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老中醫成才關鍵因素與共性規律研究
當代名老中醫成才關鍵因素與共性規律研究
來源:搜集整理 日期:2015-12-2211:38:45 點擊數:70
關鍵詞:名老中醫,成才規律論文發表「名老中醫」作為將中醫藥學基本理論、前人經驗與當今實踐相結合,解決臨床疑難問題的典範,代表著當前中醫學術和臨床發展的最高水平。名醫的傳承則是保持中醫藥特色,發揮中醫藥優勢,促進中醫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打造名醫,培養高素質中醫人才的重要方式。對名醫的傳承不僅包括臨證經驗與學術思想,還應包括精神品質與成才經驗。國家十五攻關計劃「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研究」課題,特設「當代名老中醫成才之路的總結研究」一項,旨在以當代百名中醫名家為研究對象,探討他們如何成為名醫的基本經驗和共性規律。該研究成果對於培養新一代中醫,加速名醫的成才速率,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一、課題設計與實施本課題主要通過文獻調研、問卷調查和專題採訪等手段,收集各分課題的名老中醫成才經驗總結報告、調查問卷數據和座談音像資料,對群體進行橫向比較與歸納的共性研究。本課題重點採用調查問卷與數據統計的方法,從基本信息、師承治學、學醫經歷、成功之路、讀書心要、傳承經驗、人文背景7大方面設計問卷項目92個,問卷項目設計完成後,由專業人員根據內容建立網路資料庫及問卷錄入界面。對經過結構化處理或一些計量型的數據,將其直接導入到SAS軟體中,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計量資料有學醫年齡、獨立行醫年齡、成名年齡等直接統計得出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標準差等;已結構化的數據有從性別、籍貫、學歷、啟蒙方式、學醫動機、學醫形式、學習中醫醫籍的關鍵、學好中醫的關鍵、成才後的啟示、關注的診療模式以及生活嗜好、業餘愛好等直接進行頻數統計。共得出有效數據項目64個。問卷大部份內容採用SAS8.2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對問卷調查統計的結果,結合所收集的各分課題的名老中醫成才經驗總結報告、及本課題專門採訪的名家訪談音像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並從中歸納抽取其中的共性因素,構成名老中醫成才的因素體系及基本模式。三、成才因素的提取與分析上述調查問卷的64項有效數據統計結果(略),對中醫成才有各自不同的意義和地位,我們根據彼此意義的異同,重新進行梳理,將同義近性的項目,進行合併歸類,從中抽取出具有獨立、普遍意義的成才因素共9大類30個因子,構成名醫成才的大體框架。(一)一般條件類因素一般條件性因素有性別、地域、年齡等,它們不是促成中醫成才的主要因素,但對成才的難易差異有一定的影響。1.性別差異:總體來說,男性較女性成才者多,而其占絕對優勢則可能有社會原因,但在婦科、兒科領域,女性尚有特殊優勢。如婦科的朱南孫、兒科的倪珠英。因為女性細緻,對婦女、兒童的疾病在體察和處理病情上,醫與患之間更易貼近、溝通和配合。2.地域差異:總體來說,靠近長江、黃河流域、並靠東部地區,成才的氛圍更濃。如在名老中醫的籍貫分布中,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等籍貫者就占居半數以上;在名老中醫的工作區域的分布中,北京、上海、江蘇、湖南、浙江、江西、河北、山東前8位,占居28個省市地區的51%。因為這些地區近代以來,經濟相對發達、文化相對繁榮,中醫藥行業也較興旺,因而中醫學術也較活躍,人才更易湧現。3.年齡差異:總體來說,年齡越大(從醫年齡),知名度越高。從有關項目的統計來看,當地成名集中在35歲左右,省內成名集中在41歲左右,國內成名集中在47歲左右。而在本課題所涉及的國家級名老中醫,其年齡分布主要集中在78歲左右。因為中醫的臨證水平與學醫者的臨床經歷、生活閱歷等經驗的積累有較多關。臨床診病見多識廣,才能見怪不怪、心中有數。因此,名醫多為老中醫,一般看中醫都習慣找年長發白的「名老中醫」。4.成名時段:比較其他學科,中醫成才總體來說,具有周期較長,成才較晚的特點。從有關項目的統計來看,一般成長過程的平均的年齡是:開始學醫在18歲左右,獨立行醫在23歲左右,而在當地成名為35歲左右,省內成名為41歲左右,國內成名為47歲左右。從獨立行醫到開始在當地成名平均要12年左右的時間,由當地成名到省內成名再到國內成名,又各需6年左右。總之,平均以每6年左右為一個台階段。中醫成名與西醫有所不同,西醫往往可以通過實驗科研,或臨床集中統計觀察,因為某項治療技術的突破,或某種學術觀點的創新,而較快成名,中醫則一切依賴於經驗的日積月累,學識醫術才能逐漸成熟而慢慢現露出來,因此中醫成才的周期長,成名至少要比其他學科遲個5~6年。