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里的豐盛——歌羅西書02
保羅對歌羅西人的事奉(1-5)
1我願意你們曉得,我為你們和老底嘉人,並一切沒有與我親自見面的人,是何等的盡心竭力;
1 保羅在這裡說明,上面第1章他在信中所寫的話,是他想讓歌羅西及附近老底嘉的基督徒曉得,雖然他們與保羅從沒見面,但是保羅已經為他們盡心竭力地工作。
當時的「老底嘉」是一個比歌羅西大的城市,離歌羅西不到18公里,歌羅西教會和老底嘉教會常有來往,兩個教會的光景也很相似。保羅當時寫了兩封信分別給歌羅西與老底嘉,那兩封信的每一封信也都是同時寫給兩個教會(4:16)。
保羅當時的使命使他帶著「全世界都是我的工場」那種胸懷,甚至對沒有見過面的人,也都盡心竭力,並沒差別待遇。「盡心竭力」是借運動中拼搏的精神,來強調工作的奮鬥狀態。作為一個福音的使者和教會的牧者,他總是良善對人,忠心對神,作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來完成主給他的託付。
2-3 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因愛心互相聯絡,以致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們真知神的奧秘,就是基督;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他裡面藏著。
2-3 這兩節經文表明,教會在合一的過程中,不但愛心增長,也包括對福音有更深認識,這種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會使眾聖徒有更豐富的恩賜。
也就是說,信徒在充滿愛心及饒恕的教會生活中,會增長對信仰的悟性;當生命的信心在生活的實踐中行出來時,會更明白真理。這些都使信心和愛心受鼓勵,得安慰,得堅固,有信有愛的心是所有感情及行動的主要泉源。
保羅對歌羅西人說,他的一切工作就是為了使他們真知神的奧秘,就是基督;宇宙間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蘊藏在基督里。這對基督徒來說是太重要了,這是安慰,也是挑戰:我們完全不需在基督以外尋找智慧或知識;同時還要趕緊發掘、繼承基督里的寶藏。因為太豐富太奇妙,我們得到的太少了。
我們可以重新回顧「神的奧秘」在1:15-20基督論中的啟示。基督以他自己為歷世歷代所有猶太人形容「智慧」的總歸。神救贖和國度行政的計劃都是在基督里作成的,也是借著基督的執行而成就的。
基督自己是「神的奧秘」,他不但是通向神奧秘的道路,他自己就是神的奧秘,就是真理,而且,他還是生命,是活活潑潑的真道(真理和道路)。所以,主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宇宙間所有的奇妙,都可以藉著被釘十字架,且復活的耶穌基督來解釋,這就是這節經文的力量。
這裡「豐豐足足的悟性」保羅把它描寫成「財寶」一樣,吸引人來挖掘它。「因愛心互相聯絡」,這「聯絡」表明了基督身體(教會)合一與建造的需要(弗4:16)。基督徒若是磚頭,愛心就是水泥,磚頭有了水泥可以建房,基督徒有了愛心可以建造教會。
但是,建造的根基是在基督里的信心。基督徒的信心生活,除了在神面前,還需要與其它信徒互相聯絡,在基督的愛里就生髮出聯絡的力量。「以致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這表明充足確實的信心是由悟性也就是從理解力來的,確實充足的信心能帶進「真知」。
我「知」故我「信」,有「確信」才有「真知」,有了「真知」所以「信心堅固」(5,7);「知」與「信」相輔相成。
教會中常有各種不同的教訓,會叫信徒心裡搖動,甚至對所信仰的道產生迷惑,所以需要別人的安慰、勸勉和鼓勵。最能叫心靈得安慰和鼓勵的,就是同心禱告。
道理叫人分別為聖,愛心叫人互相聯絡;聖徒生命需要道理,教會建造需要愛心。信心會產生愛心(1:4),愛心也堅固信心。肢體無法單獨存在,我們必須互相聯結;什麼時候信徒疏遠教會,什麼時候就會開始軟弱。
