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心經的智慧
07-09
文/區宇俊
佛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佛經的書籍汗牛充棟,任何人窮一生的精力和時間也無法把它讀完。普通人如果有誰想這輩子讀完所有的全部佛經,悟通佛理,那麼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在做夢的時候。全世界學佛的人數以億計,對於佛理的領悟多是見仁見智,彷彿是蘇東坡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曾經接觸過一些學佛的人,善知識,善男子,善女人,也拜訪過一些高僧大德,和他們談起佛學,都是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宛如盲人摸象一般。
我自己看過的佛經書籍不算多,充其量也只有那麼幾十部吧,其實也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看,貼切地說只能說是瀏覽,隨便地翻翻,就象上網時瀏覽文章一樣。所以我對於佛經的有關術語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不過我這個人有一個特點,不論是學哪一門東西,不喜歡把時間精力作分散投資,總是喜歡集中精力,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等到對這門東西的精神完全吃透之後,再博覽群書,看看其它同類書籍又會有一些什麼不同的說法。這樣做對於擇書讀就顯得尤其重要,非經典不何,不然一開始就被人帶了去游花園,見到百花爭艷,五彩繽紛,兜兜轉轉就會暈頭轉向不辨出路了。一部書就等於一個武術師父,一開始就跟了一個三腳貓功夫的師父,學的是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日後要矯正過來就相當困難了。 學佛應該選擇哪些書讀呢?俗話說條條道路通羅馬,學佛有八萬四千法門,個個法門都可以,沒有指定是唯一哪個法門,唯一應讀哪一部書。但是話雖然是這樣說,眾多法門之中總有一些法門最為簡捷。我個人認為學佛的人最好是先讀並且多讀心經和金剛經,尤其是心經,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部經對初學佛的人非常有幫助。它是高度濃縮了的佛理,我們能夠理解心經的意義,也就等於理解了佛學的精髓。如果我們一開始讀其它的經書,這部書有這部書的講法,那部書又有那部書的講法,七嘴八舌,就象走入了市場一樣,人聲雖多,但是不知道該聽誰的,那麼必然會使我們越學越糊塗,學它十年八年還不明白佛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不過心經是高度濃縮的文字,總共才有二百多字,普通人不容易看得明白,見到別人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自己也來湊湊熱鬧,來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甚至在和女孩子眉來眼去、打情罵俏的時候也自我解嘲地來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面上瞭然,心中茫然。筆者是一個學易的人,易學才是專業,學佛只是一種「副業」,一種愛好。不過我的學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易經。我常常是用易經的理論去理解佛經,回過頭來再用佛經的理論來參悟易經。世界上的真理往往是殊途同歸的,正如莊子說的「通於一,萬事畢」。一個道理真正通了,其它的道理也就可以觸類旁通。下面我把自己學習心經的一點心得體會與讀者分享,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學佛有一點幫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經名(或者叫經題)是由三個部分組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的人把它理解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有的人把它理解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還有的人把它理解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樣的理解都是不對的。「般若波羅蜜多」,是梵文音譯,即古印度語的原來語音直接用同音漢字表達,此為翻音不翻義。心經,是梵文意譯,即根據古印度語的原意用漢字表達,此為音義俱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中的「般若」,意思近似於漢語中的智慧一詞。不過這種智慧不是一般平凡人的那種智慧,而是大智若愚、大徹大悟一類的智慧。平凡人的智慧不過是屬於聰明的一種,充其量只能算是小智小慧。「般若」是大智大慧,在凡夫的眼中看起來反而好似愚蠢,不容易被接受。因為兩種智慧處於不同的境界上,就象一個人站在天上,一個人站在地下一樣,根本無法比較,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有怎樣的境界才會有怎樣的智慧。「波羅蜜多」,意思近似於漢語的到了另一處境界,到了家,即到了彼岸;其中「波羅」是漢語彼岸的意思,「蜜多」是漢語到了的意思。