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攝影作品賞析
「借最好的一剎那,來使事件產生全新的意義與境界」
"在拍攝的時候,我總是閉著一隻眼睛,我用這隻眼睛觀察自己的心靈;我又總是睜著一隻眼睛,我用這隻眼睛觀察整個世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法國著名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法國總統希拉克在獲悉布列松逝世的消息後悲痛地說:「法國失去了一位天才攝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師、他是20世紀最具天賦並深受世人尊敬的藝術家之一。」
布列松,這位羞怯、熱情的法國人,畢生用他小巧的、35毫米的萊卡照相機走遍全世界,見證了20世紀所有的重大事件,從西班牙內戰到德國佔領法國、印度的分裂、中國文化革命、1968年法國學生的起義,他的「瞬間美學」理論堪稱影響了全球的媒體和影像。他創建的Magnum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和時間最長的攝影機構。
他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及現代新聞攝影的創立人,他個性鮮明的攝影作品曾登上過全世界最著名的雜誌和報紙,他讓拍攝新聞照片成為了一種藝術。
為了更近距離的接近人群,布列松經常將照相機隱蔽起來。他的拍攝理念富創造性,非常善於用鏡頭捕捉生活中轉瞬即逝的畫面。他曾這樣描述自己對攝影的迷戀:「我整日在街頭尋找,隨時準備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將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記錄下來。」他用黑膠帶遮住照相機的閃光部分,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人群中。他堅持攝影師必須僅僅使用現有的光,不要在暗房裡剪輯,而更應該在「照相機」里現場剪輯。
布列松的照片所截取的瞬間,不僅是當下發生在他眼前的一瞬,更是事件此前此後整個過程中的一個波峰。他的作品集《決定性瞬間》成為無數攝影愛好者的教科書,「決定性瞬間」攝影理念也為廣大同行接受和效仿。
布列松30年代的作品可以說是新聞攝影的經典之作,他拓展了攝影作為一種媒介的多種可能性。在他50多年的攝影生涯中,他用照相機拍下了不同民族的喜怒哀樂和不同地域的民俗風情,以及上個世紀中一些最具象徵意義的時刻和人物:從西班牙內戰到二次大戰中的解放巴黎,再到後來的柏林牆倒塌。他曾親歷1948年甘地被暗殺事件和甘地的葬禮;也曾記錄過西班牙內戰、巴黎解放;1949年,他還來到中國,親自記錄了毛澤東的軍隊和平解放北平(現在的北京)這一歷史性事件;1954年,他作為首位西方攝影師在斯大林去世後一年獲准進入蘇聯。
他於1947年同別人合夥建立了世界最具影響力、受到廣泛尊敬的馬格南圖片社,馬格南圖片社分別在美國紐約和法國巴黎建立了總部,該圖片社的圖片大量刊載在美國主要的圖片雜誌《生活》以及《時代》、《新聞周刊》、《紐約時報》等。「馬格南攝影師」這個稱號是攝影師們仰望的最高爵位,是「天下第一的攝影團體」,是個「神聖的群體」。
布列松也嘗試「試驗電影」,於1937年製成第一部紀錄片,記錄西班牙內戰時期外國醫藥援助實況。他的電影作品還有《野餐》、《比賽規則》和《電影》等。