基督徒的信心,不是盲目的迷信,乃要清楚明白神的奧秘,這種信心是由悟性得到啟發。神是豐富的,進到基督里,認識越多,得到越多,信心就越堅固。認識基督是認識神的惟一途徑;若要認識基督,不能僅憑道理知識,乃要多多效法基督,經歷基督,活出基督,供應基督。
4 我說這話,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語迷惑你們。
4 保羅說,我說上面這些話,是讓你們避免那些人花言巧語的迷惑。「花言巧語」原文是法庭上用詞,指一個辯護律師憑他的能言善道說服法庭,使一個罪犯免受法律制裁。
保羅根據自己深厚的經歷已經曉得,神恩典的工作,必然伴隨著那惡者的攻擊,那惡者是撒謊的靈,他很會花言巧語,用各種土話土說,好像很有道理,很值得信賴,實際是悖繆真理來迷惑人,造成對信徒、對教會的嚴重傷害。
所以,好聽的道不一定是真道,它會叫聽的人不知不覺受騙,還認為收穫很多。要曉得,真理是叫人得生命的,所有的異端教訓都不能帶人通向基督的道路,不能使人得基督的生命。
保羅頭一次在這封信中表示,這封信不但包括正面的教導,也包括反面的警告。我們會反覆看見歌羅西書中不斷出現的重點:就是清楚、正確思考的重要性。那些教師用花言巧語贏得他們的地位,真信仰必須以耶穌基督為中心,反覆考查聖經,合理論證,辨明是非,才是敵擋他們的最好武器。
5 我身子雖與你們相離,心卻與你們同在,見你們循規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堅固,我就歡喜了。
5 保羅就好像將軍在上戰場前視察軍隊一樣,用他的心視察歌羅西人的信心。現在他對自己所看見的很滿意:「見你們循規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堅固。」教會上戰場,要築起防禦的城牆堡壘,就是在基督里的信心,他看到教會按照規矩,行伍整齊,信心堅固,軍威如山,就滿心歡喜。他的歡喜是因為他自己能在主里與他們同在,並小心防守,看見他們已預備好進入靈性的及知識的戰爭。
在基督里持續(6-7)
從下一節開始,就進入這封信的中心部分。這一大部分靠幾個不同、重要的主題連在一起,當然,最值得注意的,是基督為中心。一開頭6-7兩節是歸納下面話語的總綱。8-12提出對錯誤教導初步的警告,講明基督徒受洗歸入基督,已經在他裡面得完全。13-15聯繫歌羅西人的實際,說明外邦基督徒已經靠著基督十字架得勝。接下來16-19表明,沒有人能否定歌羅西人在基督身體里的地位。20-23警告異端教訓的錯誤成聖方式;
3:1-4平衡這些教訓,說明真正的成聖途徑;2:20-3:4這一大段都是講明基督徒已經與基督同死同復活,要活在新世代的新生活里。3:5-11起說在基督里要脫去舊人,3:12-17說活出新人,3:18-4:6說在世人面前見證屬神的家庭生活、個人見證。
我們所信的神是有規矩的神,不僅他所創造的宇宙充滿了規律,他也喜歡他的教會和聖徒凡事按著規矩而行(林前14:40)。信徒在教會中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弗5:21),這是能夠循規蹈矩的基礎。我們不能夠為了私心,靠著拉幫結派維護權勢,乃要在基督福音里用愛心聯絡。
基督里生命的豐盛
6-7 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他而行,在他裡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
6-7 這兩節經文把整卷書信歸納起來,提綱挈領點明主題。保羅藉著這個綱領把第1章導論中的基督論,以及由它所推導的實用教訓結合起來。這句話的重點是,你們「接受」了這位基督,就是神的像、神的智慧、神的奧秘,才成為基督徒;這位基督與那被釘十字架、復活、高升為主的耶穌並無兩樣。
