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綢之路上演一場三國暗戰

編輯:文字大小:時間:2015-05-31論壇原帖三角關係的研究起源於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領域,國際關係學者借用其聯盟理論和結構平衡理論模型解釋國際關係並獲得了成功。1970-80年代,國際關係學者對大三角關係的解析是最典型的代表。在冷戰時代,「大三角關係」特指兩極對抗下的中美蘇三方關係。「大三角關係」以實力為基礎,以戰略依存為主要特徵,任何兩國關係的變化,不僅意味著對第三國安全的威脅,也影響到整個世界局勢的和平與安全。冷戰後,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蘇聯解體、兩極對抗格局不復存在,然而中美俄三國仍然在當代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008年8月俄格衝突後,「新冷戰」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點話題,冷戰會在美俄兩國之間重新爆發嗎?中美俄之間會像冷戰時代一樣形成新的三角制衡嗎?與此同時,由於阿富汗局勢惡化以及能源安全問題上升,近年來中亞已經成為中美俄戰略、安全、經濟關係的交匯點,本文擬沿用三角關係的模型和理論,以中亞地區博弈為切入點分析冷戰後中美俄關係的特點。一、大三角關係的界定及模式在國際關係中,存在著三個行為體之間相互作用和反作用的現象,一般稱為三角關係。國際關係中的三角關係指的是在一個由三個國家構成的系統中,其中一個國家的行為會對另一個或兩個國家的行為產生影響,或其中一對雙邊關係的變化會導致另一對或兩對雙邊關係發生變化的互動關係。國際關係中的三角關係是主客觀相結合的產物。它具有三種基本內涵:作為客觀存在的三角關係-三角關係的客觀規律;作為手段的三角關係-三角策略;作為目的的三角關係-三角理念。客觀存在的三角關係是基於國家實力的自在三角,是對權力結構的客觀描述。主觀表達的三角關係,通常指一國對外戰略或策略的選擇。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亞歐大陸橋社會學的聯盟理論和結構平衡理論深深影響了國際關係中三角關係的研究。聯盟理論認為,權力分配決定誰與誰結盟。結構平衡理論認為,在三角關係中由於國家追求(勢力均衡)認知的連貫性,一對雙邊關係的命運往往取決於另外兩對雙邊關係的性質。作為聯盟理論的主要支持者,卡普羅認為,「聯盟的形成取決於三角關係中的權力分配。」如果A強於B和C,B和C的實力接近,那麼結果就是B和C結盟;當ABC三者實力相當時,任何結盟都是可能的;當A相對弱小,而BC實力相當時,A和B或A和C結盟都是可能的。迪特默從理性選擇的角度研究三角關係,並將其視為一種跨國的三方遊戲。他將三角關係歸結為三種類型:(1)「三角家庭」,其中三個行為者彼此之間都表示友好;(2)「浪漫三角」,其中一者對其餘兩者表示友好,而其餘兩者卻相互敵對;(3)「穩定婚姻」,兩個行為者之間是友好的,但是它們都對第三者表示敵對。約翰·盧爾克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第四種模式「單元對抗」,即所有三者彼此之間都是敵對的。這四種模式基本上概括了三角關係的所有類型。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中美俄博弈冷戰期間的「大三角關係」既是國際權力分配的客觀體現,也是中美蘇三國主觀政策和理念選擇的結果。美蘇兩國是超級大國,中蘇分裂和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表明中國已發展成國際關係中的一支獨特力量。在外交實踐中,中美蘇三國事實上都不同程度利用了大三角關係服務於自身利益。大三角關係的三種模式在此得到體現。「穩定婚姻」模式,例如,1950年代中蘇兩國結盟,共同制衡美國;1970年代中後期,面對蘇聯在世界各地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中美開始改善關係,並事實上結成「一條線」反對蘇聯霸權。「浪漫三角」模式,例如,1970年代初,在基辛格的運籌下,美國在中蘇之間「先飲茅台酒,又喝伏特加」;1980年代初,中國對美蘇採取等距外交-與美國「拉開距離,不搞戰略關係」,與「蘇聯改善關係,但不參加"大家庭」"。「單元對抗」模式主要體現在1960年代,隨著中蘇關係惡化,中國提出「兩個拳頭打人」,同時反對美帝和蘇修,而美蘇關係也未得到根本緩和,從而出現了大三角彼此對抗的局面。從總體上看,冷戰時代的三角關係可以概括為如下特徵:首先,冷戰時代的大三角關係具有全球性和戰略性特徵,中美蘇關係不僅對地區問題,而且對全球問題都產生著決定性影響。其次,冷戰時代的大三角關係主要是美蘇相對均衡、中國較弱的不對稱三角關係。美蘇兩極對抗體現在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而中國總體上看經濟影響力較弱,發揮著第三勢力的作用。第三,冷戰時代的三角關係中意識形態發揮著重要作用。美蘇分別把對方描繪成「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代表,中國則先是同蘇聯一起反對「美帝國主義」,後來又同美國一起反對「蘇聯社會帝國主義」。第四,冷戰時代的大三角關係行為模式主要表現為結盟對抗,美蘇在冷戰初期先後組建了各自主導的軍事、政治和經濟集團,中國則先後與蘇美「結盟」。二、冷戰後中美俄的中亞戰略博弈冷戰後,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蘇聯解體、兩極對抗格局不復存在,然而正如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所預言的那樣,中美俄仍然是世界舞台的主要棋手。