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的亡國之君:崇禎十七年換了五十個宰相

在歷代亡國皇帝中,崇禎可能是口碑最好的,勤政,節儉,不好女色,不親近太監,僅這四條在明朝十六個皇帝就能排進五名。在位十七年內憂外患,可以說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沒吃過一頓安穩飯,最後弔死在煤山,臨終前說下了那句有的「朕非亡國之君,臣下皆亡國之臣」。這句話也成了一個千古的爭論,崇禎到底是不是亡國之君?

古代雖然是皇權專制體制,但皇帝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皇帝是不是亡國之君,還得看他用的執政團隊。所以拋開崇禎的在用兵、斂財上的爭議不談,讓我們來看一下崇禎的執政團隊:

一、 行政團隊

明朝的內閣首輔大學士就是宰相,如果把明朝比成一個公司,崇禎皇帝是董事長,首輔大學士就是相當於公司總經理。這是一個政權最重要的中樞機關,崇禎在位17年,用了50個宰相,平均每個人的在位時間不足3個月。北宋開國到亡國130年的時間裡才用了51個宰相,崇禎換總經理的速度超過了所有的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先不說這些人的能力和人品如何,3個月換一個,別說是一個國家,即使是一個公司也受不了,走馬燈一樣,還沒熟悉情況就換了,再來一個又得換一套思路,政策的延續性得不到任何保證,何況這家公司本來就到了內憂外患的地步,要想轉虧為贏談何容易?

而且這50個宰相里,被砍頭的有薛國觀、周延儒二人,被充軍發配的有劉鴻訓、錢龍錫二人,其他不是被降職,就是被調離,無一善終(名單太長,無法一一列舉了)。

二、各大部委

司法部(邢部)部長換了17個,正好一年一個。國防部部長(兵部)換了十四個,而且這被撤掉的十四位,還都是正經八百的兵部尚書,只加兵部尚書銜的兼職幹部還沒計算在內。這十四人里,其中有9個被治了重罪:斬首者一人,治死者一人,自殺三人,下獄兩人,革職查辦兩人。

大軍區司令員(督師、總督),下令處死和被逼自殺的,包括袁崇煥在內合計有11人,如薊遼總督劉策,漕運總督楊一鵬,督師熊文燦,陝西三邊總督鄭崇儉,薊州總督范志完、趙光抃等。

三、地方軍政一把手

省委書記兼地方軍區司令員(巡撫),處以死刑的就有11人,未來得及問罪先行自殺者一人。「終崇禎世,巡撫被戮者十有一人:薊鎮王應豸,山西耿如杞,宣府李養沖,登萊孫元化,大同張翼明,順天陳祖苞,保定張其平,山東顏繼祖,四川邵捷春,永平馬成名,順天潘永圖,而河南李仙風被逮自縊,不與焉。」《明史·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有的明粉說崇禎殺大臣、換大臣太多是金庸小說《碧血劍》里的話,不是正史。我上面引用的數據可是完全來自正史記載,存疑的直接不用,已經最保守的數據了。

崇禎這個人手倒是不軟,可是耳朵根子太軟。對誰都不放心,聽風就是雨,一言不合不是打大臣屁股就是砍頭。被處理的宰相里,有的是政見不合,有的竟然是因一句話不中聽就要殺之而後快,比如劉鴻訓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當時,北京衛戍區的士兵因為長期欠餉,聚眾上訪,這是關係到京城穩定的大事。崇禎接到劉鴻訓的報告後,不願意花錢擺平,只是要追究財政部的責任。其實如果有錢財政部早就發了,而且士兵關心不是你追究誰的責任,你即使把財政部部長殺了,不發欠餉士兵還是不答應。於是劉鴻訓就請示說是不是先從國庫了撥三十萬兩銀子,用皇帝的名義發給士兵,一是能解決兵變的問題,二是能讓士兵對皇帝心存感激。

一聽說拿錢崇禎馬上就發怒了,對劉鴻訓大加訓斥。事後劉鴻訓說皇帝畢竟是太年輕氣盛了(主上畢竟是沖主),崇禎聽說後怒不遏,要把劉鴻訓處死,大臣全力勸解才沒有殺劉鴻訓,改為充軍發配,而且到死也沒有赦免劉鴻訓。順便說一句,崇禎不願意出錢並不是沒有錢,直到崇禎上吊後李自成佔領北京,崇禎內帑(皇帝的小金庫)仍然存有" 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 (《明季北略》卷二十)。

很多明粉說崇禎果斷,有骨氣,不行就換!干不好就殺!可是對這樣天啟留下的爛攤子,什麼人也不可能馬上解決所有問題,結果有一件事沒達到崇禎的要求,馬上就是手起刀落,即使袁崇煥把大清國的皇帝努爾哈赤擊斃在前線,也沒有讓崇禎手軟。在這樣的人手底下工作,你不能犯一點兒錯誤,否則隨時可能人頭落地,面對這樣的情況你如何選擇?絕大部分人都會束手而立,多鼓掌,少說話,不做事,這恰恰是崇禎朝的政治生態,最後崇禎說臣下皆是亡國之臣,這或許沒錯,但他忘了正是他把這些人變成了亡國之臣。

(選自微信公眾號:新春秋)

推薦閱讀:

崇禎皇帝雖是亡國之君 干這件事卻絲毫不比太祖朱元璋遜色
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怎成亡國之君?
這位亡國之君,上吊自殺,死後年號繼續用了265年
本可為「千古一帝」,晚年荒淫無道、不注民生,奈何亡國之君
哪位亡國之君有明君之賢,卻無明君之運?

TAG:標準 | 宰相 | 崇禎 | 亡國之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