「主基督耶穌」是主的全稱:「主」是指統管宇宙萬有的主宰;「基督」是指神所應許要來拯救世人的君王、先知、祭司;「耶穌」是指道成了肉身、神子成為人子的拯救者。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保羅說「接受」主基督耶穌究竟是指什麼呢?在今天大家都明白,「接受基督」是通用話語,意思說把耶穌基督邀請進入心中、生命中,成為信徒。這與保羅的基督內住在信徒心中的教義也密切關聯(羅8:9-10;弗3:17)。
但是,保羅在這裡「接受基督」帶有另一種話意,他所想的可能是洗禮。「接受」這詞原是指猶太教的教訓代代相傳,這裡也說「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主基督耶穌」與早期信徒在受浸時宣告的「耶穌基督是主」(腓2:11,羅10:9)也十分符合,下面12節就明確提到受洗。另外與洗禮相關的意思也出現在這段經文中。
這些都看出,歌羅西信徒接納耶穌是主的信息以後,借著洗禮,發出信心的宣告,成為基督身體內的新肢體。信而受洗,是保羅教導歌羅西人抵擋信而割禮這些異端的屬靈武器。
那些已「接受了基督耶穌」的人,「就當遵他而行」,原文是「在他裡面行走」;英文又譯作「必須繼續活在他裡面」,帶出了持續的力量。英文「活」字,可以指生命本身,也可以指好的行為。這裡,保羅的重點是說明一個稱耶穌為主的人,必須有相配的行為。這是保羅爭論的最終目的,內容是在3:1-4:6。
「遵他而行」這話有兩層意思:一是遵照他的「話」去行;二是他如何「行」,我們也如何行。既然我們接受基督耶穌,是接受他為「主」,就必須把我們人生的主權完全交給主,由主掌管一切。只有「繼續活在他的裡面」,與他有更深的聯結,才能有信徒所該有的生活表現。我們因信主的話而蒙恩,也因行主的道而蒙福。
在第7節,從「行走」「生根」「建造」「堅固」「教訓」「增長」這些詞裡面,我們好像看到保羅描寫了很多關於基督徒的意像。又好比樹木一樣生根,又像房屋被建造,又像保壘要堅固,又像文書要領會,又像酒瓶滿溢出來,這樣,又如何「行走」在基督里呢?
這每一個比喻都有它的要點,特別要注意的有兩個意像:「生根」是簡單過去式,指出基督徒一次永遠被栽在基督「裡面」,這是內藏生命的根基;「建造」是現在式,表明繼續不斷的建築,這是外顯品格的建立。這也表明,基督徒先向下生根在基督裡面,然後才能向上建造。這些都是這封寫給年輕教會的信中很重要的信息。
「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這是說我們越清楚認識所領受的真理教訓,我們的信心就越堅定。信心是從認識神來的,生命經歷帶領我們認識神;最有信心的人,就是那些從真道上最認識神的人。堅固的信心,是使感恩的心增長的根源。信徒每一樣屬靈上的成就,都是出於神的恩典,因此我們必須為著自己的長進,向神傾心感謝。
在基督里已得完全(8-15)
基督與他的對手(8-10)
8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
8 保羅現在總結他對歌羅西人的勸告: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把你們擄去。說白了就是:你們要謹慎,不要讓任何人把你們從基督的羊群中擄了去,關進猶太教的圈內。
希臘化的猶太教在某些場合稱自己是「理學」,特別是在與他們所謂的異教徒或者其他理學派別競爭時就這樣。保羅並不是反對一般的「理學」,基督教也不反對喜歡智慧的哲學,經典哲學家就有很多都是虔誠的基督徒。
但是把年輕人擄去的,是單單有骨架,裡面空洞無物的理學,把真實、活潑的信仰變成傳統教條和基本理論。基督教並不是否認一切「傳統」,傳統有壞的也有好的,保羅所想到的是指他自己從小所接受的拉比學校的傳統,這裡他警告歌羅西人不要被異端教訓的傳統所迷惑。
這節經文最後「擄去」這詞,是指一種出乎黑暗權勢的力量。論到這「權勢」,我們必須曉得三個基本要點:
第一,萬國及萬國幕後都存在著各種迷信及神話中執政掌權主治的權勢,但是基督是超乎這一切權勢的至高至上、至大至能、至榮至聖者,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第二,凡成為神的兒女被釋放的信徒包括歌羅西人,也從各人地方性「假神」手中被釋放。