所謂「大器晚成」,用在中醫是在合適不過了。(二)文化背景類因素是否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對中醫成才有較大影響。俗話說:「秀才學醫,籠中抓雞」,這反映了掌握傳統文化對認知中醫具有較大的作用。有關項目的統計結果,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這種關係:1.漢族學中醫,是近水樓台。 「民族」分布的統計結果——漢族佔97 %;少數民族合計僅佔3%。此分布特點反映了中醫學與漢文化的子母關係,故名老中醫自然以漢族人群為主體。2. 以有古文基礎者佳。據有關項目的統計,大部分名老中醫均有科班或私塾傳統文化的基礎,且當時著重古代文學。這間接反映他們有較高的古文功底,為以後學習中醫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3. 傳統文化熏陶有益。有關項目的統計顯示,名老中醫的業餘愛好以文學藝術、養生保健占絕大多數,生活嗜好也以好茶者排第一。培養中國傳統文化,無論對生活情趣、養生保健,都是益多弊少的。由於中醫藥學,本質上就是建立於中華傳統文化土壤上的防病治病古代科學,中醫學的思維方式和認識方法,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科技知識,一脈相承、血肉相連。因此,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首先影響了對中醫藥學的接受能力。儒家、道家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內容,對中醫藥知識體系的構建,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打好古代文化基礎,對於學好傳統中醫無疑是不宜缺如的。(三)情操品性類因素1.大醫重德。從有關項目統計結果顯示:當代名老中醫的主要學醫動機以行醫濟世居首位,達76人次,佔總體的76%,為絕大多數。說明高尚的情操、悲憫的胸懷是促成名醫形成的重要動因。專題採訪也特別感受到,當代名醫很強調醫德對成才的重要導向作用。如周仲瑛老就特彆強調「為醫首重於德」,因為情操品性,是支持醫術持久發展的保證。為醫者,只有本著對患者高度負責的精神,才會樹立嚴謹的治學態度和不懈求精的願望,才有淡泊名利、一心求真的作風,才可能由此日積月累,成為學驗俱豐的名醫大家。否則「志不堅,智不達」(引墨子語)。觀古今名醫的成長曆程,亦都能印證這點。醫聖張仲景因「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而才有「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之巨著出世;藥王孫思邈,淡泊名利,辭官樂貧,才有「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而遍覓千方之舉……總之,立大願,才能得大道,樹正德,才能得正術。醫德是醫術得以不斷進步的護航燈。2.執愛中醫通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是不竭的動力。學習中醫是一個比較艱苦漫長的摸索過程,如果對中醫缺乏熱情,則難以持之以恆地探討下去,就難以到達成功的彼岸。當代名醫鄧鐵濤、朱良春、焦樹德、周仲瑛、何任、陳瑞春等,無不是因為把中醫藥的興衰與自己的生命緊密相系,而有奮鬥一生的經歷,才造就了他們廣博的學識與精湛的醫術。他們一致的共識是:德才兼備,互相促進,始能醫技日進,學有所成,這確實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3. 勤奮好學從有關項目統計結果顯示,學好中醫關鍵因素有多個方面,但榮居首要的卻是個人的勤奮好學。認為勤奮好學是第1位者幾乎佔到74%,大大超難過其它因素(23%~34%)。可以說對中醫藥這一古老悟的傳統學科,有無勤奮好學的習性,是決定其他成才因素能否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或根本前提,沒有這一前提,其它因素的作用都難以進一步發揮作用。(四)讀書學習類因素文以載道,中醫學術兩千年的延綿傳承,首先得利於中醫文獻的浩瀚記載,其為後學提供了巨大的知識寶庫。但面對號稱萬卷的中醫古籍,學醫者耗盡畢生也不可能讀盡其書,更何況古書之中,魚目混珠,讀書良莠不分,不僅枉費時間,甚至還會滋生困惑,乃至誤入歧途。因此,如何讀書、如何學習是中醫初學者最常遇到的問題。對此,名老中醫從他們的切身經歷中,為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經驗:1.熟讀經典 「自古名家出經典」。「縱觀歷代大醫家、有突出成就者,都是從經典起家的」(張磊),故「四大經典為學中醫者必讀之書,不讀經典,難成名醫」(孫達武)。從有關的多項調查統計中都一再顯示,絕大多數名老中醫(99%)中醫都公認經典之重要。