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中的大英博物館之館藏珍品

我鏡頭中的大英博物館之館藏珍品之二藏著的世界系列 我要推薦 開啟古埃及文明的大門

  在一層4號展室的玻璃櫃中立著一塊殘缺的灰黑色花崗石石碑,在大英博物館收藏的眾多的古埃及文物中,它看上去並不起眼,但就是這塊石碑卻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三寶之一,世界級文物,它就是羅塞塔石碑。

  這塊石碑出土於1799年,那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它的草體失傳已久,因此人們儘管通過考古發現了大量的古埃及銘文,但卻苦於無法識讀,古埃及文明依然處於神秘之中。

  就在此時,人們發現了這塊製作於公元前196年的石碑,上面刻有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詔書。石碑上用希臘文字(底部的銘文)、古埃及象形文字(上端的銘文)和當時的通俗草體文字(中腰的銘文)刻了同樣的內容.

三種文字中只有希臘文流傳了下來,並廣為人知,這使得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里程碑。

  就是這樣一塊石碑成為開啟古埃及文明大門的密鑰。

  

  這是兩座阿蒙霍特普三世坐像中的一座,將古埃及國王的經典姿勢與服飾表現得淋瀝盡致。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在位38年,也是古埃及著名法老圖特卡蒙法老的祖父。

  

  這是充滿權力、野性、不畏懼其他動物的獅頭女神賽克麥特,是古埃及眾神之一,是孟菲斯三柱神之一,普塔的妻子,內菲爾特穆神的父親,太陽神的女兒,被奉為戰鬥女神。以頭戴太陽圓盤雌獅面女人身形象出現。受到與底比斯瑪奧特女神同樣的尊崇。

  古埃及有一名為「貝斯特」的女神,常以野貓或獅子的形態出現,由於貓咪隨光變化的瞳孔,有如月亮的圓缺,使貝斯特演變成為月亮女神。

  古埃及人做了很多貓像來對貝斯特表示尊敬貝斯特大多數的雕像,都是筆直站著,眼神機靈,似乎在環顧四方。

  這尊貓神至今收藏在大英博物館內,深受到人們的讚歎與欣賞。這尊貓神是以身材苗條高挑的埃及貓為藍本,模樣神似今天我們熟悉的暹羅貓,她的坐姿充分體現了貓的本色。

  這尊銅製的埃及貓神,脖子上佩戴著刻有「荷露斯之眼」的銅飾板,前胸繪有一隻頭頂日盤展翅欲飛的聖甲蟲。

  埃及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貓,如果家裡養的貓因病或年老去世,家人會放聲痛哭、捶打胸部,家主會儘可能為貓做最好的處理,首先貓身會被擦上珍貴的香油,然後以多層亞麻布包裹,貓耳的部分會被仔細地包紮為自然朝上的姿勢。就算是窮苦人家的貓也會受到如富貴人家的貓一般尊重的待遇。包裹好貓體後,再裹外層,最簡單的就是用窄長的布當成繃帶,精巧一些的還會用染成兩種不同顏色的布,以縱橫交錯的方法來包裹。

  埃及人將貓木乃伊埋葬在幾個特定的墓地是對貝斯特虔誠的一種奉獻,因此在大英博物館中除了法老的木乃伊,我們還能看到許多貓的木乃伊。

 大英博物館古埃及文明的藏品中最知名也是最受人們關注的藏品非木乃伊莫屬了。

  館內一共收藏了約80具人類的木乃伊,還有大量的葬禮用具:人形棺、石柩、盛放從木乃伊中取出的內髒的罐子等等,這些展品充分展示了古埃及文明中的喪葬文化。

   下面是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的片段。

 《死者之書》是古埃及人用於記載死者為獲永生所必經的各種磨練、審判、所需的咒文以及到最後獲得永生的畫卷,通常以草紙繪成。

  收藏家佛里斯班士於1887年在尼羅河中游克索西岸的墓室中發現的這幅畫,作為陪葬品放在死者亞尼的墓中,全長二十四公尺,用長達六十章的篇幅,描繪死者在來世獲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約定事項,是眾多以草紙記錄的《死者之書》當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稱為古埃及美術中至於極致的作品。

  作為古埃及人類木乃伊製作過程中的一部分,人的內臟會被放入「卡諾皮克罐」中。它們是保護這些內髒的神,此張照片中前左到右為:哈比(肺)和艾謝(肝);後左至右分別為:奎本漢穆夫(腸)和杜米特夫(胃)。


推薦閱讀:

【陶瓷】博物館藏藏宣德青花
IT業2月4日 科技中國——歡迎光臨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又識紅山玉
故宮博物館館藏陶瓷【79P】
莫尼諾·中央空軍博物館

TAG:鏡頭 | 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