布列松部分經典作品: 1.布列松1932年才開始拿起相機拍照。這是一張早期的代表作。斯維勒是西班牙的一個小鎮,畫面里一個撐著雙拐的殘疾兒童,他後面正在嬉戲的孩子們對此有不同反映。其中一個壞小子甚至要想惡作劇,被另一個孩子抱住。照片拍攝得十分生動,畫面結構也相當嚴謹完整。
2.兩個男子,一個在布幕的縫隙中偷看街頭演出,另一個警惕地掃瞄著周圍的情況,以免被人抓住而引起麻煩。照片的精彩部分是這個男子那種特別的眼神。布列松有時被列入「專在街頭巷尾抓拍的攝影家」行列,他善於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照片。
3.這張照片是布列松抓拍藝術中代表性名作。在前景中跳躍的男子,其身影恰好跟背後招貼廣告中跳躍女郎相似,一前一後,互相呼應,相應成趣。這個拍攝瞬間,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決定性的瞬間」。
4.1936年,英國喬治六世舉行加冕典禮,世界各國的攝影記者,聞風而至的全國記者,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富麗堂皇的儀仗隊上。布列松卻與眾不同,他還注意到馬路上的芸芸眾生。躺在報紙堆里入睡的人物,由於深夜出來「佔座」,熬得又困又累,等到儀仗隊過來時,他卻已經支持不,進入夢鄉……。別具慧眼,旁敲側擊,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挖掘富有情趣的鏡頭,是布列松所特有的風格。
5.廣角鏡頭取景範圍大,景深大,可把遠近景物全都納入清晰範圍之中。但焦距太短的廣角鏡頭往往過分誇張前景,產生歪曲和變形。因此,布列松經常採用28毫米的廣角鏡頭。這張為法國著名畫家馬蒂斯拍攝的照片,反映出畫家對鴿子的喜愛,表現出一種獨特的個性。
6.柏林牆邊(1963) 德國柏林東西分別佔領十六年後,東柏林方面於1961年8月12日至13日工資突擊建功立業立起柏林牆,其目的是防止西方的滲透和干擾。布列松的這個鏡頭,表現三個柏林人站在一個高台上,觀看牆那邊的情景。
7.下面這張照片的題材並不重大,但卻是布列松的一幅膾炙人口的名作。表現一個男孩:兩隻手裡,各抱一個大酒瓶,躊躇滿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照片中的人物,情緒十分自然真實,顯示出布列松熟練的抓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堅持的基本手段。他從來不去干涉他的拍攝對象。
巴黎拉丁區穆夫塔爾大街是一條古老的陋巷,居住著小商販和貧困的市民,攝影家布勒松在一個星期天早上,拍攝了一個興緻勃勃地給父親買酒歸來的男孩;他抱著兩個大酒瓶,邁著輕快的步子,那得意洋洋的神氣,透出少年的天真可愛.即使在左右鄰舍女孩子們的注視下,甚至有的取笑他,他仍然昂首闊步,充滿了生活的樂觀情趣.布勒松之所以被稱為"人類喜劇的報道者",是名符其實的.他有不少這類表現少年兒童天真爛漫情緒的作品,"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抓拍究竟在攝影創作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從這些名作當中可以體會到.布勒松認為:"在所有表現方法中,攝影是唯一的能把精確的和轉瞬即逝的瞬間絲毫不差地固定下來的一種手段."布勒松採用抓拍手法是和他的攝影的美學見解緊緊聯繫的.應該明確的是創作手法和一定的創作方法,創作傾向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抓拍和擺拍都可以造成或真實或虛假的作品,關鍵在於攝影家的思想觀點和審美標準.
