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之我見(5)經絡學說今解

在中醫理論中,如果說陰陽五行(藏象)學說比較抽象,那麼經絡學說就比較具體了,至少可以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研究。長期以來,不僅中國人研究它,外國人也研究它,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經過專門訓練的針灸、推拿、按摩人士為廣大受病痛折磨者服務,大概沒有人懷疑人體內存在經絡以及刺激經絡能治病的客觀事實。

經絡存在的間接證據

(1)循經感傳現象的存在,表現在對人體穴位實施針刺、點按和艾灸時,受試者主訴有酸、脹、麻、冷、熱等感覺,而且以一定的寬度和速度沿著與古典經絡路線一致或相似的路線自動循行,多具有趨病性。(2)循經性皮膚病的發生,表現為一些皮膚病患者的皮損呈線形排列,與經絡的循行基本一致,如循經性色素痣和循經性硬皮病等,而有些病例在體表穴位施用刺激後,在循經感傳現象出現的同時或過後又出現了循經分布的具有皮膚色澤變化或血管舒縮障礙的功能性皮膚病理現象,如循經性白線、紅線、丘疹、皮下出血等,有人稱之為「可見的經絡現象」。(3)循經性感覺病的出現,表現為患者的疼痛感或其他異常感覺(如過敏或遲鈍)的部位與經典經脈路線相似,並可由一點始發,循經走行。

經脈經過的若干位點被稱為「腧穴」或「穴位」,它們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位點。按現代科學的理解,穴位的神經末梢及血管較密,其電位(勢能)較高,可以傳達刺激信號。人體總共有720個穴位,其中醫用402個。

經絡存在的直接證據

1980年代末,我國科研工作者首次用生物物理學方法證明了人體經絡系統的存在,認為「經絡與沿著它所運行的氣是與自然氣完全統一的客觀存在」,經絡的物理研究認為「聲、光、熱、電、磁是經絡高級運動的伴隨現象」。隨後又有多項研究證實,人體組織中存在隱性循經感傳線、循經低阻線和循經高振線等特徵,其中一些特徵還存在於離體的肢體中,並在動植物中發現了相似的特徵。人體經絡線路的特點是循經表皮角質較薄,循經神經血管較密,循經肥大細胞較多等。

傳統經絡論者、生物物理學家或生理學家在對經絡進行過一番探討後都不否認經絡是一種反應通道,這種通道的激活大多來自人體外部刺激,如針刺。雖然對於通道的物質性及通道反應的快慢等結論稍有不同,但這並不妨礙對其作用的分析與驗證。從純中醫角度來看,正是有了這個人體通道,氣血方能周流全身,以供「肺氣之出入」,而疾病狀態也是通過這個通道抵抗病邪或將病邪由體內排出。由於古代認識機體的方法與能力有限,不可能提出諸如神經、血管、淋巴系統等名詞,即使有些描述符合現代醫學的某些觀點,那也只是巧合而已。因此,盲目地加以等同,只會產生概念上的矛盾。

經絡看得見摸得著嗎?

為了弄清經絡的物質基礎和形態結構,人們已經採用解剖學、組織學等多種方法,在屍體及活體動物身上進行層次解剖和斷面解剖,企圖發現實體形態的穴位和經絡線路。同時,還採用生理、生化、病理、生物物理知識和方法,對穴位感受、循經感傳、針刺麻醉等經絡作用的機制進行研究,但始終沒有找到經絡的獨特物質基礎。因此,在過去經絡實證研究長期未果的情況下,有人改變原有固定思維並重新確定研究思路。透過大量的研究結果,他們隱隱約約地看到「間隙」和「信息」兩個詞與經絡的密切關係,也許這就是解開經絡之謎的「金鑰匙」。

通過系統思維,將經絡歸結為組織「間隙通道」,「信息」則流動其間形成一個功能信息系統。運用生物物理技術對經絡進行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時測量,可找出經絡信息的分布規律,在此基礎上建立經絡臟腑相關聯繫,便有了解讀經絡信息以及將經絡與氣血相結合的基礎。現代中醫學的架構便可在這一過程中慢慢形成,各種細節也會逐步清晰和豐富起來。

循經感傳的機理是什麼?

循經感傳現象中的感覺遷移路線與古代醫學文獻記載的經脈循行路線基本吻合。對循經感傳的機理曾提出兩種假說:(1)「中樞興奮擴散假說」認為循經感傳的本質是興奮在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皮層)的定向擴散,雖循行於外周,實則在中樞。(2)「外周動因激發假說」則認為循經感傳可能是由於體表神經感受裝置被針刺或感受器外細胞基質環境改變引起循經感傳的某種「動因」依次興奮,使神經衝動相繼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在主觀上感受到感傳。

近年來的研究揭示循經感傳的作用機理如下:針灸刺激通過感覺神經的軸突反射,可在末梢釋放P物質以及通過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生物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均存在於組織液中,以容積傳輸的方式傳播,除了一般的濃度擴散之外,還受組織液流動的約束和輸運,產生循經的長距離遷移,作用於遠端的組織,在進一步刺激其他感覺神經末梢後,其信號傳人大腦的感覺中樞,便形成了循經感傳現象。

