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倫:改革社會的前進更需要實踐
07-09
(張樂倫共識網/供圖)
編者按:2013年11月21日,由蔡定劍憲法學教育基金管理委員會、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主辦,共識網協辦的「蔡定劍憲法學教育基金2013年頒獎典禮」在中國政法大學成功舉辦,會議上,法學界諸多專家學者圍繞「三中全會決定與中國憲法學研究」展開討論,本文系張樂倫律師在會議上的發言文字稿,經共識網整理,特此刊發。本文未經作者審定。
我想講兩點問題,第一,對於我們憲法學專業的學生而言,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在憲法研究上怎麼做得更好?我不能完全地、直接地回答你們的問題。但是我個人想建議你們多學習,尤其是多學習方法,無論是研究言論自由還是人身安全,或者平等權利、人的尊嚴等憲法問題,在方法上,好的憲法學者都是強調實證調查的,不能空空地做研究。當然,我不是否定理論,理論很重要,現在國內的理論十分多,改革也需要理論,但是現在改革社會的前進更需要實踐。
蔡老師和他班上的最好的朋友劉老師做研究的時候都做了實證調查,儘管他們在研究方法上還是有一些分歧,可最後還是發表了。我看過這個調查,蔡老師早期很強調實證調查,因為真的去了解實際情況之後,實際情況可能會讓大家有點意外,可能是好的,可能是壞的。 中國現在正在經歷很大的變化,一個是人的思想,我剛來中國的時候是80年代,當時,在晚上八點之後,想吃點餃子都實現不了,因為六點半飯店就沒飯菜了,當時留學生需要辦旅遊證,比如去西藏,也沒有辦法。現在看來,這些事都是不可思議的。 現在中國人,在某些問題上也還是"沒有辦法",但往往只要我們往後走半步或者向側面挪半步,辦法就有了,辦法就在我們自己這兒。 第二,很多憲法學者都很強調選舉的問題,它跟憲法和憲政都有關係的,目前,公民選舉權的保障有很多障礙,包括法律、程序和技術性的障礙。所以,如何保障公民的選舉權,對於憲法研究格外得重要。 另外,雖然我們都希望就業,希望將來有家,但是我們做憲法的研究,更多是因為自己有信仰、有理念,不是單純為了就業,還有更高的價值和追求。選舉不是一個夢想,雖然有些障礙,但只要我們在推動,通過我們的一些要求、提法,去改變別人,去碰撞既有的體制,這是推動選舉普及的一個做法。 我是外籍律師,可能不能向大家投票,但是我會幫大家做公關,希望看到更多的在座的憲法研究者們,成為國內人大代表的候選人。謝謝大家!推薦閱讀:
※變法實踐錄(續七)
※2-6 十大綱領展開敘述《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
※形象(象數)風水的實踐應用
※生存·時間·實踐
※【實踐案例】平崗龍系列:聖旨到,無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