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諸侯爭霸時代的越國

越國,中華遠古諸侯爭霸時代十二王國之一。

越國的先祖是王族分封時代夏朝首任王姒禹的後裔姒無餘。姒無餘的祖父是夏朝五任王姒相,父親是夏朝六任王姒少康。少康十三年(前1924),夏王姒少康封庶子姒無餘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市會稽山),以祭祀和守護夏禹的宗廟。

會稽山原名苗山(又作茅山、防山),夏禹稱王時曾在這裡大會諸侯,計功封爵,後始稱會稽。夏禹去世後,遺體就葬在會稽山上,並在山上修築城郭,先後建有嶕峴大城、會稽山上城、會稽山北城等。姒無餘被封於會稽後,一改中原風俗,令其族身刺花紋,頭剪短髮。他帶領族人在當地斬草辟荒,開墾田地,修造莊園,建立起一個新的國家,國號「越」,並在會稽山下修建城郭(今浙江紹興市紹興縣),立為國都。

姒無餘初都於秦余望南(今紹興市紹興縣蘭亭鎮花街村),為越國首任君。

姒無餘傳位於兒子姒丕誠,為二任君。

姒丕誠傳位於兒子姒宗元,為第三任君。

姒宗元傳位於兒子姒紹聖,為第四任君。

姒紹聖傳位於姒毅正,為第五任君。

姒毅正傳位於姒子誠,為第六任君。

姒子誠傳位於姒婁,為第七任君。

姒婁傳位於姒俶,姒俶遷都於埤(pí)中(今紹興諸暨市店口鎮),為第八任君。

姒俶傳位於姒枋,為第九任君。

姒枋傳位於姒菪(dàng),為第十任君。

傳位於姒潛,為第十一任君。

姒潛傳位於姒扃,為第十二任君。

姒扃傳位於姒厲,為第十三任君。

姒厲傳位於姒皓,為第十四任君。

姒皓傳位於姒僮,為第十五任君。

姒僮傳位於姒渾淳,為第十六任君。

姒渾淳傳位於姒仲庚,為第十七任君。

姒仲庚傳位於姒太辛,為第十八任君。

姒太辛傳位於姒咸享,為第十九任君。

姒咸享傳位於姒寀(cǎi遷都於大部(今紹興諸暨市楓橋鎮)為第二十任君。

姒寀傳位於姒浤([hóng),為第二十一任君。

姒浤傳位於姒天表,為第二十二任君。商王朝滅亡,越國失去侯位。

姒天表傳位於姒訶,為第二十三任君。

姒訶傳位於姒加佑,為第二十四任君。

姒加佑傳位於姒子升,為第二十五任君。

姒子升傳位於姒綱,為第二十六任君。

姒綱傳位於姒汝稷,為第二十七任君。

姒汝稷傳位於姒洽,為第二十八任君。

姒洽傳位於姒杞,為第二十九任君。

姒杞傳位於姒少連,姒少連遷都於山南(今浙江省東陽市六石鎮),為第三十任君。

姒少連傳位於姒騮,為第三十一任君。

姒騮傳位於姒逸,為第三十二任君。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周平王東遷。

越子姒逸傳位於姒鯉,為第三十三任君。

越子姒鯉傳位於姒必高,為第三十四任君。

越子姒必高傳位於兒子姒無壬,姒無壬遷都於嶕峴(jiāoxiàn,今浙江省義烏市稠城街道),為第三十五任君。

周襄王三十一年(庚子,前621),周襄王封越國國君姒無壬為越侯。姒無壬在位執政三十年(前621-591)卒,傳位於兒子姒無譯,為第三十六任君。

越侯姒無譯在位執政二十六年(前591-565)卒,傳位於兒子姒夫譚,號越侯夫譚,為第三十七任君。

越侯夫譚在位執政二十七年(前565-538)卒,傳位於兒子姒允常,號越侯允常。越侯允常遷都於勾嵊(浙江紹興諸暨市牌頭鎮),為第三十八任君。

越國至越侯姒允常在位的時候,國家已經十分富有。這時候,比鄰的吳國在江南稱霸,時常入侵和掠奪越國的居民和財產,使越國人對吳人充滿了仇恨。周敬王十年(前510),吳王闔閭發動了大規模的侵越戰爭,殺死和俘獲了許多越國人,侵佔了越國大片領土。

