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如何聽評課 王紀龍老師的網校Office

新課程下如何聽課評課

第一,把聽課者定位為教學活動的積极參与者、組織者,而不是旁觀者。

  如果把聽課者定義為課堂教學的旁觀者,聽課前就不會進行充分的準備、聽課過程中就不會主動地關注學生的課堂活動、就不會重視收集學生課堂反饋信息,於是也就無發深刻體會學生的學習體驗、獲取學生全面的、真實的課堂表現和學習效果,甚至無法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現代教學論對教學的認識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精神對教學評價的要求,聽課者應該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而不是旁觀者。具體地說,就是聽課老師和授課教師一樣:在聽課前,應該要「備」課——含了解學生學習的大體現狀(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認知思維方式以及對學科學習的態度等)、了解大綱要求和教材的重難點、聽課的目的要求和側重點等;在課堂聽課過程中參與到教的活動和學的活動中來——包括和授課教師一起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管理與指導(主要是指聽課者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教學的輔導、答疑和交流)、並儘可能以學生的身份(模擬學生的學習思路、知識水平和認知方式等)來參與新知識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獲取第一手的材料(包括學生在課堂上做了些什麼、學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學會些什麼和感受到什麼等方面),從而為課後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一堂課奠定基礎。

  第二,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

  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教學是涉及教師與學生雙邊的活動過程。因此,作為聽課者,在聽課時,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的活動,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對於教師的教,聽課的重點應該是關注授課教師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組織、指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具體地說,就是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①課堂教學確定怎樣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在何時採用何種方式呈現給學生;②如何引導學生複習回顧、回顧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與新授課有何關係;③新課如何導入,包括導入時引導學生參與那些活動、設計了哪些問題;④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採取了哪些教學手段、情境的創設、教學手段的應用是否有效、恰當;⑤設計那些問題、安排怎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進行探究、如何探究(設計活動步驟);⑥設計怎樣的問題或情景引導學生對新課內容和已有的知識進行整合;⑦安排哪些練習讓學生動手練,使所學知識得以遷移鞏固;⑧授課教師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作出評價。對於學生的學,聽課者應該關註:①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极參与到學習活動中;②學習活動中學生經常作出怎樣的情緒反應;③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④學生是否樂於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學習;⑤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由於教學是一種學習活動,其本質是學而不是教;而且教師教學活動是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而展開的,因此在關注教與學雙邊活動時,更要關注學生的活動。

  第三,把學生的發展狀況作為評價的關鍵點。

  教學的本質既然是學習活動,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且,教師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取決於學生是否有效的學習。因此學習者學習活動的表現以及經過學習活動後得到的結果勢必成為評價課堂教學好與壞、優與劣、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因此,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應該從授課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如何轉向學生學習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如何(注意,這裡提評價重點必須轉向,並不是完全忽視或否定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情況)。對於一堂課,如果教師總是想盡辦法、合理有效地創設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极參与到學習中來,學生課堂中表現出積极參与探究、主動質疑問難的情形,而且通過學習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學業水平(包括知識與技能、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得到充分(或較大程度)的發展與提高、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或較大程度)的激發併產生持續的學習慾望,這樣的課就可以認為一堂很好的課。如果無法達到上述目的,就說明教學(某個環節或整個教學過程)存在問題,必須引起授課教師的反思。

新一輪課程改革宏觀背景對聽課評課的要求

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意味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必須走出目標單一、過程僵化、方式機械的「生產模式」,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展。這種既適應我國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又體現時代精神的新的課程價值觀,對新課程聽課評課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新的知識觀要求聽課評課關注知識的更新換代

2. 新的學生觀要求聽課評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3. 新的課程觀要求聽課評課引導新課程回歸生活世界

一、什麼叫評課?

