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拖延心理學》

  ㈠:心理根源:人之所以產生拖延是因為「恐懼」  ⑴:對失敗的恐懼  很多拖延者擔心被他人評判或者被自我評判,害怕自己的不足被人發現,害怕付出了最大的努力還是做得不夠好,害怕自己因為完不成任務而被視為能力不足,從而對某件事情遲遲不動手做,以拖延的選擇迎接最後期限的來臨。  ⑵:對成功的恐懼  當我第一次聽到有對成功的恐懼時,心中難免不乏感覺有點奇怪,怎麼會有人害怕成功?但答案其實是令人信服的。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要取得成就,離不開朝朝夕夕的努力,可是對於有些拖延者來講,要付出,簡直就是要命,拒絕挑戰自己,所以選擇拖延而不採取任何可以提高自己的行動,安於現狀;而對於其他一些拖延者而說,他們不想取得成功是因為害怕別人會加大對他們的期待,從而使自己焦慮,害怕自己會變成一個工作狂,更害怕因為取得成功自己而受到攻擊(比如在工作上別人因為妒忌而進行挑釁)  ⑶:對失去控制權的恐懼  有些人不喜歡被規則所約束,會刻意抗拒一切來自上級的吩咐,因為指令會給人帶來自我的擠壓,自我的控制權被別人所摘走,所以拖延者都會以拖延的方式來面對所安排的任務。  ⑷:對疏遠的恐懼  當一個人感到他們無法完全靠自己做事的時候,就會在需要獨立運作的事情上退縮彷徨,沒有別人的幫助或一起共事,自己會感覺舉步維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選擇拖延,抱有在最後一刻時會有別人來解救自己的幻想。  ⑸:對親近的恐懼  有些拖延者會在他們努力和付出即將有所回報時,擔憂別人會奪取這份榮譽,當在親密關係下,害怕自己不為人知的陰暗一面被暴露得一覽無遺,所以就用拖延來「保護」自己。  ㈡:生物因素:大腦神經、身體狀況與拖延的關係  ⑴:大腦神經與拖延的關係  當我們在做某件事情做得越多,我們的大腦就會對那個活動反應越多,此時在大腦里就會形成「精神軌道」,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一旦大腦受到這件事的刺激就會以相應的反應來加以回應,比如當我們遇見一個棘手的問題,我們總是逃避不去解決它,久而久之,這種逃避的想法就在大腦里愈加愈深,從而形成精神軌道,下一次再次碰見時,我們就會以拖延的方式做以回應。  ⑵:身體狀況跟拖延者的關係  很多人拖延是因為在執行力上存在著障礙,永遠走不出第一步;自己的注意力缺失易分散,難以集中;患有抑鬱症,對重要的事情拖沓不前;還有易焦慮和睡眠問題,這些身體癥狀都會造成拖延的形成。(所以這下我們知道經常鍛煉身體對我們有多大的重要性,好的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要定時鍛煉,保持好的心態,保證充足的睡眠)  ㈢:人生經驗:家庭環境與拖延的關係  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是很深的,甚至到我們成人後,他們依然在影響著我們,而通常我們意識不到這些影響的存在,比如:①:父母對孩子的施加壓力,要求孩子事事做得完美,②:父母對孩子全權控制,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這些影響都會讓孩子在小時候就開始養成拖延的習慣。  ㈣:拖延者如何定義自我  ⑴:完美主義者  拖延者把自己視為一個完美主義者,認為自己一個人能把每件事(包括不能做到的事)都辦得完美出色,毫無瑕疵,不接受平庸,因為這標誌者自己的無能,以為自己可以精通每一件事,然而,這種慾望致使他在每件事上都毫無建樹。  ㈤:解決拖延的辦法  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對如何解決拖延下手:制定可操作性的目標;如何高效管理時間;學會「接受」他人的幫助和拒絕沒有意義的追求;通過釋放壓力來解決拖延  ⑴:制定可操作性的目標  不同的拖延者具有不同的拖延借口,譬如:我還沒有準備好,所以不開始動手做;我在玩十分鐘;我把工作留到周末做等等的理由,出現這些情況大部分是因為拖延者沒有制定一個具體的做事計劃,所以現在我們可以藉助制定計劃這個武器幫助我們擺脫拖延  ①制定一個目標:比如在下周我會做什麼事情一一寫在計劃表上;  ②把目標分成幾個小的步驟:不管一個目標是大是小,達成任何目標的唯一辦法就是一步一步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③為自己設置一個適合做事的環境:有些人在嘈雜的環境下是無法集中精力的,當換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做事就會有頭緒;  ④:在取得進步之後獎賞自己:即使是取得一個小小的進步,只要離目標進了一步,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回饋自己  ⑤:無需完美:一個完美主義者,就可能會陷入一場要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得絕對圓滿的掙扎之中,如果我們放棄在每一個環節對於完美的執著,那麼就會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更多的事情。  ⑥:可以用便條提示自己該做什麼  ⑵:如何高效地管理時間  ①:利用好零碎時間:學會利用零碎時間,而不是消極等待整塊的時間出現,我們可以利用睡前的半個時辰讀一篇文章,下班坐車途中閱讀新聞,也可以在等待的時候做已經制定好的目標,哪怕只做一點點,那也是進步。  ②:分派任務:把首要的事情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將事情分出輕重緩急,我們應該花時間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而將不那麼重要的事情委派出去,  ③:找出你的最佳時間:每個人都有一個自然的生物節奏,想想一天當中什麼時候腦力最為旺盛,什麼時候體力最充沛,什麼時候適合社交,什麼時候精神最差,我們應該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做合適事情。  ⑶:學會尋求他人的幫助和拒絕沒有意義的追求:  ①:有些人不喜歡尋求別人的幫助,因為他們感覺依靠他人就是一種失敗,我們必須要學會正確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有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應該尋求幫助;  ②:做公開的承諾:如果把自己的計劃與目標公開,實現起來就會變得更容易。比如告訴朋友自己決心減肥,這樣的效果好於自己對自己作承諾。  ③:一起合作制定計劃:和別人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努力,那麼這個計劃會更具有可行性,面對問題,也許別人會找到一個更好並且自己未曾想到過的辦法。  ④:對空洞性的事物說不:我們經常會將時間用在一些無關緊要和有害無益的事情上,如果你所做的的事情無法讓你向著自己的方向前進,那麼就不要去做它。  ⑤:對不適合你的人說不:經過我們的不斷成長,漸漸感知真心朋友的定義,我們應該將時間花在那些對我們坦誠相待,一起歡笑,相互信任,在困難的時候可以依靠的朋友。  ㈣:通過釋放壓力來減輕拖延  ①:運動除了帶來身體上的健康,也會幫助情緒得到改善,給我們的身心帶來和諧的狀態,當我們對一件棘手的事無從下手時,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休息,休息可以打破我們的恐慌和焦慮的神經迴路,這樣我們的頭腦就會變得更加的清醒。  ②:調整自己的心情狀態:我們可以試著調整自己的呼吸節奏,心跳節奏,讓自己處於一種平和的狀態中,這會給我們帶來能量,思路變得更加清晰。  以上是我整理來自《拖延心理學》的內容,我把我自己認為比較核心的東西呈現出來,書中引薦了很多關於神經科學的發現,和不同年齡階段對應不同的時間感知,介紹地非常仔細,列舉了很多例子作以論證,如果感興趣,可以細細品味這本幫助自我的實用性書籍。 0  0
推薦閱讀: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定義往往比事實還重要
家庭治療:一場沒有法官的狼人殺
有趣的心理學,認真讀一下,將受益終生。送給那些受過傷的孩紙
你是否有計算過,你還能陪父母多少時間
維度性抑鬱症心理諮詢與研究

TAG:心理學 | 心理 |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