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輝《詩遊記》: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 星期天文學

俄羅斯風景畫

誰謂無生真可學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白髮終難變,黃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

  ([唐]王維《秋夜獨坐》)

  前陣子去京郊玩。山色如畫,晚照宜人,又剛下過雨,那沁涼不像初夏,倒是恍若秋天,頗有白石詞"西山外,晚來還卷,一簾秋霽"之境。夜宿靈山腳下某院落,窗外有兩棵大樹,對面有雙扇之門,由一把生鏽鐵鎖扃閉起來,小兒嘟嘟曾好奇地向裡面覷望。

  這真讓我心生歡喜,亦深味了古人"青瑣對芳菲"的妙處。唉,我這人是那樣的,對人世間很多關係都頗漠然,且人多易生厭倦,新鮮愈見腐朽,惟喜自己一個人隨意走走。當然,還要帶上小嘟娃。

  夜半大風,風鳴嗚嗚,似有輕微落地之響。清晨起來一看,遍地樹上落下的柔荑花序,大有王維"雨中山果落"之妙諦。我待在樹下看了很久,院子里很是寂靜,這景象彷彿舊時相識,大有"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

  又彷彿一生總置身於這樣的清晨,永遠沒有斜陽與暮色,我的哀愁也永遠是年少的哀愁吧。綠葉如織,我在路邊休息,忽而想到鮑照《春日行》詩:"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柳始青。泛舟艫,齊棹驚。奏《采菱》,歌《鹿鳴》。風微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入蓮池,折桂枝。芳袖動,芬葉披。兩相思,兩不知。"

  梅發柳青,泛舟棹驚,這詩里有股早春的新鮮和驚訝,"兩相思,兩不知",真是一顆寂寞的深心。詩人M寫過,相思,本來就是不知。一切情緒中,我似乎最擅長惆悵與疏離。

  扯遠了,因了那樣的情境,我惦記著回來要寫這首詩。此詩蓋王維天寶末年居輞川時所作。"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真是安靜,但絕非死寂,裡面仍有天地自然的聲響和氣息。佛語之"寂滅",非"斷滅",顧隨認為佛講寂滅,既非世俗盲動,又非外教斷滅,"雨中山果落"二句即然。王維詩中禪意佛理甚深,真是蘊藉含蓄,彷彿雲朵空無所有,又瞬息萬變,包含了萬相。

  那深山裡有這樣一間屋,有人於屋中獨坐,發白皤然,空堂已二更。夜晚的雨聲霎然而至,窗外樹上的果子被雨水一打,撲撲掉落下來。草際諸多鳴蟲,與雨聲、落果之聲渾茫一片,聲聲入耳,獨坐之人在靜穆中聽到了這自然聲響。

  這二句讀來,真有佛語"無住無著"之意。那歡喜並非歡喜,傷心亦非傷心,彷彿"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的無我之境,全然沒有憎恨,也就無從讚美。

  可惜在我已非年少的時代,這詩讀來仍有一種凄涼。《列仙傳》里載,稷丘君朱璜入浮陽山八十餘年,白髮盡黑。然而仙人畢竟與我此生無緣,即便有麻姑三見,滄海桑田,遺憾終究還留在世上人間。義山詩里"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願得勾芒索青女,不教容易損年華",仍不過是詩人抱憾的奇想,然而這奇想中的春露冷光真是美妙。

  "白髮終難變,黃金不可成",這句本江淹《從建平王游紀南城》"丹沙信難學,黃金不可成"。世傳丹砂可化為黃金,不過以丹作金之說蓋本於《史記·孝武本紀》。武帝冀長生不老,希鬼神賜福,對李少君、齊人少翁、欒大、公孫卿等方士尊禮封賞,深信不疑,結果卻無一靈驗,仍"羈靡弗絕,冀遇其真"。

  方士李少君曾對武帝說:"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又繪形繪色描述了自己遊歷於海上見到仙者安期生之事,安食之棗,棗大如瓜,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武帝於是數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砂諸葯為黃金矣。

  那安期生又是何人?不妨贅言幾句。皇甫謐《高士傳》載:安期生者,琅琊人也,受學河上丈人,賣葯海邊,老而不仕,時人謂之千歲公。秦始皇東遊,請與語三日三夜,賜金璧直數千萬。秦始皇離去後,安期生棄金不顧,留書始皇曰:後數年求我於蓬萊山。始皇得信,遣使者徐巿、盧生等數百人入海。未至蓬萊山,輒遇風波而還。

  這故事頗令我著迷。那些方士們不過是白日夢幻想家,好道採藥,善弄玄虛,修絕谷全身之術,煉三寸不爛之舌,竦則凌天,伏入無間。總之,神仙之道便是要"海闊天寬迷處所",好比曹子建筆下神光離合的洛神,似有人見過,卻終難指實。若要找尋,空餘惘然。

  佛教以生老病死為四苦,《釋迦譜》云:"以畏老病生死之苦,故於五欲不敢愛著。"所謂"無生",意即"無滅",那是生命的大寂靜,如涅槃。《仁王經》云:"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

  是知無生是實,生本虛妄。如能參透無生之理,也即破除了生滅之惱。而那冥頑如我者,還漂溺在死生困局中。

  單從詩之表現來看,杜甫詩沉著有力,排山倒海,心系蒼生社稷;李白詩神通飄逸,駕鳳乘槎,永在神仙世界。相形之下,王維詩則高妙靜穆,不動聲色,盡得禪悅法喜。

  姚鼐謂右丞詩有三十二相,實則一相,即無相也。真令人可悟"心外無物,物外無心"之境。而我還要啰嗦一句,於我而言,那些佛學禪宗之書,又何嘗教人明心見性,淡泊無為,它們幽邃地融合了生之悲哀與生之喜悅,不過讓人細中見細,愈益精進而已。

  惜哉識得此意時,鬢已星星矣。

  (本文摘自趙曉輝《詩遊記》)

詩遊記

趙曉輝

南海出版公司·朗朗書房出版公司 / 2017

作者簡介:趙曉輝,女,祖籍山東膠州,生於甘肅蘭州。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現為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講授古典文學等課程。主要從事古典詩詞研究,間或寫詩。著有《清鏡幽匣集》《君難托: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及其陰性書寫》、《李清照: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等,另有詩歌、散文、評論散見於各類書刊雜誌。


推薦閱讀:

[轉載]試論奇門遁甲的天文背景與科學模式
三原天文]太陽系
天文秘略 - 書籍資料 - 七政四餘與占星 七政四餘,天星,星命,五星,演禽,星宗,琴堂,...
志第十四天文二
2009九大天文事件:木星再遭撞擊留傷疤(圖)

TAG:天文學 | 文學 | 星期 | 天文 | 中山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