「心經」,類似於訣竅、心法之類的意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整個經名的意思,用最簡短的一句漢語表達就是:智慧到了家的訣竅。我們平時見到某個人的技藝爐火純青時,說他的技藝真正是已經到家了就是這個意思。讀者能夠真正明白心經的精髓,也可以說是智慧到家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是菩薩的名號,即是人們常說的觀世音。「菩薩」,是已經覺悟了的人,還沒有覺悟的人不能稱為菩薩,只有真正覺悟了的人才有機會稱為菩薩。覺悟什麼呢?不要以為是人們常說的張三有覺悟,李四有覺悟的那種覺悟,那種覺悟是指一個人有正義感,品德高尚,原則性強的意思。此覺悟不同於彼覺悟。如果這種覺悟也算是覺悟,那麼豈不是滿街菩薩?菩薩豈不是很易做、等同於凡夫?這裡所指的覺悟是能夠洞悉宇宙人生的真正道理所在,明白這個宇宙人生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不過覺悟亦有高低之分,菩薩的覺悟和佛的覺悟尚有一定差距,菩薩比佛差一個檔次。菩薩是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基本明白了,還有一點點不是十分明白,還未完全參悟得透。佛是徹底明白了,已經完全沒有不明白的了,所以佛才是徹底覺悟的代稱。「觀自在菩薩」,意思是說這個名叫觀自在的菩薩,不是說看見這個逍遙自在的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中的「行深」,意思是說修行到了道行很深。「般若波羅蜜多」前面已經解釋過了,這裡不再贅述。「時」即時候。「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意思是說修行到了智慧真正到家的那個時候。「照見五蘊皆空」中的「五蘊」,是指宇宙萬有,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換言之就是宇宙中的所有一切,包括物質,能量,非物質,非能量,一切的一切。「照見」,意思是明白到,領悟到。「皆空」,是指全部都不是實有,只是虛幻的境象,是人類感觀上感知出來的東西。「照見五蘊皆空」,意思是指明白和領悟到了宇宙中所有能夠感知的東西都是虛的,不是實在的,只是屬於人類自己感觀上感知得來的。「度一切苦厄」中的「度」,是指滅度、消除,意思是說消除了心中所有的痛苦和困厄。凡夫之所以有痛苦和困厄,是因為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致,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原來是怎麼回事,心中也就再沒有任何痛苦和困厄了。這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話,用現在的語言表達意思是說:觀自在這個菩薩,修行到道行深了,智慧真正到了家,明白到宇宙人生原來不過是這麼回事,一切宇宙萬有都是虛幻不實的,只不過是人類自己的感覺器官感知出來的罷了,因而消除了心中所有的痛苦和困厄而得到大自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對一個人的稱呼,就象我們叫張三家的孩子,李四家的孩子一樣。也有人說這裡的「舍利子」是指舍利弗。總之,這裡的「舍利子」不是指高僧大德們圓寂之後身體上留存下來的那種堅硬的結晶體,舍利子的名稱雖然一樣,不過兩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不同概念。「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就是心經蘊涵的智慧之所在了。「色」是指物質世界的萬事萬物,我們的感覺器官可以發揮功能作用,可以感知得到,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聞得香,嘗得味一類的那些東西;「空」是指宇宙的實相,我們可以把它視為基本粒子世界或是能量世界,我們的感覺器官發揮不了功能作用,無法感知得到,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聞不得,嘗不了。「異」就是不同的意思,「不異」就是沒有不同,完全一樣。為什麼說色和空沒有不同,色其實就是空,空就是色呢?這是區別智慧與非智慧的分水嶺了。 我們人類感知這個世界都是大致相近的,之所以大致相近,是由於我們的感知器官構造相近。儘管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膚色不同,體型高矮各異,思維方式亦各有各的特點,但是對於事物的感知卻是十分接近的。比如說,對顏色的感知人人都是差不多(色盲的人例外),綠色的大家都會認為是綠色,只會有色深色淺的差異,不會有人把綠色看作是紅色。對聲音的感知人人亦很相近(耳聾的人除外),雷鳴大家聽起來都會知道是雷鳴,不會有人聽成了狼嚎。對氣味的感知各國的人也是一樣,香的就是香的,不會有人感覺到是臭不可聞。對食物味道的感知各人亦大致相近,甜的大家都會覺得它甜,沒有人會感覺是辣得要命。觸覺亦然,人人大致差不多,火灼手時誰都會覺得痛,沒有人只會感覺到非常好笑。除非是身體上發生了病變,不然人人的感知都是非常接近的,不同的個體之間差異不會太大。 其它動物對事物的感知是否也與我們人類相近呢?那就未必了。我們人類看見今天的天空是藍天白雲,其它動物看到的是否也是一樣的呢?我們人類聽不見十公里之外有人說話的聲音,其它動物是否也聽不見呢?我們人類聞那食品已經是發臭了,其它動物聞那食品是否也是臭的呢?如此等等。