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甲午戰爭中的夾心國

今年的7月25日,是甲午戰爭爆發120年紀念日。這場發生在中日之間的戰爭,因朝鮮而起,在朝鮮打響第一槍,不少重要戰役是在朝鮮進行的,結束戰爭的條約第一款也是關於朝鮮的(本文所稱的朝鮮均系指朝鮮半島及歷史上的朝鮮王朝)。可以說,朝鮮是這場戰爭的另一個直接當事國。但事實上,朝鮮在甲午戰爭中的重要性卻往往被忽略。不僅國內學界對甲午戰爭的重要當事國韓國的相關研究甚少,而在韓國,甲午戰爭被認為是中日兩國為爭奪朝鮮的一場戰爭,所以稱為「清日戰爭」。

2014年3-7月,筆者輾轉韓國首爾、仁川、全州、牙山和天安等地,尋訪甲午戰爭在韓國所遺留下的印記,試圖從韓國的視角來重新梳理甲午之戰的脈絡。

同床異夢的藩屬關係

距離首爾約60公里外的仁川市,是韓國近代化的象徵,曾經歷過朝鮮開港、甲午戰爭、仁川登陸戰等重大歷史事件。而正是在這個距離中國山東半島最近的韓國城市,有一個規模宏大的「中國城」,而這也是甲午戰前中國對朝鮮藩屬關係的象徵。

朝鮮半島歷來同中國唇齒相依、山水相連。依附於中國羽翼之下的朝鮮,長期以來一直採取閉關政策,成為遠東最後一個頑固封閉的王朝,因此有「隱士之國」之稱。19世紀下半葉,隨著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滿清政府在西方的堅船利炮面前喪權辱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安南、琉球、暹羅等傳統屬國紛紛脫離控制,朝鮮成為僅存的最後一個藩屬國。而從1870年代中期開始,朝鮮逐漸成為東亞國際關係的焦點,最終淪為新興近代國家日本挑戰傳統宗主國中國的角力場。

日本自古以來便一直覬覦朝鮮半島。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內「征韓論」的呼聲日益高漲,妄圖以朝鮮作為侵略大陸(中國)的跳板。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簽訂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朝日修好條規》(又稱《江華條約》)。條約的第一款寫道:「朝鮮國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其矛頭直指中國,真實含義是以此否定朝鮮是清朝的藩屬,根本目的是為把朝鮮納入日本的勢力之下掃除障礙。從放寬歷史的視野來看,《江華條約》的簽訂,實際意味著宣告朝鮮對清朝的藩屬關係已然鬆動。

朝鮮國門打開以後,外國勢力開始全面進入朝鮮。在此影響下,朝鮮內部開始出現了一股開化思潮,部分官吏結成開化派,要求對外開國通商,對內變革維新,與守舊派發生激烈鬥爭。受此影響,朝鮮開始遊走於中日兩個大國和世界列強之間,既想藉助日本的力量脫離傳統宗主國清朝的控制,又不願意完全投入日本懷抱而被控制,因而想藉助於俄國的力量以對抗日本,採取「以夷制夷」的策略。

而對於當時內外交困的清政府而言,一方面朝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朝鮮居亞洲要衝,為中國左臂,朝鮮若亡,我之左臂遂斷,藩籬盡撤,後患不可復言」,既想強化對朝鮮的控制,維護最後的藩屬,防止列強以朝鮮為跳板來侵略中國,另一方面又不願為此與日本及其他列強產生直接衝突。清政府對朝鮮政策的搖擺不定,充滿了矛盾和兩難。

1882年7月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清政府罕見地積極干預,派軍隊進入朝鮮平亂,趁機清除親日分子,對朝鮮的話語權大大增強。1882年10月,清朝與朝鮮簽訂《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在朝鮮取得領事裁判權、海關監管權等一系列權益。1884年4月,中國又與朝鮮簽訂《仁川華商租界章程》。這成為仁川唐人街的起源。跟隨赴朝清軍前來的約40名中國商人紮根下來,成為韓國的第一代華僑。

對於日本來說,吞併朝鮮、進佔大陸早已成為既定戰略,一直到18年後發動甲午戰爭,從未有所改變。很快,日本也對朝鮮提出同樣的要求,在仁川獲得租界,和清租界僅一牆之隔。在日本的進逼下,1885年清政府與其簽訂《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約定「朝鮮若有變亂或重大事件,清、日兩國如果其中一國要派兵入朝,應先行文通知對方」。這使得日本獲得了與清朝在朝鮮問題上幾乎平起平坐的權力,也為之後甲午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日本的咄咄逼人、清政府的虛弱無能、朝鮮的首鼠兩端,使得120年前的東亞國際局勢空前複雜。清朝-朝鮮這最後的藩屬關係雖然依舊唇齒相依,但已然同床異夢。