評課就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及由這些活動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鑒定或評判的評課等等。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這了改進。

二、評課的意義

評課能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實踐,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取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促使教師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三、評課的原則

1.評課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評課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強調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究與質疑,以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評課要從有利於對教學的診斷和正確的導向出發。

課堂教學是一個準備---實施---目標達成的完整過程,是一個複雜多變的系統,要全面反映這個過程需要考察相當多的因素。正確評價一堂課

,既要著眼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對體現素質教育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的考察,以利於在評價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診斷和正確的導向。

3.評課要堅持評教與評學相結合,把評課的重點放在「評學」上面。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的落實最終是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課堂教學評價要改變傳統的以「評教」為重點的現象,把評價的重點轉到「評學」上面,以此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要把評課的關注點,從教師傳遞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方向上面,轉到如何針對學習差異進行因人施教,如何把過多的統一講授,轉變為以指導學生分組學習討論和統一答疑、點撥為主要活動方式的課堂,轉變為以適當的統一講解與有指導的自學或自由選擇條件下的探究、研討,查詢相結合的課堂。

轉變評課的著眼點:評價課堂教學不能僅僅著眼於學生學習的質量及效果,尤其不能僅僅關心學生的學業考評分數,而應該更多關心教師在創設有效教學活動的環境與氣氛上,關心教師對學習者流動的指導、幫助是否切實有效。

4.評課要提倡創新,培育個性。

課堂教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學科、學生、教師、教學條件諸方面的不同,使課堂教學情況千變萬化。正確地評價一堂課時,既要體現課堂教學的一般特徵,又要提倡創新,鼓勵個性化教學。

5.評課要從實際出發,從觀察到的、感受到的、測量到的情況出發,不能想當然。

課堂教學評價要符合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評價的標準是期待實現的目標,但又必須是目前條件下能夠達到的,以利於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課必須從實際出發,從觀察到的、感受到的、測量到的情況出發,不能想當然。評價的內容和要點必須是可觀察、可感受、可測量的,以實際情況進行判斷;評價要注重質性評價和綜合判斷。

四、評課方法:

1、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評課首先要評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儘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2、評教材處理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授課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得是否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要看,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明確、全面,有針對性、導向性。教學重點是否把握準確,教學過程是否做到突出重點。教學難點是否把握準確並得到突破。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必然、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與處理,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使教材系統轉化為教學系統。

3、評教學程序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因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1.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我們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我們平時聽課,有時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2)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教學思路,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則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

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的授課重點。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

①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要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現象,要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要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沒有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的現象。

③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要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太少的現象。

④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要看優、中、後進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後進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⑤計算非教學時間: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有沒有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我們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的教學手段應該有所改變。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地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腦、電視、電影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五)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我們評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

%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錶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融洽。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等熟練程度。有的還要看在課堂上,教師對實驗的演示時機、位置把握得當,照顧到全體學生。課上演示和實驗操作熟練準確,並達到良好效果。

(六)評學法指導

(1)要看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

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律,端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習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2)要看學法指導的內容是否熟悉並付諸實施

(七)評能力培養

評價教師在課題教學中能力培養情況,可以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景,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是否注意挖掘學生內在的因素,並加以引導、鼓勵;培養學生敢於獨立思考、敢於探索、敢於質疑的習慣;是否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和心理品質;是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平時,教會學生在多方面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八)評師生關係

(1)看能否充分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鬆、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九)評教學效果

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都能達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也就是,當上完課時,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五、評課的注意事項

(一)、要根據課堂教學特點和班級學生實際,實事求是的公開評價一節課,切忌帶有個人傾向。

(二)要以虛心的態度,商量的口氣與被聽課老師共同分析研討,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頭上。

(三)要突出重點,集中主要問題進行評議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談。

(四)要以事實(數據)為根據,增強說服力。

(五)要做好調查工作,儘可能較全面了解教師和學生情況。

新課程條件下教師如何評課

評課,即課堂教學評價,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對上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是否確立現代教學觀,和對其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評課的目的與意義

美國著名的教育評價學者斯皮爾伯格就教育評價說過一句非常精闢的話: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

1.評課的目的:一是對課堂教學的優劣作出鑒定。二是對課堂教學成敗的原因作出評析,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教學認識。三是對課堂教學亮點進行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2.評課的意義:通過評課有利於激勵教師加快知識更新、優化教學藝術;有利於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二)評課的要求