還有,不同的物種之間,不同的物種個體之間,對色、聲、香、味、觸的感知是否都是完全一樣的呢?科學考察告訴我們,彼此之間可以說有相似,亦有不相似。為什麼呢?相似是彼此的感官構造相似,不相似是彼此的感官構造有差異。即是說,決定感知的相似或者不相似的原因在於物種感覺器官的構造!這樣就帶出了一個問題,這個世界、這個宇宙及其所有存在物的實相究竟是怎樣的呢?是我們人類感知那樣的呢,還是狗只感知那樣的呢,抑或是小毛蟲感知那樣的呢?如果我們人類把感官的基因進行改造,改造之後我們再來感知這個世界、這個宇宙及其存在物,那麼我們感知的結果是否和改造之前一模一樣呢?這個世界、這個宇宙及其存在物的實相是基因改造前那樣的呢,還是基因改造後那樣的呢? 由此可見,我們認知的這個世界、這個宇宙及其存在物的現狀,其實是我們感官的產物,並不是宇宙本來的實相。不同的物種,不同的生命個體,不同的感官構造就會出現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宇宙及其存在物。荊軻刺秦王時那種「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項羽別虞姬時那種「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嘆息,李清照傷春悲秋時那種「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感懷,南唐後主李煜吟詠「無言獨上高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的無奈,全都是由心之所生,是屬於虛幻境象。所以佛祖教導徒兒說「世界是由心所造」就是這個意思。 既然宇宙萬物全部都是我們的感官產生的,那麼是否「色即是空」呢?反過來說,宇宙萬物的實相既然並非真如我們感知的那樣,那麼是否「空即是色」呢?色與空兩者既然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不同點,那麼是否「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呢?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一句中的「受」,意思是指授受,引伸為言行;「想」是指思考、思維,引伸為心理活動;「行」和「識」意思亦是指言行與心理活動。「亦復如是」意思是也都是一樣的。這一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的一切言行以及心理活動,與我們所感知的大千世界一樣,同樣是屬於感官的產物,是虛幻不實的。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里的「諸法」,是指一切法,不是指特定的某幾個法。佛學把一切法歸納為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裡的「諸法」 是泛指一切法。「空相」意思是虛幻不實,不是實有。這一句話的意思是說,舍利子啊,一切法全部是虛幻的,來自於感官上感覺出來的罷了,不是真實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指「諸法」的特徵,換言之也即是宇宙中萬事萬物的本質特徵。為什麼說它「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呢?這就要對我們這個宇宙有所了解才能夠明白了。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中每天發生的任何一件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沒有事物會無緣無故地發生,也沒有事物發生之後而沒有結果,換言之即是說一切事物的發生都會有前因後果。這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的道理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既然一切事物都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在因」,那麼等於說因與果的關係沒有源頭,沒有結尾。換言之即是說宇宙中沒有始祖因,沒有終末果,不存在所謂的「第一因」問題,也不存在所謂的「最終果」問題。因與果的關係既然是沒頭沒尾,而且一個因可以帶出眾多果,眾多因又可以帶出一個果,那麼因與果的關係只能是一個類球形的網狀關係,這種關係有限無邊。這樣的話,因與果的互變關係就會存在一個總變數,宇宙中萬事萬物的發生和變化是依據這個總變數而變來變去,變盡之後又再重新開始,就象一個百變魔方。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不可能新增,不可能消失,永存宇宙,就象早已錄製好了的一套長篇電視劇。這套長劇在宇宙中不斷地播放,誰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億年才能夠播完(按照邵康節《皇極經世》的說法是一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即一次小循環結束,十二次小循環為一次大循環,即我所說的一切重新再現,但是這個循環時間未必準確),不過播完了又會重新再播,這樣不斷地周而復始,直至永恆。劇中人(宇宙中的眾生)並不知道是這種情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唯有看劇的佛祖、菩薩的智慧到家了才會明白,播來播去都是亘古不變的那些東西,並沒有什麼新創的節目!所以易學中有三易之理:簡易,變易,不易。