第三,猶太教所能夠提供給從外邦人基督徒的,事實上也是一種地方性、種族性的信仰,它的教規、條例也不過是以世俗的水準在運作。
所以,在「理學」以外的唯一選擇,就是建立於基督之上的生命及真理的系統,這是與異端教訓屬靈爭戰的交會點。
我們也要曉得異端教訓的三個特點:
一是背離「基督」,沒有基督的生命,雖有基督教的名,所講的卻完全與基督無關,甚至否定基督十字架救恩。
二是「乃照人間的傳統」,不是根據神在聖經中的啟示,乃是根據人的想法和說法,常常是荒誕不經的。
三是「和世上的小學」,表面上好像很奧妙,其實只是很粗淺的俗套,破綻百出,全無真理的智慧。
我們要曉得,任何一種道理教訓,假使和聖經的基本真理相違背,就絕不能稱為基督徒的教訓。
9-10 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他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
9-10 這兩節經文提出為什麼歌羅西人不該被那「理學」網羅的原因: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這句話也是1:19進一步的啟示:19節是說曾經發生的事,這節是說正在發生的事,但兩處所指的都是同一位,就是被榮耀的基督耶穌。
「有形有體」的原文也是「事實上」「實質上」的意思。保羅的重點之一是指道成了肉身,神要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住在他百姓當中,實現那個古老應許的「實質」。當然這節經文並不是無關緊要的教義,這是保羅針對歌羅西人所面對的異端聲明兩個觀點:
第一,基督徒無需要敬拜在神以下的一切超凡的靈,包括天使。更明確地說,所有其他的靈在與基督對比之下都是偶像。現在被高舉的神子人子耶穌基督,不是中級、天使級、帶有神性的靈界人物,他就是奧秘降世的三一神自己。
第二,對多神論受信仰困擾的教徒來說,一神論的各種優點都彙集到基督教,基督不是第二個、不同的神,他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信的獨一真神具體、完全的表現。
那些屬於他的人,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就是照著神的計劃,他用自己的愛、能力及豐富,充滿在屬他的男、女生命中,甚至最終充滿在所有受造物里。現今他已經藉基督及聖靈,使這計劃生效。
這就是歌羅西人在基督里的產業,他們沒需要再從其他來源尋找什麼,他們也不需要順從任何其他的主人,因為基督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元首(頭)」的意義在希伯來文、希臘文和英文中十分有彈性,這元首的含義是針對所有的權力結構,不論古今,政治性、經濟性,或種族性,凡一切可能成為基督的抵擋者,都已經被這位為教會作萬有元首的超越了。
基督徒惟有依靠基督,才能有分於神的生命性情。得著基督,就得著神的一切;沒有基督,就沒有神的任何一點。我們惟有借著經歷基督,才能具體且實際的認識神本性一切的豐盛。神生命的泉源豐豐富富地供應了人一切的需要。
基督如何沒有缺乏,在基督里的生命和生活也照樣沒有缺乏。人有了基督,就不再需要其它執政掌權的來補足了。這就是主在地上教門徒的禱告文所教導的,聖徒要高舉神的名,追求神的國神的義,其他需用的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在基督里已受割禮(11-12)
11-12 你們在他裡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乃是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你們既受洗與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他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他從死里復活神的功用。