越侯姒允常組織越國人奮起反抗,終於打退了入侵的吳國人。此後姒允常為了對付吳國,開始建立和訓練專業的軍隊,加強邊境的防守,給予侵略者有力的回擊,先後打退了幾次進犯的吳軍,使吳國人再也不敢輕易入侵。

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夏天,越侯姒允常見臨近的楚國和吳國都已經稱王,便和大臣們商議決定越國也正式稱王。但是就在越國上下緊張籌備越王國開國大典的時候,姒允常突然得了急病,救治無效,數日後病逝于越都宮中。

越侯允常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二年(前538-497)卒,傳位於他的兒子姒勾踐。姒勾踐即位後正式稱王,建立越王國,成為江南的又一個大國。

姒勾踐即位後,追認父親姒允常為越王。

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越國滅掉吳國,與齊、晉、魯、宋等諸侯國會盟於徐州(又作舒州,今山東棗莊滕州市),越國被推為盟主,開始稱霸。

越國的都城:初都於秦余望南(今紹興市紹興縣蘭亭鎮花街村);

八任君越侯俶遷都於埤中(今紹興諸暨市店口鎮),為前一遷;

二十任君越侯寀遷都於大部(今紹興諸暨市楓橋鎮)為前二遷;

三十任君越子少連遷都於山南(今浙江省東陽市六石鎮)為前三遷;

三十五任君越侯姒無壬遷都於嶕峴(今浙江省義烏市稠城街道),為前四遷;

三十八任君越侯允常遷都於勾嵊(浙江紹興諸暨市牌頭鎮)為前五遷。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踐復國後遷都於平陽(今浙江紹興縣平水鎮),此為後一遷;

越王勾踐九年(前488),首任王勾踐遷都於會稽城(今浙江紹興市舊城),為後二遷;

越王勾踐二十九年(前468),勾踐遷都於琅琊(今山東青島膠南市北),為後三遷;

越王翳三十三年(壬寅,前379),五任王姒翳遷都於吳邑(即姑蘇,今江蘇蘇州市舊城),為後四遷;

姒無疆二十二年(前333),姒無疆的兒子姒玉遷都於會稽(今紹興越城),為後五遷。

從始建國到滅亡,越國共經歷了「前五」「後五」十次遷都。

越國的疆域:史籍中關於越國早期疆域的明確記載,首見於《國語》:「勾踐之地,南至於句無(今浙江諸暨),北至於御兒(今嘉興),東至於娜(今寧波),西至於姑蔑(今衢縣),廣運百里。」其範圍大致在今寧紹平原、杭棄湖平原和金衢丘陵地一帶。從考古發掘看,這一帶都有幾何印紋陶一類具有明顯越文化特徵的遺物出土。因而可以肯定,《國語》中所說的勾踐之地為越國早期疆域。越國早期疆域,雖不能與「楚地千里」相比,但在當時南方的各諸侯國中,其疆域範圍還算是比較大的。勾踐滅吳後,疆域擴展到今浙江省全部、江西省東部、安徽省南部、江蘇省大部,上海市及山東南部的部分地區。

越國於公元前497年建立王國,歷十任王,傳國一百六十五年(前497—前333)。

首任王姒勾踐,在位執政三十二年(前497—前465)。

二任王姒鹿郢,在位執政六年(前464—前459)。

三任王姒不壽,在位執政十年(前458449)。

四任王姒朱勾,在位執政三十六年(前448—前412)。

五任王姒翳,在位執政三十六年(前411—前376)。

六任王姒諸咎,在位執政虛記四月(前376.7—前376.10)。

七任王姒錯枝,在位執政虛記二年(前376—前375)。

八任王姒之侯,在位執政十二年(前374—前363)。

九任王姒無顓,在位執政八年(前362—前355)。

十任王姒無疆,在位執政二十二年(前354—前333)。

越國在越王姒無疆二十二年(前333)被楚威王所滅。其餘部退居越國故都會稽城,又堅守了十餘年。至周赧王九年(前306),楚懷王派兵征討江東,攻破會稽城,越國徹底滅亡。

推薦閱讀:

劉 榮:當好新時代民族團結的踐行者 促進者 守護者:中國民族工作的新趨勢
硬筆時代新風貌
《我養你小 你養我老》的時代漸行漸遠
新互聯網+時代下的 消費升級該關注什麼?·每日商報
今日頭條整改,一場新時代的「禁毒戰爭」已經打響!

TAG: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