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湖北省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前不久央視播放的歷史講談片《楚國八百年》,引起許多歷史愛好的興趣。故事一開關頭就說「對於三千年前創造了輝煌歷史的楚國,今天的人們知之甚少。它一度是世界第一大國,中國歷史上第一段長城、第一個縣、第一支毛筆、甚至第一把鐵劍,都出現在楚國大地。它不僅是華夏大地上文化最燦爛的諸侯國,也曾經是全世界文明的最高峰。然而這一切隨著秦始皇統一中國,燒毀了各國的歷史文獻而沉埋於地下。」慶幸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安徽壽縣出土的青銅器,讓人們第一次目睹了楚國文化的丰采。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湖北江陵楚墓中出土的虎座鳳架懸鼓和越王勾踐劍令人驚艷。十幾年後,曾侯乙編鐘和重達十噸的青銅禮器又現身於湖北隨州的一座古墓之中。」大量出土文物證明楚人創造了長江文明,與中原人創造的黃河文明可謂中華文明的雙峰並峙。接著,故事又追溯到楚人的源頭:「剛剛崛起的商王朝在中原向四周擴張自己的勢力,楚人的祖先因不屬於商王朝的血脈而備受冷落,他們被迫離開自己的故鄉,向著人煙稀少的南方遷徙。」然而,後來的楚人憑什麼稱霸一方呢?故事又講到了在今天大冶市的地方發現了銅礦,並掌握了開採、冶煉技術。楚人以鋒利無比的青銅武器對抗手持棍棒、石塊的對手,使得他們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最終成為華夏霸主。

11月23日上午,在金口鎮參觀過中山艦博物館,帶著對楚國青銅器的神秘感,駛上了滬渝高速朝著大冶市銅綠山前進。中午12點鐘到達銅綠山古銅礦景點。景點上沒有看到別的遊客,景區的幾家商店也都關著門,只得拿出車上帶的糕點作中飯。

景區位於一座小山上,有一道石階直通山頂。石階起步點立有一塊豎牌,上刻一行篆書「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兩側牆上掛著景區介紹。一邊是《古銅礦導遊

圖》;一邊是《古銅礦遺址簡介》: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是1973年大冶有色金屬公司銅綠山礦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的。自1974年起,考古工作者在這裡進行了長達十餘年的發掘。銅綠山古銅礦採掘始於商代晚期,經西周、春秋戰國一直延續到漢代﹙約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1世紀﹚,時間長達千餘年,年代之久遠,采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科學研究之完整是迄今為止所罕見的。在採礦方面,最大開採深度達60餘米,採用了豎井、平巷、斜井聯合開採技術,成功地解決了地下通風、排水、提升、照明和井巷支護等一系列複雜技術。在冶煉方面,創先使用鼓風豎爐煉銅,並掌握了配渣和高溫技術,冶煉的粗銅純度達94%,爐渣含銅量僅為0.7%,成為人類一處非常有價值的遺存。銅綠山古銅礦是建國以來重大考古發現之一。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國務院批複了遺址原地保護方案,將83畝保護區內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古銅礦遺址永久保留。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認為: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開創了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新領域,也是中國考古新開闢的一個領域。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填補了我國礦冶史上銅礦開採冶煉的歷史空白,解開了華夏青銅文化史上銅原料的產地和銅礦如何開採以及冶煉成銅金屬的千古之謎。

踏著150級石階登上山頂,上面是一片大草坪,草坪中央有一座馬鞍形的石頭山。路邊木牌上寫著「尾礦庫」三字。有介紹說,尾礦指金屬或非金屬礦山開採出

來的礦石,經選礦廠選出有價值的選石後,排出的暫時無用的「廢渣」。銅綠山尾礦庫建於1969年,佔地0.6平方公里,壩高33米,已達1000萬立方米。看了介紹,才知這片草坪是用礦山的尾礦堆積起來的。仔細看,草坪上種滿一種開紫花的小草,草葉狹長,花朵像牙刷。雖然說不上艷麗,但一大片面積,看上去還是富有生機。工作人員跟我說:「這叫『銅綠花』,只生長在富有銅元素的土壤中,是古人

尋找銅礦的地貌植物。」

大草坪周圍建有環形水泥路,順差道路向南走,見小山上頂上建有一座亭子,山腳立有「採礦遺址」的木牌,從外表一點看不出是採礦遺址。有介紹說:此為

「大岩陰山」,位於銅綠山中段,山頂海拔91.9米。經地質鑽探和地表雷達勘測,古代採礦井巷在地表以下15米。為了永久保護,1982年大岩陰山Ⅶ號礦體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並在大岩陰山高處築觀景台,以作紀念。走到大岩陰山北側,又看到一塊「商周採礦遺址Ⅱ號點」的木牌。

順著水泥路朝西走,一片樹林背後有一堆赭黑色的礦石,從銹跡斑斑的外表看,根本猜想不到那就是銅礦。旁邊一則簡介寫道:此為礦石林。銅綠山礦區的

礦體多,儲量大,品位高,大部分露出或接近地表。經過長期風化浸蝕形成大量次生氧化富集礦帶,如自然銅、赤銅礦、孔雀石、藍銅礦等,銅綠山為中國六大銅礦基地之一,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大型富銅礦,它的儲量居全國第二,品位居全國之首。

礦石林北面是一片低下的平地。走下石階,平地上建有一座方方正正的建築,銅綠色門臉上鑲著一行「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金字,是考古學家夏鼐先生的題

詞。踏著石階走進大廳,裡面是個方形大坑,四周圍有護欄。走近護欄向下看,土黃色的坑中布滿不規則的孔洞和巷道,密如蜂巢,壘如蟻穴,方形洞口,支有木架,大小僅能容身。有些巷道上的土石已被揭去,彎彎曲曲,猶如蛇洞。這就是三

千多年前採掘銅礦的場面,看了讓人觸目驚心!