11-12 「你們在他裡面受了割禮」,保羅強調歌羅西人已經受了「割禮」,是在基督里受了割禮,沒需要再在肉身上另行割禮。保羅這個教訓證明,猶太教是像攪擾加拉太人一樣攪擾歌羅西人的最大異端。
保羅採用這種說法,不單是身體要受割禮,心也要受割禮,這樣才是真猶太人;也惟有這種「基督式割禮」,從聖靈重生的,才是屬神的基督徒的標誌。這項「基督式割禮」就是把肉身的情慾除去,接受基督的割禮,在受洗中與他一同埋葬,一同復活;信而受洗,見證神福音的大能,活出豐富的實際。
這也是說,信而受洗,歸主名下後,基督徒開始享受屬天生活。但這並不能逃避屬世生活的試探。在屬天和屬世之間,正是積極經歷實際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死和復活的意義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說,受洗就不是一種入教的儀式,乃是真實得救的經歷。
不過,11節說一個人「除去肉體的情慾」,成為基督徒,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肉體」(情慾)不但有「人的罪性」的意義,也同時有某個群體的意義。好比歸入主名的人脫掉衣服下水受洗時,他把舊生命的一切都拋在後頭,包括家庭包括社會,就好像脫離犯罪團伙一樣,不再與原來的群體保持關係。這層意思與這節經文的其他意思比較吻合。
從舊的世界轉移到新的國度,就在浸禮中完成,這樣的功用使許多今日的基督徒感到希奇。其實,11-12兩節是密切聯繫的經文,這裡的全部意思可以拿羅馬書6:2-11與加拉太書3:27來相對應。
保羅在這裡所談的洗禮,並不是把洗禮看成是自動使受洗的人成聖、得永生的儀式。作為猶太人,保羅相信以色列民是神所揀選的「一個族類」,但成為基督徒後,他就把神的百姓是「一個族類」的觀念移到教會上面。
不過這個新的大族類並不是原先同一個種族,乃是集合了天下所有種族。這百姓並不是只有神曉得,人卻無法看見,相反,他們是時空下有形有體的人大聯合,這些人一同稱呼基督為主,在進入這個大家庭時,可以看見的入門方式就是洗禮。
已從律法的吩咐中得自由(13-15)
當保羅講到外邦人如何進入神家時,他總是提到十字架是這件事的根源。他看基督的死廢除了罪的權勢和律法的功用,就都會談到割禮;雖然沒提到「律法」這詞,但講的就是猶太律法。
保羅要引出基督徒在洗禮中,已經與基督的死和復活合一的事實及其重要性。這合一把外邦人原本的地位轉成蒙赦免的罪人,他們進入神家,是律法無法再控訴、原先世界無法控制的人。
13 你們從前在過犯和未受割禮的肉體中死了,神赦免了你們(或作:我們)一切過犯,便叫你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
13 這節經文前半句與以弗所書2:12的十分相近:「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這節經文下半句好像路加福音15:24中的浪子,是「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
不過這裡保羅明確指出,我們是「與基督」一同活過來的,「與基督」三個字是關鍵。我們肉體死要與基督,我們靈命活要與基督。我們盼望到末日才發生的復活,事實上在聖靈給我們的印記和憑據里已經開始了。
如今我們生活在舊世界與新國度這兩個重疊的「世代」里,帶出了挑戰和衝突、虧欠和盈利、跌倒和得勝的實際經歷。但是,我們必須緊緊記得,無論在怎樣的狀態,我們總要因著信,與基督一同活過來。
14-15 又塗抹了在律例上所寫攻擊我們,有礙於我們的字據,把他撤去,釘在十字架上。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就仗著十字架誇勝。
14-15 這兩節經文,是第2章整章文學結構及神學的中心點。這裡保羅明文表示,使人與神隔絕的有兩道籬笆:一是在律例上所寫攻擊我們,有礙於我們的字據;二是一切執政的、掌權的。