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俄羅斯是昔日超級大國蘇聯的繼承者,擁有世界最大的核武庫,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日益崛起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儘管當前的中美俄關係無法像冷戰時代一樣具有全面的全球戰略影響,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地區和特定的問題領域,中美俄仍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亞地處連接歐洲和亞洲、中東和南亞的十字路口,加之自然資源豐富,民族和宗教關係複雜,在歐亞地緣政治中地位十分重要,冷戰後中美俄三角博弈在這裡表現得尤為突出。對美國來說,歐亞大陸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目標,中亞是歐亞大陸上的「戰略支點」,利用中亞可以確保美國在大陸上的存在和既得利益,從而加強美國在世界經濟和政治生活中的主導地位。美國「不僅對開發這個地區的資源感興趣,而且要阻止俄羅斯單獨主導這個地區的地緣政治空間」。具體而言,美國在中亞的戰略目標包括:(1)安全(反恐、防擴散、反對毒品貿易);(2)能源;(3)國內改革(發展政治民主和市場經濟制度)。2006年1月,美國國務院調整了部門機構設置,將原屬歐洲局的中亞五國歸人新成立的中亞南亞局,「大中亞計劃」全面啟動。「大中亞計劃」強調利用多邊途徑和經濟手段,在軍事上充分利用北約,以阿富汗為戰略樞紐,把中亞的哈薩克和南亞的印度與巴基斯坦連為一體。很顯然,美國領導下的這種地區合作意在強化美國在中亞的戰略地位,牽制俄羅斯和中國。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古絲綢之路冷戰後,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內容,中亞是其包括北約東擴和美日軍事同盟在內的歐亞大棋局內不可或缺的一顆棋子。美國希望通過中亞和南亞的合作,使中亞進一步開放並融人美國主導的國際社會,徹底結束俄羅斯在中亞的傳統支配地位,並遏制中國在中亞和南亞的影響,最終控制中亞的油氣資源。蘇聯的解體以及199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沉重削弱了俄羅斯的政治和經濟實力,俄羅斯一度對中亞採取了「甩包袱」政策。1990年代中期西方開始實施旨在壓縮俄勢力範圍的北約東擴計劃,俄羅斯向西方一邊倒的政策徹底失敗,被迫開始重新重視發展同獨聯體成員國的關係。1995年9月14日,葉利欽總統批准《俄羅斯聯邦對獨聯體國家的戰略方針》,將中亞由俄羅斯外交的「次要」方向轉變為「優先」方向,明確宣布俄羅斯的「切身利益」存在於包括中亞在內的獨聯體範圍內,強調必須使「第三國和國際組織」認識到這一地區首先是俄羅斯利益的所在地。俄羅斯主要目標是「聯合中亞國家,實現獨聯體的政治和經濟一體化」。冷戰後的俄羅斯把國家復興視為首要目標,恢復在包括中亞在內的獨聯體國家的影響力是俄羅斯外交的「絕對優先方向」。儘管美國在阿富汗進行的反恐合作有利於阻止恐怖主義在中亞蔓延,但是俄羅斯十分清楚,「美國和其他北約國家的主要目的是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建立一個平台,以便進一步向中亞地區滲透,並控制豐富的油氣資源,最終阻斷俄羅斯和中國染指中亞。美國的"大中亞"戰略就是要使中亞國家脫離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以及上海合作組織。」與中亞國家的傳統紐帶和地緣便利是俄羅斯最大的優勢。在軍事領域,2002年5月俄羅斯推動在1992年《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基礎上成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在經濟領域,2001年5月俄羅斯推動成立「歐亞經濟共同體」(EAEC),進一步強化自己在中亞的政治經濟地位。然而,總的來看,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俄羅斯已無力獨自應對。因此,俄羅斯在加強與中亞傳統紐帶的同時,希望通過上海合作組織,借重中國的力量制衡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這一點在俄羅斯對待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歐亞經濟共同體和上海合作組織的態度上表現得十分明顯。在俄羅斯看來,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是「確保獨聯體安全穩定的關鍵」;歐亞經濟共同體是地區「經濟融合的核心」。相較而言,俄羅斯更希望上海合作組織成為抵制美國謀求在中亞地區勢力擴張和主導權的工具。同時,俄羅斯對中國也懷有警惕,認為中國加強與中亞國家在能源、經貿等方面的合作,會削弱俄在該地區的經濟主導地位,降低中亞對俄的依賴性和向心力。因此,俄羅斯對中國提出的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範圍內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建議反應冷淡。