古銅礦遺址側後一幢建築里陳列有「古銅礦開採與冶煉展覽」。展覽《前言》寫道:據《大冶縣誌》記載「銅綠山……山頂平高,巨石對峙,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綴土石之上,故名。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遺存古代煉銅爐渣50萬噸,產銅約8至12萬噸,其開採冶煉技術處於同期世界領先水平。……」接著參觀「古代找銅礦的方法」。有介紹說:一是按礦物的共生關係找礦。我國先秦時期礦產資源著作《管子·地數》,記錄了金屬礦產的共生關係:「上有丹砂者,下有黃金;上有慈﹙磁﹚石者,下有銅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赭者,下有鐵。此山之見榮者也。」二是自然植物找礦。在長江中下游的銅礦帶,生長著一種名為「海州香薷」的植物,俗稱「銅草」。它只生長在含有銅元素的土壤中,花形如牙刷,粉紅略帶紫色。將其根部燒成灰,含銅量高達3%。當銅草花盛開時,遍布整個礦區,極易辯認。三是奇特的自然景觀找礦。銅綠山盛產孔雀石。孔雀石是一種氧化銅礦,有時會露出地表,其顏色亮麗,尤其是經雨水沖

刷後,點綴在土石之上,十分醒目。

接下來參觀「古代銅礦的採掘技術」。古代開採銅礦採用豎井、平巷、斜井聯合開拓法。因地下開採需要解決井巷支護、礦石提升、排水、通風、照明等一系列技術問題,所以它反映出我國古代礦業技術的精湛。大冶早期的開採始於商代,經西周、春秋到漢代延續近千年,其技術發展一脈相承,並日臻成熟。大冶地區的銅礦屬於矽卡岩型的接觸交代型礦床,其特點是礦體多,儲量大,品位高,易於採掘。但礦體圍岩比較鬆軟破碎。為了保證開掘的井巷不致坍塌,一般需要支護。經考古發掘出土的古代井巷雖然歷經千餘年,仍保存完好。商代井巷的支護採用木質榫卯結構;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井巷支護採用的是木質榫卯結構及鴨嘴、碗口結構。有介紹說,大冶銅礦礦床的頂板、底板均為列隙、溶洞極為發育的三疊紀石灰岩,因而地下水量較大。春秋時期的礦井中已設置完整的排水系統。首先用木製水槽將井巷中的地下水引入排水巷道,再引入「井底水倉」。「水倉」上面是直通地面的豎井,然後用木桶將「水倉」中的水提升到地面,倒入水槽,引向溝壑。當礦井開採到一定深度時,井下空氣就會減少,使人呼吸困難。為了保證井下生產的安全,古人利用井口高低差形成的負壓,進行自然通風。並用封閉巷道和填塞廢巷道的辦法,控制風的流向,把新鮮空氣送到作業面。在氣壓差不足的礦井中,則在出風口的井底點燃一堆火,空氣受熱後產生對流,從而達到通風的目的。古銅礦考古發掘中還發現,礦井中有不少被火燒過的竹籤,有單根的,也有七八根捆紮在一起的,燒過的竹籤殘留僅十幾公分。有專家分析,這是古代礦工在井下照明用的火

把。

為了讓參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古人採礦時的情況,展廳旁邊有一間多媒體室,專門製作了一套古人採礦的動畫片,循環播放。站在屏幕前看,只見在低矮的井巷中,採礦工人坐在地上,有的手持銅鏟,有人揮舞銅斧,一點點地將礦石掘出來;還有人蹲著將礦石裝進竹籮,有人彎著腰、拉著繩索將竹籮一點點移出去;另有人站在井口提繩子,將竹籮慢慢提升到地面。儘管看起來一切操作井然有序,但工人

在狹窄、潮濕、逼窒的巷道內勞動,其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參觀過多媒體館,順著草坪周圍的環路向東北方向步行,不多遠,看到兩座用黃土堆築起來的冶煉爐。有介紹說,這是在古代冶煉遺址上復建起來的煉銅爐。旁

邊有一幢窯爐式樣的建築,牆上鑲著「冶煉館」三個篆體字。走進室內,裡面用文字、圖片和模型介紹古代銅綠山的冶煉技術。展覽《前言》寫道:從1976年開始,考古工作者對銅綠山東北坡冶煉遺址進行了發掘,先後發現8座殘存的春秋

早期﹙距今2800餘年﹚冶銅爐豎爐及一批冶煉遺物。隨後,按豎爐結構1﹕1復原,並與大冶有色金屬公司冶煉科技術人員合作,進行了模擬試驗,證實古代運用了鼓風豎爐的煉銅技術。春秋時期煉銅豎爐的發現,表明我國數千年來的冶金史,從立式豎窯燒制陶器到煉銅,又從煉銅豎爐的運用和完善到高爐煉鐵出現,都是一脈相承的。我國自商代到明代,三千年來冶金技術在世界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並有許多前所未有的創造發明,煉銅豎爐的發現就是一個有力的見證。

對於冶煉技術我完全是個門外漢,但參觀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心中不由得升起對長江流域先民的無限敬意,他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竟創造出世界領先的銅礦開採和冶煉技術,銅產量竟達十數萬噸,實在是一項令今天的中國人仍然仰慕的業績。

推薦閱讀:

湖北兩團伙近百人江堤上火拚 大佬拿開山刀衝鋒
武漢有什麼好的跑步路線?
湖北省博物館瓷器藏品(一)
《四庫總目》卷一百二十二·子部三十二《雜家類》(湖北三閘岳滿)
永樂大典(殘卷)《二支詩》-5(湖北三閘岳滿)

TAG:湖北 | 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