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九講 下篇

  師父開示百法第十九講要點筆記(下篇)

  甲二、自誓皈依不言其餘,盡形壽勵力勤修

  我們翻開廣論105頁,第二段,一直到106頁第一段,念一遍。

  「由自誓受而歸依者。謂由誓受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歸依僧伽為修助伴,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如毗奈耶廣釋中說。由不言余而歸依。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唯於三寶執為歸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此二所有差別之中,師差別者。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余大師與此相違。殊勝贊云:『我舍諸餘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又云:『於餘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如是非遍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教差別者。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凈諸煩惱,終不欺罔樂解脫者,唯一善妙,清凈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如殊勝贊云:『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贊應贊亦云:『謂應趣應遮,清凈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余言差別。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余言,除此須何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余言,除此有何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凈,此即依怙語,與余言差別。』僧伽差別由此能知。」

  乙一、由自誓受而歸依者

  好。我們昨天談的是三寶功德的差別相,今天談的是自己皈依,我們自己要發誓,自己要發願來受皈依。我們念三皈依,「誓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己發誓要皈依,這是很重要的。自己要求皈依,我們自己要受皈依,「由自誓受」,我們自己要發誓,發誓之後就不能改變,不要改變,不會改變,來受三皈依。

  「謂由誓受依佛為師」,那我們發什麼誓呢?發什麼願呢?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依法為師,「歸依僧伽為修助伴」,依僧為師。這是三寶,「由如是門而正歸依」。

  佛,涅槃,僧伽,助伴,就是說僧伽、出家眾是我們修行、證到涅槃的助伴,幫助我們修行獲得涅槃。我們自己本身也好,出家眾也好,都是根據法來修行,法是佛說的,法才能夠讓我們到達涅槃,證得涅槃。所以出家眾、在家眾,法都是一樣,戒律不同,修的法都是一樣,都是為了證到涅槃。修的法,每個人修到什麼程度,修到什麼層次,是不同的。有時候很難說到底是哪一個人修得高,哪一個人修得低,這都不好說。但是必須要有僧伽作為我們的助伴,這是非常重要的。

  「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從這方面來正說皈依。「如毗奈耶廣釋中說」,在這上面有更加詳細的開演。

  這一科主要讓我們明白說,受皈依是自己發願要受的,如果說自己沒有發願,沒有發誓,別人強迫的,那這個都不能算,都不是自己心甘情願的,不是發自於內心。或者說自己沒有願,沒有誓,沒有發誓,沒有發願,別人念幾句經文,自己也跟著,順口溜,念幾句,當然效果就不好。

  【常見問題:內心沒有真實皈依心,對三寶不希求、不恭敬。】

  我們為什麼學佛法不能受用,跟這個皈依有沒有真正發起心來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我們真正皈依發起了心,那麼你對佛、對法、對僧就有恭敬心,信心就培養起來。培養起來,就是不同。比如我們看到經卷,我們看到法師說法,我們聽到佛法,我們內心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果我們皈依心沒有真正生起來,沒有持續下去,三寶就離我們很遠,乃至內心當中就沒有三寶的形象,沒有真正三寶的內涵,內心當中真正對三寶就沒有希求,這就無求了,沒有希求,就沒有恭敬心。

  我們常常說要有希求心、恭敬心,那麼,什麼叫做希求心,什麼叫做恭敬心呢?三寶為什麼名為寶呢?他珍貴、尊貴。就用世間的比喻來說,比如金銀財寶,你家裡的金銀財寶,你肯定把它收藏得很好,不敢亂丟,亂丟就會被人偷走了。你心心念念就會掛礙,出門以後,家裡的好東西是不是會被人偷走。如果是值錢的東西,被人打破了,丟了,我們內心就會很難受,就會很難過,一件古物、古玩弄破了,心裡很難受。三寶,讓我們用這樣的比喻說,佛、法、僧對我們來講是寶,對修行人來說是寶,是最重要的,就名為寶。我們光這種心要用起來是非常難的。

  為什麼我們聽法聽不進去,昏沉、瞌睡?都是因為有業障。業障怎麼產生?是因為對法不恭敬。不是說你過去世不恭敬,現在世也不恭敬。現在如果恭敬,就會有希求心,有希求就不會困,就看得下去,對不對?我們常常說,看書,看一本好書,很好看,我借來也要看。看一部電影,大家都喜歡看,就是有希求心。我們讀佛經,天天讀,讀久了,心就沒有了,他說,「我讀過,到處都有」,希求心就沒有了,沒有(希求心),就不恭敬,不恭敬,在自己心裡就造成障礙,障礙的時候,你就聽不進去,法就起不來。

  所以我們常常講,對法寶、佛寶不恭敬會有業障,我們總覺得很遠,不是很遠,當下都能兌現。喜歡聽法的人,肯定對法寶就恭敬。對佛法有受用的人,都是對法很恭敬的。印光大師說:「佛法從恭敬中求。」恭敬都不恭敬,說明這個法就不尊貴,不尊貴肯定不會去求,不去求你就沒有,你有的話也都會丟掉的,這都是有關聯的。

  不是法本身需要我們去恭敬,我們恭敬心生起來,才能跟法相應,因為法是清凈的,世間法是雜染的,不一樣的。我們只有生起恭敬心,生起信心,才能夠跟清凈的法相應。恭敬心、清凈心起不來,就不相應,我們情緒、煩惱當道,沒辦法相應,相應不了,這就是很簡單。