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中美俄博弈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解決中國國內各種矛盾和問題,「發展」是關鍵,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離不開世界的技術、資源和市場。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外交的必然選擇。中國和中亞國家同為轉型國家,相互關係相對單純,經濟互補性很強。中國在中亞的戰略目標:一是安全利益,主要是防範「三股勢力」;二是經濟利益,即能源、交通、貿易和投資。對中國而言,上海合作組織是中國參與中亞地區事務的主要平台。2001年,在解決了傳統安全問題以後,中國、俄羅斯、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共同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指導下,中國以新安全觀為基礎,主張國家間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謀求建立軍事同盟和類似的政治安排;以「互惠」、「共贏」的新發展觀為基礎,主張成員國的共同發展與繁榮;以尊重文明多樣性的新文明觀為基礎,主張不同文明之間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因此,中國強調經貿、文化合作,反對將上海合作組織轉變為軍事同盟。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德廣就明確表示:「上海合作組織沒有假想敵」,「上海合作組織不會以反對西方或其他國家為目標,搞軍事對抗不是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中國中亞政策的最終目標,如2006年6月胡錦濤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五周年峰會上所說,就是「把本地區建設成為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地區」。從總體上看,中美俄三國都非常重視中亞的戰略地位,重視通過多邊途徑實現自己的目標。中國和俄羅斯特別關注美國和北約勢力進人中亞,認為「這將改變莫斯科和北京視為戰略後方的中亞戰略態勢」。然而,相較中國而言,俄羅斯和美國的地區政策均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而戰略角力明顯。三、冷戰後中美俄的中亞反恐博弈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中亞地理位置重要2001年「9"11」事件以後,反恐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中心。恐怖主義是全世界的共同威脅,俄羅斯的車臣問題和中國新疆的東突問題,都與基地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9·11」事件發生後,中俄兩國都向美國表達了慰問和對反恐的支持,中美俄關係得到迅速發展。9月24日,俄羅斯發表聲明,允許美國及其盟國的軍事力量使用中亞地區的空中走廊和機場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和偵察行動。2002年1月,在中俄兩國的推動下,上合組織外長發表聯合聲明,明確將塔利班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組織,贊成推翻塔利班政權。在合作反恐的背景下,中美俄關係迅速發展。2002年5月,美俄兩國元首在莫斯科簽署了《美俄削減進攻性戰略力量條約》和((美俄新戰略關係聯合宣言》,建立了俄羅斯一北約理事會,以法律框架形式宣告「冷戰結束」。美俄峰會後不久,中俄國家元首與中亞四國元首在聖彼得堡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決定建立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機構,協調反恐行動。如同美俄、中俄關係一樣?quot;9"11」事件後,中美關係同樣得到發展,小布希總統兩次訪華,以及胡錦濤副主席赴美充分顯示雙方領導人對於雙邊關係的重視。中國對美俄關係大幅度改善明確表示歡迎,中美俄關係表現出彼此友好的態勢。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中亞地理位置重要然而,反恐合作並不能掩蓋俄美兩國在中亞的巨大分歧。美國並沒有利用俄領導的安全機制來協調其在中亞的反恐行動,而是同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建立了直接的軍事聯繫並獲准使用烏茲別克的K2(KarshiKhanaba)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馬納斯(Manas)軍事基地。為了證明自己在中亞地區安全事務中的不可替代性,2002年5月,俄羅斯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等國在莫斯科簽署協定,將集體安全條約改組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美國在中亞反恐問題上推行雙重標準,藉機推動「民主改造」、「顏色革命」,嚴重影響了各國的社會穩定,激化了美俄矛盾。為了制衡美國,俄羅斯開始鞏固在中亞的軍事存在。