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能否撐起千億估值?
原文:小米千億估值命題:千億營收能否撐起?
雷布斯的朋友多多的,小米振臂一呼, IPO 的市值在 800億~1000 億美元之間,這已經不用猜測。
但是熱鬧過去之後呢,三年以後呢?小米未來業績是否足以支撐這麼高的市值,IPO的瘋熱消退之後,有可能回落。
小米招股書今日終登場,咱們先讓數據說會話。
收入與虧損
招股書中披露,2017年,小米總營收為1,146.25億元,較2016年的684億元同比增長67.5%,年度經營利潤錄得122.15億元,同比增長222.7%,毛利潤為151億元,毛利潤率為13.2%。
與此同時,年度(虧損)/利潤一項, 小米錄的438.89億元虧損。
說到這一項數字,2016年同在香港上市的美圖早因 「虧損63億」的聳動消息刷了屏,蔡文勝只得在朋友圈裡科普,這「是因為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會計準則不同造成的。若扣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虧損的影響,美圖經調整累計虧損為12億元。」
第一財經曾援引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張亮老師就此做過介紹。優先股是介於普通股和債券之間的一種混合型證券,可轉換優先股造成的賬面損失不是真正的損失,不會對企業整體價值造成影響。
「 一些公司在上市前發行可轉化優先股進行境外融資。這些可轉換優先股可以在公司上市完成後按照約定的比例轉換為普通股,其約定價格往往大幅低於上市後的每股發行價。在會計計量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要求將普通股價值與轉換價之間的差額計為虧損,這也是很多公司賬面出現由可轉換優先股造成巨額虧損的原因。」
錢從哪裡賺?
從營收構成來看,小米賺錢渠道有四: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
其中,作為小米主營業務的智能手機一項,2017年里錄得805.63億元,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為70.3%,這一數字,較之2015年的80.4%、2016年的71.3%正在逐年收窄。與此同時,通過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一項獲取的收入正在逐年增加,2017年,該項錄得收入234.48億元,佔比由2015年的13%增至20.5%。
此外,招股書中稱,小米有許多收入來自國際營運: 「營業紀錄期,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分別有6.1%、13.4%及28.0%的收入來自全球其他地區。」
主要股東及股權架構
雷軍的小米持股情況在此前頗受關注,今日也終於答案揭曉。
根據招股書顯示,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持股31.41%,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持股13.33%,聯合創始人、品牌戰略官黎萬強持股3.24%。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同時指出,依照同股不同權架構,小米集團股票分為A類股份及B類股份。對於提呈本公司股東大會的任何議案,A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而B類股份持有人則每股可投1票。
何時能入千億美金俱樂部
就在喜發IPO的前幾天,雷軍才在母校武漢大學的小米6X發布會上宣布,每年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手機及 IOT 和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稅後凈利率不超過 5%。
2017年小米營收超過1000億,假設還有巨大增長空間和潛力,按照70%的年增長率計算,到2020年,小米營收達到5630億,凈利潤不超過282億,即使按20倍市盈率來算,市值才能有5640億。
也就是說,按照最最樂觀的情況估計,到2020年,小米離一家千億美金的巨獸還差一百多億,祝福啦。
推薦閱讀:
※股票估值的三種基本方法
※為什麼在資本眼中,正在賺錢的公司反而不值錢
※陳欣: 如何對小米公司進行估值? 小米的商業模式較為獨特,儘管2017年成長較快,但未來兌現與其估值...
※是什麼撐起小米高達450億美元的估值?
※Papi醬天價估值的下一次估值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