1.樹立健康的評課心理。在新一輪課程改革進程中為充分發揮評課的作用,真正達到以研促教的目的,評課者應注意克服不正確的心理傾向。一要克服「老好人」思想。評課是一種教研活動,不要擔心自己的觀點不能被授課人接受而「得罪」人。要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有在激烈的辯論中,大家才能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研活動才能深入開展。二要克服從眾心理。有些評課者往往顧慮個人的想法稚拙怕貽笑於眾人,就人云亦云,隨聲附和唯恐出錯。沒有讓評課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我們為了教學,所言即使頗有爭議,也是觀點的不同,而沒有對錯之分。因此,評課要大膽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發展求異思維敢於創新。三要克服附和權威心理。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前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教學手段逐步完善。沒有一位教師能自詡為權威。大家所存在的差異是學識、經驗、能力上的差異。所以沒必要為冒犯權威而瞻前顧後,要敢於向經驗挑戰,打破傳統的評價模式。

2.評課要把學生的發展作為關鍵點,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學的本質是學習活動,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且,教師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取決於學生是否有效的學習。因此學生學習活動的表現以及經過學習活動後得到的結果勢必成為評價課堂教學好與壞、優與劣、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因此,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應該從授課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如何轉向學生學習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如何(注意,這裡提評價重點必須轉向,並不是完全忽視或否定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情況)。對於一堂課,如果教師總是想盡辦法、合理有效地創設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极參与到學習中來,學生課堂中表現出積极參与探究、主動質疑問難的情形,而且通過學習,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學業水平(包括知識與技能、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得到充分(或較大程度)的發展與提高、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或較大程度)的激發併產生持續的學習慾望,這樣的課就可以認為是一堂很好的課。如果無法達到上述目的,就說明教學(某個環節或整個教學過程)存在問題,必須引起授課教師的反思。

.評課要把重點放在「評學」上面,堅持評教與評學相結合。課堂教學是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實現具體發展目標的過程。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的落實最終是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因此,課堂教學評價要改變傳統的以「評教」為重點的現象,把評價的重點轉到「評學」上面,以此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

要把評課的關注點,從教師傳遞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方向上面來,轉到針對學生差異進行因人施教上來;要把過多的統一講授,轉變為以指導學生分組學習討論和統一答疑、點撥為主要活動方式上來;要把課堂轉變到以適當的統一講解與有指導的自學或自由選擇條件下的探究、研討、查詢相結合的形式上來。

轉變評課的著眼點,評價課堂教學不能僅僅著眼於學生學習的質量及效果,尤其不能僅僅關心學生的學業考評分數,應該更多關心為教師創設有效教學活動的環境與氣氛,關心教師對學習者的指導、幫助是否切實有效。關注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极參与到學習活動中;關注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關注學生是否樂於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學習;關注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

4.評課要提倡創新,培育個性。正確地評價一堂課,既要體現課堂教學的一般特徵,又要提倡創新,鼓勵個性化教學。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是新課程標準理念實施的需要,是張揚學生個性的需要,是創造教學藝術魅力的需要。新課標需要的不是拘泥於教參的教學設計,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作靈活的調整,發揮自身優勢,拿出具有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另外,如果教師能夠根據學科特點,摒棄功利追求,提倡個性化教學,將學生頭腦中自由思索的權利還給學生,不但能夠張揚學生個性,更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上的「可持續發展」。

5.評課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課堂教學評價要符合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評價的標準是期待實現的目標,但又必須是目前條件下能夠達到的,以利於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課必須從實際出發,從觀察到的、感受到的情況出發,不能想當然。既充分肯定成績,總結經驗,又要揭露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評價的內容和要點必須是可觀察、可感受的,要以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6.讓學生參與評課。新課程強調學生是教學服務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理應是評課的主體之一。讓學生參與評課,發表自己對教師一堂課的想法和要求,這對授課教師和其他聽課教師都會很有啟發和幫助。同時,由於學生的參與,評課主體呈現多元化、民主化,對一堂課進行多角度、全方位掃描,有利於增強評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當然,受年齡、閱歷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學生的意見有時不夠成熟、全面,教師可權作參考。