  但是我們的心轉不過來,難就難在這裡,心轉不過來。你說我們也要有恭敬心,我們也很想學,但學不進去,那怎麼辦呢?你就培養恭敬心。恭敬心培養不起來,就去凈罪集資。凈罪集資,做什麼呢?你先到廚房裡面去洗菜、洗碗,你先去洗廁所,你就去幹活。干半個月,干一個月,罪障就消了;培福,有福才能開智慧,沒有福智慧開不了。沒有福報的人,天天生病,天天都是業障,福跟慧不可偏廢。

  但是我們這種恭敬心不是說要做給人家看的,是發自於內心,不是說有人就恭敬,沒有人就不恭敬了,做樣子,那個不行,我們要真正發自於內心的恭敬。這個是「自誓受而皈依」,自己要皈依,非常重要。不是說,我本來不想皈依的,是因為某某人帶我廟裡邊來,所以才皈依的;是因為法師讓我皈依,這個都不算,都不算真正的皈依。

  乙二、不言有餘而正皈依

  自己發誓、發願,那麼以後就不能再皈依別的宗教,不能信仰別的宗教,所以說「由不言余而歸依」,就是不可以再去說皈依別的,天魔外道啊,其他宗教啊,為什麼不能皈依呢? 「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佛跟外道的教法,「諸學法者」,出家人,「所有勝劣」,通過比較,「唯於三寶執為歸處」,我們認為說,只有三寶才是真正的皈依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不同於三寶的,不是我們皈依的對象。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我們皈依三寶以後不可以再去皈依別的宗教。皈依三寶後再去皈依別的對象,就證明說我們信仰不虔誠,立場不堅定。

  信仰的立場不堅定是肯定不行的,肯定就學不好。社會上面有些有錢的人,我都有遇到過,他家裡死了一個人,他法師、道教、牧師全部請過來,阿訇,他認為這樣最保險,總有一個神會接他。後來我就問他,到底你要讓你的祖先去什麼地方?你自己也搞不清楚。很多人都是內心有缺陷,內心不信賴,認為沒用,這個是迷信,是一種迷信。這是真的,不是我亂說,是確有其事。

  我們很多居士,很多信佛的人,只是問題沒有這麼嚴重而已,但是我們也有相應的問題。相應的什麼問題呢?比如我們人,平時也有念阿彌陀佛,也有念藥師佛,也有念觀音菩薩,也有念釋迦牟尼佛,我們要死了,臨終的時候,要念阿彌陀佛,我們平時遇難的時候,就念觀音菩薩,也念藥師佛,也念釋迦牟尼佛,當然我們佛、法、僧,菩薩,跟外道不好比,但是就是說,如果我們對這些佛真正有信心,我們現世、後世都能得到庇佑,為什麼有這麼多佛菩薩,也就是為了適應我們不同根性的人,佛菩薩的用不同。

  「此二所有差別之中,師差別者」,就是佛差別,「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余大師與此相違。」與此相違,不等於說他一點功德都沒有,而是沒有達到圓滿的這樣一個境界。「殊勝贊云:『我舍諸餘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又云:『於餘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如是非遍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這個是教主的差別。

  下面是法的差別。「教差別者。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凈諸煩惱,終不欺罔樂解脫者」,如果我們好樂解脫的人,追求解脫的人,這個法不會騙我們。「唯一善妙,清凈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其他宗教,有的宗教認為說,不信他的,都是魔鬼,都要殺頭。佛教沒有這麼說:你不信佛就要殺頭。不信佛的人,我們可憐,我們慈悲,這個不一樣,教義有很大的不同。

  「如殊勝贊云:『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贊應贊亦云:『謂應趣應遮,清凈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余言差別。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余言,除此須何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余言,除此有何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凈,此即依怙語,與余言差別。』僧伽差別由此能知。」僧伽就是我們修行的助伴。

  乙三、攝彼等義

  這些論裡頭,就是告訴我們佛、法的殊勝,目的也就是讓我們能夠更加堅定信仰,堅定信心,去了解佛法僧的殊勝處。我們受了皈依,都是自己要受的,自己發願要受的。然後,我們受了皈依以後,應該要怎麼做,天天應該怎麼堅持,乃至盡形壽,一直到我們生命的結束,這些在皈依當中,都是有很好的說明。也有很多大德都說:「我們一生都是修皈依。」我們早晚課都念三皈依,無論漢傳的、藏傳的、南傳的,都非常注重皈依,所以不能把皈依當成一個很簡單,好像很初級的、入門的,它是非常根本的一個法類。

  通過我們這幾天的學習,大家對三寶的恭敬心、對三寶的皈依心,對皈依的理論,對皈依的一些方法,以及對皈依的一些下手處,慢慢、多多少少也會有所認識,法會完了以後我們也可以去借錄音帶,好好去學。學,不要貪多,應該要學懂,要學明白,然後要能夠給自己的行為配上套,然後要慢慢去實踐。實踐,要一直去實踐,實踐到任運、無間,這很重要。你不能任運,就會有造作;你不能無間,就東動西進,東動西進,你狀態好的時候就可以,狀態不好就完了。這樣的話,一個法類實踐有效果,再修別的法類就比較容易。好,我們就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

人天乘與大乘佛法
鍾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第十六集)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  (第五集)  1991/6  加拿大  檔名:02-009-0005
10-銷釋大乘正宗神默然寶卷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五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5

TAG: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