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論文專輯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當前,信息技術推動了教學改革的步伐,學校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但是,本人在教學教研過程中發現,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應用實踐過程中,很多學校普遍存在著對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應用中的理解及操作層面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教學改革的發展進程,使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偏離正確的方向。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教學過程中更多依賴信息技術支持,忽略其它教學技術手段在實施課程教學過程中有部分領導和老師認為,新課改每一節課如果沒有用到多媒體網路,或者只用了幾分鐘的計算機,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課,甚至形成「無多媒體不成好課」的局面。而其所謂的多媒體課件,只是簡簡單單文字加圖片,完全可以用投影片來實現。事實上,多媒體網路也是信息技術一部分,是一種輔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進信息技術的應用並不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過信息化達到更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技術應用得好壞主要看其是否用得恰當,在於質而不在於量。有另一些人對技術持—種依賴狀態,認為技術越先進越好。原本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人面對面實現的交流和討論,非要利用網路論壇、發帖子或視頻系統來實硯,結果不但沒有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反而造成人力物力和時間浪費。還有一些學科老師對信息技術老師有更多的依賴,認為信息技術老師理所當然要包辦與信息技術相關的一切工作,上一節公開課需要幾個信息技術老師陪同,機器出了故障由信息技術老師解決,有的甚至完全有信息技術老師操作這節課電腦設備。這樣的教學是不可持續發展的,也是不理想和不現實的。學科老師首先應該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2.在教學中過度追求精品課件,忽略簡單實用型課件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是教師都很熱悉的辭彙了.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這些課件也都在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但是隨著對教學劍客重視程度的提高及各級各類教學課件評選活動的增多,我們發現很多學校出現了重評選精品課件,忽視教學實用型課件的傾向。於是出現了在參選課件活動時.學校集中幾個教師用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製作開發精品課件參評,評選結束這些課件幾乎就完成丁它的使命。我們認為只有能在日常教學中運用實用性強的課件才是真正有效的。對於這種課件要求不必特別美觀,也不必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信息也不必特別豐富,涵蓋的知識點也不必很多,只要能夠成為學生的認知工具或情感激勵工具,教學中發揮到實用、管用、好用的作用即可。還有一些教師製作課件一味追求趣味性,而缺乏針對性,造成嘩眾取寵的負面效果。在一些公開課中,常會發現一些課件,插入過多的動畫、聲效,花哨得好像一些娛樂課件。當然.設計者的本意是想使課件增加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事與願違,一些幼稚的畫面成聲音常引起學生的鬨笑,反而擾亂丁課堂秩序。強調藝術性,忽略學科科學性,影響了教學效果。目前國內面向課堂教學的課件逐漸增多,學校可適當購買一些課件,這樣使用起來就會比較方便。當然現成的課件不一定適合教者的教學意圖,這時可利用抓圖、抓動畫等軟體截取其中的所需部分,重新進行組織、整理、加工。在設計和選擇課件時應把精力集中在每堂課的重點、難點的突破上,每一堂課突破—、二個難點足矣,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師感到難以講清楚的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勢講清楚就可以了,一定要給課件「減肥」。3.在教學過程中更多關注課件,忽視整體教學過程很多教師認為要把信息技術整合到自己的學科教學中,首先就要有非常完美的課件,花大量的時間在課件製作上,把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以課件的形式固化起來,並且幾乎包括教師所能想到的和所能表達的所有內容,就像一篇電子救案,以至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了「教師—課件—學生」的教學方式,因而割裂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直接聯繫。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力和教學過程全部局限在課件上,滑鼠、鍵盤不斷按動,眼睛蹬著屏幕,口中念著課件上的內容。而學生則盯著不斷變化的屏幕,把它當成傳授知識的老師。這種誇大課件作用,降低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方式,勢必讓教師和學生淪為計算機和多媒體的奴隸,制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深層次發展。教師應該擺脫以課件為中心的這種思路,從關注課件設計到更要關注教學過程的設計。技術只是工具,歸根結底技術是為課程教學服務的。4.教學中使用過多的多媒體展示,教學中心發生偏移在教學中,有部分教師認為在在新課改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是教學中萬能的技術,在課上從頭至尾都使用多媒體,而對其他常規媒體不屑一顧。在某些公開課上,我們甚至看到一些教師純粹以多媒體代替黑板與挂圖和實驗,其追現代化的意思固然不錯,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長,亦有其所短。總的來講,藉助多媒體教學能將抽象物體具體化,微觀物體宏觀化,對教師講授重點和難點是有一定幫助的,但過多的多媒體展示會造成負面的影響。例如,在實驗課中以多媒體課件實驗為主,忽略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語文教學中過分的意境表達,會剝奪學生的想像力和對優美文字的整體感情能力;數理教學過分形象化,將影響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教學過程以多媒體為中心,教師成了多媒體的放映者,無法發揮主導作用,也無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都被禁錮於課件、多媒體、設備操作中,這種做法未免本末倒置。5.在教學過程中技術的使用與課程教學容量的處理不當很多教師在製作課件時無原則地增大教學密度,令學生應接不暇。雖然多媒體在教學、中可將聲音、圖像、動畫集成一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獲取相關信息,並在設計者的優化組織設計下,增大信息傳播速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但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堂課如果內容太多,進度太快,學生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呈現的信息切換過於頻繁,學生的注意力很難及時地轉移。忽視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一味加大教學密度,即使圖文聲情並茂,學生也經常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所以,教師一定要科學地處理技術的使用與學生認知規律的關係,重視啟發性原則,給學生留出時間去思考,安排適量的活動去發現。與此同時,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只能使一些教學環節流於形式、忽視實質。例如40—45分鐘一堂課,學生既要上網查資料,又要小組討論,還要自己作報告。有的教師規定三分鐘上網查資料.三分鐘的討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做一些拷貝、粘貼。根本無法對信息進行深層次加工處理。我們認為,可以考慮以單元為主進行活動安排,必要時可以將兩到三節課合在一起上,這樣才有可能將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落實下去,而不流於形式,學生也有時間從容地思考,把收集外界信息內化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6.在教學中採用多種教育技術手段,技術組合應用中使用不當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各種各樣教學軟體的推陳出新,很多新技術進入了課堂。如多媒網路教室管理平台、網路教學支撐平台、資源平台、VOD校園點播系統等等。這些軟體加上許多多媒體如:視頻投影儀、實物投影、液晶投影、無線傳聲器等等,再算上原有的錄音機、電視等常規媒體,一時之間多媒體電腦教室幾乎被多種技術進行全副武裝。但當實際用這些技術的時候,有的教師並沒有真正掌握這些技術。他們對其一知半解,不了解某種設備技術的長處和短處,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在教學中有什麼特長等,因此無法把這些設備媒體或技術很好的組合起來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導致多種技術特色組合不當,教學應用程度較低,無法發揮現代教育技術最大效用。總之。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應該從有機的教學系統來考慮,不能任意誇大其中某一因素的作用,也不應忽視其中某一方面,否則將會對教學效果帶來不利影響。我們只有從思想觀念上產生根本的改變,才能使信息技術更好的服務於教育教學之中,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目的,使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推薦閱讀:

西楚霸王項羽為何會敗給沛縣混混劉邦?楚漢戰力分析
奴僕宮分析
在線式UPS的原理分析
步行和步態分析的前世今生
第五十四章: 獨發、獨靜與全動分析(前言)

TAG:技術 | 存在 | 教學 | 信息 | 問題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