評課後要對所獲取的信息(來自於學生、授課者、其他聽評課教師的信息)結合新課程理念做進一步的總結和思考,看有什麼收穫、啟示,然後寫出心得體會或論文。

如何在新課程標準下聽課、評課

聽課、評課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導大力開展校本教學研究的今天,大力開展聽課評課活動、研究並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尤其顯得重要。然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學被認為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教學過程往往成為以教師活動為主、「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記」的過程,所關注的是教師的教,從而把教師活動作為教學評價的重點。而且由於聽課者既不參與課堂教學、也不直接參与教學內容的學習,通常被認為是與可讓教學不發生直接關係的人員。因而在聽課前無充分準備(沒有去了解大綱、教材,分析教學目標要求以及學生智能情況);聽課過程中也就無視學生的課堂活動、不重視收集學生課堂反饋信息。這樣的聽評課,顯然是有於課程改革精神的,無法起到應有的教學研究的效果。

為此,四月六日下午,准東三小由教務主任劉新彩精心備課進行詮釋《如何在新課程標準下聽課、評課》。對全體教師生動講解,在近三個小時的輔導講座後。准東三小全體教師更新觀念,深刻領悟,必須依照現代教學理念,革新聽課、評課。

什麼是新課程背景下的一節好課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要由傳統的知識性教學轉向現代化的發展性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我認為一節成功的數學課應該具備「新」「趣」「活」「實」「美」的特點。

一、新

就是不步人後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不複製別人的思路,努力把課講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們產生學習仿效的慾望。

(一)理念新——即體現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

所謂理念是一個人所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觀念是改革的先導,不同的教學理念,會帶來不同的教學設計,取得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為,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是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

新課程的知識觀:學生不僅要掌握陳述性知識,更要掌握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

新課程的的人才觀:自覺地圍繞新課程的培養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著眼於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和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差異,發展學生的潛能;

新課程的教學觀:自覺地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建立新型的教與學的關係。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新課程的學生觀:要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全面和諧地發展,都能使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獨立的人

新課程的的評價觀:自覺地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不斷改進教學的作用。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暗?nbsp;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新課程的課程資源觀:教師應跳出封閉的教材和教室,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利用和開發身邊的課程資源,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貼近社會。

(二)思路新——即體現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

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鐘,同樣的教師,由於教學設計思路不同,課堂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

例如,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是這樣引入的:

吳老師從孩子們熟悉的生活中單刀直入開始了知識的學習。「有4個桃子,平均分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啪——啪」學生用兩下整齊的掌聲回答了問題。「有2個桃子,平均分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啪」吳老師不僅不慢地說:「只有一個桃子,平均分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突然有幾個同學用右手尖點了一下右手心,「半個」,還有的同學兩手心相對並不合上,表示「半個」。熟悉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有的同學不由自主地說:「半個」。吳老師繼續說:「對,半個。半個該怎麼寫呢?小朋友們,能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表示一個桃子的一半嗎?」教室里立刻熱鬧起來,有的同學接過老師手中的粉筆,跑到黑板前畫圖、寫漢字。吳老師認真地看著同學們的板書,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著自己心中的「一半」。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要由傳統的知識性教學轉向現代化的發展性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我認為一節成功的數學課應該具備「新」「趣」「活」「實」「美」的特點。

一、新

就是不步人後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不複製別人的思路,努力把課講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們產生學習仿效的慾望。

(一)理念新——即體現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

所謂理念是一個人所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觀念是改革的先導,不同的教學理念,會帶來不同的教學設計,取得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為,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是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

新課程的知識觀:學生不僅要掌握陳述性知識,更要掌握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

新課程的的人才觀:自覺地圍繞新課程的培養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著眼於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和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差異,發展學生的潛能;