「簡易」,就是說易理是很簡單易明的;「變易」,就是說易理是時刻變化著的,永遠地「變動不居,周流六虛」的;「不易」,就是說易理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道」在裡頭。這個「不易」,就是宇宙的實相,即「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永恆不變。我們感知到的變,是由於生命短暫,是短期生命的短期感知的結果,就象「夏蟲不可與語冰,井蛙不可與談天」一樣,不容易令其明白。如果我們的生命有無限地長,從長期的角度來感知,那麼就會很容易明白宇宙的萬事萬物是沒有絲毫改變的,只有不斷地重複再現(請參閱拙文《區氏時空還原論》)。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明白了前面講述的道理之後,我們理解這一段話就很容易了。既然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的萬事萬事沒有生滅,它的出現只不過象電視劇的重播,說穿了只是一種現象的重新再現,那麼我們感知到的五彩繽紛的世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乃至我們自己的言行,心理活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的所有一切,全部只是幻象,不是宇宙的實相。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垂(原文垂字帶土旁),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垂」是指菩薩,菩薩是它的簡稱,即覺悟了的人。「究竟涅槃」,意思近似於漢語的徹底寂滅。這一段話用現在的語言表達意思是說: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得到的緣故,菩薩按照他到了家的智慧而心裡沒有牽掛,由於心裡沒有牽掛的緣故,就沒有了恐懼和胡思亂想,內心宛若止水一樣極為平靜。這個世界、這個宇宙既然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那麼就無所謂得,無所謂失。今天破財了,並不是真的破,而是感知上的破;明天發財了,也並非真發,而是感知上的發,是我們自己的感官在起作用,真真正正是自欺欺人!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我們還有什麼值得恐懼和胡思亂想的呢?一切隨遇而安就是了。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裡的「三世諸佛」,是指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最徹底覺悟的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為無上正等正覺,換言之即是最正確無誤、無人可與倫比的卓越見解。這一句意思是說: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所有一切徹底覺悟的人,按照他已經到了家的智慧的緣故,獲得了對於宇宙人生最正確無誤、無人可與之倫比的卓越見解。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什麼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呢?筆者暫時還未見到有釋經的書籍對它作過解釋(筆者讀過的佛經不多,也許是孤陋寡聞吧),不過筆者認為這是極言「般若波羅蜜多」的殊勝妙處罷了。這句話的大意是說:所以明白到智慧達到了另一處超凡入聖的境界,(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非常神奇的,是非常明白不過的,是再也沒有能夠超出它的,是沒有能夠與之倫比的神妙語言,它可以消除內心一切的痛苦,這話是真的,沒有半點虛假。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一段話是密咒的內容。「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這一句依然是顯咒,近似於漢語的所以說智慧到家了,立刻說道之意。這裡的第一個「咒」字疑是衍文。「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是密咒,是譯經的人有意為之,故意不翻,保持它神秘的面紗,令人在明與不明之間,這樣對學佛的人反而更有裨益。 心經的智慧主要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和「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幾句上,凡夫不容易參悟得透。即使筆者現在解讀了,依然還會有一些人怎麼想也想不明白,不會認同,這就是牽涉到一個人的慧根問題了。每一個人的慧根可以說是先天生成的,不是後天的學習可以改變。所以佛祖說法四十九年,佛學流傳了二千多年,成佛的人依然廖若晨星就是這個緣故。讀者如果真正明白筆者以上所說的是什麼,那麼距離成佛已經不遠了,何須再皓首窮經呢?推薦閱讀:
※智慧人生:人生,說懂不懂,說清不清,糊裡糊塗
※詐騙電話(智慧故事)
※佛弟子如何以智慧之心學習忍辱?
※十五句白居易的詩,讀盡蒼涼,充滿智慧和感悟
※歷史能臣如何在官場夾縫中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