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詠詩歌: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前記:祖詠,盛唐時期詩人,《全唐詩》存詩一卷,共36首。他的詩歌以贈答酬和、羈旅行役、山水田園之作為主,代表作品為五絕《終南望余雪》和七律《望薊門》。
終南望余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祖詠,盛唐時期詩人,大家熟悉他的這首詩歌,但是不一定熟悉他這個人。他因此詩考中進士,但是卻未做過官,算是個隱士。關於他的生平事迹,我們只能從零星的歷史資料中略知一二。
祖詠,生卒年不詳,洛陽人,大致生活於武則天末年至唐玄宗天寶年間。開元十二年(724)年,進士及第。可能用於某種原因,長期未授予官職。後移居汝水以北別業,漁椎終老。他與王維關係很好,王維在濟南做官時,有《贈祖三詠》詩:「結交二十載,不得一日展。貧病子既深,契闊余不淺。」他的詩歌,以贈答酬和、羈旅行役、山水田園之作為主,唐代詩選家殷璠在《河嶽英靈集》中評其詩:「翦刻省靜,用思尤苦,氣雖不高,調頗凌俗,足稱為才子也。」
他的詩歌,《全唐詩》存詩一卷,共36首,代表作品有《終南望余雪》和《望薊門》。我們今天要賞析的這首《終南望余雪》,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下面我們先聽故事,後品詩。
我門都知道,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但是真正推行起來還是在唐朝。唐朝取士的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種是以詩賦取士,考中的人稱為進士,由吏部考核後授予一定的官職。這是許多讀書人十年苦讀寒窗的動力所在,也是很多士子比較看重的一條進仕之途。按照唐代的科舉制度,各州縣選拔的士子進貢京師長安,要在尚書省進行考試,由禮部主持進士考試,叫做「省試」,也叫做「會試」。考試的時候固定要做一首五言六韻的排律,共是十二局,叫做「試貼詩」。
據南宋計有功的《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祖詠在長安應試的時候,考官出的考題是《終南望餘雪》。按照考試規定應該是要寫十二句,祖詠只寫了四句,即「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寫完後,祖詠就交卷了。當時的主考官看了之後覺得寫得不錯,但是不符合考試的規定。於是提醒祖詠補上剩下的八句,但是祖詠對考官說,意思已經完備,再寫就是畫蛇添足,說完就出了考場。當時,這件事情引起了轟動,朝廷出於對人才的看重,還是破例讓他進士及第。唐朝時期的科舉考試,進士的名額很少,和祖詠一起考中的只有21人,可見祖詠的詩才還是不錯的。
雖然由於此詩考中進士,但是要想做官,還需要參加制科考試。可能祖詠不擅長此類考試,為被授予官職。至於其中的原因,歷史無記載,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他由於這首詩歌,能夠盛唐諸多著名詩人中佔得一席之地。聽完祖詠的故事,了解了這首詩歌的來源,下面我們就一起品詩吧。
從題目來看,這是一首寫終南山雪景的詩歌。這首詩歌后人評價很高,清代大詩人王士禎在《漁洋詩話》中,把此詩與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和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並列,稱為詠雪的「最佳」之作。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這兩句的意思是:從長安城遠遠望去,終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頂上的余雪還未融化,好似漂浮在雲端一般。
「終南」,即終南山,在長安城西南六十里,海拔2604米,自古以來就是道家仙山,大詩人陶潛和王維都曾隱居於此。「陰嶺」,就是山的北面,古語有「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長安城在山的北面,向南望去正好是終南山的陰嶺。山北為背陰坡,溫度較山南低,故有餘雪。「秀」,既言終南山風景秀麗,又特指下句的雪景。「浮」,漂浮的意思。按照常理,山頂積雪是不能漂浮的,只有雲在風的作用下,才會漂浮。因此,「浮」字不僅表明終南山的峭拔高聳,而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從長安遙望終南山余雪的感覺。由於長安城離終南山很遠,從長安城望去,終南山頂積雪隱隱約約,彷彿漂浮在雲中一般。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這兩句的意思是:雨雪過後,天氣轉晴,山林的表面一片明亮,日暮時分,溫度下降,讓人感覺長安城中更加寒冷。
「林表」,山林的表面。「霽」,雨雪過後天氣轉晴的天氣現象。「城中」,長安城中。「暮」,日落時分。第三句,給我們描繪的是雨雪初晴後特有的感覺,刻畫真實。「霽」是「林表明」的原因,雨雪初晴,空氣中的塵埃減少,天氣更加明朗,視野更加開闊,才能看清終南山上的景色。第四句,將視線轉移到長安城,寫望中之感。終南山陰嶺,尚有餘雪,這是「一寒」;雨雪後初晴,寒光閃耀,這是「二寒」;日暮時分,溫度下降,這是「三寒」。在三寒的作用下,「城中增寒」的感覺就自然而然了。
這首詩歌,首句詩人將視線從長安城移到終南山,三句寫終南山雪中之景,末句又將視線從終南山回歸長安城,從所見到所感,的確像詩人自己說的「意盡」了。
推薦閱讀:
※詩歌:友誼,淡淡的
※《身體就像聖母瑪利亞》/魯米
※如何看待兩漢詩歌《日出入》的創作背景?
※漢代想做官必須先練字,如果當下這樣做會怎樣?
※宋詞《釵頭鳳·世情薄》寫出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TAG: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