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師兄講《通書》(終結篇)
07-09
《通書·蒙艮第四十》 「童蒙求我,我正果行,如筮焉。筮,叩神也,再三則瀆矣,瀆則不告也。我正果行,如筮焉。筮,叩神也,再三則瀆矣,瀆則不告也。山下出泉,靜而清也。汨則亂,亂不決也,慎哉,其惟時中乎!艮其背,背非見也;靜則止,止非為也,為不止矣。其道也深乎!」 這一章讀起來讓人很有感觸的,這本《通書》我們一起學習了半年,剛開始一點都不了解,現在到了尾聲,通過《蒙》《艮》兩卦的精神,就能把整個學習過程都體會出來。所以周敦頤先生把《蒙》《艮》二卦作為《通書》最後一章也是有他的深意的,可以說真正是用心良苦。 我們現代人對真正的傳統文化,大多數人都還處在童蒙這樣一個階段。真正是如此,我自己也是這種感覺,在很多地方都還是懵懵懂懂的。《蒙》卦的蒙字,通萌芽的萌字,指的是剛剛開始,最初的生髮狀態。不管是做事情,做學問,都有一個最初的學步階段。整個《蒙》卦就是在教我們應該怎樣學習、應該怎樣蹣跚學步;同時,這裡面也在告誡師長,要怎樣才能做好童蒙的啟蒙老師。這是《蒙》卦。 那麼《艮》卦呢?它指的是事物的終結、終止。艮就是止。在這一章中,周敦頤先生從《蒙》卦到《艮》卦,從啟蒙到終結,強調了學修聖人之道的這樣一個循環。《蒙》卦的具體內容在前面「師友」一章中就講到過,這裡就不再詳述,只是略微地解釋一下。周敦頤先生這一章的文字,基本上都是參照《蒙》《艮》二卦的卦、象、彖辭而來的。 「童蒙求我,我正果行。」這是《蒙》卦的卦辭,如果我們打卦打到一個《蒙》卦,也許你就會有點發矇,是不是不太好啊?不過沒關係,因為《蒙》卦的卦辭說:「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雖然此時自己好像處在迷濛的狀態,只要你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也就是知位,那麼就能夠通達,就不會永遠都是蒙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真正的教學,並不是老師求著要去教學生,而是學生必須清楚自己在學問上處於無知的狀態,然後去求教於老師。而且學生求教老師,要像卜筮叩神那樣莊重,只有這樣懷著誠敬之心去求學,老師的指導才會入心,整個教學才會取得上佳的效果。 我們再來看看《蒙》卦彖辭的解釋:「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這一段里的「山下有險」,具體指的是卦象上下之間的關係,上卦是艮卦,其象為山,下卦是坎卦,其象是水,同時也代表了門坎、陷阱。「險而止」,止是《艮》卦的一個表現,人遇到險境當然要止,要懸崖勒馬,不然就要掉入萬丈深淵。「蒙亨,以亨行時中也。」這一句指的是上下卦的中爻是互補的。我們看下卦中爻是陽爻,上卦中爻是陰爻,正所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陰陽之間是相通的,彼此之間可以互相補充運行。其實,《蒙》卦這裡是個比喻,下卦比喻的是童蒙,比喻的是求學的人,上卦比喻的是老師。在《易經》裡面,下卦指的是內部,即內卦,上卦指的是外部環境,即外卦。作為一個求學的人,內部指的是肯定是自己,老師就是外部的條件。你看下卦一陽上升,上卦陰爻下降,這就是一種互相交流的狀態,有交流就能亨通。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這裡的「童蒙求我」,在卦象上看,指的是下卦的中爻往上去尋求上卦的中爻,有上升以求的這樣一種趨勢。對於上卦,由於下卦陽爻一動,他也會產生反應,於是一陰下降,這整個過程就是「志應也」,上卦和下卦的志向是相應的。從教與學的角度上看,一個想求學的人找老師去求學,而對於一個真正的老師,他肯定非常樂意把自己的東西傳授出來,這兩者之間的志向是相應的。 「初筮告,以剛中也。」這一句指的是下卦陽爻居於中位,陽爻以剛為表象,說明求學的志向很堅定,對於這種來求學的人,就應該教他。「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再三,從教和學的關係上來說,如果你老是一而再、再三地提同一個問題,那麼就說明你對老師的回答並沒有認真地去思考,沒有認真地去領會,你心不在焉,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也就是「瀆」,對於這樣的學生,老師就應該「不告」。從卦象上體會呢,所謂的再三,指的是卦象中的三爻和四爻。在《易經》裡面,上下卦各爻是要相應的,剛才講下卦的中爻要和上卦的中爻相應,即二五之間要相應,三爻就應該和上爻相應,初爻就應該和四爻相應。