下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讓那些曾感動過我們的美好常在心中迴響。如此,你將擁有一段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C. 窮人最缺少什麼他出生在馬薩諸塞州一個偏遠山村的貧苦農民家庭。父母為了維持這個家庭的溫飽,不得不同時兼做好幾份工作。即使這樣,一家人也依然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他向母親要一片麵包,可母親的手中卻什麼也沒有。他的家裡確實窮極了,但他不甘心。他要改變這種狀況,決不願像父母這樣貧窮地生活一輩子。為了生活,在10歲那年,他離家謀生,在外面幹了11年的學徒工,每年只能到學校接受一個月的教育。在21歲生日後的第一個月,他帶著一隊人馬開進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每天起早貪黑地採伐原木。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他抓緊利用零星的時間堅持學習,不讓一分一秒的時間白白地流走。他經常在下工後往返奔跑十幾里的崎嶇山路,到鎮上的圖書館裡借書攻讀。就這樣,他一邊勞動,一邊堅持讀書學習。日積月累,他竟讀完了上千本好書。有一天,他得知伐木廠附近的政府機關要招聘書記員。他心中有數,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完全可以勝任書記員這一職務。但在申請報名時,一位負責人輕蔑地告訴他:「要想成為政府機關的書記員,首先要有正規的高等學校的學歷,其次還要有當地有錢人的擔保。」這些他都做不到,也無法做到。但他並沒有灰心,仍然認真地工作,刻苦地學習。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幾乎完全依靠自學獲得知識的農家孩子,竟然在40歲的時候以絕對優勢打敗競爭對手進入了美國國會。後來,他又因為政績出色而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優秀的副總統之一。也許你已經知道了,他就是亨利·威爾遜。威爾遜在自傳中寫道:「無論面臨怎樣的艱難困苦,我從來沒有抱怨過任何人和任何事。飽受貧困煎熬的生活,使我從小就下定決心,決不做貧窮的俘虜,非改變貧窮的處境不可。一切都在變,只有我那顆渴望改變貧窮的雄心沒有變。」威爾遜在自傳中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之所以能改變命運的原因:「我一生所有的成就,都要歸功於我這顆不甘貧窮的雄心。」法國有個人叫巴拉昂,也曾經是個窮人,後來靠推銷裝飾畫起家,最終成為法國的50大富翁之一。他在臨終前說:「我不想把自己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他立下遺囑:「誰若能答對"窮人最缺少什麼』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我留下的100萬法郎的專項資金。」消息通過媒體傳出後,有近5萬人給出了答案。這些答案包括:金錢、機會、技能、幫助、關愛等等。在律師和公證部門的監督下,代理人打開了巴拉昂的保險箱,人們發現答案上只有兩個字:雄心。巴拉昂的謎底見報後,在法國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而且波及英國和美國。一些好萊塢的新貴和其他行業的富翁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儘管他們各自的經歷不同,但都充分肯定了樹立雄心對人生的重要意義。他們說:「雄心,只有雄心,才是改變貧窮的持久動力。」「雄心,只有雄心,才是擺脫貧窮的騰飛翅膀。」「雄心,只有雄心,才是點燃奇蹟的神奇火種。」「雄心,只有雄心,才是現實夢想的偉大導演。」D.時間的圈套有一年,一群應聘者去福特公司應聘,他們是經過嚴格的初選後,才得到了這次寶貴的筆試機會。他們一個個都做了最充分的準備,結果令他們意外的是,這次筆試只有一道題:你在福特公司的業務繁忙,時間像金子一般的寶貴,你面對的事情分別是:緊急且重要的事情、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不緊急卻重要的事,以及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你會用什麼順序完成這些事情?這道題令所有的人都鬆了一口氣,甚至有的人猜測公司是在跟大家開玩笑,甚至是走過場。不國,他們依然很認真地完成這道題。幾乎所有的人都選擇了這樣的做事順序:先做「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接著「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再做「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最後是「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只有一個叫艾倫的應聘者的答案與眾不同;先做「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接著做「不緊急卻重要的事」,再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最後才做「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人事經理閱完試卷後,向大家宣布說:「這次筆試只有艾倫先生一個人通過,其他的朋友們,我要非常抱歉地告訴你們:你們都沒有通過。原因是你們的答案所反映出來的工作思路和作風,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大家都對此備感疑惑,不知道自己的答案失誤在哪裡。應聘室里頓時一片嘈雜,人們都希望經理能夠給自己一個解釋。人事經理笑了笑說:「其實,他的答案和你們只有一點點差別而已,他只是選擇先做"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情』,後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而已。至於他為什麼這樣選擇,我覺得還是由他本人來解釋一下吧。」這時,艾倫面帶羞澀地站起來說:「我之所以選擇這樣的順序,是因為我認為重要的事情永遠都是應該優先關注和完成的。首先,我和大家一樣都認為"緊急而重要的事情』是必須最先完成的。接著,我認為先完成的應該是"不緊急卻重要的事』。大家不妨試想一下,如果你在繁忙的工作中,先選擇去做那件"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等你做完"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之後,那"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情』就可能已經變成了"緊急卻重要的事情了』。這樣一來,你又將如臨大敵,可能又要反覆陷入被動的狀態之中,永遠不能真正地理順工作,永遠不能真正地輕鬆下來。這便是我做出上述選擇的理由。」艾倫的話一說完,大家都恍然大悟。原來大家一直在時間的急迫感中失去了掂量輕重的理智,而唯獨艾倫沒有陷入時間的圈套里。大家沉默了好久,終於給艾倫鼓起掌來。最後,艾倫順利成為了福特的一員,他後來成為了一名很出色的經理。艾倫的選擇,同時也可以說就是福特公司的選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生活中,我們時常被時間的緊迫感所迷惑,而忘記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通常為一些根本不重要的瑣事所糾纏,浪費了處理重要事情的最好時機,使得自己陷入巨大的被動當中,難於解脫。再或者,我們可以試著想得更深遠一點: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每天忙碌於緊迫工作之中,在這種強大的慣性忙碌之中。我們一味地為工作瑣事所糾纏,而常常忘記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比如關心自己的身體、家庭和感情,當這些原本看似「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演變成為一件「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或許已經為時過晚,讓你後悔莫及了。所以,讓我們去學學艾倫、學學福特公司的選擇。像他們一樣去安排工作以及我們的生活,乃至整個人生,這樣我們才可能真正地駕馭生活,並給自己交上一份最滿意的人生答卷。