拿聖徒來說,神明顯已經銷毀字據,又擄掠了執行的掌權的。但這兩下究竟是什麼?那些「字據」原先如何攻擊我們?那些仇敵又如何被擄?保羅很明顯想回答這幾個問題。
十字架怎樣解決罪的問題呢?保羅在這裡也不是把加略山的成就從神學角度完全表明出來,這裡的目的是集中說明,那些異端教訓,比如割禮等可能使歌羅西人不能因信稱義的肉體事情,要如何藉十字架受對付。
在14節中,我們必須問:「律例」是什麼?「字據」與他有什麼關係?「有礙於我們」寫在「攻擊我們」後面,還有什麼有意義?最重要的問題:神如何撤去這些籬笆?15節的其他問題也在下面一起討論。
首先,「律例」可說是「寫下來的法規」與它的「實施細則」,都是指摩西律法。其次,「字據」相當於「個人所欠的債,由欠債人簽名的一張借條」,這是指各人所欠的罪債。這樣,把律例與字據的解釋聯起來,這就有「由於罪債的實施細則,它攻擊我們」的意思。
這「罪債」在基督時代有一本猶太人的啟示文學作品,描寫為一本由天使保管、記錄每個人罪惡的書冊或帳簿。保羅指出,對於得救的人來說,神已把這帳簿撤去,釘在十字架上。那麼我們就看見,耶穌本身就是背著人類的帳簿釘死在十字架上,因為神的羔羊是背負世人罪孽的。
至於「攻擊我們」與「有礙於我們」這兩項差別很小,但是「攻擊我們的」是積極的反對、敵對,「有礙於我們的」是堵塞我們道路的障礙。在希臘文,14節中詞語的排列次序是「既已塗抹反對我們、手寫的律例、字據,是有礙於我們的」。
「手寫的」,是律法,把猶太人及外邦人圈在罪惡里。當然,摩西律法是把猶太人關在罪里,把外邦人關在神國的門外。現在神塗抹、撤去了律例的攻擊和阻礙,把它釘在十字架上。
這使我們可以看見,當猶太公會逼著耶穌承認神子名份,卻按摩西律法定他為死罪,把他送到羅馬巡撫衙門。彼拉多響應他們的判決,又歪曲他的罪名,按「猶太人的王」、人子身份,釘在十字架上。
我們可以看見,是神,不是彼拉多,把那牌子釘在那裡。這節經文的真理與加拉太書3:13或哥林多後書5:21完全一致。耶穌代表他的百姓,替他們死在十字架上,他們與他同死,就永不需要再死。
這就是神對付罪的方法,使他的百姓能享有新生命。馬丁路德說,這真理就是哥林多後書5:21「奇妙的交換」:基督成為我們的罪,我們成為他的公義。
這樣,這節經文聯繫上下就帶出兩個意義:一是解釋神怎樣赦免罪,把新生命賜給人類。二是藉這真理再次表明,想從猶太教中取得更豐富,或更完整的神百姓的資格是根本沒可能的。
15節整體大意也容易理解,不過細節還要分析。保羅講明由於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成就,執政的、掌權的已經失敗,因此歌羅西人或所有屬於耶穌的人,都不再受他們壓制。但是,到底對「執政的」做了些什麼?是藉著誰(神或基督)做的?在哪裡做的?(在基督里?還是在十字架上?)這三個問題要一起來看。
這句經文主語從14節的「神」轉到「基督」身上,基督把「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擄來」的原文是「剝脫人的衣服」,或「解除武裝」、「掠奪」的意思。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世界的王借著猶太人和羅馬人,把基督衣服脫光,釘在十字架上。但是,神奇妙的大能、智慧的公義,藉著十字架,反倒把執政的掌權的衣服脫光,解除裝備,擄掠了他們,遊街示眾,顯明十字架的得勝。這是這節經文的涵意。
在1:20保羅說藉著十字架與神和好,這裡保羅說仗著十字架誇勝。有人說,這誇勝是關於人墮落的教義。神為基督,藉著基督,並靠基督創造了人,本來很美好、和好的事。但魔鬼藉著罪作為第三者插足,製造了一個複雜的三角關係。
神用他至高的愛來對付這個問題,十字架因此成為神擊敗世界和罪惡、死亡和魔鬼,同時拯救人類,使人與神和好的榮耀。這也是人在人子中同釘十字架的雙重真理:身為罪人,要向罪死,成為「世代的叛徒」;身為按神形象而造的人,要歸向原本的人性,成為「愛的俘虜」,在復活中重新被造。
不要順從猶太規條(16-23)
在保羅的寫作中,經常最重要的字是連接詞,就像這第16節一開頭的「所以」。保羅在這裡要把基督勝過執政的、掌權的含義表明出來。