8.瑪麗蓮夢露
此照之所攝,是60年代美國好萊塢著名女明星瑪麗蓮·夢露。雖然布列松是在夢露不經意時抓拍了此照,但從這一凝固的瞬間里,還是抓住了模特的天生麗質和嫻雅風度。
9.軋金子(1949,上海) 此照片攝於四十年代的上海。劇照的通貨膨脹使百姓手中的紙幣幾乎成為廢紙。為此人們瘋狂地擠在銀行門口,企圖兌換一點較可靠的黃金。上海人稱之為「軋金子」。
10.門裡門外(1949,北京) 門裡坐著富態的老闆,門外石階上坐著辛勞一天的僱工,在吃著窩頭、鹹菜、小米粥——當時北京勞動者最普遍的一日三餐。不同的人物身份和境遇鮮明而突出,足見布列松的抓拍功力。
11.柏林牆邊(1962) 在東西柏林交界處,布列松抓到了這樣一個發人遐想、引人深思的鏡頭。雙手持拐而行的殘疾者,暗示出以前發生過的戰爭;荷槍的衛兵,又反映出了持續著的對立。再加上陰雨天氣的灰暗影調,使得畫面有一種低沉的氣氛。布列松經常強調觀察,他說:「重要的是觀察。攝影,是在很短的時間裡,敏捷的表現出最重要的部分。」
12.苦難的眼睛(1948,南京)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後採訪了中國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這張愁容滿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買米的隊伍中抓拍下來折,照片揭示了中國人民的悲慘和苦難。布列松是一位善於思考的攝影家。著名的美國雜誌攝影家協會主席b·格林曾說:「看上去,布列松的攝影好像是漫不經心隨手拈來。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
13.北京(1958) 1958年,布列松曾再次來華攝影採訪。在一個科技展覽會裡,一群觀眾,好奇而又精神專註地觀看著電視圖象,布列松不動聲色地拍下了當時的真情實景。照片中人們的精神狀態與前一幅的愁苦面容截然不同,有鮮明的反差。他說:「我感到最大的愉快,就是別人看了我的作品而感到真實。」
14.紐約(1961) 在美國,幾乎每一家公司的經理和老闆都離不開一位年輕漂亮的女秘書,這張照片之妙,是妙在瞬間的抓取上。觀眾看不見女秘書的容貌和身影,只能看到一隻高跟鞋的腳。這就避免了直露,提高了作品的內涵和視覺趣味。
15.雕塑家賈柯米蒂(1961) 布列松拍攝人物時,經常喜歡在他們的動作過程中下手。這張義大利現代派雕塑家賈柯朱蒂的照片,就是在他們搬運雕像時抓拍下來的。抓拍的時機,恰好是賈柯米蒂處於兩個塑像之間,而且舉步前行的姿態又與前景中塑像的身姿有某些相似之處。
16.美國模範監獄所見(1975)。瘦削的腿腳和手臂競能從狹窄的鐵柵縫裡伸出。怒吼的嘴巴隱約可見,這所「模範監獄」究竟「模範」到了什麼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布列松善於在日常生活的場景里發現隱藏著的問題和內在矛盾。他說:「攝影,意味著在若干分之一秒的時間裡,同時認識出現象的本質,又能快速地把有含意的形式,嚴密地組合起來。這是一種使自己的頭腦、眼睛、心靈同時集中在同一個軸心上的活動。」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在長期的攝影實踐中鍛鍊出了一雙極其敏銳的眼睛,以至於他拍出的照片常常帶有信手拈來的風格,但卻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構協調的作品。有趣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50mm標準鏡頭拍攝的,而極少用35mm或90mm等鏡頭拍攝。在攝影構圖方面,布勒松有許多精闢的見解。1952年,他在《決定性的瞬間》—文中指出:「一幅照片,要把題材盡量強烈地表達出來的話,必須嚴格地建立起形式之間的聯繫。攝影隱含有辨識功能,就是把真實事物世界的節奏辨識出來。眼晴的工作,就是在大堆現實事物中,找出特定的主體,聚焦其上。照相機的任務,只不過是把眼睛所作的決定記錄在膠捲上而己。正如對繪畫作品一樣,對待攝影作品,我們也是將它當作整體來觀看和感受的,而這個整體,我們只須一瞥便可把握。