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碎片的中東(搬運)
在埃及,處處都是古埃及法老們的雕塑和遺迹。埃及人雖然已經說起了阿拉伯語,信仰了伊斯蘭教,卻仍然以異教的古埃及為榮。商店裡陳列的是圖坦卡蒙(Tutankhamun)的金面具、荷魯斯和斯芬克斯的神像,大街上處處是以拉美西斯或者內弗蒂蒂命名的酒店。這裡還有埃及豔后克利奧巴特拉游泳的海濱、溫泉,亞歷山大的神廟,以及薩拉丁(Saladin)建造的城堡,卻看不到任何關於奧斯曼帝國的記號。對埃及人來說,臣服於奧斯曼人的歷史是必須忘掉的。
在約旦和黎巴嫩,人們紀念的是羅馬帝國的遺迹,傑拉什(Jerash)、巴爾貝克(Baalbek)、比布魯斯(Byblos),一個個燦爛光輝的名字讓阿拉伯人陶醉不已。他們都以被羅馬帝國征服過、成為奧古斯都的奴隸為榮,卻從來不想回憶奧斯曼時期的事情,雖然奧斯曼時期的政策要比羅馬寬容得多。
整個中東都恰好處於遺忘期,要將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帝國忘掉,彷彿這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這些國家之所以這麼對待奧斯曼,是在不自覺間跟隨歐洲的思潮。奧斯曼人不管如何寬容,在歐洲人的眼裡始終是一個蠻荒的帝國。它的蘇丹竟然能娶無數的老婆,這讓歐洲的國王和僧侶們多麼妒忌,僅此一條就足以說明它的落後。歐洲人的心態又影響了阿拉伯人,讓他們也不願意承認這個對他們影響巨大的帝國。
但不管他們多麼想遺忘,奧斯曼仍然是近代時期最大的霸權之一。我曾經在土耳其、黎巴嫩和埃及都看到過地中海,這個海曾經是羅馬的內海,但不要以為奧斯曼帝國的領地比羅馬小,雖然它只囊括了地中海的東部,但它曾經深入到東歐的大森林中,將黑海當作了內海,同時控制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幾個文明發源地:埃及的尼羅河流域、中東的兩河流域以及希臘半島。它控制了世界上除羅馬之外的所有聖城: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麥加、麥地那和亞歷山大。
就算是它崩潰後,所有離它而去的碎片地區也並沒有立刻獲得安寧。實際上,從奧斯曼帝國剝離出去之後,中東的亂局才正式開幕。不管是敘利亞的內戰,還是巴以衝突的惡果,以及伊拉克的獨裁和混亂,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這次的權力重塑。
可以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崩潰是一次大地震,在這次地震中產生了諸多中東國家,但地震之後,由於各個國家的領土和邊界如此混亂,所以必然造成無數的餘震,一直持續到今天。
奧斯曼帝國對於中東的統治帶著世俗和神權的雙重色彩,土耳其蘇丹既是世俗的統治者,也擁有著哈里發的稱號。「哈里發」這個稱號來自先知穆罕默德之後建立的阿拉伯帝國。所謂哈里發,最初被認為是先知在俗世的繼承人,負責統治人間事務;後來,哈里發不僅管俗世,也成了宗教領袖。
古老的阿拉伯帝國被蒙古人毀滅,最後一個哈里發被蒙古人殺死,伊斯蘭的宗教權威也逐漸轉移到了土耳其人手中。奧斯曼土耳其在征服了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Mamluk)後,它的蘇丹給自己加了一個哈里發的稱號,成為集宗教和世俗權威於一體的統治者。
奧斯曼人崛起,恰逢原來中東的霸主阿拉伯人處於四分五裂的衰落期。當年偉大的倭馬亞和阿拔斯王朝早已經成為過去,阿拉伯人再次回到了崛起之前的原始狀態。
在奧斯曼統治下,阿拉伯人雖然成了被統治民族,但卻擁有較大的自主權,甚至還獲得了不少好處。由於帝國疆域廣闊,他們可以方便地在帝國內遷徙,善於經商的阿拉伯人藉此保持了經濟上的獨立性。
如今,如果一個阿拉伯人想從伊拉克進入以色列,簡直比登天都難;敘利亞的難民在黎巴嫩受到種種刁難和欺辱;阿拉伯被分割成無數的小塊。但在100多年前,根本沒有約旦、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敘利亞這些國家,有的只是一個大的奧斯曼帝國。阿拉伯人的心目當中,也只有一個阿拉伯,而不是數個邊界明確的小國。