E.用好人生的減法40歲的吉姆·特納繼承了擁有30多億美元資產的萊斯勒石油公司,人們都以為新上任的總裁會大幹一番,他卻組建起一個評估團,對公司資產做了全面盤點,然後以50年作基數,在資財總和中先減去自己和全家所需、社會應酬的費用,再減去應付的銀行利息、公司硬性支出、生產投資等等,最終發現還剩8千萬美元。他從這筆錢中拿出3千萬,為家鄉建起一所大學,餘下的全部捐給了美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人們對他的舉動大惑不解,他說:「這筆錢對我已沒有實質意義,減去它就是減去了我生命中的負擔。」在員工的印象中,永遠看不到吉姆·特納愁眉苦臉。加勒比海海嘯,給公司的油井造成1億多美元損失,吉姆·特納在董事會上依然談笑風生,說:「縱然減去1億美元,我還是比你們富有10倍,我就有多於你們10倍的快樂。」他的孩子在一次車禍中不幸身亡,他說:「我有5個孩子,減去一個痛苦,還有4個幸福。」吉姆·特納活到85歲悄然謝世,他在自己的基碑上留下這樣一行字:「我最欣慰的是用好了人生的減法!」不論對物質還是精神,我們歷來提倡不懈地追求、得到、積累,只有用加法積累起的人生才會富有,但失去實質應用意義的富有卻會變成擁塞和負擔,如此說來不妨學學吉姆·特納的生存法則:用好人生的減法!F. 我很重要二戰後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失業人數陡增,工廠效益也不景氣。一家瀕臨倒閉的食品公司為了起死回生,決定裁員三分之一。其中有三種人名列其中:一種是清潔工,一種是司機;—種是無任何技術的倉管人員。這三種人加起來有30多名。總經理找他們談話,說明了裁員意圖。清潔工說:「我們很重要,如果沒有我們打掃衛生,沒有清潔優美、健康有序的工作環境,你們怎麼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司機說:「我們也很重要,這麼多產品沒有司機怎麼能迅速銷往各大市場?」倉管人員說:「我們很重要,戰爭剛剛過去,許多人掙扎在飢餓線上,如果沒有我們,這些食品豈不要被流浪街頭的乞丐偷光!」經理覺得他們說的話都很有道理,權衡再三決定不裁員,重新制定了管理策略。最後,經理在廠門口懸掛了一塊大匾,上面寫著:「我很重要。」從此,每天當職工們來上班,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我很重要」這4個字。不管一線職工還是白領階層,都認為領導很重視他們,因此工作也很賣命。這句話調動了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幾年後公司迅速崛起,成為日本有名的公司之一。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一隻蜜蜂和一隻雄鷹相比雖然不起眼,但它可以傳播花粉從而使大自然色彩斑斕。儘管自己很渺小,但應該讓我知道自己「很重要」。對父母,我是他們頤養天年的保障;對愛人,我是他堅實的後盾;對子女,我是他們成長的搖籃;對家庭我很重要。儘管自己很卑微,但應該讓我知道自己「很重要」。對高樓,我就是那一磚一瓦;對大地,我就是那一草一木;對大海,我就是那蒼海一栗;對社會我也很重要。任何時候都不要看輕了自己。在關鍵時刻,你敢說「我很重要」嗎?試著說出來,你的人生也許會由此揭開新的一頁。是的,我很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勇氣這樣說。重要並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人們常常從成就事業的角度,斷定我們是否重要。但我要說,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在奮鬥著,我們就是無比重要地生活著。讓我們昂起頭,對著我們這顆美麗的星球上無數的生靈,響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推薦閱讀:

狼性造富人,羊性變窮人(銷售必讀)!
冠軍苦中生 網友熱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圖)
窮人為何怕房產稅?因為嫉妒和仇富?
美國窮人的真實生活

TAG:窮人 | 經典 | 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