在攝影作品中,構圖實際上就是眼睛所見到的不同元素的同時組合和有機組織的結果。由於內容和形式是不可能分割的,因此,構圖是不可能事後補上的,不可能作為一種補貼在基本素材之上的事後設想。換句話說,構圖必須具有必然性。「攝影具有新的可塑性,就是主體運動時瞬間出現的線條所形成的。我們配合著運動而進行拍攝,彷彿運動本身就是按照著自己的預定方式展露著的生命似的。但是,在運動的過程中,會有特別的時刻,當這一瞬間出現時,動態進行中的各項因素都處於平衡狀態。攝影的任務,就是要抓住這一瞬間,將其中的平衡狀態把穩,並凝結動態的進行。」布勒松認為:「攝影家的眼睛,永遠都在評估出現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須移動1毫米的幾分之一,便可以把線條吻合起來。他只須稍微屈膝,便可以將透視改變。把照相機放置在離主體近一些或遠一些,他便可以刻畫出某一細節——這細節,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賓奪主。然而,對照片進行構圖所需的時間,幾乎是跟按動快門的時間一樣的短,因為兩者同是條件反射而已。「有時,你得拖延一會兒,以等待適當的時機出現。有時,你會感到眼前的景物萬事俱備,幾乎可以拍成好照片了,只是還缺一點什麼。缺的究竟是什麼呢?也許,有人突然走進你的視線範圍。你透過取景器,追蹤他的行動。你耐心等待著,最後終於按下了快門。你抱著大功告成的感覺(雖然你不知道為什麼),滿意地離去了。以後,為了落實這種感覺,你可以把影像印成照片,細心分析照片中的幾何圖形。如果快門是在決定性的瞬間按下的話,你會觀察到,原來你已本能地將某一幾何模式捕捉下來了。要是沒有了這幾何模式,照片就會令人感到乏味,缺乏生氣。」
傳奇經歷:
布列松鄙視擺拍,認為那是匠人所為,拍出來的照片只有做作的完美,只是一張"木然的、死的照片",不僅自欺而且欺人。他拒絕使用新款的相機和彩色膠片,也拒絕時用閃光燈這樣簡單的輔助工具,而是一生守護著改變他人生命運的萊卡相機,只用黑白膠片,把技術性的技巧降到最低。他鐘情街道,崇尚旅行,喜歡捕捉每個城市那些平常街道上的瞬間場景,真實地反映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冷暖人生。
2004年8月3日,被譽為「新聞攝影之父」的法國攝影大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法國呂貝隆小鎮的家中逝世,享年96歲。當日,布列松家人和布列松創辦的馬格南圖片社發表聲明,透露了布列松逝世的消息。聲明還說,他們當日為這位世界級的大師舉辦了一個小型的、安靜的葬禮。 布列松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他用手中的萊卡相機記錄了上個世紀眾多歷史事件無數的「決定性瞬間」。英國《衛報》稱,作為一名攝影記者,布列松有令人驚異的新聞觸覺,總是在正確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紀錄全球的重大事件,如西班牙內戰、墨西哥內戰、德國二戰攻陷法國、印度獨立運動、後斯大林時代的前蘇聯和中國革命等。 《紐約時報》稱,布列松能深深地理解攝影對象,似乎能在任何處境中站在攝影對象的角度上,感受、體驗並記錄他們心中的喜悅與悲凄。在做攝影記者的近三十年時間裡,布列松拍攝了近70萬幅黑白照片,其中大量作品被譽為經典,錄入到無數攝影教材和新聞攝影教材中,如二戰中療傷的瑪蒂西、站立在林蔭道中的存在主義大師薩特、遇刺前的印度聖雄甘地……這些作品成為肖像攝影中永恆的經典。並且,他和好友於1947年創辦的馬格南圖片社也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圖片社,他們的工作掀起了攝影和新聞攝影的革命,最終使得攝影這種「低級職業」變成了一門風靡全球的高尚藝術。 作為聞名全球的攝影大師,布列松的固執是出了名的。他堅持全手動拍攝,只使用德國產的萊卡35毫米相機,拒絕一切有自動拍攝功能的照相機,從不使用廣角鏡頭,也從不裁減自己的攝影作品。 