2003年9月22日,俄、吉簽署《俄駐吉空軍基地的地位和駐紮條件協議》,並於10月23日在吉爾吉斯斯坦建立了坎特空軍基地,與美國針鋒相對。2004年10月,俄羅斯與塔吉克簽署關於批准《俄在塔軍事基地的地位和駐紮條件條約》,正式將俄駐塔201摩步師改組為俄羅斯軍事基地。2005年3月吉爾吉斯斯坦發生了「鬱金香革命」,5月烏茲別克發生了安集延事件。俄羅斯支持烏茲別克關閉美國在K2的空軍基地,美國與俄羅斯、中亞國家的關係由熱轉冷。在這種情況下,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那峰會發表《元首宣言》表示,「鑒於阿富汗反恐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已經告一段落,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認為,反恐聯盟有關各方有必要確定臨時使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上述基礎設施及在這些國家駐軍的最後期限」。[29]美國對此反應強烈。2005年7月6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對上合組織撤出美國在中亞軍事力量的要求表示拒絕。7月14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稱,這是俄、中兩個大國脅迫中亞小國做出的決定。在中亞問題上,美國與中俄關係日趨冷淡。2006年5月4日,美國副總統切尼在出席黑海及波羅的海地區領導人會議時公開指責俄羅斯利用能源豐富的優勢訛詐鄰國。俄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回應說,美國副總統出席此次會議看上去是在「聯合起來對付某方」。俄羅斯《生意人報》更是驚呼「切尼就西方和俄羅斯關係發表重要演說,實際上已經開啟了第二次冷戰」。2008年8月8日,俄格爆發戰爭,美國支持喬治亞,俄羅斯則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俄美嚴重對立,雙邊關係進人了冷戰後的最低點。美國《外交》季刊甚至推出了以「新冷戰」為標題的專欄,討論嚴峻的美俄關係。俄羅斯媒體也認為,戰爭改變了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延續了巧年的"戰略夥伴"模式已經被放棄,融人其他體系不再是俄羅斯的任務,強化自己的影響範圍、加強作為"獨立一極"在多極世界中的地位已成為明確的目標。」俄美關係惡化嚴重影響了美國在中亞的反恐行動。2009年2月19日,吉爾吉斯斯坦決定中止美國瑪納斯基地使用權。俄羅斯承諾提供20億美元無償貸款,免去1.8億美元的債務並提供無償援助,是促使吉爾吉斯斯坦做出上述決定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瑪納斯是阿富汗戰爭中的重要中轉補給基地,經過4個多月的艱苦談判,美國才最終花費1.78億美元高昂代價以「中轉運輸中心」的名義獲得該基地未來一年的使用權。2010年4月,吉爾吉斯斯坦再次爆發國內衝突,各種政治力量背後都有大國背景,表明大國博弈態勢仍在發展。在美俄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中國採取了超然的態度。儘管中國也面臨嚴峻的恐怖威脅,並參與了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包括「和平使命」在內的不同形式的反恐和軍事演習,但是從總體上,中國一直避免同北約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進行密切的軍事一政治合作,在俄美矛盾和對抗中採取平衡政策,從而保持了中美、中俄關係的基本穩定,也因此成為俄美雙方共同倚重的對象。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2009年1月,奧巴馬上台後美國面臨著二戰後最嚴峻的經濟和外交挑戰。為擺脫困境,奧巴馬改變了布希政府時期的單邊主義政策,加強反恐領域的國際合作,「重啟」美俄關係,穩定發展美中關係。美國認識到,繞過俄羅斯根本不可能順利解決阿富汗問題,更無從談及擴大在中亞的影響。2009年7月,奧巴馬對俄羅斯進行訪問,並與俄方簽署了《關於美國運往阿富汗的軍事物資和武裝人員過境俄羅斯的協議》,俄羅斯再次為美國反恐戰爭開啟了方便之門。為了進一步增進互信,9月17日奧巴馬總統宣布放棄在東歐設立導彈防禦基地的計劃。俄羅斯則投桃報李,宣布取消在加里寧格勒部署導彈的計劃。2010年4月8日,美俄兩國在布拉格簽署了《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儘管這離奧巴馬「尋求建立無核世界」的目標仍很遙遠,但是無疑標誌著美俄穩定關係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四、冷戰後中美俄在中亞的經濟與能源博弈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從長遠來看,控制裏海地區的油氣資源是美國的重要目標。伴隨世界能源價格上漲,俄羅斯對中亞地區能源生產和輸出的關注也不斷加強,一方面希望確保對中亞的油氣壟斷,同時也竭力限制美國的影響。由於國內能源需求日益增長,中國同樣努力加強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中美俄在中亞地區的經濟和能源博弈十分激烈。1.中國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蓬勃發展,1979-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9.8%。