新課程的教學觀:自覺地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建立新型的教與學的關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 上。教師應激發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 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新課程的學生觀:要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全面和諧地發展,都能使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獨立的人

新課程的的評價觀:自覺地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不斷改進教學的作用。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 和改進教師的教 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 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 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新課程的課程資源觀:教師應跳出封閉的教材和教室,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利用和開發身邊的課程資源,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貼近社會。

(二)思路新——即體現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

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鐘,同樣的教師,由於教學設計思路不同,課堂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

例如,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是這樣引入的:

吳老師從孩子們熟悉的生活中單刀直入開始了知識的學習。「有4個桃子,平均分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啪——啪」學生用兩下整齊的掌聲回答了問題。「有2個桃子,平均分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啪」吳老師不僅不慢地說:「只有一個桃子,平均分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突然有幾個同學用右手尖點了一下右手心,「半個」,還有的同學兩手心相對並不合上,表示「半個」。熟悉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有的同學不由自主地說:「半個」。吳老師繼續說:「對,半個。半個該怎麼寫呢?小朋友們,能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表示一個桃子的一半嗎?」教室里立刻熱鬧起來,有的同學接過老師手中的粉筆,跑到黑板前畫圖、寫漢字。吳老師認真地看著同學們的板書,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著自己心中的「一半」。

在這裡,吳老師藉助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引出分數知識,化抽象為具體、予枯燥以趣味,使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於生活。新穎的設計,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們已有的知識經驗,體現了在學生原有生活經驗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建構主義教學理念。

(三)手段新——即重視現代化手段的運用

近年來,多媒體計算機又進入課堂,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較好地處理好大與小,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局部與整體的關係,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說,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推廣使用為教學方法的改革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例如,在全國第三屆小學數學教學大獎賽上,江蘇的一位老師在引導學生髮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時,就兩次成功地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

第一次:用三條不同長度的線段為直徑,分別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並把這三個圓同時滾動一周,得到三條線段的長分別就是三個圓的周長。觀察:圓的直徑越短,它的周長也就越短;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

第二次:屏幕上出現大小不同的圓,各滾動一周,得到三個圓的周長。再用每個圓的直徑分別去度量它的周長。得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再讓學生任選一圓,並在屏幕上加以驗證。令聽課的老師大飽眼福。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儘管電化教學手段在傳遞信息方面有諸多便利,但也決不能排斥或代替其它的教學手段,黑板該用還是要用的,必要的版書還是要寫的,電教手段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

二、趣

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願學、越愛學。

(一)導入新課時引發學習興趣

導入新課時一堂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的導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好的導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引發學習動機,能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我經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通過組織有興趣的小遊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或以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等方法導入新課。

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喜新、好奇,學習目的性、自覺性和注意力穩定性差,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等特點,因此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結合課題引入一定的故事情節,誘發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時保持學習興趣。

學習新知識本身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既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也需要對整個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即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了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我的做法是:1、重視運用教具、學具和電化教學手段,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加到教學活動之中。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3、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富有啟發性的問題,通過組織學生互相交流,通過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鞏固練習時提高學習興趣。

鞏固練習階段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實驗證明:學生經過近三十分鐘的緊張學習之後,注意力已經度過了最佳時期。此時,學生易疲勞,學習興趣容易降低,差生的表現尤為明顯。為了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除了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層次性和針對性以外,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練習形式的設計,注意使練習有趣味性。

低年級經常採用的遊戲活動有:開小小運動會、打數學撲克、評選優秀郵遞員、貓捉老鼠、奪紅旗、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開數學醫院、摘蘋果、開火車、接力賽等。為了使遊戲更有趣味性,教師可製作一些小動物頭飾,做遊戲時,讓學生戴在頭上,會使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高年級主要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或創設一種情境。

三、活

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活力,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使教師和學生都能找回丟失已久的「自我」,建構起豐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成長的歡樂。「活」表面上是課程的內容活、經驗活、情境活,實質上是師生雙方的知識活、經驗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著師生雙方潛能的開發、精神的喚醒、內心的敞亮、個性的張顯和主體性的弘揚,意味著師生雙方經驗的共享、視界的融合與精神的感召。