不過,儘管他提升了攝影的地位,但布列松自己似乎並沒有將攝影當成真正的藝術。晚年的布列松放下了手中的萊卡相機——儘管他早年曾稱它是「我延伸的眼睛」,重新拾起了少年時代的第一愛好——繪畫,這位超一流的攝影大師從此經常坐在巴黎的各個畫廊里,像個學生一樣臨摹他喜歡的繪畫作品。對此,布列松解釋說:「它(攝影)是一個機械、呆板的東西。」 著名音樂家尼古拉斯·納波科夫形容說,布列松身材高大、修長,穿著樸素但很有法國派頭,有一頭「金黃色偏粉紅色的頭髮」,總是帶著「輕微的嘲笑的神情」,眼睛「像標槍一樣敏銳而清澈」。老年的布列松皈依了佛教,仍然保持孩子般的天真。 在行事風格上,布列松非常低調,法國達達派畫家德加曾形容布列松說「聞名,但不為人知」。布列松喜歡這句評論。在接受牛津大學的名譽學位時,作為「新聞攝影之父」的布列松卻拒絕讓任何攝影記者出現在現場。去美國旅行時,他常採用化名「漢克·卡特」,為的是不引起人的注意。 布列松堅持說:「我不是一個演員。『名人』是什麼東西?我認為自己是一名工匠。」他拒絕將自己看成特殊的人,也拒絕大師的稱號,因為「任何心靈敏感的人都有藝術家的潛質。但敏感之外,必須專心」。 在攝影上,他提出了許多獨創性的觀點,最著名的當屬「決定性瞬間」,這是他在1952年出版的攝影作品集的書名。他解釋說,所謂「決定性瞬間」,就是「當一個事件展現它的意義時,(攝影師)在片刻認識到這一點,同時嚴格地組織形式並準確地將它表達出來」。 攝影師們常常感嘆,布列松總能輕鬆地捕捉別人都看不到的畫面。但同時,布列松又是一個極其冷靜的攝影師,他感受到重大事件中震撼人心的力量,但他不會狂熱地陷入事件之中不能自拔。他的朋友回憶說,1968年巴黎學生起義進入高潮之時,布列松仍以每小時四張照片的速度進行拍攝,而不是像其他攝影記者那樣在這種狂熱的場面下狂按快門。 1908年8月22日,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出生在巴黎郊外的珊特露普。他的家族是法國的豪門,刺殺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領袖馬拉的女刺客夏洛特·科黛就是他的先人。布列松的父親是著名的紡織品製造商,當時幾乎每一個法國人的家裡都有布列松家族的絲線,他母親的家族是棉花種植主,在諾曼底擁有大片的土地,布列松的童年就在那裡度過。 不過,儘管家境豪富,但布列松父母卻一直節儉持家,以至於小布列松一度認為自己是窮人家的孩子。少年時代,布列松廣泛涉獵名家著作,讀過普魯斯特、陀斯妥耶夫斯基、尼采、羅曼·羅蘭等人的著作,最終因為叔本華的著作對東方哲學產生極大興趣。晚年皈依佛教的布列松說:「它(東方哲學)對我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基督教徒。」讀初中的時候,他接觸到了馬丁·穆卡西的幾張攝影作品。小布列松被震撼了,「我問自己『這是怎麼做到的?』……我對自己說『現在,有些事情可以做了』。」 不過,攝影並沒有成為布列松的「初戀」。他的叔叔是一名畫家,他的父親也把畫畫當成業餘愛好,布列松晚年時還保留著他曾祖父的畫作,布列松最終也沒有逃脫「家族病」,愛上了繪畫。15歲時,布列松經常出入巴黎各個畫派大師們聚集的酒吧、畫廊、沙龍,並深受超現實主義畫派的影響。19歲時,他開始和一個立體派畫家安德列·洛特學繪畫,並從洛特那裡學到了「關於攝影的一切」。 1928年,中學未畢業的布列松直接去了英國劍橋大學學習文學和藝術。1930年,他進入了法國陸軍。離開軍隊後,想暢遊世界的布列松帶著一部布朗尼相機去了非洲獵捕野豬和羚羊。交替使用槍支和相機讓布列松形成了獨特的攝影理念。 布列松說,兩個shooting(射擊和攝影的英文)是一回事,都是「踮起腳尖,小心靠近——哪怕目標是一個靜物……還要有天鵝絨般光滑的手,老鷹一樣的眼睛——這是我們(攝影師)應該有的全部」 他還說:「我熱愛攝影,它就像打獵。但一些獵人是草食動物——這就是我與攝影的關係。」這也成了他討厭後來問世的自動相機的理由,他說用自動相機拍照片「就像用機關槍掃射鵪鶉」。 因為感染黑熱病,布列松險些死在非洲,是一名非洲巫師讓他恢復了意識。當時,在高燒狀態中,他寄了一個明信片給祖父,要求他在諾曼底給自己準備一塊墓地。不過,他叔叔回信說:「你祖父發現(墳地)太貴了,最好你還是先回來。」 