朝鮮內亂給日本可乘之機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肴萬姓膏。燭淚落時民淚落,歌聲高處怨聲高。」這首在朝鮮廣泛傳誦的歌謠,是十九世紀末期朝鮮封建統治者橫徵暴斂,人民在水深火熱之中掙扎的真實寫照,這也成為朝鮮內亂、給日本可乘之機的根源。

史學界公認,1894年爆發的朝鮮東學黨起義是甲午戰爭的導火索。1894年初,以全奉准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反抗壓迫、揭竿而起,並於5月攻佔全羅道的首府全州。面對農民起義的燎原之勢,朝鮮政權大為驚恐,不得不向傳統宗主國清朝求救,借兵鎮壓「亂黨」。時任清北洋大臣李鴻章派直隸提督葉志超率兵2000餘人赴朝鮮協助鎮壓起義軍。與此同時,依據1885年簽訂的《天津會議專條》通知日本。而日本政府當即召開臨時內閣會議,一致通過「保護駐朝公使館和在朝國人安全」出兵朝鮮的議案。

據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出版的《韓國史·清日戰爭和甲午改革卷》記載,1894年6月6日,日本派出先遣部隊,6月9日在仁川登陸並直接向漢城進軍。就在中日兩國陸續向朝鮮出兵時,在國內外政治軍事壓力下,6月11日朝鮮官軍與農民起義軍簽訂了《全州合約》,起義軍宣布退出全州城。此時外國軍隊干涉的理由事實上已經不復存在,而清政府方面也提議中日兩軍同時從朝鮮撤軍。但日本非但不聽從,反而單方面繼續增兵。到6月下旬,集結至仁川-漢城間的日軍兵力已經多達8000餘人,較駐朝清軍已佔絕對優勢。

與此同時,日本加緊對朝鮮政權進行威逼。6月28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照會朝鮮政權,質問朝鮮是否仍然承認是清國的屬國,並且限期回答。6月30日,大鳥圭介再次照會朝鮮政權,提出了朝鮮行政、司法、財政、兵制、教育改革綱領,要求朝鮮方面在規定期限內拿出改革具體意見。7月20日,大鳥圭介向朝鮮發出最後通牒,要其「廢華約、逐華兵」,限三日內答覆。

儘管日本步步進逼,戰爭挑釁意圖早已是暴露無遺,但清政府主管朝鮮事務的李鴻章仍寄希望於列強調停,和戰不定,導致戰機貽誤。直至7月中旬日本已經完成軍事準備,編成聯合艦隊,才幡然醒悟,認識到戰爭已是不可避免,這才開始向朝鮮增兵,但為時已晚。

據《韓國史》記載,7月23日凌晨,日軍突襲景福宮(朝鮮王宮),挾持朝鮮國王高宗和閔妃,扶植了以興宣大院君為首的親日傀儡政府。王宮的迅速陷落,也意味著朝鮮官軍在整個甲午戰爭中幾乎未能做出任何反抗,便成為日軍的附庸,甚至為日軍所驅使成為戰爭的「幫凶」。而部分韓國史書也將在豐島海戰兩天前發生的日軍入侵景福宮事件作為甲午戰爭的起點。

至此,戰爭已箭在弦上。應當說,日本為爭奪朝鮮已經準備十數年之久,即使沒有東學黨起義的爆發,也會尋找其他的理由開戰。

一面倒的戰事

據《韓國史》記載,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在黃海牙山灣外豐島海域的北洋水師,史稱豐島海戰。結果清軍遭受重挫,尤其是運兵船「高升」號被日艦擊沉,船上千餘官兵除200多人被救外,余均殉難。這也標誌著甲午戰爭的正式爆發。

豐島海戰之後,戰爭在數十里外的牙山、天安一帶繼續。位於韓國忠清南道、距離首爾約100公里的牙山市,是一個典型的韓國海邊小城,寧靜而安詳,完全沒有當年那場戰爭的絲毫痕迹。而事實上,不僅甲午戰爭的第一場海戰爆發在牙山灣外的豐島海域,第一場陸戰也爆發在離牙山不遠的成歡驛(今忠清南道天安市西北區成歡邑)。

成歡驛是首爾通往天安、全州的南北咽喉要地,丘陵環繞,沼澤密布,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據《天安市志》記載,1894年7月28日,也就是豐島海戰爆發三天之後,日軍對駐守在成歡驛一帶的清軍聶士成部發起攻擊,激戰一天後清軍敗退,與駐守公州的葉志超部合兵,一路狂奔退守至平壤。

天安市立博物館內,有一幅日軍手繪畫形象描繪了清軍與日軍的作戰場面。在這幅名為《朝鮮國成歡大激戰》的畫作上,一群身著西式洋服的日本軍人與蓄著長辮子的清軍激戰正酣。畫面的遠處,日本軍人在用大炮進行轟炸,一群清軍士兵奪路而逃。