唯一邊界明確的地區是埃及。埃及的統治者雖然名義上服從於奧斯曼蘇丹,但從拿破崙戰爭之後,就幾乎是獨立地行使統治權。埃及的統治者還採取了和英國交好的政策,不知不覺間成了英國的保護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人為了對抗奧斯曼,試圖尋求阿拉伯人的支持,喚醒阿拉伯人光榮的過去,讓他們意識到:在一個突厥人的帝國內部苟活,是阿拉伯人的悲哀。這種宣傳是阿拉伯人試圖遺忘奧斯曼帝國的原因之一。
宣傳之外,英國人還在阿拉伯人內部尋找地方勢力進行合作,鼓動他們起來造反。除了英國已經控制的埃及之外,當時阿拉伯世界的領袖主要是兩個家族:一個是位於半島內陸地區(內志)的沙特家族,另一個是位於聖地漢志(Hejaz,現在屬於沙特)附近的哈希姆家族。
在戰爭之前十幾年,沙特家族的領袖伊本·沙特剛剛奪取了利雅得,正處於需要鞏固的時期。英國人敏銳地覺察到他需要錢,於是立即提供了一筆年金,獲得了沙特家族在戰爭中的忠誠。
對於哈希姆家族,更加棘手。和沙特家族相比,這個家族的歷史更為悠久,一直把阿拉伯人的榮譽視為第一要務。哈希姆家族控制的土地也更有戰略意義。聖地麥加和麥地那所在的地方叫漢志,這個地方如今屬於沙烏地阿拉伯,但在「一戰」時期,漢志卻是哈希姆家族的領地。哈希姆家族家長海珊·本·阿里(Hussein bin Ali,Sharif of Mecca)獲得了奧斯曼帝國的任命,成為漢志總督。但這位漢志總督並不感激奧斯曼蘇丹,他已經意識到:阿拉伯人需要脫離土耳其人的統治,建立屬於阿拉伯人的國家。
當英國人來聯合海珊·本·阿里時,他乘機提出,只有英國人幫助阿拉伯人建國,雙方才能聯合。根據協商,到戰爭結束後,英國人支持阿拉伯人脫離奧斯曼統治,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這個阿拉伯國家包括阿拉伯半島的一部分和伊拉克、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北到阿勒頗,南到波斯灣,東到伊朗邊境,只有一些已經存在的小國,如科威特、葉門、阿曼,以及若干敘利亞城市可能不包括在內。
海珊·本·阿里是戰略眼光一流的政治家,他從一開始就試圖建立統一的政權。如果按照他的設想,能夠把整個中東的阿拉伯人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也許真的可以避免未來的百年戰亂。除了他本人以外,他還有幾個能幹的兒子來幫助他實現夢想,他們分別是阿里(Ali)、阿卜杜拉(Abdullah)和費薩爾(Faisal),後來分別成了漢志、伊拉克和約旦的國王。
但不幸的是,海珊·本·阿里的談判對手卻是英國人。他以為英國人會像阿拉伯人一樣守信用,但這個看法卻落空了。對於伊斯蘭世界來說,承諾是無比重要的,一旦承諾,就必須遵守。即便到了現在,阿拉伯人仍然遵循著與古代一樣的原則:不管是做買賣還是談政治,在談判的過程中吵架是正常的,可一旦達成協議,做出了承諾,哪怕是口頭承諾,也必須無條件履行,否則就會受到安拉的懲罰。但英國在政治實踐中,卻慢慢地形成了另一套規則:只要沒有成為雙方簽字的正式條約,任何談判時的協定、個人的口頭承諾等,都不承擔強制履行的義務。
在將海珊·本·阿里爭取到反抗奧斯曼人的行列後,英國政府卻並沒有將他的要求當回事,轉手將整個敘利亞許諾給了法國,並許諾給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定居權,加之英國人要利用沙特家族牽制海珊,不可能將雙方的領地合併。這些相互衝突的約定使阿拉伯人所居住的地區不僅沒有聯合,反而被切成了小塊。
當戰爭結束後,隨著對奧斯曼帝國的切割,埃及完全擺脫了奧斯曼的宗主權,成了英國的盟友和屬國。
沙特家族所控制的阿拉伯地區也在繼續走自己的道路,只是那時的沙特還沒有現在這麼大,不包括漢志地區,只有半島北部廣大的沙漠地帶。
在中東地區幾乎沒有影響力的法國,按照約定也派出部隊進入了敘利亞,從英國軍隊手中接過了控制權。在此基礎上,法國再次將敘利亞拆開,分成了大黎巴嫩和敘利亞兩部分,這個地區進一步碎片化。