即便是許多不從事中醫內科的中醫專家,如骨傷科、針灸科、婦、兒科的名老,也對中醫經典表現出極大的重視程度。經典之所以重要,他們認為「經典是中醫基礎之靈魂」(倪珠英),為「中醫精華之所在」(楊宗孟),「特別是《內經》、《傷寒雜病論》兩部書,尤為重要」(朱良春),「是中醫學最具體系統的、最哲學科學的經典著作,指導中醫辨證論治、理法方葯,為後代醫學發展創造新的理論,提高療效作出了示範」(秦亮甫)。對經典的學習方法,他們提出有以下要領:(1)學經典不同於一般教材和醫藉的學習,必須首先熟讀多背。即(經典)是「必須精讀背誦的書籍」(王國三),因為經典大多言簡意賅,蘊義深奧,非僅憑對錶面詞語的一時理解所能領悟,「其中含有許多深奧的精義,要經過刻苦鑽研,下一番苦功夫去『心悟』,才能有所得。」(朱良春)。精讀深思四大經典「要歸納分類筆錄之,精讀之,心悟之,銘記之,明其理而知其要,重要章節誦之如流。」(李壽山),而「當前院校改為選修,實為大謬!」(朱良春)(2)學經典不同於一般課程和理論的學習,必須經常結合實踐。即其許多的哲理與法則,只有在運用中得到臨床印證,才能切身感悟其深意,才能真切體會其價值。因此,要真正學懂經典,僅憑課堂校內的讀書是不夠的,要把讀書學習與實際運用緊密交織起來,「要做到會讀、會用、還要會寫,要開口不離經典,動手不離辨證」(陳瑞春)。(3)學經典不同於一般專業和專科的學習,必須反覆溫故知新。即經典學習有終身研讀的必要,因為經典中好些深奧的原理,需要經年不懈的體驗與領悟。對同一命題的認識,到不同的時期有不同層次的新意,結合臨床問題再回頭溫習,會有「常讀常新」而「別有洞天」之感。故俗有「經典不厭百回讀」之謂。陳瑞春老曾把自己的一生醫事和成才過程高度概括為「學傷寒——用傷寒——寫傷寒」。即早年發奮求索傷寒之理,中年廣泛活用傷寒之方,晚年總結提高傷寒之義,對經典理論的運用,既能夠恪守經旨、全面繼承,又善於臨床發揮、觸類旁通,達到辨證論治理法方葯相貫而一,古方今病理法方葯相濟而能的境界。2.博採眾長:中醫學是匯歷代百家經驗的傳統醫學,中醫經典固然是中醫理論的靈魂與骨架所在,但要應對紛繁複雜的臨床病症,竟有經典是不夠的,還要從後世不斷湧現的各家學說中,不斷汲取豐富的實踐經驗與理論新意,才能比較完整地掌握中醫學博大精深的學術內涵與寶貴知識。因此,大多數名老中醫,都贊同除熟讀經典之外,還要博覽群書,以博採眾長。並且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所謂讀萬卷書走萬里路。不過,中醫的著作可謂是汗牛充棟,即使畢盡一生,也難以通讀完,而通過我們對統計老中醫推薦的古今醫書,則可為後學的擇優而習,提供寶貴的經驗。名老中醫推薦涉獵的書籍,古代醫書共有118本,其中以《脾胃論》、《醫宗金鑒》、《景岳全書》、《醫學衷中參西錄》、《臨證指南醫案》五部典籍最為突出。而在72部現代醫書中,則以《蒲輔周醫案》,《岳美中論醫集》等書相對集中。因為以上諸書,都是中醫理論與經驗結合的很好的傑作。3. 難易專博分先後考察百名名老中醫學醫讀書的歷程,大體有「先難後易」與「先易後難」兩類基本過程,但無論「從難而易」或「從易而難」,均可以成為最後達到通曉中醫,成為名家的途徑。結合成才經驗、名家訪談等調查,為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我們認為,可以走「先易後難、先專後博、學用循環」的學醫模式。即先從入門書(多是《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葯必賦》、《湯頭歌訣》小四大經典)到經典(四大經典:《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再讀百家(五部典籍:《脾胃論》、《醫宗金鑒》、《景岳全書》、《醫學衷中參西錄》、《臨證指南醫案》)與各科專著等,這樣容易形成比較帶有普遍適應性的學習規範。4.學時與要領1)學習的一般時間名老中醫經驗告訴我們,學醫之初應非常刻苦,平均每天應有不少於5小時用於讀書。獨立臨床以後,臨床的同時,也要重視繼續學習,平均也每天有3小時用於讀書學習,基本上達到「半天看病,半天讀書」,這種傳統經典的模式,便于堅持理論與臨床的緊密結合、時時互動。2)學習的一般要領名老中醫強調學習「中醫書籍的關鍵」是先背誦、重領悟,而貴在運用。正如蔡小蓀老所言「背誦是基礎,然後是理解領悟,領悟後方能用於臨床」。中醫重在領悟,也與名老中醫主研醫籍的內容有關,名老中醫的主研醫籍中大多為古代典籍,而經典語言簡練、語義深奧,表述用詞不夠平白,對同一經文的理解會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之處,因此,學習文獻必須結合臨床實踐才易於領悟。5.學歷與途徑1)學歷起點從有關的統計結果可知,學歷對中醫成才雖具有較大影響,但成才結果與學歷高低並無恆定的遞進聯繫,學歷高低並非是決定因素,只要有一定的專業學歷基礎(大專以上),再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成才都是可以實現的。