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2006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10663億美元,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進一步提升到23992億美元。進人新世紀,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工業製成品在世界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經貿是中國參與中亞地區合作的優勢領域,中國非常重視通過上海合作組織發展與中亞各國的經貿合作,並取得了很大成效。2009年,中國與中亞的貿易額首次超過了俄羅斯。此外,中國也非常重視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對於中亞國家來說,中國是最具開拓前景的能源市場,中國一中亞能源合作目前已經初見成效。1997年6月,中國公司與哈薩克簽訂了購買阿克糾賓斯克油氣股份公司60.3%股權的協議。2003年6月,中國與哈薩克又簽訂了購買阿克糾賓斯克油氣股份公司25%股份的協議。[37]同年,中國和哈薩克正式決定建設中哈石油管道,並於2006年正式通油,目前該管道已經累計輸送原油2000多萬噸。2006年4月,土庫曼與中國簽署了有關實施土中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及中國從土購買天然氣的協議,協議規定從2009年起的30年內,中國每年從土購買天然氣300億立方米。2009年12月,中國一中亞天然氣管道途經烏茲別斯坦和哈薩克已正式向中國輸氣。中國認為貧窮和落後是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推進包括能源在內的經貿合作是實現本地區繁榮穩定的根本途徑。中國與中亞能源合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隨著中哈石油管道的建成,2007年11月,俄羅斯與哈薩克簽署協議商定每年將通過中哈石油管道向中國供油500萬噸,從而進一步完善了其多元化出口戰略。中國一中亞天然氣管道項目不僅互利雙贏地解決了中國「能源來源多元化」與中亞國家「能源輸出多元化」問題,而且如亞洲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總經理沙亞赫梅托夫所說,中國一中亞天然氣管道正式通氣後,對哈薩克來說「整個阿拉木圖州的天然氣供應問題都能得到解決」,「對土庫曼來說,中亞天然氣管道為它的能源出口開闢了一條全新通道。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對烏茲別克來說,這不僅是一條新的能源出口通道,還能帶來大量過境運輸費。事實上,中亞天然氣管道工程最大的意義在於:我們與鄰國藉此發現了更多的共同利益與合作機會。」2.俄羅斯方面。儘管在限制美國影響、維護地區穩定方面中俄存在共同利益,但是中俄在能源和經濟整合方面觀點並不完全一致。俄羅斯與中亞具有十分緊密的傳統經濟聯繫,1990年俄羅斯在中亞五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高達44.8%。[39]儘管經歷了1990年代的低谷,但俄羅斯始終保持了對中亞的經濟影響力。2000年10月,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五國元首簽署了《關於成立歐亞經濟共同體的條約》,2001年5月歐亞經濟共同體正式成立。歐亞經濟共同體加強了俄羅斯與哈、吉、塔三國的經濟聯繫,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三國對俄羅斯的向心力,是俄羅斯發展與中亞經濟關係的主要依託力量。2002年俄羅斯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額為54.64億美元,2003年為70.88億美元,2004年為104.63億美元,2005年為132.27億美元,2006年為167.39億美元,2007年進一步提升為229.85億美元。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儘管如此,由於在工業生產方面恢復緩慢,俄羅斯對中國希望的自貿區建設明顯持保留態度,擔心過早消除貿易壁壘、開放市場會導致中國商品的傾銷和移民的涌人。2009年2月4日,俄羅斯推動「歐亞經濟共同體」建立反危機基金,該基金共100億美元,俄承諾出資75億美元,欲通過此舉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推動其主導的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羅斯對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提供100億美元信貸協助成員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態度冷淡,認為這將導致中亞國家在經濟上倒向中國。然而,儘管對中國抱有疑慮,俄羅斯更擔心的是中亞國家可能將經濟合作的重心移向美國的「大中亞計劃」,這也是俄羅斯不願見到的。能源是俄羅斯經濟的命脈和外交的重要槓桿,俄羅斯在中亞的能源外交主要目標是整合中亞的油氣資源,影響中亞的石油生產及輸出,平衡美國在中亞、裏海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隨著石油價格走高,近年來俄羅斯越發重視控制中亞地區的能源生產與輸出。