1931年,回到法國的布列松身體復原,並得到了一部萊卡,這部相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快樂,他稱之為「我的延伸的眼睛」。他回憶說:「我整天在街上遊逛,非常興奮,準備隨時『偷襲』,『捕捉』生活……我熱切地希望從一幅照片的範圍內認識世界的本質……一些情景在我的雙眼前豁然展開。」 在30年代,布列松一直帶著這部萊卡相機暢遊世界。1933年,他在馬德里舉行了首次攝影作品展覽,1934年和1935年又分別在墨西哥和紐約舉辦了攝影展。不過,當時的攝影界並不認可他的作品,展覽很冷清。 1936年春,布列松結束了流浪般的攝影生活,參加了巴黎新聞社招聘考試,但沒有被錄取。心情鬱悶的布列松去一家咖啡館消遣。在那裡,他遇到了落榜的一些人。其中一個矮個子男人自我介紹說:「我是匈牙利的卡帕」,「我嘛,叫西摩,我討厭考試」,另一個男人津津有味地喝著葡萄酒接上去說。 從此,這幾個人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彼此欣賞的攝影師後來都成為聞名世界的大師,他們1947年聯手創辦了馬格南圖片社,它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圖片社,並掀起了新聞攝影的革命。 1937年,他和第一任妻子、爪哇舞女拉娜·摩海尼結婚。布列松回憶說,1932年,一位亞洲的算命先生對他說過:「我會娶一個不是印度人,不是中國人,但也不是白人的女人。1937年,我娶了一名爪哇女人。這個算命先生還告訴我,這次婚姻有麻煩,我老了後會娶一個比我更年輕的,直到那時我才會找到幸福。」 事情也是這樣發展的。30年後,布列松和摩海尼離婚。1970年,他娶了女攝影師馬丁·弗蘭克,兩人攜手度過了一生。1940年,布列松再次入伍,在法國陸軍電影和攝影隊當了一名下士,但當年被德軍俘虜。俘虜營的生活非常艱苦,但布列松說「對一個有超現實主義思想的年輕的布爾喬亞來說,在採石廠和水泥廠幹活是很好的一課」。不過,他可不想在這裡一直待下去,他屢次嘗試逃跑,兩次失敗,但第三次終於成功,從而結束了35個的集中營生活。 布列松被德軍俘虜的消息傳到美國後,他的朋友們都以為布列松會被德國人殺死,於是在紐約準備為他籌辦了一次攝影紀念展覽。 逃出這一劫後,布列松加入了法國地下抵抗組織,用他的萊卡記錄了納粹鐵蹄下的法國。戰爭結束後,他再次暢遊世界。 1948年,布列松去了印度,見到了甘地並為他拍攝。拍攝結束後,他剛離開甘地15分鐘,就聽見有人驚呼甘地被殺死了。 1954年,斯大林去世後,布列松進入前蘇聯,從而成為西方第一個進入前蘇聯的攝影記者。 1966年,58歲的布列松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他離開了一手創辦的馬格南圖片社。人們無法理解這位世界級攝影大師為什麼放下他手中的萊卡,布列松對此回答說:「我想做更多的事情,我已經在馬格南圖片社多待了兩年,這太長了。」 他想做什麼呢?人們很快就發現了答案:布列松帶著一個小小的繪畫板,就像少年時學繪畫那樣,常常出現在巴黎的畫廊中,認真地臨摹他喜歡的繪畫。布列松偶然還會拿起他的萊卡,但次數越來越少了。 布列松說,繪畫需要思考,而攝影靠的是直覺。他強調「繪畫和攝影並沒有什麼分別」,但又說「攝影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職業,同時仍然是一個現代化的東西」。儘管人們更關注他的攝影作品,布列松自己卻以自己的畫作而自豪。 在95歲生日前,布列松在法國國家圖書館宣布和妻子、女兒共同設立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基金」,這是法國第一個關於攝影的私人基金。這似乎顯示了老人對攝影的感情,但他又表示,他不想再談論攝影。這位老人說:「就好像你離婚後又談論起你的前妻,這有一點下流的味道。」 晚年布列松在巴黎一個畫廊臨摹時,他臨摹的畫作旁就擺著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瑪蒂西」,但專心繪畫的老人似乎根本就沒有注意旁邊的人流在欣賞他的作品。有些錄像的遊客偶爾順帶著將這位老人的身影攝入自己的攝像機,但他們也沒想到,自己欣賞的作品旁邊,就是那位全球最有名的攝影師。 當他就要離開時,他注意到旁邊有一對戀人肩並肩坐在一個長椅上,一個孩子靠在男人的肩膀上。布列松的攝影慾望一下子被點燃起來,他感嘆道:「如果去掉這個女人,這就是一幅完美的構圖」,同時向她做了一個砍掉的手勢。在女人露出困惑的表情時,他惋惜地說「為什麼我沒有帶我的相機?」 接著,他做了一個假想的按快門的動作,就離開了。