2)學醫途徑從有關的統計結果可知,科班是最主流的學醫道路,但家傳與從師也是較為有效的學醫途徑,而自學,其重要性雖非居於前位,但卻公認是使用最多的方式。科班學習對中醫成才是具有奠基意義,但從師拜藝和經常自學,還有它獨到的作用,是對科班學習的有效補充,因此,學醫過程也應對從師拜藝和勤奮自學有特別的關注。(五)臨證行醫類因素1.注重臨床古有云:「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對中醫學更是如此。從若干項目的調查問卷統計都顯示,名老中醫絕大多數都把作好臨床視為其不可動搖的中心工作。「成名領域」統計:集中在「臨床領域」,並占絕對多數,94%把它排在首位,100%的名老中醫在該有成就。「成名原因,4.4成名業績」統計:以「臨床療效卓著」為其主流,73%的名老中醫認為它是成名的首要原因,95%認為成名過程中有臨床經驗在內,說明名醫的形成與公認,均體現在臨床療效上,說明在病人中樹了良好的醫德醫術是成名的基石。「學好中醫的關鍵」統計:以「理論結合實踐佔34%、勤於臨證佔29%」合計為「注重臨床」而緊隨「勤奮好學」,排居培養方法的五大因素之首。 「職稱」 統計:也突出以臨床系列的主任醫師為主(77%),其次是教育系列(教授),而科研系列(研究員)極少。這反映了傳統的中醫根植於臨床,名老中醫的成才也自然以臨床為主要土壤的學科特點。以上的種種數據都印證了「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床」的至理名言。因為祖國醫學是根植於臨床、驗之於臨床,實踐性極強的的學科,其一切學術觀點的是非爭議、一切理論假說的真假甄別,都只能依賴於臨床印證是否有效這「華山」一途,因為實踐出真知,尤其對那些尚未能被現代科學實驗證明的規律與經驗,臨床實踐既是檢驗其真理性的惟一標準,也是認定其機理的最終結點。正如郭子光老指出的:「中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許多道理、概念只有通過臨床觀察、應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例如,《傷寒論》上有一條定則,叫做「外證未解,當先解表」,這是講得爛熟的理論。然而,有表證不先解表怎麼樣?解表不得法怎麼樣?表解過程的表現又怎麼樣?如此等等,書上雖有敘述,但總不如臨床上的具體、多樣,只有通過自己親身臨床證觀察,才能真正理解這條定則的實際意義。」張琪老則曰:「中醫臨床是中醫賴以生存的生命線,中醫藥之所以歷千年而不衰,……關鍵在於其臨床療效」;朱良春老也說:「中醫之生命在於學術,學術之根源本於臨床,臨床之高低在於療效」。即臨床療效的好壞是中醫藥的試金石,中醫藥之所以能數千年不衰,仍屹立世界醫藥之林,正是因為她的療效。眾所周知,中醫名醫臨床成才有「讀經典、拜名師、做臨床」三大要訣,不過從本課題統計調查可知,並非所有的名醫都是門出經典,其出自葯堂者有之,也並非所有的名醫都有名師點撥,其自學成才者也非少數,但沒有任何一個真正的名醫不是經歷了艱苦臨證摸爬滾打的長期磨鍊。因此,重視臨床是三大要素之中,必不可少的首要條件。江西的陳瑞春老,對此常感慨道:「中醫乃臨證第一之學」。何任老也說道:「理論聯繫實際,重視臨床實踐,在臨床治驗中提高治療技術,逐漸在群眾中樹立威望,以致在醫林中獨樹一幟。這是醫家成才、成名的必須途徑。」 周仲瑛老也提出「中醫成才的關鍵是多臨證,要強化臨床與理論的聯繫結合。」總之,中醫是完全來自臨床而以實踐為第一原則的科學,時至今日,臨床療效仍然是試別其各種理論真偽的惟一途徑。因此,學中醫者,要成為能夠擔負中醫發展重任的一代名醫,首先就要立足學以致用、堅持臨床,才能拓守好中醫教育、中醫科研的生命線。2.基本保障(1)確保足夠臨床時間足夠的臨床時間,是感受中醫實際、提高中醫臨證能力的重要保障。從有關項目的調查統計顯示:從事臨床的時間一般至少應保持在4個半天以上,年壯時還應增多至5~6次,年邁後可以適減至2~3次。如這批名老中醫,在成名階段及前5年臨床時間均較多,最多者第周7天均上臨床,平均有8個半天/周,堅持臨床極好,即使在高齡的今天,他們仍在臨床上堅持得較好,平均臨床有4.13半天/周。(2)鼓勵基層臨床經歷最好要有基層行醫的經歷,至少2年以上。因為在城市大醫院環境下現代西醫發達,病人、醫生的中醫依從性不好,再加上醫院受經濟效益的制約,西藥西醫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考慮名醫成才方案,要適當計划下基層鍛煉的機會。3.四點臨證技巧:(1)首先打好內科基礎。即無論從事何科專業,首先注意打好中醫內科的基礎。從「專業」統計提示,雖然名老中醫專業分布較為廣泛,但多數仍以從事中醫內科為主,佔56%,且有不少醫家從事中醫內科者與從事婦科、針灸、兒科者是相互兼職的(約佔到10%以上)。因為中醫分科有以大內科為主導的特點,其他專科在相當程度上是要以中醫內科為基礎的。這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醫重整體與聯繫、略局部與分析的學術特點,中醫人才培養應充分注意理論根基與專業特長的標本關係。