2001年11月27日,由俄羅斯國際集團裏海石油公司建設的從哈薩克西部田吉茲油田到俄羅斯黑海沿岸新羅西斯克港口的石油管道宣布正式啟用,該管道長1580公里,輸油能力為每年2800萬噸。2003年4月,俄羅斯與土庫曼簽署了為期25年的天然氣合作協議。同年5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吉爾吉斯斯坦政府簽署天然氣合作協議。2004年6月,俄羅斯決定向烏茲別克投資25億美元,支持盧克石油公司和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參與烏境內油氣開發和管道建設。2007年俄與土、哈、烏三國達成協議,共建由中亞至俄羅斯的新天然氣管道。2008年9月,普京訪問烏茲別克,雙方簽署了每年向俄羅斯供氣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管道合作協定。10月,吉爾吉斯斯坦同意將全國75%的天然氣股份出售給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普京在2003年提出建立獨聯體「歐亞天然氣聯盟」,2006年7月宣布成立以盧布為貨幣單位的能源交易所、2006年底在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上提出要「成為世界能源領域的領頭羊」等舉措,都反映出俄羅斯尋找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新強勢定位的迫切願望。通過能源合作,俄羅斯控制了塔、吉、烏三國相當大部分的能源開採及運輸,確保了俄在中亞地區能源網路中的壟斷地位。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為了避免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內部惡性競爭,2006年6月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普京正式提出在上合組織框架內建立「能源俱樂部」的構想,以協調各成員國的能源開採和消費。巴庫一傑伊漢管道(即BTC線,簡稱巴傑線)和中哈管道正式投入運營後,俄羅斯更加意識到中亞能源不僅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同時還包含著重大的政治意義。一旦控制了中亞油氣的流向,俄羅斯就可以有效加強獨聯體的向心力,並在與西方和中國的競爭中獲得一張王牌,反之「就會降低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降低其成為能源超級大國的可能性」。在中美俄能源關係中,俄羅斯更願意同中國而非美歐合作,這主要源於目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市場過於單一,對歐盟的出口佔俄羅斯油氣出口總量的85%。為了實現能源出口的多元化,2006年2月俄羅斯工業和能源部長赫里斯堅科提出俄「把東方視為一個戰略方向」,力爭在2020年將對亞洲國家的石油出口從目前佔俄羅斯能源出口的3%提升到30%。3.美國方面。獲取能源一直是美國地緣政治戰略的核心,裏海能源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決定性的財富」。美國石油安全政策的核心是控制波斯灣產油國的資源,在「9·11」事件後又將大中東戰略與裏海戰略結合起來,把裏海列人美國利益枚關的重要地區。1999年,柯林頓政府委託布熱津斯基赴亞塞拜然斡旋,成功使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頂住俄羅斯壓力,同意修建巴傑管道,並於2005年5月25日正式開通。巴傑管道不經過俄羅斯,項目中甚至沒有俄石油公司的股份,它的開通無疑是美國的重大勝利。通過這條管線,美國一邊將裏海石油運向國際市場,一邊又向外高加索和中亞地區輸入民主思想,為美國的進一步滲透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美國不惜代價進行阿富汗反恐戰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未來修建一條向南通過阿富汗、巴基斯坦輸往阿拉伯海的石油管道,該線路成本低,與中俄能源博弈最為有力。從中美俄三國關係的角度看,中美同為能源消費國,在中亞能源輸出多元化領域存在共識,因此有美國專家建議,應該將中亞能源事務列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議程。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美國在中亞的經濟影響力有限,援助是美國影響中亞各國的重要手段,且主要集中在和平與安全領域。1992-2007年,美國和平與安全援助在其全部對中亞援助中的比例不斷提升(參見表一),甚至美國學者也對這種忽視消除貧困和鼓勵公民社會發展的短視做法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即便如此,美國對不同國家的援助經常隨政策偏好發生改變。以烏茲別克為例,2003財年美國在外軍援助項目下向烏提供了860萬美元,相當於對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的三倍;而在安集延事件後,這一援助被完全取消。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2006年以來,美國開始緊鑼密鼓地推進以經濟為重點的「大中亞計劃」,推動中亞國家減少對俄羅斯和中國的依賴。