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與日本的3比2

比利時與日本的3比2

很精彩的一場比賽,值得從多個維度去分析。

1/8比賽:

足夠精彩,本來該比賽是一場強弱對決、結果早已擬定的,但是依然出現了戲劇性的比賽。比如超越,追平,反超。特別是在47分鐘的日本隊的領先,讓按部就班的比利時瞬間懵,而後下半時比利時再丟一個球,讓比利時更加懵,感覺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從氣勢上就跌入低谷。而後,比利時逐漸覺醒,主帥地換人也臨危不亂,改變戰法,摒棄傳控低平球,反而利用邊路傳中,投球轟門。一球,兩球,步步為營,扳平比分。被打醒的比利時,憑藉頑強的戰鬥意志、敏銳地球場戰術嗅覺和卓越的個人能力,包括快速傳統、高點搶奪、精準長傳,迅速控制了比賽。並且,在最後日本的角球之後,立馬投入到反擊中,巧妙傳切及三人鋒線配合,絕殺日本。

亞洲球隊與歐洲球隊的對決:

從這個視角看,可見作為亞洲在18世界盃的唯一種子,在本場比賽中踢出的驚艷的水準。雖然在身材、個人技術、戰術套路上有著明顯的劣勢。但是在體能、戰鬥意志、部分球員的個人能力等方面,和利比時不相上下。特別是體能,90分鐘下來,兩隊依舊看不出明顯疲態,可以說頑強地堅守了93分鐘。作為亞洲球隊,這是極為罕見的。同時,正常比賽也比較乾淨,沒有看到流於表面的打紅眼,可以說在團隊紀律和心理層面在整個世界盃的球隊中也是少有的。相比可以反觀一下:阿根廷、德國、西班牙等,奶奶球、站著接走著踢。所以,踢出了一種紀律和精神,這種紀律和精神對於亞洲球隊來說,是值得學習的。

日本隊的最後一場小組賽和1/8決賽

其實反觀整個日本隊近年來的水平,走出亞洲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走進8強也不是遙不可及。這是實力所致。但是排除掉實力,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去分析。最後一場小組賽,可以說提地遺臭萬年,在聽到只要打平就可以取勝的消息後,日本馬上雞賊地選擇了大巴模式。不管是對方球迷還是日本本國球迷都對此舉嗤之以鼻。雖然,這種做法平心而論,可以說是一種「明智」之舉,在敵我勢均力敵,且我方具有優勢的情況下,不貿然進攻,可能在戰術層面是一個選擇。但別忘記,這就是精明的日本人的選擇!這種精明是值得警惕的。

而在1/8決賽,日本人同樣面臨一個類似的局面,即看似擺出大巴就是可以穩贏時,日本隊卻選擇了繼續進攻,換上雙鋒,加強拼搶。這是因為他們知道,此時雖然領先,但是敵我卻實力懸殊,防守肯定會丟球,不如搏一把,以最後的瘋狂去佔領主動權。這在戰術層面是不錯的選擇,但也別忘記,這就是狂熱的日本人的選擇!這種狂熱也是值得警惕的。

賽場之外

日本球迷觀賽結束,看台乾淨。日本隊結束比賽之後,更衣室乾淨。這是什麼?這是一種秀么?恐怕不是,而是一種習慣,另一種團隊自律。看看,日本人在離開房間之後,會面向房間鞠躬退出;日本人乘坐自動扶梯,單邊站立(雖然,現在因為安全因素並不提倡了。),所以,收拾乾淨更衣室或者看台,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做。但是,在那樣的環境下,很少有人會做,而恐怕只有在平日里養成了這種習慣的人才會情不自禁的做。世界盃32支球隊,還有多少隊伍能這樣?這說明了什麼?一種值得學習,同時也值得警惕。這種自律或者已經上升為一種意識是值得警惕的。

球隊本身

上面說的大部分問題實際上都是一些精神層面的,這些雖然空洞,但是確是真正的內核。在相同的戰術技能下,誰的戰鬥意志頑強、智慧,誰往往是最後的王者。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戰術技能作為支撐,那麼再頑強的戰鬥意志與智慧也是炮灰。高手對決,往往在於心,但單單憑藉心,卻沒有任何實際的戰鬥也不能成為高手。換句話說,縱觀日本隊,包括韓國隊在世界盃的表現,有一點是值得思考的。平日的訓練,在提高技戰術時候,也必須強調一種戰鬥意志!不管是輸球、低估、被大家不看好的時候,也需要這種戰鬥意志,隨後,冷靜地投入到訓練中,智慧與頑強地訓練。跑10km,就是要拚死跑10km;踢90分鐘,就是要全力踢滿90分鐘;集訓就是要拿出那種不怕死不怕累的精神去拼去練;該休息的時候就是要扔掉手機;該不出去浪的時候,就不浪。

足球不是兒戲,足球不是蹴鞠,足球是現代足球,足球就是現代的戰場,足球就是有汗有淚甚至有血的戰場!只有與之匹配的能力,才有與之匹配的結果,才有與之匹配的榮譽!

推薦閱讀:

中國女「辛德勒」錢秀玲曾營救近百比利時人
茲沃勒,荷蘭小鎮的溫婉時光
《賞月夜·瞻世界》系列專欄(第7期)- 「歐洲紅魔」涅磐重生?
比利時 FN FAL自動步槍
比利時利奧波德二世勳章

TAG: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 | 比利時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