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方確指》曲示儒教,醒眾痴夢(一)

唐·吳道子畫的孔子像深入人心

一時菩薩降臨法會。士庶三十餘人,未決心疑,咸來咨請。  菩薩憫茲眾等,雖同稟誠心,而不識修行正路。乃垂示曰:「今日之會,可謂有緣。但若與爾等說佛法,非所習聞,恐難信入。不若舉一則世典儒書,與眾等一話,或能信得一句兩句。《中庸》說:『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今日看來,『安』與『利』且莫說起,即『勉強而行』者,亦不可得。即如爾等,自遇我之後,亦曾發心勉強為善。乃有一旦棄捐,或漸至懈廢者。

好,請看下面:曲示儒教,醒眾痴夢。就是委曲的開示儒家的教理,來覺醒大眾愚痴之夢。這一段很長。也表明覺明妙行菩薩是精通儒、道、釋三家的學問,以應與會大眾的根機,從儒家的一個道理開始闡釋起來,回歸到佛理上。「一時」——師資道合的一時,覺明妙行菩薩又降臨到法會上。當時有三十多人,有讀書人,也有一般的百姓,叫做世俗三十餘人。他們這些人內心還有很多懷疑不能解決,都來恭敬諮詢——請求覺明妙行菩薩的開示。菩薩悲憫這些與會的大眾:這些人雖然都有一顆真誠心,但是沒有正知正見,不了解修行的正路。菩薩開示要觀機,觀察這三十多人是這樣的根機,所以應這個根機就垂慈開示。這段開示很長,確實對我們現代的眾生都很有啟發意義。菩薩是這樣循循善誘的:今天的法會可以說是很有緣分;但是如果跟你們大眾來演說佛法,那麼佛法你們平時很少聽聞,很少修習,忽然聽到佛法恐怕很難信入。因為佛法屬於出世間法,屬於不可思議的法。尤其是凈土法門,你猛地讓他一聽,他就頭都懵的——很難相信。菩薩很慈悲,也很有智慧,說:「我在這裡,就想標舉一則儒家的典籍,來給大眾商談商談。」因為儒家的典籍在中國傳統社會讀書人都很熟悉的,從小啟蒙的書都是四書、五經,所以這些典籍都很了解。就把這個跟大家來談一談。如果大家能夠舉一反三,或者還能夠相信這裡面的一句、兩句。

那麼這個儒家典籍選的什麼呢?《中庸》。談起《中庸》,可能要跟大家介紹一點背景知識了。傳統社會很多人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是耳熟能詳。古代的知識分子科舉都要考這些,或者從中挑一句話作為題目來考,所以這些都要背過的——童子功。這些書都要背得滾瓜爛熟,背下來之後受用一輩子。那《中庸》屬於四書之一,它出在《禮記》。中國的《禮記》屬於對傳統禮儀以及孔子一些思想闡釋的論文集。《中庸》屬於《禮記》的第三十一篇。那麼《中庸》是誰作的呢?一般我們會說《中庸》是儒家的心法,心法是孔子親傳。傳給誰呢?傳給曾子。曾子是以孝行著稱的。孔子心法傳給曾子,曾子傳給子思。子思就是孔子的孫子。那麼相傳《中庸》就是子思從他的老師曾子那裡聞到之後,再綜合他祖父孔子的思想作出來的。那麼以後又傳給孟子。一般說這種道統:孔子、曾子、子思、孟子這樣一個道統。這本書主要核心的概念就體現在它開張明義的一段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這些概念可能要搞清楚,不搞清楚還是覺得這很難理解。首先什麼叫天命?「天」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天命」就是「天所命生人者」,有時候叫性命。性命是他本性上的東西,我們佛教可能叫性德。本性上具有的東西,它體現在人身上就叫性命,或者叫天命。這個「性」是生命本質性的東西,「命」是人稟受這個本質性東西的一種展示。比如談性,性裡面包括五行:金、木、水、土、火。它們都代表一種德性:木神就有仁——仁愛的精神;金神就有正義的精神;火神就有禮的精神;水神就有信——信義的精神;土神就有智慧的精神。「率性之為道」,「率」就是依循,依循這個本性去行就叫道。「修道之為教」,「修」就是修治的意思,把我們本有的天命的德性通過修而展現出來了,發揚光大了,展示出來了,人家都能仿效了,這就是教。明白這個宗旨之後,《中庸》特別談到這個「中」是「天下之大本」,不倚不偏的意思。《中庸》裡面特別談到誠——真誠。「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這個誠的一種本體性的價值。