所謂大黎巴嫩,是相對於原來以黎巴嫩山和沿海為中心的黎巴嫩地區(可以稱為「小黎巴嫩」)而言的。與阿拉伯其他地區不同,「小黎巴嫩」是一個以基督教馬龍派和伊斯蘭教德魯茲派為主的地區。馬龍派是東正教的一個分支。在公元4世紀,一位叫馬龍的聖徒(St. Maron)在敘利亞地區建了一座修道院(Monastery),吸納了數百名弟子。在他死後,這些弟子依託寺院,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派別。這個派別堅持一性論,即基督的神性和人性是統一的,是不可分割的。這和主流的基督教所持的觀點(基督具有人神兩性)背道而馳,因此受到了指責。之後,馬龍派乾脆選舉了獨立的大主教,遊離於羅馬和君士坦丁堡之外。
隨著阿拉伯的征服,馬龍派這個孤立的基督教派別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一直保持到了今天,並在「小黎巴嫩」佔了人口多數。
在「小黎巴嫩」,除了基督教馬龍派之外,還有一小部分正教徒。而伊斯蘭教徒則大部分來自一個特殊的派別——德魯茲派。
從根源上來說,德魯茲派屬於什葉派的一支,但在教義中充滿了神秘主義的氣氛。當然,在敘利亞的任何教派,不管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雜入了太多的神秘主義。這些神秘主義的來源或許來自於希臘哲學,或許來自於波斯的拜火教。再加上德魯茲教徒奇怪的裝束(每個男人都戴一頂圓筒小帽),不管是正統的什葉派還是遜尼派,都認為這個派別有些另類。我在貝魯特遇到的巴基斯坦馬麥德甚至說,如果不事先知道他們屬於伊斯蘭教徒,就算碰見,也聞不出他們的伊斯蘭氣味。
到了19世紀,在奧斯曼統治下,「小黎巴嫩」發生了若干次教派衝突。馬龍派和德魯茲派大打出手,引起了外部的干預,最終,一個由馬龍派、德魯茲派、正教徒和其他幾個小派別組成的行政會議掌管了行政權。
到法國人接手敘利亞時,法國人希望加強對這個「小黎巴嫩」地區的控制權。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由於挨著地中海,擁有良港,它的戰略價值要比敘利亞其他部分大得多。
但這個地區也是最難管理的一個地區,因為這裡已經有了強烈的自治意識,在行政機構里,基督教馬龍派也過於強勢。如果一個派別過於強勢,它就會驕傲自大不聽話。法國人決定進行合縱連橫來對付它。
法國人的方法是:將敘利亞其他一些伊斯蘭教占多數的地方劃歸給黎巴嫩,這些地方在黎巴嫩和敘利亞邊界附近,在幾百年來就從屬於大馬士革,以遜尼派和什葉派穆斯林為主。這就是「大黎巴嫩」的來歷。大黎巴嫩包括貝魯特,也包括北方的的黎波里、南方的泰爾和西頓,加上貝卡谷地和巴爾貝克,這些地方構成了現代黎巴嫩的疆域。
隨著黎巴嫩的擴大,遜尼派人口陡然間增長了八倍,什葉派人口增長了四倍,馬龍派的優勢地位被削弱了。伊斯蘭教徒的地位上升,但相對於基督徒,仍然處於微弱劣勢。
法國人的做法把黎巴嫩變成了世界上宗教結構最複雜的國家。在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馬龍派、正教徒、德魯茲派、遜尼派、什葉派以及其他小教派林立。它們本來並不屬於同一個國家,卻被法國人強行合併在一起,為將來的衝突埋下了火種。
這次劃界還為黎巴嫩和敘利亞之間留下了紛爭的隱患。敘利亞一直對領土損失耿耿於懷,並以此為借口,在危機時干涉黎巴嫩政治。
而除了黎巴嫩之外的其餘敘利亞地區也被分成了三部分。法國人採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直到法國人最後因為控制不住局勢而撤出時,敘利亞三區才又合併為一個國家。同時,原本屬於敘利亞的安塔利亞由於土耳其的阻撓,沒有回歸敘利亞,而是在法國人的默許下劃給了土耳其,這給土耳其和敘利亞之間的爭端留下了伏筆。
在法國的影響下,兩個並不存在的國家被創造出來,並留下複雜的宗教問題,造成了百年爭端。
在敘利亞的南方和東方,則是英國主導的幾個國家。英國人的策略是:在託管的土地上建立當地人的政權,形成新的國家。這些國家雖然交給了當地人,但卻在經濟上服務於英國人,在政治上依靠英國政府的幫助,構成一種特殊的關係。