不同於布熱津斯基曾將中亞形容為「危機之弧」,國務卿賴斯更願意將其視為「機會之弧」。[52]美國短期目標主要是幫助中亞五國相互降低貿易壁壘,推動中亞五國與其鄰近地區的融合,促進中亞同全球經濟的整合。2006年1月,美國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第14屆經濟論壇上提出了中亞南亞經濟融合計劃。2006年7月,美國宣布支持哈薩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支持中亞其他國家加入該組織。美國積極推動建立美國一中亞貿易和投資框架協定(TI-FA)機制,中亞五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均已加人。在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貿易與發展署的配合下,2006年10月,阿富汗、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四國在杜尚別簽署了一份1000兆瓦電力貿易的諒解備忘錄,希望實現電力互惠貿易。然而,「大中亞計劃」的實施也面臨著一系列困難和障礙,成敗關鍵取決於美國能否將哈薩克納人其中亞戰略軌道,並穩定阿富汗局勢。而這兩點近期均難以實現。在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正在捲土重來,同時哈薩克也明確表示,哈參與「大中亞」合作並不意味著犧牲與上海合作組織的關係,哈不希望中亞地區形成一個由美國主導的格局。目前,哈薩克與中、俄的戰略合作關係正在迅速發展,中哈油氣管道的開通使哈薩克的石油源源流向東方,美國要將哈薩克完全納人其戰略軌道並非易事。五、冷戰後中美俄大三角關係的特點從中美俄三國在中亞的戰略、安全及能源博弈中,我們不難看出,冷戰結束20年來,蘇聯解體,中國經濟崛起,中美俄三角關係有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顯著特點。首先,冷戰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大國主導國際事務的能力相對下降,中美俄大三角關係已不具有全球性和戰略性特徵,更多表現在一些「特定地區」和「特定問題領域」發揮重要影響。冷戰時代的大三角關係主要體現為一種權力制衡關係,中美蘇集中了各自的軍事、政治和經濟資源,進行全面對抗,從總體上看這是一種扭曲的競爭關係。冷戰結束後,政治、軍事領域的對抗日益讓位於以「發展」為核心的經濟和科技競爭,在這一競爭中隨著亞洲的經濟發展和歐洲的一體化進程,美國實力相對下降,俄羅斯更是一度淪為二流強國。在這種情況下,一兩個國家已經無法全面主導國際事務。為了集中力量加強重點領域的競爭力,俄羅斯從古巴、越南、東歐等地撤出軍事力量,美國也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戰略調整,冷戰後俄美之間的竟爭主要體現在北約東擴、前南斯拉夫地區和中亞等一些具體地區和具體問題領域,中國則始終把「發展」作為國家的主要任務,中國外交中只有具體的「問題」而沒有具體的「敵國」。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其次,儘管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但中美俄關係依舊錶現為「不平衡、不對稱」的三角關係。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儘管進人新世紀美國先是經歷了「9·11」事件的打擊,隨後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泥淖,2008年又遭遇了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國家相對實力有所下降,但綜合國力仍遠強於中國和俄羅斯。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基本上喪失了昔日對世界重大事務的影響力,但是在軍事領域,俄羅斯仍然擁有世界最大的核武庫。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綜合國力有了很大提升,在經貿領域的發展令人矚目。就中亞地區而言,美國並沒有能力挑戰俄羅斯和中國在中亞的根本利益。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第三,中美俄三角關係中意識形態影響下降,發展模式隔閡尚存。冷戰後意識形態的對抗不復存在,中俄國家外交政策的出發點日益回歸到「國家利益」,但美國等西方國家外交觀念中意識形態色彩依然很濃。1990年代初福山提出「歷史終結論」之後,「民主和平論」開始變成一種新的意識形態神話。在這種邏輯安排下,西方民主國家被大大美化,其任何對外行為,都可以簡化為自由、民主原則的擴展;[55]而中俄兩國的發展進步被描述為「融入國際社會」、成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或者「成為民主國家的一員」。然而問題是,像俄羅斯這樣橫跨歐亞大陸的前超級大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融人」西方令人懷疑;中國更是始終堅持「各國有權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反對任何形式的「全盤西化」。相對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危機,近年來包括中國、俄羅斯在內的「金磚四國」崛起更引人矚目,可以預見,在發展模式問題上中美俄競爭尤在,歷史還遠未終結。