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說如何泡鐵觀音

如何泡茶 ---有了好茶、好水、,還要掌握好的泡茶技術,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包括三個要素:、和沖泡時間。茶葉的沖泡,一般只要備具、備茶、備水,經沸水沖泡茶後即可飲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發揮出來,沖泡出好茶湯,也不是易事,要根據不同茶的特性,如何用不同的沖泡技藝和泡茶方法才能泡了一杯杯的好茶。一、泡茶用的水質要好。「茶人最重水。」水質好壞,對泡茶品質影響極大,關係密切。城市中一般都用自來水,最好經過過濾,如嫌麻煩,可用水桶將水擱置一夜,次日再用。簡便者可將麥飯石放於水中,讓水質改善,去掉水中鐵離子或氯離子,茶湯便不會發黑、發暗。二、泡茶水溫要恰當。廣東人稱「水滾茶靚」,其實不能一概而論。綠茶忌即開滾燙水沖泡,以85度為宜,則為95度(鐵觀音最好用剛開的沸水沖泡),普洱茶則需100度。三、投茶用量。投放茶葉量,太多太少都不恰當,茶香茶味,都與投放量有關。要泡出好茶湯,茶葉量應為容器()的1/5;鐵觀音茶高香、濃香,飲後回甘,為1/3(7G為宜);普洱、紅茶為1/5;口味重、重濃香,則為2/3。一般標準,1/3即可泡出好茶。四、茶具。綠茶沖泡時不加蓋,便於觀察,欣賞茶葉形狀及湯色。求韻味,最好使用;泡烏龍、陶瓷最適宜。紅茶、普洱,宜用蓋碗,紫砂壺。五、出湯時間。泡茶時間的掌握也很重要。泡龍井,不加蓋,低溫,用1分鐘至2.5分鐘。普洱、紅茶,第一泡4秒,以後至1分鐘;鐵觀音第一衝馬上掉(叫做"洗茶"),第二沖大概30-90秒開始,至第三沖後可為30-60秒,第五沖後可為60-120秒。(因個人口感愛好而定,想喝濃一些的鐵觀音可以多浸泡幾秒..)掌握以上五要素,即可泡出"一杯好茶"。時間掌控制因素  依上述(置茶量),第一泡大約浸泡一分鐘可以得出適當的濃度,第二道以後要看茶葉舒展狀況與品質特性增減時間,以下是幾項考慮的因素:  揉捻成捲曲狀的茶,第二、三道才完全舒展開來,所以浸泡時間往往需要縮短,第四道以後才後逐漸增加浸泡的時間。  揉捻輕發酵少的,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很快,所以第三道以後濃度增加已趨緩慢,必須增加更多的時間。重萎凋輕發酵的白茶類,如白毫銀針、白牡丹,可溶物釋出緩慢,浸泡時間應延長得更多。  細碎茶葉可溶物釋出很快,前面數道時間宜短,往後各道的時間應增加得更多。  重焙火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較同類型茶之輕焙火者為快,故前面數道時間宜短,往後愈多道應增加愈多的時間。  緊壓茶的時間控制  普洱茶、沱茶等之緊壓茶應視剝碎程度與壓緊程度調整浸泡時間,緊壓程度高者,茶葉因浸泡才逐漸鬆散,所以時間宜長,並依舒展速度調整之。間隔時間的影響  將茶湯倒出後,若相隔時間長(如10分鐘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時間應斟量縮短,若屬二、三道茶,可溶物釋出量正旺,縮短的程度還要加大。例如緊揉成球狀的高級烏龍茶(安溪鐵觀音),若第一道浸泡一分鐘即得所需濃度,放置10分鐘後沖泡第二道,幾乎無須等待,沖完水,蓋上壺蓋,就可以將茶湯倒出。前一道茶湯未完全倒干,留下來的茶湯也會影響下一道茶的濃度。  濃度穩定度  練習時可每一道留下一杯茶湯,檢測自己一壺茶泡了四道、五道以後,茶湯濃度是否控制得穩定。後面幾道茶湯顏色微微加深是正常的現象,若是同樣的湯色滋味反而會顯得不足。   低浸泡時間  第一道浸泡的時間最好能在一分鐘以上,因為茶葉各種可溶於水的成分比較有機會釋出,這樣得出的茶湯比較代表該種茶的品質,如果時間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質溶出,較難反應出該種茶的真面目。二、三道茶以後,茶葉已被泡開,較無此顧慮。時間與茶量的調節  第一道浸泡的時間要在一分鐘以上,那濃度太高、太低怎麼辦?用「置茶量」來調節。這樣得出來的「置茶量」在沖泡數道後,茶葉舒展開來還不致於擠在壺內伸展不開,茶葉擠在壺內太密,會有悶味,影響香氣品質。那為什麼不幹脆放少一點呢?這在「小壺茶」是不實際的,因為放太少,泡一、二道就要換一次茶葉,不方便。計時法  控制茶葉浸泡的時間,可以使用向前讀秒的定時器,憑直覺判斷容易有誤差。但盯著定時器看,好等時間一到趕快把茶倒出,也顯得太不可愛了。


推薦閱讀:

觀音菩薩成道吉日,東林佛藝隆重推出新作《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白描觀音菩薩】
觀音法會A(文字版)
【觀音靈簽】解注
千手千眼觀音功系列功法

TAG:解說 | 鐵觀音 | 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