對於《蒙》卦而言,初爻是陰爻,四爻也是陰爻,它們之間是很難溝通的。三爻是陰爻,上爻是陽爻,看起來是一陰一陽,好像可以溝通,但前面我們也說了,陽氣體現的是一種上升的趨勢,而陰氣體現的是下降的趨勢,那麼在這裡,三爻的陰爻和上爻的陽爻之間還是不能相通,因為三爻的陰氣長不上去,上爻的陽氣也降不下來。「再三瀆」,就是說三爻和四爻是找不到答案的,因為它體現的是「瀆」這樣一種不良的狀態。 但是最後一句「蒙以養正,聖功也。」這怎麼理解呢?為什麼「蒙」這樣一種迷迷糊糊的狀態能長養心中之正呢?甚至能有成賢成聖的功德呢?這裡我們可以參看一下《蒙》卦的象辭:「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山下出泉」,《蒙》卦上艮下坎,其形象就構成了一幅很清麗的畫面:在靜靜的山麓,有一股清泉中流出,匯成一條小溪,蜿蜒地向遠方流去。周敦頤先生這裡也有解釋:「山下出泉,靜而清也。」比喻童蒙的這樣一種狀態,娃娃剛開始求學的時候,心裏面沒有什麼雜念,就如同一汪清水,如果能好生引導,那麼就能灌溉良田。「靜而清也,」就是心裏面很乾凈,也很安靜。「汨則亂,亂不決也,慎哉,其惟時中乎!」如果你不斷地攪動它,對於小娃娃,你教了這樣又教那樣,就像現在的孩子,學習之外,一會上這個補習班一會又上那個情趣班,什麼鋼琴奧數舞蹈繪畫什麼都讓他去搞,就把心思整個給攪亂了。當然,如果孩子本身喜歡某個東西,那麼順勢而為讓他去學就會比較好;但如果孩子本身並不喜歡,但是摻雜了我們大人的想法,硬讓人家搞這樣那樣的,那就攪亂了。「亂不決也」,這樣的話,那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學什麼了,無法立下志向,就不能有所決策。所以說「慎哉,其惟時中乎!」對於教育,確實應該非常非常慎重。對於《蒙》的卦象而言,並不是只有處在中爻時才要慎重,而是處在每一爻時都應該很慎重。 我們再回到「蒙以養正」上來看。象辭中的「君子以果行育德」就是彖辭里的「蒙以養正」。為什麼這樣說?我記得當初馮老師在講《莊子》的時候,特彆強調「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這是什麼意思?這也是「蒙以養正」。 我們對於某件事、某個學問、某種道理不清楚,處於迷濛的狀態,不是什麼壞事,誰敢說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啊?我們知道自己迷濛,才會去求教老師,這樣你的知識、你的學問、你的水平、你的經驗才會增長。如果沒有這個「蒙」,你覺得自己把一切都搞懂了,天上曉得一半,地下全都曉得,那麼你就不可能再進步了,也就不可能養這個「正」。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現代人稱他為西方第一智者,也有人說他是西方的孔子。稱他為西方的孔子,主要是指的他對西方社會倫理思想的貢獻,但從他的言行上看,我個人認為,他更像是一位佛教的中觀家。他對世間的一切學說都只破不立,最後他說了這麼一句話總結自己:「你們都認為我是一個智者,實際上我只知道一件事情,我只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知道。」而就是因為這一點,使蘇格拉底成為了西方第一智者。他作為一個智者,周圍也有很多學生追隨他。他來到雅典,當時雅典有很多大哲學家、大學問家,他找到他們並一一辯論。他見面時先說自己是雅典城裡面最無知的人,現在前來向您這位德高望重的大師請教問題。您認為您的學問中最根本、最好的是什麼東西?有的說是愛,博愛。蘇格拉底又接著問那您這個愛是有分別的愛還是無分別的愛呢?如果是有分別的,那麼對好人愛,對壞人還愛不愛?如果是無分別的,您對壞人也愛,那對好人就是不公平的……就這樣一步一步的,他把雅典城裡所有的大學問家逼到了自相矛盾、啞口無言的地步。到了後來,他引起了上層社會的公憤,說他不信神靈,還用歪理邪說教壞了青年,然後經過很嚴格的法律程序投票表決要將蘇格拉底處死。當時雖然判了死刑,但又覺得蘇格拉底確實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沒有做過什麼真正的壞事,想給他留一條生路,只要他承認自己的學說是歪理邪說,願意悔改,就可以赦免他。但是蘇格拉底不認錯,很平靜地接受了他的命運。蘇格拉底在臨終的時候,有人問他還有什麼事情,他突然想起,說自己還欠別人一隻公雞,讓學生幫自己還了。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是西方的第一智者。他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是「蒙以養正」的感覺。 