決定性瞬間理論: "決定性瞬間"(thedecisivemoment)是法國攝影大師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攝影集<決定性瞬間>中提出的攝影美學觀念,特指通過抓拍手段,在極短暫的幾分之一秒的瞬間中,將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物加以概括,並用強有力的視覺構圖表達出來.這種抓拍的攝影思想同時也被與布列松同時代的德國攝影家愛瑞克·薩洛蒙博士、英國攝影家比爾·布蘭特、匈牙利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等攝影名家所推崇,並成為新聞攝影最有效的手段."經過加工或導演的照片我沒有興趣……相機是素描本,直覺與自發性反應的工具,是我對疑問與決定同時發生的瞬間駕奴。為了賦予影像意義,攝影者必須感覺得到自己有涉入取景器中獲取事物……攝影者需憑藉極為精簡的方法才能達到表現上的單純……必須永遠秉持對被攝者與對自己的最大尊重!"「在攝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為偉大的主題」布列松提出了攝影史上最著名的「決定性瞬間」觀點。他認為,世界凡事都有其決定性瞬間,他決定以決定性瞬間的攝影風格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間,用極短的時間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內涵,並使其成為永恆。《瑪麗蓮·夢露》就是如此,布列松在夢露不經意間抓拍了這張照片,從這一凝固的瞬間里,人們看到了夢露的天生麗質和嫻雅風度。
成就及影響:布列松認為,攝影作品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每個攝影師都應深具尊嚴感,都應意識到:無論一幅攝影作品畫面多麼輝煌、技術多麼到位,如果它遠離了愛,遠離了對人類的理解,遠離了對人類命運的認知,那麼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布列松的立意是高遠的,但他選取的素材通常都是微小的。「在攝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為偉大的主題。」因而,他的相機對準的都是我們現實中可見的、熟悉的人和物,是他讓我們發現,在這習以為常中有美和感動。《男孩》(1958)就體現了這種風格。它的題材並不重大,卻是布列松的一幅膾炙人口的名作。一個男孩的兩隻手裡,各抱一個大酒瓶,躊躇滿志地走回家,好像完成了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照片中的人物,情緒十分自然真實,顯示出布列松熟練的抓拍功夫。在布列松之前,攝影更多的是作為一門技術在發展,而布列松使攝影藝術成為自覺。任何大師都是可以被超越的,但有些人卻是永遠無法被忽略,布列松便是其一,甚至有些流派是通過批判他而形成的。但贊同他也好,不贊同他也罷,有一點無可否認:布列松以自己的職業尊嚴感借給了世人一雙慧眼,讓人們在自己身邊發現了從前不曾發現的美,而真正的美與尊嚴,無需闡釋。
推薦閱讀:
※記事記敘文第5講:記一次活動或某個場面的範文賞析
※《宣示表》與《靈飛經》比較賞析
※【攝影賞析】日本風情畫
※「雲起師程」千峰競秀 落筆歸真——李德祿中國畫作品賞析
※楊基《天平山中》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