我們現在看覺明妙行菩薩講,他選出了「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這三句話。如果我們忽然拈出這三句話,不知道它上下文的來龍去脈,我們還是覺得很突兀。那我們來看看,這三句話是在什麼背景下說出來的。這是當時魯哀公向孔子問政——問為政之道,孔子就說:「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在木簡的記錄裡面都有。在這些先王之道裡面,政是什麼意思?政就是蒲盧的意思。「夫政也者,蒲盧也」。這個話很有意思。這個蒲盧是什麼?蒲盧就是蜾蠃——一個蟲。蜾蠃是什麼呢?我們講念佛法門常常會用比喻。蜾蠃它自己沒有生育小孩,然後它把人家的小孩給偷過來,它就天天祝——蜾蠃有一個祝詞。慢慢地七日之後這個偷過來的小孩跟它一樣——很相似。這叫螟蛉之子。現在民間講過繼的兒子叫螟蛉之子。過繼過來,但是跟他一樣,通過這樣一個比喻的說法。為政就是蒲盧,為什麼叫蒲盧呢?為政者無論是國君天子,還是地方官,他對於老百姓的關係就是這樣的。要治理老百姓,這個天子必須是很有道德的——「為政以德」。為政以德,就好像眾星繞北斗星旋轉一樣。你這個為政之人是有道德的,你的老百姓在你的德政之下也變成很有道德。這就像蜾蠃祝這個螟蛉之子也跟它一樣,這就是政。

政者,蒲盧也。既然政是這麼一個特點,那為政者的德行就很重要。「人存則政舉,人亡則政息」。有道德的人,你的政治才能起來;你沒有道德,不能得到一個有仁義、有智慧的人,你的政治就不行。得人就很重要。於是一談政治這個得人,就在這樣的背景當中,那要君子為政。那這個君子就得要修身。所以君子不可不修身。如果你要修身,一定要從哪裡修起呢?從孝道開始,要孝順自己的父母,你要侍奉你的雙親。你一定要知人——你要了解人,你必須要知天。這個是什麼意思呢?你要進行道德修養:修身一定要知道孝道;你知道孝道才能有認知、識別人才的能力。識別那個人是賢德之才,還是不道德的人:你就有這種智慧。知道一個人有賢德和沒有賢德,你就能知道天命在他身上能不能體現,能不能保佑他。

那麼修身從哪裡修起?剛才講孝道,那推廣來就是五倫關係。五倫關係就是「天下之達道」。那「天下之達道」是什麼?「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這五者是天下之達道。「達」就是常行的意思,就是永遠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叫五常。父子之間要有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達道的一個理。五倫關係當中,「倫」是它的次序,關係裡面有這個理。這個理就是道。乃至於在五倫關係裡面就能體現天道:你只要把五倫關係搞好了,道就在裡面。道者,不可須臾而離也,道就在尋常的日用之間。道就造端於夫婦,從家庭關係開始。智、仁、勇這三個是「天下之達德」也。

