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走進孩子的心靈

走進孩子的心靈

——讀《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

寒假,走進株洲書城想找一本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一是因為自己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一名教師,我希望能通過閱讀,破解孩子的心靈密碼,伴隨孩子成長進步。眾多書店的書架上關於家庭教育的書籍琳琅滿目,擺在顯眼位置都是一些育兒速成書,諸如《如何讓您的孩子考上北大清華》、《如何讓您的孩子成為第一》、《哈佛學子是怎樣教出來的》等等。對於這類書籍,看到這樣的書名我就被嚇退了,因為每年考入清華北大的也就那麼多人,如果這類書真有價值,恐怕北大清華就如同地攤,全國各地都有擺了。再說,進入北大清華也不見得就是培養出一個傑出的孩子。我也曾不想讓孩子考什麼北大清華、哈佛牛津,更沒有考慮過讓孩子成為第一,我只希望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能和孩子一起快快樂樂成長。在書城來迴轉了幾圈,一個在拐角處的教育書店引起了我的注意,走進去,一本書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書名就很符合我的口味,就是由美國人海姆·G吉諾特著的《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買回來認真的閱讀著《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書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案例,我都仔細看著,有的甚至翻來覆去的品味,並認真的做了一些筆記。這本書從如何聽懂孩子的語言,到如何與孩子相處;從如何面對哈子的錯誤,到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從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到如何幫助孩子糾正不良行為;從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到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都做了細緻的論述。書中用大量的案例闡述了這些,每一個案例都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常見的問題。讀這本書,讓我們找到了走進孩子心靈的密碼。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孩子才會把他們的手給我們,才會真正實現心與心的對話、靈魂與靈魂的溝通。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這是很多家長和老師困惑的,無論是家長和老師,越來越多的人感覺自己很難明白孩子的心思,很難聽懂孩子的語言。

中國有句俗話說:「聽話要聽音。」 如何「聽懂」孩子的語言?如何走進孩子的心靈?這需要家長、教師清楚與孩子交流的語言密碼。《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告訴我們和孩子對話是一門有規律的獨特藝術,孩子的語言有它自己的含義,孩子的語言信息里經常有需要解讀的密碼。孩子的問題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內心,煩惱、憤怒、失望或者傷心。比如,當孩子回到家後,他們抱怨學校老師要求太過苛刻,抱怨同學的種種不是。很多的家長面對這樣的局面,往往習慣用說教的方式去批評自己的孩子,其實這種方式只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父母婆婆媽媽,孩子需要的只是希望父母能夠和他(她)交流。如果家長一味的說教,只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抗拒心理,對於孩子的說教與批評只會讓孩子對家長或者教師產生距離和怨恨,當以後有什麼心事時,他們也就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了。海姆、G吉諾特告訴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技巧就是要針對孩子的感受做出反應,而不是針對其行為,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就是要換位思考。當孩子發現他們的感受是正常人經歷的一部分時,他們會感覺到深深的安慰,而傳達這種安慰的最好方法就是理解他們,只有理解孩子才能產生共鳴,只有說出孩子的感覺才能有助於孩子理解自己是怎麼想的。

如何讚美孩子?如何糾正孩子的錯誤?往往增之一分則太多,減之一分則太少,很多家長、老師都不能完全的把握這個度,如何評價孩子,這需要技能,因為這是一項藝術。

面對孩子取得的成績或者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總是毫不吝嗇地讚美孩子。而面對孩子的錯誤,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我們總是顯得非常不安,要麼是無節制的寬容,以為寬容可以化解一切;要麼是暴力解決問題,輕則批評,重則懲罰。而海姆·G吉諾特在書中給了我們理論與實踐的指導。《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告訴我們,表揚孩子不能沒有原則性,這樣會導致「如果孩子被稱讚聰明,那麼他就可能不願意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任務,這種情況並不反常,因為他們不想冒險失去高分。相反,如果對孩子付出的努力進行誇獎,那麼他們可能對於艱難的任務會更加堅持不懈。」面對孩子的錯誤時,我們也不能一味的寬容,過分的寬容就是一種縱容;也不能用挖苦、辱罵、發怒、毆打等方式對孩子進行所謂的教育。因為這種方法對孩子沒有益處,它只能導致氣憤和憎恨。而更糟糕的是,如果孩子經常受到這種方式的「教育」,他們就學會了譴責自己和別人。因此,當孩子出現錯誤時,我們應該更多地給予孩子以指導,而不是批評。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有一句教育名言,那就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求真」是教育手段,而「做真人」就是教育的目的。無論是表揚還是給予學生指導都是用「真手段」促使學生「做真人」。

作為家長或者教師,我們該如何與孩子相處?恐怕是很多家長和老師最為苦惱的事情之一,如何激勵孩子學習?如何面對孩子的撒謊?如何對孩子進行勵志教育等等。家長與老師們都明白,與孩子相處的過程其實就是教育的過程。

《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一書告訴我們:「自取其害的方法包括恐嚇、賄賂、許諾、挖苦、激烈的言辭、關於撒謊和偷竊的說教、關於禮貌的粗魯教訓。」海姆、G吉諾特說的這些自取其害的方法就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比如,有的家長承諾孩子考入班級前幾名就帶孩子去旅遊,給孩子買玩具,帶孩子吃大餐,滿足孩子以為不能滿足的需求等等去賄賂;比如,某孩子在解同題時犯同樣一個錯誤,有的老師習慣性的用「你怎麼這麼蠢」這樣的挖苦;比如,有的孩子沒有跟親戚朋友打招呼,有的父母隨即就在一邊粗魯的教育孩子。其實,這種「教育」方式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海姆、G吉諾特告訴我們,與孩子相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清楚的表達出我們的價值觀。我們對待孩子,要尊重他們,就像我們希望他們尊重我們那樣,這種處理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既充滿關愛,又不失權威,並且能夠加深家長、教師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一書還詳談了孩子的心理教育、性教育等諸多很多家長和教師棘手的話題。閱讀這本書,就是讓我們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正派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能承擔責任、關心他人的人。對於孩子而言,需要我們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時間。然而,這一切沒有教育技能,所有的愛與關注對於孩子而言就是一種負擔。而《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就是告訴廣大教師、家長如何走進孩子的心靈,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教育孩子,這本書,值得廣大教師和家長閱讀。

2014-2-12

推薦閱讀:

心靈韻語
2014年觸動心靈的經典句子,句句經典
秋葉飄落,觸動了我的心靈
如何醫治過去的心靈傷痕
4· 心靈雞湯|七個字,字字值千金!

TAG:孩子 | 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