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史使人明智

讀史使人明智

英國大學者培根對知識學問推崇備至。出自他筆端的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經常為人所用,激勵著人們不懈地探求知識,增長學問。他還十分精當地指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看不同的書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東西,多方涉獵,才能讓人博學多聞。」確如所言。但是,知識固然重要,知識又是多種多樣,而惟有正確的、真正有用的、真理性的知識,才是有益於人的,才是應當孜孜以求的。而這其中,我深深體會到歷史知識相當重要,不管做哪種學問,「讀史」都是不可忽略的,是應引起足夠重視和投入的。培根把「讀史」排在當頭,顯示重要,或許就有這層道理。

所謂讀史,最主要的就是通過學習來了解、掌握和探究事情所發生的背景、原委、過程、結果意義等,弄清史實,並從中汲取經驗教訓,把理解歷史當作把握人生和社會的一把鑰匙。人的活動是有意識的、自覺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讀史就是人類思考自己過去的活動,從而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並自覺把握人生的現在和將來。

「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如是說。過去是現在的根據,現在包含著過去、預示著將來。理想的將來產生於充實的現在,現在只有與過去和將來相聯繫才有意義。明智的人既要不忘過去、重視將來,更要全力把握現在、面向未來。因而,讀史既需要解讀往事,又要放眼將來,這樣才能具有更深入、更持久的歷史洞察力,也才顯得較為明智。人類在經歷重大歷史事變之後,總要考察其發生的原因和結果,從中找尋經驗和教訓,思考避免重犯歷史錯誤的途徑和方法。儘管我們的未來不可預知,但是,人類的歷史是可以回味的,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這個世界的輪迴及其發展規律。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千古,映射著未來。所以,一代

君唐太宗如此感喟:「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其中包含著「讀史使人明智」的真知灼見,講的就是以史為鑒認識世事興衰的因緣,意味著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我們常說的「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鑒往知來」、「讓歷史告訴未來」、「溫故而知新」,等等,都是這個道理。酷愛讀書的領袖人物毛澤東曾說,有了學問,懂得歷史,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沒有學問,不曉得歷史,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因此要爭取做一個站的高看得遠的人。的的確確,反觀現實,一般總是:沒有學問的人,愚昧無知;不懂歷史的人,昏庸短淺。而越是沒有學問,沒有修養,卻越是自高自大,自以為是,甚至胡作非為、傷天害理。不了解歷史的人,就不明白事情的真相;不知道來龍去脈,就把握不住事情的根本和實質。這樣最容易歪曲事實,以至於偏聽偏信,自欺欺人,以訛傳訛,流毒甚廣。

歷史其實就是人生和人類社會的教科書,是我們的好老師。誠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做各種學問、做人,必須懂得些歷史,並不斷地虛心地向歷史請教。就教門而言,也不例外,而且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和迫切。

首先來說,《古蘭經》是穆斯林乃至全人類的人生寶典,指路明燈。「這是我所降示你的一本吉祥的經典,以便他們沉思經中的節文,以便有理智的人們覺悟。」(38:29)我們畢恭畢敬地誦讀它,學習它,參悟它,奉為圭臬。但是除了必須明確經文的意義外,如若不先了解和曉得每章每節經文降示的歷史背景,就不能準確地把握古蘭的精神實質,便不可能大徹大悟。《古蘭經降示背景》講的就是這些,掌握這些基本的歷史知識是人們學習和正確領會古蘭啟示的必要前提。

我們讀聖人傳記,也是在學習歷史。先知聖賢所經歷的坎坷,遭遇的艱難困苦,以及他們的豐功偉績向我們展現了他們的偉岸和不凡,同時也表明眾先知包括尊貴的穆聖,他們都是真主選定的奴僕,他們是人不是神。他們也有喜怒哀樂,都不能自主禍福,也會經歷苦難挫折,也要吃要喝,也有生有死。他們是同我們一樣的凡人。任何對聖人的神化和崇拜反而都是對聖人對伊斯蘭的褻瀆和玷污,是與古蘭啟示背道而馳的偏頗,是與伊斯蘭理念格格不入的謬誤。不明了聖人所經歷的歷史,就永遠不會懂得這些普通的道理,弄不好就會滑入迷信的深淵,不能自拔。

