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過於乾淨的生活方式損害人體微生物生態系統

研究稱過於乾淨的生活方式損害人體微生物生態系統來源: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作者:馮衛東2013年11月21日 00:49[導讀]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微生物生態學家愛瑪·艾倫-維科在對腸道微生物進行了10多年研究後指出,現代人過於注重潔凈,食物太過精細,動輒使用抗生素,這種生活方式正在損害人體內無形的微生物生態系統。 原標題:過度乾淨=自我傷害

——加專家建議保護體內微生物環境

今日視點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微生物生態學家愛瑪·艾倫-維科在對腸道微生物進行了10多年研究後指出,現代人過於注重潔凈,食物太過精細,動輒使用抗生素,這種生活方式正在損害人體內無形的微生物生態系統。

微生物是人類的盟友而非敵人

人類排泄物為研究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個窗口。艾倫-維科發現,地球上最具多樣性、繁殖最密集的生態系統不在熱帶雨林中,也不在海洋中,而是在人類的腸道里。人類「微生物」是體內數以萬億計生物體的統稱,是人類擁有健康體魄的關鍵所在。微生物做了大量有助消化的工作,更多證據還表明,其還能幫助人體抵禦哮喘、病原體、過敏、糖尿病,甚至某種形式的自閉症和癌症。

醫學界過去對它們了解很有限,其中有些種類完全不為人知。部分原因是它們很難在實驗室環境里生存。7年前,艾倫-維科用自己獲得的一筆獎金在圭爾夫大學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研究腸道微生物的傳統方法是單個提取出來觀察,但是艾倫-維科設計了「模擬腸道」,讓微生物生活在和人體內完全一樣的溫度和環境中,形成同樣的群落。「微生物跟青少年一樣,喜歡和朋友膩在一起。」她解釋說。至於它們的「食物」,自有志願者定期送上門來。

科學界對人體內微生物生態系統的認識才剛剛開始。艾倫-維科說,通過模擬腸道,「你可以傾聽微生物是如何交談、相處和互動的。」它們的小社會在人生病時會發生劇烈動蕩。艾倫-維科的研究小組試圖找出微生物和炎症、疾病的關係,並觀察藥物、荷爾蒙和食物對它們的影響。

「你惹了它,就要後果自負」

艾倫-維科表示,由於無菌生活才是健康生活這一觀念深入人心,現代商場貨架上充斥著琳琅滿目的各色「抗菌」物品,甚至連訂書機和文件夾等辦公用品上都標有「抗菌」標籤。令人憂心的是,這樣的觀念還被帶入了普通家庭,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時期根本接觸不到有菌環境。

不過,艾倫-維科更為擔心的是抗生素藥品的濫用,在對圭爾夫大學300名學生的調查中,沒有一個學生說不曾使用過抗生素。她認為,抗生素可以用來救生,但幾十年來抗生素的使用同時也削弱和破壞了體內的微生物生態環境。抗生素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殺死有益菌,從而使人體更易受到梭狀芽孢桿菌等耐葯雜菌的侵襲,梭狀芽孢桿菌是人類干擾微生物從而把事情搞砸的典型例子,其導致的腹瀉可致命,特別是對老年患者。人體內的微生物群落越來越孱弱,肥胖症、糖尿病、過敏和哮喘等疾病卻越來越常見,可能和這種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幽門螺桿菌可在胃酸這樣的惡劣環境中生存,一個世紀前,其曾是人類胃裡佔主導地位的微生物,但最近的調查顯示,美國、瑞典和德國這3個國家的兒童中,只有不到6%還攜帶幽門螺桿菌。由於幽門螺桿菌會增加罹患胃潰瘍和胃癌的風險,醫生們起初認為它被消滅了是件好事。但是最新研究表明,體內缺乏微生物的人更易患花粉症和其他過敏症。美國紐約大學的馬丁·布拉斯博士還發現,幽門螺桿菌的消失還影響到兩種控制食慾的激素,這也許是肥胖症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布萊特·芬利教授在做小鼠實驗時發現,幼年時期接受的抗生素治療會損害那些幫助免疫系統發展辨識能力的微生物。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一歲前服用或注射過抗生素的孩子過敏性哮喘的發病比例較高,這種疾病的癥狀本是免疫系統對無害微生物、花粉和寵物毛的過度反應。

艾倫-維科目前還在和西安大略大學的同行合作研究退化性自閉症。這種自閉症通常還伴有腸炎和某些種類的細菌增生。她領導的圭爾夫大學研究小組最近還發現,結腸腫瘤中存在大量的具核棱桿菌。這是一種口腔微生物,它們在結腸腫瘤里幹什麼呢?艾倫-維科正在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一起尋找答案。

准媽媽們慎重選擇剖腹產

儘管科學家們不斷發現體內微生物群和疾病的潛在聯繫,但是艾倫-維科提醒說,如果我們因此認為可以繼續照著目前的方式生活,然後時不時修補一下我們的微生物群就行了,這是一種短視的想法。

她強調說,必須減少抗生素和殺菌產品的使用,更好地保護人類體內的微生物生態環境。她還建議產婦慎重考慮選擇剖腹產,因為胎兒在通過產道時從母親體液中獲得的微生物是第一批「奠基者」,它們的影響可能持續一生。

剖腹產生下的孩子更容易患哮喘、肥胖症、Ι型糖尿病。研究這些疾病的專家現在懷疑,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出生時與產道微生物失之交臂了。

加拿大的研究表明,與自然分娩相比,剖腹產嬰兒的細菌豐富性和多樣性要低得多。歐洲和美國的研究則發現,剖腹產嬰兒體內防止過敏的腸道菌群數量明顯不足,產道細菌在懷孕期間會隨著約氏乳酸桿菌的明顯增加而改變,約氏乳酸桿菌通常多見於腸道,可產生消化牛奶的酶。其在產道內的存在則確保嬰兒獲得約氏乳酸桿菌並準備消化母乳。

艾倫-維科建議,准媽媽們如果只是為了害怕自然分娩的痛苦而選擇剖腹產,那麼這種選擇值得重新考慮。如果基於醫學上的需要而進行剖腹產手術,也應盡量確保嬰兒能接觸到產道分泌物。(駐加拿大記者 馮衛東)


推薦閱讀:

免疫系統怎麼就「病」了?
德國的排水系統,城市的良心
夫妻不和導致腎系統病 {轉}
旅行路上,擁有這套防盜系統,定讓扒手節節敗退,走投無路
吳清忠:養生之道與人體系統

TAG:生活 | 生活方式 | 人體 | 生物 | 微生物 | 生態 | 方式 | 生態系統 | 系統 | 乾淨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