100年前,世界上既沒有伊拉克,也沒有約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但英國人說了聲「變」,這些國家就出現了。
當法國人佔領敘利亞時,阿拉伯的民族主義者曾經做過一次抗爭。奧斯曼帝國的漢志總督海珊·本·阿里和他的兒子們曾經與英國人合作反抗奧斯曼帝國。他們得到過英國人的許諾,要建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
當英國人食言後,哈希姆家族決定撇開英國人單幹,領頭的是這個家族的費薩爾親王。趁戰爭剛結束,法國人還沒有派軍隊過來時,他組織武裝力量,佔領了敘利亞的西部地區,並宣布建國。費薩爾自任敘利亞的國王,他的哥哥阿卜杜拉被封為伊拉克地區的國王。
但是,隨著法國人根據英法約定佔領敘利亞,費薩爾卻在猶豫不決中放棄了反抗,撤出了敘利亞。
由於費薩爾曾是英國的盟友,英國人決定給費薩爾以補償,從剩餘的阿拉伯地區中分離出伊拉克作為一個國家,立費薩爾為伊拉克國王。
而原本被宣布為伊拉克地區國王的阿卜杜拉是費薩爾的親哥哥,英國人為了安慰他,也分給他一塊土地——外約旦。所謂外約旦,原本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由於猶太人紛紛遷往巴勒斯坦地區,英國人為了便於管理,將巴勒斯坦以約旦河為界劃成兩部分,約旦河以西地區為猶太人的移民區,而約旦河以東地區則單獨成立國家,稱為外約旦,也就是現在的約旦哈希姆王國。
與黎巴嫩和敘利亞類似,約旦和伊拉克的邊界也不是歷史的產物,而是人為造成的。在約旦和伊拉克之間有大片的沙漠地帶曾經屬於敘利亞,但是,英國人在伊拉克有油田,為了從伊拉克鋪設輸油管道通往地中海,英國從法國手裡索取了一部分沙漠地帶,約旦和伊拉克連接在了一起。
相對於伊拉克,約旦的民族關係更簡單,以遜尼派為主。而在伊拉克則變得非常複雜,雖然王室是遜尼派的,但是人口以什葉派為主。什葉派主要居住在南方,遜尼派在北方,除了這兩派之外,伊拉克北部山區還有另一個民族庫爾德人。
庫爾德人與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都不同源,而是屬於更早的印歐人。當數千年前,雅利安人從中亞草原遷移到伊朗、印度、土耳其,形成波斯人、印度人、赫梯人的時期,庫爾德人就存在了。他們和歐洲人的血緣比和阿拉伯人的血緣近得多。
庫爾德人主要居住在土耳其東部、伊拉克和敘利亞北部的山區。當土耳其被瓜分時,庫爾德人也想和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一樣,單獨建立國家,但由於他們政治影響力太小,呼聲沒有人聽。於是,庫爾德人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伊朗的邊境地帶,至今仍然沒有獨立的國家。
當我在土耳其東部行走,進入庫爾德人地界後,被當地人告知一切都是庫爾德式的。如果你敢稱當地為土耳其,就會立刻被嚴肅地告知這裡是庫爾德斯坦,也就是庫爾德人的土地,不是土耳其斯坦。他們穿的衣服也不是土耳其式的,而是庫爾德式的。當然這只是文字遊戲,因為兩者的區別並不大。就連土耳其烤肉也改成了庫爾德烤肉,但兩者的味道實在沒有什麼區別。
就這樣,奧斯曼帝國統一的國家解體了,而哈希姆家族建立統一國家的理想也沒有成為現實,中東曾經較為簡單的民族結構被幾條不規則的邊界劃成了碎片,在這些碎片上建立了眾多的小國。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幾大勢力角逐的結果,一切都沒有考慮全面,中東就在一種隨意性之中走向了未來。
但這仍然不是最複雜的,因為還有猶太問題……
推薦閱讀:
※【轉】「虔誠一代」能否助力埃爾多安延續總統夢?
※西式「民主」中東行么?
※【史海鉤沉】 英法百年前密約劃分中東版圖 留下紛爭隱患
※沙特,駕馭石油財富 動蕩中東的「穩定之錨」
※中東亂局的起點-第一次中東戰爭
TAG:中東 | 阿拉伯國家 | FateGrandOr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