這些執政的、掌權的曾經把外邦人排除在神的國民以外,擎起「律法及其字據」攻擊他們、阻礙他們。現在保羅提醒歌羅西人,不要再讓普通的人藉著那些「權勢」來玩弄已經徹底失敗的把戲。
16-17 所以,不拘在飲食上,或節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
16-17 這兩節經文首先是兩項警告: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因為律法已經不能再攻擊或阻擋住他們。保羅一般都盡量避免說對立的話,為了開展更多的教導。
「影兒」是對著「實質」說的。就像生活對著生命說,行為對著信心說。形式跟本質有關係,但是本質是根本、是依據。
首先,基督教也是一個肯定世界的宗教,它有自己外在的象徵,並需要在生活行為中活出象徵的實際。
其次,保羅反對反物質主義的教導,他不過是反對死守儀文規條的精神。
再次,「後事」與「影兒」對應,顯出新舊世代之間的對照。基督已經創立了「將來的世代」。猶太教的規條是為神的子民是一族、一文化、一地理區域的舊世代設計的,現在神的國民變成普世性家庭,那些規條就過時了。它們是新世代的「影兒」,既然屬於基督的形體已經來到,就沒必要緊抓住影兒不放了。
最後,保羅用這種的文字來表明,猶太教無非是虛幻世界的產物(影兒),與基督有形有體的實體世界無關。
總的來說,信徒不可因怕人的論斷,轉從人的意思,不敢為真理站住,不討神的喜悅。因為真理只存在基督裡面,離了他便沒有真理。我們的對錯、好壞、信心與行為、生活與生命,不在乎人的論斷,乃在乎神的判斷,求主憐憫!
18-19 不可讓人因著故意謙虛和敬拜天使,就奪去你們的獎賞。這等人拘泥在所見過的(有古卷作:這等人窺察所沒有見過的),隨著自己的欲心,無故的自高自大,不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著他,筋節得以相助聯絡,就因神大得長進。
18-19 當時,歌羅西教會及其周邊除了上面提到的猶太律法主義以外,還出現另外的異端。有一些人認為:神高高在上,人不能直接敬拜神,因此故意假謙虛,說要通過敬拜天使來討神喜悅。
又有一些人認為:他們已經修鍊到一種高超的境界,能夠看見一般人看不見的異象,因此吹噓高人一等。歌羅西人沒有參與「那些喜愛求告天使,敬拜天使的人」特殊的神秘的「屬靈操練」。那些人好像裁判一樣,對歌羅西人進行攻擊和排斥。
「奪去獎賞」原文是體育用詞,指裁判把不守規則的運動員剔除資格,逐出比賽。保羅指出那些異端的三件事:
一是他們所謂「進入屬天的敬拜里」,其實是「進入自己的異象里」;
二是不屬靈的心思使他們無目的地自高自大,誇口「超屬靈」,其實「不屬靈」,是「肉體的心思」;
三是他們不持定元首,表明他們是猶太人,從來沒抓緊基督,所以他們現在就好像沒有頭的身體一樣。
這表示異端要把歌羅西人排除在神的百姓之外,事實上他們自己正不在基督里。可見,教會必從基督自己汲取生命,全教會既然靠著他,在神的計劃中,眾聖徒互相聯絡、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就會有從神來的成長。
從19節來看,「持定元首」是教會長進的秘訣;教會若與元首脫節,就不能長進。在今天教會中,一般信徒最大的毛病,就是持定某一個神的僕人,或是持定某一個教導,或是持定某一種制度。要曉得信徒的長進全在於神,所以即使以某些聖徒為榜樣,也不能高舉人過於高舉基督。每一個信徒都可以和基督自己發生直接關係,生命長進,是神的成分在我們裡面增加。
你們與基督同向這世界及其規條死了(20-23)
保羅最後對假教導的批評,作為第3章正面教導的過渡。20節「你們既與基督同死」,與3:1「你們既與基督一同復活」,顯出有連帶關係。1-2章闡述教義較多,3-4章講論行為較多。
基督里的新生活
20-21 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脫離了世上的小學,為什麼仍象在世俗中活著、服從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呢?