那麼對這三達德和五倫、五常,有三種根機的人:了解這裡面的義理關係,或者是生而知之——天才,一出生下來他就知道五倫關係,知道三達德;或者是學而知之——通過學習了解;或者是困而知之,就是他長大了,見到這些禮儀的理和事了,再通過這面鏡子看看自己有不足,他就開始來學——才知道,這就是困而學之。這就是三種類型。雖然有三種類型,等他知道這裡面道理,他也是達到了目的——「及其知之,一也」。那緊接著就是這三句話: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什麼叫「安而行之」?這就跟上面的「生而知之」對應。「安而行之」跟「生而知之」對應,就是上根利智對這個五常、三達德他是自覺的。安心、願意地去做,這叫安而行之。而且沒有什麼功利的關係,他出於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就這樣去做。就好像一個人很講信譽,很誠實,他天性就這麼誠實;他對父母這個孝就是純孝,發自他的天性。這叫安而行之。那第二個是「利而行之」。「利而行之」就是什麼呢?就是:有利益我行這個道德、五倫關係、三達德,我能在世界上得到好的名譽,甚至我能得到提拔。得到這些名利,也能促使他去行這個道德,這叫「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本身他這種道德心理力量不夠,但是又怕作惡人:很羞恥,沒有面子。由這種羞恥感驅使他去行道德,這叫「勉強而行之」。但無論是「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只要把五常、三達德做到了,他成功了,他也是一樣的。那什麼叫智、仁、勇呢?智就是智慧,你「好學近乎知」,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能這樣好學,你就會接近智慧,開發智慧。「力行近乎仁」,你能夠努力地去行持,把五倫關係、把八德——孝、悌、忠、信、禮、儀、廉、恥落實到自己行動當中,你就接近了仁。這個仁有本體上的仁,有作用層面的仁。仁是儒家的一個核心概念,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道羞恥,這就接近了那種勇毅、勇敢。這個羞恥就相當於——有點像——佛教講的慚愧。他知慚知愧,這就是他的二種白法,就能夠使他遠離過惡,趨向善行。他知道慚愧,知道羞恥,就能夠勇於改過,這叫「知恥近乎勇」。能夠知道這三者——智、仁、勇,就能夠知道怎麼去修身;知道怎麼去修身,就能夠知道怎麼去治人——就是為政治人;知道怎麼去治人,就能知道怎麼去治國平天下。所以儒家講的內聖外王的功夫,還是要從五常、三達德裡面下手。這樣才能夠擴而廣之,來匡治天下。好,這是這三句話的意思。

請掀開文本第三十八頁,仍然看第五十二段:曲示儒教,醒眾痴夢。上次把《中庸》一些背景知識向大家做了一個介紹。在我們中國傳統社會,一般的人對《中庸》、《大學》、《論語》、《孟子》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我們中國從1912年廢除讀經運動以來,尤其是這幾十年以來,對我們傳統文化的邊緣化,使得我們現在的中國人對這些基本的國學典籍都很陌生。忽然拿一段出來,我們都不知所云;可能人家古人隨便挑一句出來,馬上下一大段他都能夠背出來。現在我們就很慚愧了。

那現在我們看,覺明妙行菩薩把「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這三句話拈出來。對於前面講的五種達道——五達道實際上講君臣關係、父子關係、夫婦關係、朋友關係、兄弟關係,是代表人在家庭和社會當中五種基本的倫常關係。這五種倫常關係都相應地各有道德上的規範,有時候稱之為「人之十義」。你在不同的角色:作為父親,一定要慈;作為子女,一定要孝順;作為君主,他一定要有仁;作為臣呢,就應當要有忠,等等。它都有相應的道德規範。好,對於人的十種道德規範的義理以及智、仁、勇三達德,就有三種類型人。有的是天性純良,智慧很深,他就懂得這個做人的道德的必要性,就「安而行之」——自覺地去行持它,這個「之」就代表五常道和三達德;或者「利而行之」,就是知道行道德、三達德自己現世有福報,能得功名利祿,它就叫「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就是等而下之,它不出於自覺,也不了解道德、真正因果的東西,他內心煩惱很重,並不想這樣去做,但是迫於壓力被動地去做,這叫「勉強而行之」。「那在今天看來,」菩薩說,「你們與會的大眾,『安而行之』和『利而行之』都達不到,就不加以討論了。就是第三種即『勉強而行之』,也都不可得。」為什麼這樣說呢?「就像你們這些人」——會下的弟子,「自從遇到我在乩壇作開示之後,也曾發起心來勉強為善。」聽到善惡、因果報應的真實不虛,善能得到福德、智慧,他也就勉為其難地去為善。但在為善的過程當中,不能持久,很短的時間就把它「捐棄」掉了——把它放棄了,漸漸地就完全地懈怠、廢除了這種善心和善行。

——2009年冬季佛七大安法師講於東林寺

推薦閱讀:

試論中國近體詩與西方十四行詩格律(轉)
話題 | 綿羊還是山羊?羊年令西方人困惑
告別對西方民主的迷信
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等打破西方封鎖和包圍的決策歷程
揭秘: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 (附登錄密碼)

TAG: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