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的假象
關於疾病的風險,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個是病情的發展太過於快,無法控制而出現的風險;另一個是對病情的錯誤解讀,造成病情的潛在發展而帶來的風險。對於慢性病而言,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肝炎、腫瘤等,除非到了晚期,病情容易出現快速發展,不易控制的現象之外,更多時候風險來自於對病情的錯誤解讀,而埋下的隱患。 例如一個高血壓的病人,因為使用了降壓藥,看起來血壓控制地不錯,那患者會誤以為這個病治好了。在藥物的幫助下控制了血壓,很多人便不會再重視那些引發高血壓的風險因素,例如飲食、生活習慣、情緒模式等。引發高血壓的因素沒有解除,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其實在「治癒」的假象下,繼續發展,在渾然不知的情況下,會開始出現腎損傷、肝損傷、血管爆裂等危急的癥狀。 例如一個糖尿病的病人,使用藥物將血糖控制好。在「治癒」的假象下,最終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還是如期而至,痛苦不堪!如果能夠及早地從糖尿病病因上進行干預地話,即使看起來病情控制可能沒那麼理想,但卻能夠使有效地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例如一個乳腺癌的病人,即使用手術加上放化療,把腫塊甚至全乳進行切除。看起來風險是解除了。但在「治癒」的假象下,人們很容易放鬆警惕,誘髮乳腺癌的風險其實並沒有解除,當三年、五年期一到,一旦複發,病情將難以控制。假如一開始便能從病因上進行干預地話,病情的發展反而不至於那麼難以控制。……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人們對於疾病的感受,多數還停留在對癥狀的理解上時,「治癒」的標準便是把癥狀解除。然而拋棄對病因進行干預的治療手段,猶如掩耳盜鈴一樣。旁觀者看起來會覺得非常可笑,但當局者則會認為這就是正常現象。健康最大的風險,更多的不是來自疾病本身,而在於對疾病發病原因的「漠視」。一些以控制癥狀為目的的治療手段,會讓患者產生「治癒」或「康復」的錯覺。在這種錯覺的誤導下,患者並不會太重視改變自己的飲食、改變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的情緒、改變自己的信仰。甚至愈加「膽大妄為」,無節制地生活態度,會令到病情在悄無聲息之間爆發,不可收拾。假若我們能夠對疾病懷有真正的敬畏心,而不是單純的恐懼的話,那無論現在病情如何,都會有機會被救治。但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對疾病有所恐懼,並不理解疾病的真正意義,那無論現在病情如何,都終將發展到不可救治。這是一個規律,也是許多人用自己的苦難甚至生命換來的教訓。疾病是對我們的一個提醒,提醒我們需要改變。只要我們願意改變,病情便能由差變好。不作任何改變就像要恢復健康,到目前為止,那只是一個美夢。改變是真正治癒疾病的唯一通道。假如不知道該如何改變,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與覺察自己。學會內省,拋棄抱怨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推薦閱讀:
※愛是我們在一起唯一的憑據
※揭開日本糖尿病治癒之謎!
※秋冬感冒喉嚨易痛 推薦10個食療方有效治癒
※自卑的紙巾
TAG:治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