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勝《容器》讀後感
【原文】
《容器》
只有從未離開故鄉的人
才會真正失去它
16歲時,我離開武勝
每次回來,都會震驚於
又一處景物的消失:
山崗、樹林、溪流
這裡應該有一座橋,下面是水庫
這裡應該是台階,落滿青岡葉
在陌生的街道,一步一停
我偏執地丈量著
那些已不存在的事物
彷彿自己是一張美麗的舊地圖
彷彿只有在我這裡
故鄉才是完整的,它們不是消失
只是收納到我的某個角落
而我,是故鄉的最後一隻容器
【讀後感】
2018年春分過後,李元勝以《天色將晚》組詩問鼎《詩刊》2017年度詩人大獎。與頒獎詞共同刊出的是這一組作品,而《容器》更加讓我為之震撼。
在我看來,這是一首鄉愁主題的詩歌。離開家鄉十餘年,讓我跟作者在此刻有了共鳴,鄉村的沒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些年,家鄉悄然發生著變化,而我儼然成了這種變化的缺席者,每年也總有幾次回家,聽人經常說的就是:誰家的老人去世了,誰家孩子在市裡買房結婚了,誰家媳婦又生二胎了,誰家兩口子去兒女家看孩子已經好多年不回家過年了……偶爾走在村道上,認識我的人越來越少,我不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偶爾遇見三兩孩童,他們會用異樣的眼光打量我,像打量一個「外鄉人」。
1-2句出手不凡,「只有從未離開故鄉的人/才會真正失去它」。寫得好。因為只有身在故鄉的人,才不會感知鄉村的消失,老屋,樹林,山丘,溪流,沒了也就沒了,在故鄉的人是感受不到的,慢慢地就被遺忘了。詩人是敏感的,只有身在外地,猛然回家才知道,原來在這裡有什麼,在那裡有什麼……頭兩句用了「反向」手法,越是離家的人,才不會失去故鄉,突出作者對故鄉的依戀。
3-8句,開始敘述故鄉的景緻,一例例消失的景緻,用了「震驚」一詞,妥當。我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同時又是一個滿目瘡痍的時代。我們所有人的故鄉都在淪陷或者消逝,這將要或者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共同宿命。如鄉村景緻的消失,鄉村詩意的消失,甚至鄉村詩人的消失,詩人應該以超出別人更加敏銳獨到的眼光和筆觸,記錄和呈現這個巨變的時代,展示充滿焦慮與鄉愁的鄉土中國的另一面。
9-16行,很自然是情感的抒發。在自己曾經最熟悉的故鄉,用到「陌生」一詞,足以體會到作者內心的凄涼荒蕪之感,是一種隱隱的疼。把自己比作一張舊地圖,因為只有舊地圖上才會有完整的故鄉,「一步一停」體現了詩人對故鄉消失的景緻的不舍,對故鄉的不舍,對故鄉變化的缺席的遺憾。最後一句,點亮與升華主題,詩眼就是詩眼,絕了。說自己像一個「容器」,把故鄉消失的東西收納在自己某個角落,盛放著,寄存著,保留著,呵護著,回憶著,愛戀著……最樸素的敘述中體現了作者詩歌的技藝。
記得跟一位詩友交流,她說陪女兒放風箏時想到了故鄉,該如何闡釋?我這麼回復她,鄉路就像一根風箏線,這頭是我,那頭是老家;又如一條臍帶,這頭是我,那頭是故鄉。於是,詩意就來了。我認為,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精血,城市也有,但遠不及鄉村,但我已明顯感受到,鄉村的文化都在慢慢變淡,變輕,變薄,我們所能接受的已經不多,我們又能給我們的下一代留下多少?我想,作為詩人,並不願意讓未來的鄉村在下一代面前,成為一曲凄涼的輓歌吧。
我認識一位詩人,他甚至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一組詩,從最初39首,打磨成20首,每一首都直抵人心,他的創作是反映城鎮化進程中,農民生活發生的改變以及人們對日益遠去的鄉村情境的留戀和回味,引發全社會對故鄉的陌生感和消逝性產生深邃的思考。
我們面對鄉土社會的急劇變遷,不管是遠離故鄉還是守望村莊,都會發出屬於自己的吶喊,以呈現這個時代的巨變。記錄一份飽滿的鄉愁,已成為當今詩人自覺或不自覺的行動。我們要以獨樹一幟的抒情姿態和深刻豐富的價值內涵,做這個新時代背景下馬拉松村莊變遷的見證者、記錄者和吶喊者,就像《容器》的作者——李元勝。
眾趣網是一個以分享興趣、經驗為內容的免費信息發布網站,內容包括與大眾生活相關的創作學習、健康醫療、生活雜談及休閑娛樂等各類信息。
信息來源:眾趣網,本文章地址:http://www.zhongqu5.com/dushu/29961.html
推薦閱讀:
※孝經讀後感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讀後小感
※——《一個人的朝聖Ⅱ:奎妮的情歌》
※毛澤東詩詞詠梅 讀後感悟
※格林童話讀後感_讀後感_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