對於「蒙以養正」,我們若能切身體會,那是非常奇妙,非常精彩的。不管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在這點上也都是相通的。我們學習傳統文化,要記住我們書院宗旨中的一句話:「弘揚國學,拒絕偏激」,西方文化中優秀的東西,我們也要善於吸納,不要在東、西方文化之間,樹立起了一道人為的樊籬。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艮》卦。《艮》卦比《蒙》卦要稍微難理解一點。「艮其背,背非見也。」這個背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認為這個背實實在在的就是指人的背,背就是艮。從中醫上來說,把人體各個部分用《易經》的卦來代表,比如背是艮,頭是乾,腹是坤……但是從卦辭上看,背指的是背面的意思,因為《艮》卦最核心的部分代表的是止,停止,所謂艮止艮止,止又有背面的意思。《易經》是最講陰陽的,從一般的角度來看,陽是清楚的部分,太陽照到的地方;陰指的是背面,就和月亮一樣,我們看到的永遠是月亮陽的那一面,陰的那面我們看不到,這就是背面的意思。《艮》卦的卦辭說:「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由於它處在背面,那麼我們要想找到背面的東西是找不到的。雖然我們找不到背面的東西,但是我們又時時刻刻地受到它的影響,始終在它的陰影之中,所以是「行其庭,不見其人」,萬事萬物其實都是這樣一種狀態。周敦頤先生對這個「艮其背」的解釋也是如此,也是指的背面的意思。所以他說:「艮其背,背非見也。」背面的東西我們看不到,是從這個感覺上來說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艮》卦的彖辭。「艮,止也」,如果我們走路,走到一座大山跟前,沒有路了,當然也就只有停止了,要終止了。「時止則止,時行則行。」真正碰到南牆的時候,我們該回頭的還是要回頭,同樣的道理,我們該大膽往前走的時候就要大膽前行。如果你反其道而行,該止的時候你不止,該行的時候你不行,那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卦所代表的精神就是「動靜不失其時」。「艮其止,止其所也」,《艮》是要讓我們止,那麼止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止其所也」,就是在當下這個地方,當下我們就要止住!其所,就是當止則止的這個地方。如果我們面對了一個真正不可逾越的東西,不能說我要耍蠻,要強行通過,這樣就是犯傻了。應該就在這個地方停止下來,找一找自己的位置,看清周圍的環境,認清事物的變化趨勢。「上下敵應,不相與也」,周敦頤先生之所以前面說「艮其背,背非見也」,這也是從卦象上的角度來看的。《艮》卦上下皆艮,互相都是背離的,初爻和四爻都是陰爻,是相背離的;二爻和五爻也都是陰爻,還是不能相通;三爻和上爻也是如此。所以是「上下敵應,不相與也」,都是互相排斥的。「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這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 《艮》卦象辭說:「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兼山,指的是兩重山,《艮》卦的上卦是山,下卦也是山,兩座山重在一起。那麼它在精神方面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止艮止,要止在哪裡?要止得其所。止得其所就是止於自己所處的位置上,也就是「思不出其位」。我們做事情、想問題都不能過,不能超出自己的位置,越過自己所能了知的範圍。該國家總理考慮的事情就由國家總理去考慮,我們就不要去想了,做好自己的本份事就行了。這次「5.12」大地震以後,網上有不少人發表言論,說中央應該如何如何,省長又應該如何如何……實際上都是思出其位了,這樣不好,反而會添亂。 那麼,為什麼周敦頤先生要把《艮》放在整個《通書》的最後呢?這是因為《艮》卦對於心性修養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啟示。不管是儒家還是佛家、道家,在這點上都是如此。比如佛教講止觀法門,首先強調的就是要止。有些人就會說了,我是一開始就直接修觀的。然而,如果沒有得止,那觀肯定是修不起、觀不起來的。這是因為止和觀是一體的,是不二的,止是止你心中的妄念,能夠把妄念控制住、停止住,這個時候你才有能力修觀。如果你連妄念都止不住,那你還觀什麼呢?