(2)分科不宜過早過細。 「對當前中醫分科的看法或建議」調查顯示,雖然贊成中醫分科者占多數(60%)但他們反對簡單地按照西醫或目前的分科方法,認為分科不宜過細(33.8%),或認為不宜套西醫模式(8.8%),或強調分科要保持中醫特色(13.2%),還有的認為中醫是以全科醫生為主的,宜建設大內科。正如周仲瑛英老說的:中醫「分科不必太細,應按中醫特色特點分科。現代我們醫院的專業分科,失去了中醫系統分類的學術特點,走向了形態分類的現代模式。現在中醫的新一代在整體觀念方面趨向淡化,這個有得有失,有待於商榷、探討。很簡單的例子,搞兒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婦科、外科的,總需要以內科的辨證論治體系為基礎,掌握好中醫的整體觀,在專科方面才能功底深厚、突出專長」。總之中醫雖有必要分科,但如何在分科中保持中醫特色,則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3)診療力主辨證論治即臨證診療一定要以辨證論治為主旨。有關統計顯示,絕大部分老中醫(90%以上)認為,在臨床上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是中醫辨證,其次是中醫辨病、西醫辨病,這一結果也再次印證了中醫臨床應以辨證為主,辨病為輔,病證結合的觀點,說明辨證論治既是中醫診療的一個特色,也是保證臨床療效的優勢所在。(4)慎重實施中西結合即中西結合切忌盲目與輕率。有關統計顯示,雖然名老中醫多數(67%)不反對中西醫結合,但就如何結合則較多看法。結合成才經驗研究和名家訪談,可以得出,大多老中醫對中西醫結合是持批判和實用的精神,多採取先從臨床上「取長補短」的治療方面結合,而不是急於在理論上結合,他們強調出中西醫結合不是「中醫加西醫」,而要「要取長補短,互相補充」,要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要能「應用中醫理論指導中醫,現代科學方法來驗證中醫」。特別反對「不中不西」,「中醫西化」的觀點。可看出,雖然贊成中西醫結合占多數,但其實大多仍是反對中西醫的盲目結合,特別是在理論上的輕率結合,這為我們今後對中西醫結合的研究,提出了警言,值得特別重視。(六)拜師受藝類因素在中醫學術的歷史傳承上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通過文字書籍的間接方式,還有一種是通過師徒親授的直接方式。前者具有傳播廣泛、信息量大的特點,後者則有貼近臨床、切合實用的優點,尤其是那些文字無法真切表達和客觀再現的活化知識,老師的身傳示教,則能彌補讀書學習的種種不足!因此,在中醫教育中,拜師學藝具有突出的地位。以至部分名老中醫把師承教育放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認為「經典是基礎,師承是關鍵」(朱良春)。1. 師承方式不可缺從統計調查可見,大多數當代名醫都有師徒傳承的經歷,其師承類型,有家傳式、從師式、指派式,而部分還兼而有之。「學醫形式」統計:大多數名醫(超過50%),都有從師、科班、自學的多種學習經歷。雖然科班學習對中醫成才是具有重要意義,但從師拜藝和經常自學,還有它獨到的作用,學醫過程也應對從師拜藝有足夠的關注。「啟蒙方式、啟蒙老師」統計:名老中醫絕大多數都有啟蒙老師(82%),結合成才經驗總結、名醫訪談,多數啟蒙老師在成才過程中具有的引徑入門的重要作用。張琪老曾感慨到:「中醫藥師承製學習方法是我國傳統的學習方法,我認為現今仍舊是成功的方法」。他們認為這種「隨師侍診」、「耳提面命」、「衣缽相傳」的方式,最能讓弟子切身領悟導師的學術真諦,直接承受導師的臨證經驗。2.名師指點是關鍵從有關統計顯示:在學好中醫的幾大關鍵因素中,名師指點是其中的重要一條,大多數名老中醫(76%)都認可之。成才經驗總結、名醫訪談也顯示,許多名老中醫都有類似的感慨:有時名醫的指點迷津,勝讀十年之書。俗話說:「老馬識途」!名師作為學驗俱豐的長者,他們充滿切身經歷的指導,最能有的放矢,直入實地,使後學少走彎路。名師獨特的作用可以具體反映在以下4個方面:(1)展示高超醫技,樹立中醫信念。如倪珠英老,從西醫學院畢業,因有機會跟隨宋之楨、蔣潔塵二位中醫老師,初涉中醫時,隨宋老成功救治1例危在旦夕的重症小兒肺炎,激發了她學習中醫的興趣,後來伺診三年又見證了中醫也能挽救不少病人於危旦,從而堅定了學好中醫的信念和決心。聽了蔣潔塵老師講授的第一課「陰陽學說」,體會到祖國醫學借陰陽來說明人體內在和內外之間的矛盾統一的整體觀念,與西醫對人體生理和病理的認識觀截然不同,印象極為深刻。對以後學習中醫起到主導作用。(2)指導經典學習,熏陶求是作風。如朱良春老曾從師於近代大家章次公,章師學識淵博,理論精深,所倡導的「發皇古義,融匯新知」的革新精神,求實的治學主張,精切的辨證功夫,獨到的用藥經驗,對他影響很大。(3)展示臨證過程,切入臨床實際。張琪老說到:「徒弟跟隨老師臨證,學成就能獨立看病,而且療效較好。老師治病的特點,實事求是,值得繼承,不脫離實際」。