20-21 基督耶穌藉他的死,脫出「權勢」對他的轄制,那些屬於他的人就得以從舊約暴政中被解救出來。那麼為什麼還要活在世俗中,服從它的規條呢?這句話是警告,不是責備。
這裡「規條」是針對那些與「世俗」有關的,就是敵對新制度的舊制度規條,從下面的經文來看,就是屬肉體的,與聖靈的教訓無關。「三不可」加引號,表明這是保羅引別人的話,也是保羅首先反對的。
從20節看出,信徒脫離世俗,是藉著與主同死。世界叫人隨大流,鼓勵人跟風俗,怎麼辦?你與基督同死,你死了,世界就無法害你。
22 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導的。說到這一切,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
22 這節提出反對規條的兩個論點,與耶穌在馬太福音15:1-20及馬可福音7:1-23論潔凈的話很相近,保羅可能有意回應主的話。
第一個論點: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說明針對物質(食物)守規條無用。
第二個論點:這都是照人所吩吩、所教導的,好比馬太福音15:9引以賽亞書29:13的話:「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上面兩個分句的意思是平行的,都是對21節所諷刺的規條提出批判。在實際生活中,人的「吩咐」和「教導」常常會塞住信徒的耳朵,聽不見神的話,結果,行為就敗壞了。
23 這些規條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謙卑,苦待己身,其實在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效。
23 這最後一節是說,那些規條確實有智慧的外表或名聲,比如用私意崇拜,自表謙卑,苦待己身。但是保羅認為,這些宗教規條雖然有很誇張的儀文,以及看上去好像活潑有力、自貶自製的禁慾使它得到虔敬的名聲,其實全是假的空的。
為什麼說它是假的空的呢?因為他們這些規條在約束肉體的放縱上毫無價值。聖靈的純潔在復活的基督里已經進入新生命的盼望中(3:1-4),這不可能藉世俗的方法方式,就是可敗壞的事情來享有。
異端教訓中有一派是禁欲主義者,他們認為身體既然是邪惡的,所以必須把身體看作卑賤的東西,人必須用鞭打它,讓它忍受饑渴,並盡量抑制身體的情慾,來達到信仰的宗旨。
用私意崇拜,就是照著個人的意思設計信仰的方式。全節可以根據原文大意翻譯成:所有這些規條,只不過有些小聰明的名聲,無目的地顯耀自己在宗教上的虔誠,偽裝謙卑的樣子,儘管禁慾修行苦待己身,其實在剋制肉體放縱上,毫無真正價值。
這可以讓我們曉得,規條所以無效,是因為肉體情慾不是幾條規矩所捆得住的,只能在十字架上解決。人的教導,經常使神的兒女「徒有智慧的外貌」,實際又吃足苦頭。「苦待己身」,結果是「毫無功效」。這都表明,基督徒的自由是借著與主同復活,讓主在自己身上掌權作主得到的。
查考聖經,逐節匯解
推薦閱讀:
※效法基督
※基督徒夫妻的三互
※【感恩見證】大難不死信耶穌,為主做個活見證
※唐侃委身基督
TAG:基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