第四,中美俄關係表現出「非對抗、非結盟」的特點。在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雙方出於各自的國家利益,在相互保持友好的同時,均不謀求與美國對抗。作為新世紀指導中俄兩國關係的最重要文件,《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明確指出,中俄關係「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所謂不結盟,就是中俄只結成夥伴,而不成為盟友;所謂不對抗,就是不同任何國家對抗;所謂不針對第三國,就是中俄友好合作不是為了反對某個第三國,相反,中俄不視任何第三國為對手和敵人,爭取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而美國也在努力同中俄保持合作關係,對於上海合作組織,美國助理國務卿幫辦林恩·帕斯科曾表示,「我們認為不需要在中亞建立排他的組織。事實上,我們從開始就提出在某個時間可以成為這個組織的觀察員以同它進行合作。」中美關係「非對抗、非結盟」的特點常常被人們冠以「好也好不到哪兒,壞也壞不到哪兒」;俄美關係在經歷了俄格衝突的困難後也很快得以「重啟」。總的來看,中美俄三方在發展雙邊關係中都在爭取合作而不是對抗,「非結盟」和「非對抗」使三國在處理相互關係時視野更開闊、選擇更靈活。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第五,中美俄之間有合作、有競爭,都重視多邊領域的合作。冷戰結束後,國家利益成為影響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就中亞地區的國家利益目標而言,中美俄三國不盡相同,彼此關係也呈現出不同的態勢。在反恐、反毒、爭取阿富汗和平穩定方面,三國具有共同利益,總體上是合作關係,且都主張通過多邊合作實現地區安全。在戰略層面,美俄都有控制中亞的強烈意願,圍繞「顏色革命」、「軍事基地」等問題競爭激烈,中國處於超然地位。在經貿層面,中國與中亞各國經貿合作發展迅速,是阿富汗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中國廉價商品促進了中亞穩定和反恐戰爭,但俄羅斯對中國發展經貿擠占其傳統勢力範圍抱有疑慮。

點擊圖片進入下—頁在能源領域,中美俄處於競爭態勢,俄羅斯希望繼續掌控中亞油氣資源,中美希望實現油氣生產和運輸的多元化;中俄希望區域內國家通過「能源俱樂部」合作協調油氣的生產和消費,美國則希望通過開放獲取經濟及戰略上的長遠利益。當前中美俄三角關係呈現出多種模式並存的態勢。此外,在冷戰時代的大三角關係中,中國並沒有像美蘇一樣組建集團或陣營,而在當前的中亞地區事務中,中國十分倚重上海合作組織,體現出當代中國更加重視多邊外交的影響和作用。結論總的來看,當前中美俄「三角關係」已然褪卻了冷戰色彩,回歸國家間正常的多邊關係--有競爭、有合作,各對雙邊關係之間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由於美俄國家實力的巨大變化和意識形態因素的下降,全球性的「新冷戰」已經不可能重演,但是在中亞地區和能源、反恐等具體領域,俄美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美國希望獲得中亞事務的主導權,以支持漫長的阿富汗戰爭,俄羅斯一直將該地區視為自己的後院,俄美角力使中國在戰略三角關係中處於相對有利地位。在反恐領域,中美俄手段不同但目標一致,在阿富汗問題上以不同方式協調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在經濟和能源領域各國有合作有競爭。中亞地區的繁榮發展是各國的共同願望,俄羅斯希望繼續主導中亞能源事務,美國和中國希望實現中亞能源生產和輸出的多元化;中俄希望區域內合作,美國希望中亞與西方合作。在可見的未來,中美俄三國演義在中亞還將繼續。

中美俄三角關係對未來中亞地區合作必然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戰略領域,三國的競爭性將繼續影響中亞國家在上海合作組織、「大中亞計劃」和獨聯體範圍內的合作之間做艱難選擇。然而,就此認為大國在中亞的地緣政治博弈將從根本上決定中亞地區形勢,也是一廂情願。首先,中亞國家採取的是大國平衡的外交政策,不願在大國博弈中倒向任何一方;其次,中亞地區現存的國際組織不同於獨聯體,是非常務實的,多數採取全體一致原則,使得這些國際組織能夠確保小國的權利,保持利益的基本平衡;第三,俄羅斯在中亞的傳統影響力不容忽視,而中美歐等也已經在中亞找到了立足點,將繼續擴大其在中亞地區的影響,任何一方都無法取得主導地位;第四,中亞和中亞周邊的傳統和非傳統威脅十分複雜,沒有任何國家和組織能夠獨立應對,因此,以莫斯科和北京為一方,美國和歐盟為另一方發生直接利益衝突的可能性不大。

中美俄都是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儘管今天的三國關係已經不再像冷戰時代一樣影響全球的戰略態勢,但是對這種「新大三角關係」進行研究和分析,對於探索後冷戰時代大國關係的走向,構建未來國際秩序,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
推薦閱讀:

揭開人們對絲綢之路的誤解 我國除了輸出絲綢還輸出了什麼?
絲綢之路和中外交流
一帶一路,開啟經濟全球化新時代
南方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印度洋上的穆斯林水手

TAG:三國 | 絲綢之路 | 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