何任老也認為「侍診是學習名老中醫臨床經驗的最好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原原本本地觀察到名老中醫辨證論治的整個過程,是完全真實的臨床,而不象書本的介紹,總是脫離臨床一段距離。……侍診確實是中醫學術承傳的不二法門。」(4)溝通理論實踐,破解關鍵疑惑。章真如老認為:「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往往一語茅塞頓開。因此,若每日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沒有名師的指點,學習上往往會走許多彎路,難獲得成功。無師自通者,寥如晨星。拜師學藝無疑是一條捷徑。朱良春老認為自己受到名師指導,得益匪淺。章次公先生是他終身難忘的恩師,感到很幸運,在實習階段就拜章先生為師,跟隨臨證抄方,遇到關鍵性的環節時,章師每每提醒一下,啟迪是深刻的,獲是益最大的。3.近無師求書為介即對身邊尚無名師可求者,可以以書為介,私淑求學。在名醫訪談中,曾對無師自通的名老中醫何炎焱老,就此問題做過專題採訪,何老的答案是:中醫沒有完全的無師自通者,勤求古訓,以書為介,拜古代名醫為師,是他一貫的求師之道。有關統計顯示:名老中醫認為古代醫家張仲景、李東垣、葉天士、吳鞠通等,現代醫家蒲輔周、岳美中、任繼學、鄧鐵濤等,都是值得推薦為師的的對象,後學者如果能細讀這些名家的著作,學習這些名家的醫德醫風及學術思想,對於自己的成才,會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七)總結研究類因素1.總結促進提高經驗是經歷了實踐檢驗知識,非常寶貴,但又是局部實踐的產物,難免局限。只有把經驗放到全局中去加以比較,總結出其中的規律性,提升理論水平,才能更準確地加以把握,才能在繼承中有所提高。因此,善於不斷總結經驗,這是促進中醫成才的積極手段。從對「成名領域」的因素統計來看,除了「醫療效果」占居首位之外,「經驗總結」「研究成果」「學術思想」「著書立說」也緊居其後,這說明在豐富臨證實踐的基礎上及時總結自己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開展科學研究,也是促進名老中醫成才的重要催化因素。「成名原因」、「成名業績」和「學好中醫的關鍵」統計也有類似的結果。何任老認為:著書立說可以「及時把自己的學習體會,臨證經驗,創新內容以文字的形式記載下來,這不僅使已有的經驗更系統、完善,有更大的效益,還極大豐富了醫藥寶庫,使其不斷得到補充和發展。醫籍著作是醫家成才的歷史見證,歷代名醫均有自己的代表作,只有善於總結經驗,大膽著書立說,才能不斷提高水平。」2.研究提升水平審視名醫的學術貢獻,可以發現,對所學知識的提問質疑,也是治學成才的重要方法。因為「縱觀歷代名醫,大都是對古人經驗大膽質疑,然後通過自己的實踐和創造,提出中醫學上新觀點新內容,從而成為一代宗師。」(何任)。專題採訪發現,當代不少名老中醫,都是在研究新的社會環境所面臨的新問題中,對前人的經驗或觀點,有所發展、有所創新的。如:焦樹德老善用附子治頑痹,提出治痹貴在通陽的觀點,是基於現代環境風濕病治療有濫用抗生素與消炎藥的弊端;陳瑞春老善用柴胡類方治療疑難雜症,提出治雜病以和為先的觀點,是針對現代條件,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就治,有濫用抗生素與發汗藥的誤區;鄧鐵濤老,善於從痰瘀夾虛立法辨治冠心病,是依據現代好發人群多食少動的生活方式……。(八)機遇條件類因素條件是影響成才的外在因素,機遇是不可多得的條件。創造條件、把握機遇,也是中醫成才的促進因素。中醫成才就總體而言,有其必然規律,但就個人而言,則條件、機遇也很重要。1. 高徒遇良師,就有很大的機會性。如在所調查的百名名老中醫中,有家傳經歷的佔到44%,有過從師經歷的佔到77%,說明多數人有較好的師承經歷。如經方大家陳瑞春,早年適逢先後三次受組織派遣,參加中醫進修班,因而有幸聆聽到姚荷生、萬友生、鄧少仙三位傷寒大家的精彩授課,才使他對經典理論的認識不斷發生質的飛躍,從而步入了勤讀經典、活用經方的坦途。2.學醫的氛圍環境,無疑是重要條件。如婦科名家蔡小蓀年方20歲就能獨立應診,日百餘人,名盛一方,即得力於其出自名醫之家,自幼即可學醫隨診,耳聞目染,父親親授,名師指點,為他打下了紮實的理論與臨床基礎。3.政策與形勢,也有較大的時機性。如從對名老中醫成才報告的查閱和部分深入採訪中發現,大多數中西醫結合專家的成才,都得益五十年代響應毛主席號召、參加「西學中」運動,由此,一心投身於對祖國醫學寶庫的挖掘工作,也有了結識了當時一些名醫大家的經歷,如中西醫結合兒科倪珠英、眼科鄧亞平、內科湯益明、婦科楊宗孟等;而不少中醫專家的成才,也與國家大力保護、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大舉措有關,如陳可冀、任繼學、方和謙、路志正等,都有乘勢而得到政府部門的重點呵護與培養等機會。從「4.1成名原因」統計可見:有17%的名老中醫認為自己的成名與成就與國家政府的支持幫助關係甚大。3.地域優勢,對促進成才也有一定影響。