經脈-臟腑相關研究的基礎是首先必須闡明經脈與臟腑的相關性、現代醫學軀體-內臟反射與中醫經脈-臟腑相關學說的關係等。為此,今後應探討穴位刺激的內臟調節功能是否存在相對特異性,了解經穴刺激所釋放的特異性神經肽等作用於相關臟腑後細胞反應性與受體數量有無變化,揭示經脈-臟腑相關特異性聯繫的形態學基礎。

針灸鎮痛與針葯複合麻醉的機理研究

針刺麻醉是我國中西醫結合的重大成果,現已運用於臨床鎮痛乃至戒毒。針刺鎮痛機理研究目前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已經找到針灸作用的腦內靶基因C-fos、C-jun和CC-K等,並發現電針可引起腦內阿片肽基因表達的變化。

在小鼠中的實驗表明,針灸可以誘導鎮痛性神經調節劑——腺苷的分泌,而其發揮鎮痛效果的前提是腺苷與腺苷A1受體結合。用腺苷A1受體拮抗劑注射小鼠,可以複製針灸的鎮痛作用。用腺苷降解酶抑製劑注射小鼠,可以提高腺苷的含量,同時增強其鎮痛效果。這個實驗說明腺苷就是針灸鎮痛作用的分子基礎,腺苷分解越慢,其鎮痛持續的時間就越長。

以往針刺麻醉機理研究都是在生理痛動物模型上進行的,這與臨床所見人體慢性病理痛的機制存在相當大的區別,因此今後的重點應突出針灸調整慢性病理痛的機制研究。另外,過去已證明病人清醒狀態下針刺複合麻醉的效果,但全麻狀態下針刺減少麻醉藥用量及副作用僅有部分研究,尚待進一步引向深入,應從臨床與動物實驗兩個方面研究全麻後針刺的確切效應及其作用機制。為此,必須探討針灸激發的初級刺激傳入對背角慢性痛敏神經元的調控過程及影響因素,並加強對藥物增強針刺麻醉生物學過程的研究。

針灸應激與抗炎的機理研究

用大鼠所做實驗的結果表明,除鎮痛外,針灸還能緩解長時間寒冷誘發的生理應激反應。冷應激的分子基礎就是大量分泌交感神經肽——神經肽Y(NPY),而針灸足三里就能抑制NPY的分泌,同時也會阻止下丘腦室旁核(PVN)Y1受體的增加。這項研究表明在足三里處針灸能阻斷慢性應激刺激的交感神經通路,可用於應激相關疾病的輔助治療。

針灸不再僅僅是鎮痛那麼簡單,它還可以用來對抗感染引起的炎症,尤其是抗藥性細菌感染。研究表明,對坐骨神經及迷走神經的電針刺激,可以激活腎上腺髓質中的芳香族氨基酸脫羧酶,從而促進多巴胺的產生,而多巴胺可經由多巴胺1型(D1)受體抑制促炎細胞因子的合成,從而緩解全身炎症。經電針刺激後,脂多糖誘導的腫瘤壞死因子(TNF)、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白細胞介素6(IL-6)和干擾素γ(IFN-γ)等促炎細胞因子的血清濃度明顯降低,而且在6小時內未見升高。

針灸調整作用的神經-內分泌-免疫機理研究

針灸對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其作用機理已經基本清楚,但針對針灸影響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系統的綜合研究還遠遠不夠,因此應選擇一些臨床上常見、針灸療效顯著和研究基礎紮實的病症(如慢性病理痛、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失常和藥物依賴性疾病等),從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入手,用現代科學技術揭示針灸疏通經絡、運行氣血和調節虛實的本質,從整體、系統、器官、細胞和分子等多個水平分析針灸調整作用的實質,包括信息傳入及應答、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與調控、調節效應的積累及反饋等。

通過這3個側面的綜合研究,勾畫出針刺調整功能機理的總體輪廓,為闡明經絡理論的功能實質做出貢獻,並為今後針灸臨床實踐提供更有價值的理論指導。為此,必須揭示針灸調整效應的神經-內分泌-免疫機制,總結經穴相對特異性規律、刺激量積累規律和針葯結合優勢互補規律,加強對功能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探討針灸調整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功能活動的主要中樞結構及生物活性關鍵物質的異同及其生物學意義,闡明針灸雙向調節作用的神經生物學本質與內涵。

針灸的治病效果毋庸置疑。儘管經絡、穴位的作用機理還存在很多「盲點」,但它所涉及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最接近現代科學體系,也是中醫有別於西醫的「亮點」。我相信,有朝一日,中西醫必將在經絡節點上相交並融合,從此共同發展,繼續發揚光大!


推薦閱讀:

日夜不停,晝夜不歇,氣血在經絡中是怎樣運行的?
太極拳中的「經絡」
經絡全息刮痧方法6
如何自查經絡是否通暢
經絡美容基礎學

TAG:中醫 | 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