《宗教史》向我們揭示了人類信仰的種種表現形態和不同的思想理念,使我們發覺人性在認識上的局限和迷誤,得以洞悉多神、偶像崇拜、以物配主的荒誕不經,從而提高我們的認識水平,更好地辨別真假,接近真理。我們可以在涇渭分明的歷史河流中找到各宗教的歷史淵源,把穩正確的前進航向,並且欣喜地發現千百年來,在不同的思想領域,除了謬誤,處處也有真理的光輝閃現。我們會明白「千聖一心,萬古一理」;會知曉「普天上下,統屬主宰!」由此會讓我們懂得除了要堅持真理,弘揚正義,或許我們還應該對其他不同的思想觀念給予更多的理解。尤其,對於與我們同出一流共為一脈的教門教派,更應寬容一些,友善一些,而決不要對他們太過分了。「除非對待他們中不義的人」,傷害他們、相互攻擊是最不應該的。起碼別忘了,「我們所信奉的是同一個神明」(29:46);我們所要共同對付和與之堅決鬥爭的是那些以物配主的人和四處作祟的惡魔。引用一段語錄:「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不明歷史的人,很難明白事理,很容易犯渾。

讀《中國伊斯蘭史》,你會瞭然伊斯蘭在中國形成、發展的歷史經過和狀況。喜怒憂樂會伴隨著你。你會為中國穆斯林先驅的不懈追求與奮鬥而感動,會為中國伊斯蘭事業的艱辛發展與成就而激奮,會為教門的落後現狀與興起而思慮。總之,了解過去,就會使你想到未來;掌握史實,就能夠使你對當今的一些問題明白過來。比如,通曉中國穆斯林群體形成與發展壯大的史實,可能你便會對「回漢通婚」豁然開朗,不再認為是大逆不道,不再固步自封、不共戴天。同樣的,你也會對今天加入伊斯蘭行列的其他民族兄弟以及其他族人,產生好感,親切起來,而不再心存芥蒂,虎視眈眈。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儘管你我覺得好似自身幾代、人老幾輩都「天生」是穆斯林人,自我陶醉,但事實是我們的祖先絕大多數可都是出身於大漢民族或其他民族。他們最早最早、很久很久以前也都是「卡菲爾」。反對「回漢通婚」、看不起外族穆斯林、仇視其他民族的人,無異於抹殺中國伊斯蘭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歷史。足以見得,不懂歷史的人,昏庸短淺,愚昧無知,思想狹隘,而「讀史使人明智」。

《古蘭經》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歷史、翻譯史話,告訴人們一個事實:真理的傳播要歷經艱辛和坎坷,有些人有些事,特別是一些新生事物,一般開始都不為大家所理解和贊同,遭人斥責、謾罵、攻擊,以及人身陷害,似乎成了逃脫不了的厄運。許多新生事物都是在艱難痛苦中破繭而出,頂著壓力和夭折的危險成長起來。《古蘭經》從降示起就遭到古萊氏等邪惡勢力的肆意詆毀,《古蘭經》向外傳播不僅受到教外人的抵制,而且很長時間教內人對於把古蘭譯為其他文字是否可行爭論不休,遭到了一些人的強烈反對和阻撓。《古蘭經》現在已經以各種文字流行於世界各地,被人普遍認可,從而廣泛而又實際有效地宣揚了伊斯蘭真理,很多人都是以自己看得懂的本國文字認識了古蘭真諦,感悟到了真主的諄諄教誨。如今真是難以想像和置信,起初古蘭的翻譯工作被斥為「異端」,幾乎被扼殺斷滅;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翻譯者為此曾經冒著生命危險!真理需要時間來驗證,人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也需要一個過程。保守思想與開拓精神的碰撞是激烈、永久的。但邪不壓正,真理必勝。「你說:我的主,以真理痛擊虛妄,他是全知幽玄的。你說:真理已來臨了,虛妄將破滅,而不復出。」(34:48,49)李白和杜甫的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正是古往今來這種現象的歷史寫照和歷史必然。聯想起當初王靜齋、馬堅把《古蘭經》譯解為漢文而遭人非議、被人攻訐的境況,你會對當今