如兒科名家劉弼臣就認為,早年學校畢業後即奉調進京,執教於北京中醫學院,這樣的地域優勢為他在中醫學術與臨床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機會。從北京名老中醫的籍貫調查中也可以發現,北京雖然名老中醫雲聚,但多數都不是本土出生,而是類似劉弼臣老由祖國各地奉調入京,從而在北京首都走上成名之路的。另外,「時勢造英雄」,有因於順勢得力的,也有因於逆境磨鍊的。如東莞的何炎燊老、湖北的倪珠英老等,都經歷變壓力為動力、艱苦求學的成才過程。可見,時事之順與逆,都有可能從不同的角度,去塑造名醫。(九)教學帶徒類因素1.教學相長,師徒互動教書育人不止是培養後學的工作,也是催化名師的方式。通過帶教帶徒,會促使自己知識體系的完善和理論觀念的提高,同時也給了自己向同行展示學術思想與床經驗的機會與平台,聲譽也會隨之學術思想的交流得以傳播。如 「成名領域」 因素中「教學佔20%」,「成名原因」中的「教學成果21%」,「成名業績」中「培養人才,29%」,都佔有相當的比例。2.教學授課,注重專題從「教學情況」統計中顯示,100名老中醫中,有89位有教學經歷,佔89%,未明確說明或未填者有11人,無一位老中醫明確表示沒有教學經歷,這個結果雖然不能說明教學對成才直接作用,但間接反映了教學經歷對成才的影響。而在有教學經歷者中,以授課兼講座形式者最多,佔53%,這是否提示單純的課程授課,不如兼任專題講座,更能促進學術交流和增強影響力。因為課程教學通過系統授課,可以促進自己知識的系統化,但結合專題講座則能加強研究與創新的成分,更具有「教學相長」的作用。3.課程突出臨床與經典從對「傳承經驗」一大類項目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名老中醫在基本認可院校教育作用的同時,意見主要集中在課程理論脫離實際、經典特色不濃等方面,而名醫授課的價值,正在於補此不足,因為名老中醫自身就是理論聯繫臨床、重視經典特色的產物。4.做好師承教育,提高傳承效率師承的重要作用已如前述,而師承的不足也為名老中醫所認識。從對有關項目的調查中可以感受到,名老中醫有91%認為國家三批名師帶徒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大多老中醫對師承這種形式不僅認可並且認為是卻有實效的學習途徑。多數老中醫認為師承的優點是「師徒接觸多,臨床繼承好」,「臨床能力強」,這能補院校式教育之不足。而對師承教育的缺點也指出了「培養數量少」、「知識面窄」「教學不規範」,「培養質量差異大」,「理論性差」等方面的問題,因此極有必要組織名老中醫,對其帶教加強規範化、共享性改進,使師承教育更有成效。三、當代名老中醫成才關鍵因素的探析在對影響中醫成才的因素進行了實質性的抽取與單獨意義的分析中,不難發現,一個名醫的成才經歷,總是若干因素複合作用的結果,任何單一的因素是不足以完成名醫的塑造工程,且各因素對名醫形成的影響也非平行等價,而有大小主次的不同,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明確各因素之間的協同關係和主次地位,才能勾畫出中醫名醫成才的整體模式。(一)成才因素之間的綜合關係通過將問卷調查的數據分析與成才經驗的總結文獻、名家訪談的典型實錄綜合互參,能夠大致明確名醫成才的九大類因素的基本作用,初步勾畫出彼此之間的基本關係。1.「一般情況」中的性別、地域、年齡等因素,只是影響群體性成功概率的一般性社會性因素,對具體個人成才的影響度較小。2.「文化背景」中的漢族與否、古文基礎、傳統文化等因素,是關乎個人文化素質與中醫文化親和力的影響因素,其作用效果一般是緩慢的,但確是持久的。人們常說學中醫要有悟性,其實,就與此文化背景所蘊生出來的對傳統知識的理解力與感知力有關。3.「情操品性」中的品德、動機、專註、悲憫、勤奮等心理素質,既是一般成才的通性因素,又是學好中醫的前提條件,是學習中醫的內在情商,對中醫成才具有導向性作用。簡單地說,它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地潛心從事、鑽研中醫學術的長久動力。因此,其作用不可輕視!而且,隨著學識越高、成就越大,其作用越大。這就涉及到「科學精神」了。4.「讀書學習」是直接關乎人才知識構成的第一類因素,其作用之重要自不言待,而其中的「熟讀經典」是最具有中醫特點的重要因素,是中醫學術的奠基要素,目前如何強調似都不為過;「博採眾長」則是在鑽研經典之後,兼容百家的代名詞,是中醫學術的拓寬工程,兩者要保持和處理好先後源流、相互補充的關係。若結合教材學習和專科培訓,就是要處理「難易專博及先後關係」的問題。上述任何的學習,都要有「學習時間」與精力的真正投入作保障,而努力的學習要產生良好的效果,則需要注意一定的「學習要領」,經典理論學習要注意先熟記、再思考,結合實踐求參悟的特殊規則。古代典籍的學習,以多背誦,重領悟,貴運用,為其偏重的之法。「學歷起點與學習途徑」是創造學習環境的外部條件,有時非常重要,但卻不是必備的,正規的院校本科是足夠適宜的條件,若不具備者,仍可以通過勤奮自學和與拜師求藝加以彌補。5.