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朝兩度登基,兩讓天下的皇帝

走進武則天(52)

唐朝兩度登基,兩讓天下的皇帝

文/梁迎春

在武則天時期,皇位的爭奪就沒間歇過,作為武則天的小兒子李旦,看著三個哥哥在皇位前失之交臂,他不得不決策自己的前程。有的史學家說唐睿宗李旦昏庸無能,我覺得實在是太冤枉他了,應該說睿宗是最能忍耐的皇帝,他的精明能幹不可比擬。

作為一個男人,沒有哪個不看重自己的事業,皇帝自然要掌握皇權。李旦首次登上皇位是在李顯被廢之後,他雖然名為皇帝,可無實權,只是個傀儡。就算個傀儡,也照樣有人算計,先是武承嗣誣陷他的皇后和妃子,即劉皇后和竇德妃,說她倆常暗中串通咒罵武則天,武則天一氣之下,不問來由就將二人處斬。李旦看在眼裡,怎麼能不心驚膽戰,朝事不敢過問不說,想做個傀儡也不夠資格,他不得不保全自己的生命,主動在大臣面前說,自己胸無大志,願意讓出天下,讓母親武則天坐龍椅。

武則天其實根本沒把李旦放在眼裡,她只是感覺時機尚未成熟,自稱帝改唐為周,是在六年以後。武則天登基後,國家已是政通人和,她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開始棄用酷吏,科舉制度深入民心。在經濟上採取相對寬容的政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在軍事上平定邊患,沒有了外強騷擾之憂,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武則天稱帝就將原來的皇帝李旦稱為「皇嗣」,並賜給武姓,身份近似於太子又不是太子,地位也沒什麼變化,還是個傀儡性的人物。

太平公主想繼承武則天的皇位,可太平畢竟是姓李,武承嗣認為自己才是合適人選。他千方百計陷害李旦,只是想替代李旦的位置,廢皇嗣和誣告李旦造反,都沒有成功,武則天已經看清了他的嘴臉。後來武則天病重,李顯被秘密接了回來,李旦提出放棄繼承權,大臣們發動政變,武則天退位,李顯登上了皇位。李旦此時並不敢放鬆,在沉醉書法的同時,也在小心著度日子。李顯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毒死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政變,廢掉了韋氏餘黨,李旦再次被擁立皇帝,可是他很不情願。

李旦立李隆基為太子,雖然長子是李成器,可是他在兵變的功勞上不及弟弟李隆基,況且朝中大臣也支持李隆基,李旦立李隆基為太子也是順了民意。李旦在選官制度和平反冤假錯案上卓有成就,恢復了由吏部和兵部分別選拔文官和武官,提高了工作效率,並將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私自賣出的官位全部撤銷,這些政績得益於宰相姚崇和宋璟的鼎力輔佐。只是李旦與太平公主走的比較近,可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衝突不斷,其根本的原因無非是皇位之爭。

李旦表面上支持太平公主是有原因的,因為當時太平的勢力相當強大,而李隆基當時還沒有穩定,若沒有太平的支持,後果是不敢設想的,所以李旦遷就妹妹而委屈兒子是迫不得已。其實李旦和太平的感情很好,這麼多年兄妹相依為命,是有著深厚的感情的。可是李旦不得不權衡利弊,若是把天下讓給太平,不知臣民有幾人能服,顯然沒有絕對把握。於是,李旦在李隆基實力較為鞏固時,提出來退位,同時讓李隆基監國。太平公主極力反對,因為她在朝中已佔上風,李隆基根本就沒有主持朝政的權力。可氣的是李旦已經安排好後事,讓李隆基全權處理政事,太平想除掉李隆基早已懷恨在心。

在李旦正式將皇位傳給李隆基的第二年,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矛盾日趨激烈,李隆基先下手為強,除掉了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做了真正的皇帝,開始創建唐朝的全盛時期。李旦看在眼裡很坦然,他看慣了宮廷風雲,厭倦了政治你爭我奪的生活,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作為一個皇帝,能夠做到如此堅忍,實屬不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開國皇帝的詩詞別議(1)
歷史趣談:賈寶玉原來是康熙皇帝的背鍋俠
國君死社稷!崇禎皇帝為何最終拒絕南遷?
朱棣能從燕王變成皇帝 必須要感謝一個和尚
佳麗三千古代皇帝究竟有多少妻妾?

TAG:皇帝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