(一)教學方法靈活。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特點和適用範圍,不存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年齡學生都有效的「萬能」的教學方法。因此,要從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而且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還要創造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要注意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堅持「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學時間用得最少,教學效果最好,達到教學方法的整體優化。但無論採用何種方法,教師都要堅持啟發式教學,都要堅持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動眼,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都要堅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都要堅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是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

(二)把教材用活

教師對教材鑽研的程度直接關係到教學質量。要想教得好,全在於運用;要想運用得好全在於吃透,只有熟悉大綱,吃透教材,使教材的精神內化為自己的思想,上課時才能揮灑自如,得心應手,才能做到教的輕鬆、學的愉快。關於這一點,我在第二篇文章中有專門論述。

(三)把學生教活。

只有課堂活起來了,學生才有可能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把學生教活很重要的兩個方面就是課堂上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讓學生有思維活動,有數學思考。

袁振國教授在他的新作《教育新理念》一書中這樣寫道:中國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問孩子的第一句話,從

黑龍江到海南島,差不多是一樣的:「今天的作業做完了嗎?」家長們關心的是學校既定的任務完成了沒有。世界上還有一個民族也特別關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以色列民族。當孩子們放學回家後家長們問他們的第一句話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學校向老師提問題了嗎?」如果孩子得意地說:「我今天向老師提了一個問題,老師沒有回答出來!」那家長會像孩子一樣的得意,會喜形於色。可是如果中國的孩子會來對家長說他提了一個問題把老師難住了,絕大多數家長會感到尷尬和為難,甚至會斥責孩子:「你逞什麼能!」

這裡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學生為什麼不提問?

造成目前孩子不願提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的教育缺乏孩子動腦筋的「時空」是一大原因。另外,我們平時只重視「答」的訓練而忽視「問」的培養與指導,也是一個原因。更主要的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很大程度上缺乏問題意識,缺乏民主意識,缺乏對話意識。那種用教師的「問」代替學生的「問」,用教師的「問」剝奪學生「問」的做法,實際上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萌芽。

實際上,學生們上課不願意主動提問發言,是兒童的主動參與權實現不充分的結果。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會受到各種限制,既要受到老師標準答案的限制,又要受表達方式方面的苛求,如必須聲音洪亮、口齒清楚、利落等,那些不符合要求者可能會招致教師的指責甚至挖苦。於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變得謹小慎微,因怕給自己惹麻煩而不提問題的學生只能是越來越多。此外還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師以滔滔不絕的講解和層出不窮的問題佔據了課堂教學中近2/3的時間,學生作為聽眾只能被動地接受、反應,而無時間進行獨立深入的思考。二是學生在課堂紀律的束縛下,即使有問題,也不能及時提出,因為他不能用問題打斷其他人的發言,無論正在發言的是教師還是學生。教師則不同,他可以在任何時候發言,他可以將發言權暫交給學生,也可以隨時將發言權收回。三是教師的態度使學生不願意提問。例如,在提問的時間上學生難以把握,問題既不能問得太早,否則教師的回答很可能是「我們後面會講到這個問題」;也不可太晚,否則教師會說「這個問題前面已經講過了」。同樣,問題的難度也難於控制。太難,教師會閃爍其詞,避重就輕;太易,又會引起教師的輕視和其他學生的嘲笑。這樣一來,學生本能地覺得只有三緘其口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四是教師以自己的提問代替了學生的提問,學生很少有機會、有時間思考並提問。

怎樣才能使學生學會提問?