「臨證行醫」是中醫格外強調的必備因素,臨床是經驗孕育的土壤,也是理論創造的源泉,是效益產生的場所,也是識別學術真偽的廳堂。「中醫一切的生命力來自於臨床」,這就充分表達了「注重臨床,實踐第一」的根本要求。脫離臨床就沒有真正的中醫人才產生。因此,確保中醫「臨床時間」的充足,是人才培養最為簡潔、也最難堅守的原則。面向基層、從大內科做起、注重各科的整體聯繫與牢記辨證論治的原則,這是保持和突出中醫特色的基本立腳點。6.「拜師學藝」不是學習中醫的必備條件,但確實是入門、提速的重要載舟,也是引導理論知識掛鉤實踐能力的可靠捷徑。力求多得「名師指點」,則易多獲真知卓見,使學術、技能直上高端,早開眼界,開悟心智,而針對具體實際、特定場景的因材施教與及時點撥,更是院校式的課堂教育所無法替代的,特別是針對學習個體思維方式與觀察立場上的誤區與困惑,明師點穴式啟發,將使受指導者終身收益。若現實環境中,無師可遇,則可以書為媒介,尋求古訓、博採眾長,也可無師自通,當然,這需要更加堅定的毅力和付出加倍的努力。7.「總結研究」旨在精益求精、發展創新,這是一種錦上添花的追求,也是大師立志的境界。當然,成才未必都要成大師,但卻可以各盡所長,以為後傳。8.「條件機遇」雖是可遇不可求的以外條件,但有無準備,有無基礎,有無洞察,卻是三分在人。所謂沒有條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設法創造一些條件,機遇總是垂青哪些有準備的人。9.「教學帶徒」是一種從嚴律己的自我要求,育人一杯水,自需備一桶,教學相長,在從學術傳承的需要中,主動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二)成才關鍵性因素的提取在中醫成才的9大類30個因素中,哪些是最關鍵的因素呢?通過綜合比較、整體評價,我們以為可以提煉概括為以下「6要素18字訣」,即:讀經典,作臨床,拜名師,信中醫,講悟性,多總結。具體來說:1.「讀經典」——應涵蓋《黃帝內經》(素問、靈樞)、《本草經》、《傷寒雜病論》(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溫病三典籍(溫熱病篇、溫病條辨、濕熱條辨)。2.「作臨床」——必須是作中醫的臨床,即真正依靠中醫的辦法解決臨床的實際問題,否則根據精力總量不變的原理,西醫的辦法用得越熟,中醫的招數也自然忘得越多。3.「拜名師」——老師固然多多益善,大師固然更能指點迷津,但並不是完全成比例的,因為真正起作用的是與你的困惑相適應的明師,其核心是能讓你及時真切地感受到中醫的實際境地,把你之領入正途而能登堂入室,因此,在成才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層次的明師。4.「信中醫」——就是首先要相信中醫、信仰中醫、熱愛中醫,這是決定能否真讀經典、真作臨床、真拜名師的前提,如果骨頭裡對中醫就缺乏信念、甚至懷疑,怎麼會潛心、用心去尋找、領悟中醫的真諦,讀經典、作臨床、拜名師,樣樣都作了,但恐怕都是走過場、玩形式,說起來比誰都懂,作起來則心中無數。5.「講悟性」——是指在信仰中醫的前提下,同樣的勤奮,但對古代中醫文化的理解和領會,學習效果確實有一個悟性的差異,其實這個悟性的形成,除了部分是因為先天的個體的思維方式或習慣不同,更多的與後天的文化素養、潛心程度有關,即較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素養者,學習中醫文化也就輕車熟路、習慣自然,而滿腦子只習慣數理化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生疏,思想觀念、思維習慣也就較難接軌吻合,學習中醫較為吃力,效率自然不高,不過此時,若能有意識地堅持下去,潛心苦讀,對傳統文化也會由生轉熟,克服障礙,步入敏悟的坦途。中醫論文6.「多總結」——是指對歷經實踐積累的臨床經驗和學習別人的有效成果,要注意從理論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進行梳理、比較、歸納,形成較具規律性的或較有理論性的結論,這樣才能從局部經驗、分散學說中,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觀點,進而舉一反三,推而廣之地加以運用和提高。中醫的博大精深,非一人之力所能窮盡,只有相互借鑒、互為補充,才能相對得到一個比較全面完備的知識框架,不斷總結就是不斷給這個博大的知識框架添磚加瓦,才能不斷提高層次,開闊眼界。總之,這六大要素之間,「信中醫」是前提保證,「讀經典」是知識基礎,「作臨床」是求真根諦,「拜名師」是提速捷徑,「講悟性」是認知條件,「多總結」是提升手段。它們是成才過程中相互依靠的的不同方面,彼此共同構建了中醫成才框架的骨幹——共性規律!
推薦閱讀:
※老年遠離四大「反常」因素 健康自然來
※犯罪構成的定量因素論綱
※莫干山民宿成功的十大因素
※影響嬰幼兒身高的主要因素和原因
※細說八字推命不能決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