張承遷

先生的際遇理解和釋然許多。而某些人要是真正讀懂了這段歷史,並且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思想境界,切實具有伊斯蘭的思想品質,也許就不會再不遺餘力地惡毒攻擊他人,甚至妄斷他人。就不會妄自尊大,顯現自己的短淺與卑劣。除非他們是由於自己的私慾膨脹或是出於陰暗狹隘的嫉妒心理,則另當別論。

當然,讀史絕非局限於伊斯蘭歷史或阿拉伯、中國這些部分,而應著眼於全世界、面向全人類,上下五千年。這樣才可以通古博今,才會開闊眼界、寬闊胸懷。韋爾斯的《世界史綱》、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還有《人類文明史》、《中國古代近現代史》,以及《科學史》等等,歷史方面的書籍和著述有很多,最好力求多讀一些和認真學習思考一番。這樣才能真正「明智」一些。通過對全球歷史的全面了解和認識,並將伊斯蘭思想理念融入其中,你會看到篤實的平等思想一直是伊斯蘭講求的理想境界;你會懂得伊斯蘭的戰鬥精神,針對的是對壓迫的反抗,主張的是對侵害的反擊,並且還一再要求「不得過分」,忍讓為先,而絕不是什麼駭人聽聞的極端「恐怖主義」,穆斯林也決非「好戰」之徒;你會發現伊斯蘭最講和平,與人為善,但這不等於穆斯林可以任人欺侮、任人宰割。我們「順服」,我們順服的是至高無上的安拉!還有,公元7世紀降示的《古蘭經》,明令禁止殺害女嬰,並斥責阿拉伯人重男輕女的觀念。它賦予婦女繼承與離婚的合法權利,這在今天看來是理所當然,但在當時的阿拉伯半島以及世界其他地方,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多數西方的女人要到19世紀才有類似的權益。中國這方面更不例外。這些你可以在英國著名作家凱倫.阿姆斯特朗的名著《神的歷史》中讀到。你會深深感受到伊斯蘭的公平正義。我們有理由為神聖的伊斯蘭歡呼、自豪,引以為榮,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不斷地發揚光大伊斯蘭的優良傳統,與時俱進。

清末思想家龔自珍深有感觸地說:「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這是中國版的「讀史使人明智」。兩位相差了一個多世紀的中外思想家,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了同一種思想,揭示了「為史」與「知道」的關係。尊史、修史、研習歷史是為了知道、明道、遵道;而知道、明道、遵道則必須尊重史實、把握實質,並且能夠鑒古知今,鑒往知來。

《古蘭》講得尤為透徹:「有知識與無知識的人能相等嗎?惟有理智者才能覺悟。」(39:9)古蘭啟示不斷地用史實教導和警告世人——「你們以前的民族-----努哈的宗族、阿德人、賽莫德人和他們以後的人,只有真主能知道他們------難道這等人的消息沒有來臨你們嗎?」(14:9)「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30:41)並一再強調——「有許多常道,已在你們之前逝去了;故你們當在大地上旅行,以觀察否認真理者的結局是怎樣的。這是對於世人的一種宣示,是對於敬畏者的一種嚮導和教訓。」(3:137,138)

仔細想來,真主所告誡我們的就是要我們「以史為鑒」、「勿蹈覆轍」!

我們每日念誦、向主祈禱最多的是這幾句:「求你引領我們走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1:6,7)何為正路?何為「受譴怒者的路」?何為「迷誤者的路」?我們應當遵循什麼樣的道路?——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讀史使人明智」。

推薦閱讀:

2012.11.03??讀史明智?極無見地薄伽梵智及維摩詰師尊Hobart?FM?96.1...
【周末讀史】章漢夫:周恩來和陳毅在外交上的主要助手
【讀史明智】共產黨打敗國民黨的真正原因
讀史札記:唐代大臣之言有哪兩句話最為精妙?
【讀史】北洋法科的美麗與哀愁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