首先,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和諧、寬鬆、民主的教學氛圍,在教學過程中不以權威者、裁判者、命令者、監督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教師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視他;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偏差時,教師要給於積極的肯定,讚揚學生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啟發。要鼓勵和欣賞學生提出問題,使他們敢於求異、求新。

其次,要充分相信學生有質疑的能力。教師應遵循不同年齡段學生學習的特點,對學生的質疑能力進行堅持不懈地訓練,使學生由感性問題的質疑逐步過渡到理性問題的質疑,進而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

再次,教師應轉移備課的重心,把著眼點放在使學生對新授知識產生問題,以及如何引導學生去探索、發現、自主解決問題上。教學時應在使學生「想問、敢問、好問、會問」上做文章。

第三,要欣然面對學生的「發難」,小心呵護學生認識的衝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第四,要虛心向學生學習,不要害怕被學生問倒;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回答不了,這不是老師的恥辱而是老師的榮耀。

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說,問題意識應該成為基本意識。因為,所謂教學,說到底,就是師生共同探討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如果學會了如何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那麼,教師的「教」才能見成效,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關於數學課上要有數學思考,有學生的思維活動,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數學課要有「數學味」。

四、實

實——就是教學中要講求實效,不走過場,不擺花架子,用足球場上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教學要「到位」。即努力做到教學內容充實,課堂訓練紮實,教學目標落實。

(一)教學內容充實

主要指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數學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講來源,講用處,改變過去"掐頭去尾只燒中段"的做法。讓學生感到生活周圍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 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延伸"。

(二)課堂訓練紮實。

即體現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做到練有目的,練有重點,練有層次,形式多樣,針對性強,並注意反饋及時、準確、高效。

(三)教學目標落實。

就是一節課下來,看一看自己所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下評定: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師生、生生之間保持有效的互動;學習材料、時間和空間得到充分保障;學生形成對知識真正的理解;學生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養; 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五、美

(一)風格美——一名優秀的教師與一般教師的區別就在於他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和獨特的教學風格。所謂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適合自己個性特徵的教學觀點、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獨特結合與表現。可以說教學風格是教師在教學上成熟的標誌。一個不爭的事實:沒有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就很難促成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一個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一般都要經歷下面幾個階段:模仿教學階段——獨立教學階段——創造性教學階段——有風格教學階段。

(二)氛圍美——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一個人只有在寬鬆的氛圍中,才會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才會勇於表現自我,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得到發揮。學生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才能心情舒暢,才能使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的、活躍的狀態,才能敢想、敢說、敢於質疑問難。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交流的雙邊活動過程。師生以什麼樣的心境進入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取得教學效果的前提。民主、和諧、寬鬆、自由的教學氛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體性。

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中,教師要變教導者為顧問、夥伴式的服務者,真誠、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為此,課堂教學中應積極提倡六個「允許」。即:答錯了允許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許補充;沒有想好的允許再想;不清楚的允許發問;不同意見允許爭論;教師錯了允許補充;甚至必要時允許學生不舉手自由發表意見。課堂教學中要減少對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的佔領,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多一些自由的體驗。我們要為學生創造富有個性化、人性化的學習氛圍和空間,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學習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

《標準》呼喚課堂上民主、平等的氛圍,呼喚教師轉變角色,走下講台到孩子中去,俯下身來與孩子雙眸對視,成為孩子們的朋友。教師要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欣賞、讓孩子們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這樣的課堂就會成為孩子們靈感涌動的空間。

(二)感受美——現在的課堂不能只是關注知識的接受,能力的提高,還要關注學生課堂教學的感受。當代的課堂教學應該是一種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主體性品質的「我行」的教育,而不是貶低、壓抑學生主體性品質的「我不行」的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利用成功帶來的積極體驗促進學生的學習,並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享受,是當代國內外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徵。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正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所要求的那樣:「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努力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兒童只有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它才會樂於學習。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及時肯定、讚賞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歡樂,讓他們心中喚起自豪感和自尊感。

記得有人說過,「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其實,面對新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課,當你課後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而你的教學藝術水平正是在不斷解決不足和遺憾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


推薦閱讀:

太極觀真 康偉老師講太極(125)——道功之拳
《我最好的老師》
李炳南老師解釋【帶業往生】!(太重要了!必須轉發與收藏)
炎黃老師談八字正格和《鋤強扶弱理論》
客廳與陽台要做隔斷嗎?看完好後悔當初沒聽老師傅建議

TAG:課程 | 網校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