你想觀這個,但妄念一來,你就跟著跑了。所以修觀的同時,也就是在修止,否則你就沒法觀。所以止觀雙運,止是最根本的,修止是最重要的。道教講「致虛極,守敬篤」,也是同樣的道理,要虛到極致之處,要敬到篤的程度,這都是在止上面下功夫。 周敦頤先生的學養經驗,最初確實是通過參禪得來的。他曾參學過當時眾多大禪師,如壽涯禪師、東林常總禪師、黃龍慧南禪師、黃龍祖心禪師、佛印了元禪師等等,確實在其中找到了感覺。想必大家對佛印了元禪師應該有些印象,他和蘇東坡的交往非常深,他們之間的往來唱和也經常見於各種書籍。其實,周敦頤先生和佛印了元的交往也很深。 據《居士分燈錄》的記載,周敦頤是佛印了元的法嗣。有這麼一則公案,周敦頤去參佛印了元禪師,問:「我們儒家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而你們禪家為什麼要講無心是道呢?」佛印回答說:「疑則別參。」如果你懷疑你們孔夫子和我們老佛爺的話,覺得兩者之間是自相矛盾的話,你就別參了,或者到別處去參。周敦頤頤說:「參則不無,畢竟以何為道?」我也不到別處參,也不去參另外的話頭,我就是有此疑問,請問到底什麼是道?佛印了元就說:「滿目青山一任看。」到處都是青山綠水,隨便你看。周敦頤聽了後,感覺很舒服,就在佛印了元那裡住了下來。有一天突然看見窗前的草長起來了,很青翠很茂盛,一下就找到了感覺,順口說道:「與自家意思一般。」並寫了一首偈子呈給佛印了元:「昔本不迷今不悟,心融境會豁幽潛。草深窗外松當道,盡日今人看不厭。」佛印禪師和了一偈:「大道體寬無不在,何拘動植與蜚潛。行觀坐看了無礙,色見聲求心自厭。」 從此以後,周敦頤先生逢人就說:「一部《法華經》,只消一個『艮』字可了。」意思是說老佛爺用心良苦啊,太慈悲了,講了那麼大一部《法華經》,太龐大了!說那麼多幹嘛?還不如用《易經》的艮卦就解決問題了。後來有些佛教人士認為周敦頤的這句話太過分了,居然說什麼老佛爺的一部《法華經》還不如一個《艮》卦。不要說《法華經》了,如果說《易經》六十四卦不如一個《艮》卦,也都說不過去——你把《乾》《坤》二卦放哪裡呢?其實,周敦頤先生的這句話是有它的時節因緣,他針對的是我們具體的心性修養的下手之處。佛教凈土宗不是也說過:「念一句佛號,勝過念釋迦牟尼的三藏十二部。」藕益大師還說,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其實,這都是指具體的修行入手處而言,並不是說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就真的不如一句佛號,或《法華經》真的就不如一個《艮》卦。 那麼,《艮》卦的精神是什麼?就是止!你看釋迦牟尼修了那麼多的苦行,遍參了九十六種外道,最後在菩提樹下打坐,睹明星而悟道。他悟道後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止止不需說,我法妙難思。」他說的是止!止啊!他老人家悟道以後,就覺得沒什麼好說的了,也不要想多了。就是要止住!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立文字,見性成佛。你如果還在東想西想,以為這個東西有多玄多妙,那就錯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能不能止住這個念頭?能不能把自己的一切意識感覺都打掉?有些人一說到止,首先想到的就是什麼念頭都沒有,什麼感覺都沒有了,一切都靜止不動了。這和一塊木頭、一塊石頭有什麼區別?《信心銘》說「止動歸止,止更彌動」,這個內涵要好好參,才能過得了這一關。人往往總是落在兩邊,不在這邊就在那邊,說空就落入頑空,說有又陷入實有,就是不能中道而行。那麼中道而行的止是什麼感覺?很簡單,就是《艮》卦象辭的最後一句:「君子以思不出其位。」這個就是中道而行的止!我在什麼位置,我就做什麼事情,不出其位,並不是我什麼事情都不做了。 《艮》卦的精神對我們的心性修養,確實非常重要。如夏代的《連山易》,它就是以《艮》卦作為第一個卦開頭。這點大家可以在以後的學修中慢慢去體會,你真的體會到止的妙處了,那就真有修行入門的感覺了。總之,我們修行的入手處就在於此,而終結之處也在於此。 《通書》到此就全部講完了,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上善若水師兄文字分享及其轉發法義彙集(七)
※李小龍的同門師兄弟,曾比梁小龍還要紅,巔峰時為情遁入空門
※菩薩清涼月:與妙心師兄朝五台山記
※元始天尊坐騎叫什麼?師兄是誰
※在華誼他是鄧超師兄,在中戲鄧超是他師兄,為什麼他也要踩鄧超?
TAG: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