牙山市鹽峙邑江清里(里即村)附近,有一塊當時日軍在牙山戰役打敗清軍後所立的碑石,名為「鎮清岩」。據介紹,這是韓國僅存的幾處甲午戰爭遺迹之一,石碑旁的介紹板上寥寥數語點出了這塊石碑的背景和年代。

成歡之戰是甲午戰爭中日之間的第一場陸戰。如果說,豐島海戰是因為清軍不備被偷襲導致戰敗,那麼在成歡之戰中,清軍曾一度佔據有利地形,但最終仍遭失敗。從戰術上看,反映出清軍的軍事指揮、士兵素質、武器裝備等均遠不如日軍。而從戰略上看,清政府的體制弊端更是暴露無遺,戰和不定導致的軍事準備不足,已經預告了清政府在這場戰爭中必然失敗的可悲結局。

繼成歡之戰後,清軍連戰連敗,平壤戰役、黃海海戰、威海衛之戰、遼東戰役等先後均告失利,不僅損兵折將,更有大片國土淪喪,最終清政府不得不在日本的逼迫下籤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朝鮮「獨立」的屈辱

儘管甲午戰爭主要是中日之間的一場軍事對決,戰爭的結果改變了整個東亞格局,日本代替中國成為亞洲的強者。而且,由於朝鮮半島是甲午戰爭的主要戰場之一,戰爭也給朝鮮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韓國史》這樣寫道,甲午戰爭導致景福宮被占、東學黨起義軍被殘酷鎮壓、明成皇后慘遭殺害、直至最後被日本完全吞併,堪稱「遭受自壬辰倭亂以後民族史上最大的災難」。

韓國國會圖書館一份名為《通過清日戰爭當時戰爭見聞錄看戰爭區域民眾的生活》的研究資料顯示,甲午戰爭時,20多萬日軍的軍需主要依靠戰地籌集解決,因而給朝鮮半島造成了巨大的負擔。據統計,僅當時日軍在朝鮮和中國徵發的民夫累計就高達211萬人次,民夫的死傷無以數計,給朝鮮經濟造成的破壞更是無法估量。

此外,雖然早在戰爭爆發初期,朝鮮官軍便已為日軍所控制,但當時朝鮮半島也處處有東學黨農民起義軍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據韓國史料記載,1894年10月中旬,以全奉准等為首的東學起義軍在全羅道和忠清道一帶再次起兵,奮勇抵抗日軍的侵略。據韓國學界估計,甲午戰爭期間慘遭日軍屠殺的朝鮮農民軍至少高達3萬至3.5萬人。

隨著清朝戰敗,日本在朝鮮的勢力大為膨脹,從而引發與俄國之間的矛盾。為防止朝鮮倒向俄國,日軍和日本浪人於1895年10月8日凌晨突然闖入景福宮,悍然殺害朝鮮的國母閔妃(明成皇后),史稱「乙未事變」。《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中對「乙未事變」條目做如此評價:明成皇后被害事件是日本對韓國所犯惡行的象徵,是韓國民眾心中永遠的痛。

甲午戰爭的戰敗,使清朝勢力徹底退出朝鮮半島,標誌著長期以來的中國宗藩外交時代的結束。1895年1月,朝鮮頒布《洪範十四條》,正式宣布「割斷依附清國慮念,鞏固自主獨立基礎」,原有的藩屬關係轟然倒塌。但是,獨立自主對國力孱弱的朝鮮來說顯然是個奢望。儘管1897年大韓帝國成立,名義上正式擺脫了屬國地位,但日本對朝鮮的控制卻在一步步加強。僅僅數年之後的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徹底將朝鮮半島納入自己的「保護」之中。最終日本於1910年8月正式吞併了朝鮮,韓國將其稱為「庚戌國恥」。

在首爾市的西大門區,有一座名叫「獨立門」的古老牌樓,見證了朝鮮半島的百年風雲變幻。2014年7月21日,在獨立門前,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筆者,「獨立門」的前身為「迎恩門」,是朝鮮專門為迎接中國使節修建的中式牌樓,象徵朝鮮的藩屬國身份,甲午戰爭後,「迎恩門」被拆,「獨立門」建起,寓意朝鮮邁向「獨立自主」,事實上,由於日本的侵略,反而遭受了更大的屈辱。

◎芮曉恆,文史專欄作家,現居韓國。


推薦閱讀:

朝鮮遊記,從威權到極權
「金特會」到底能否如期舉行?朝鮮放狠話 美稱看朝鮮態度
知識點·朝鮮族 | 婚齡達到六十年才能舉辦的回婚禮究竟是什麼
安理會將舉行朝鮮半島核問題公開會 王毅將出席

TAG:戰爭 | 朝鮮 | 甲午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