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追憶:西人眼中的圓明園
07-09
作者:金滿樓(本文刊於《海南日報》2010年10月25日)今年是圓明園罹難150周年。對於現代中國人來說,圓明園的悲劇不僅代表了晚近史上一段痛苦的集體記憶,它對中國人的集體心理也構成了一次重大的傷害。在如今圓明園的殘垣斷壁前,每一個前來憑弔的人或許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座曾令世界驚嘆的園林,究竟有著何等的輝煌與美麗?不久前,文物收藏家王金昌獲藏了一本名為《環遊世界》的遊記,這本出版於1864年的法文書,其中有一篇近萬字的圓明園遊記,文章圖文並茂,篇幅達16頁之多。在蒙塵140多年後,這段歷史的記述終於重開天日,並將人們的視線帶入這座昔日的皇家園林。跨越百年的圓明園記憶《環遊世界》的作者M.G.保蒂埃(M.G.Pauthier)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漢學家,在圓明園遭到浩劫之前,他曾有幸遊覽過這座著名的皇家園林並對其中的各個勝景做出了詳細的記載。1860年10月,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毀,保蒂埃得知後匆匆趕來,但步入他眼帘的,到處都是煙熏火燎後的殘垣斷壁,昔日的美景早已一去而不復返。在不可思議的慘狀面前,保蒂埃為之痛心疾首,悲憤難平,他在返回法國後,憑著之前的記憶寫下了這篇名為《乾隆皇帝的避暑宮殿——圓明園遊記》的文章。在文章中,保蒂埃極其痛惜地說:「自1860年圓明園被燒以後,沒有一樣東西留下,乾隆皇帝的藏書閣和其他偉大的建築一樣,毀於一旦,真是巨大的損失。」在保蒂埃的記憶中,「皇帝的藏書閣擺滿了書,書櫃製作精良,裡面擺著最精緻和古老的書。皇帝這些珍貴的物品已經為歐洲人所周知。這個藏書閣有三個盧浮宮的大小,所有圖書自上而下排列整齊,方式科學,為防止蒙灰,書籍都用絲綢覆蓋。這裡收集著各種書籍的最好版本,有的稀有書籍只有這裡才能找到。……其實,我們可以用圓明園的藏書閣和亞歷山大大帝最驕傲的藏書閣相比。」乾隆年間的法國傳教士王致誠在寫給朋友的信中這樣描述圓明園:「它基本是由相互之間獨立的一大批住宅組成的,但非常對稱和諧,由寬敞的院子、花園和花壇分隔開來,所有這些住宅的門面都塗金、油漆和繪畫而金碧輝煌。室內裝飾和布置有中國、印度以及歐洲所有最漂亮和最珍貴的東西。……建築內部的房間與外部一樣華麗。除了它們的布局非常合宜之外,那裡的傢具裝飾非常講究和價格昂貴。」另一位傳教士蔣友仁則描述道:「所有的花園被蜿蜒於假山間的溪流所分開,溪流時而從岩石上流過,形成瀑布,時而匯入低谷,形成一些水池,根據它們的大小,取名為「湖」或「海」。……供皇帝和他整個宮廷成員居住的宮殿佔地寬闊,其內部收藏著四海之內最奇異的珍寶。除此宮殿外,花園裡還有其他的宮殿,它們或圍繞在寬闊的湖邊,或處在湖心的小島上。另一些還建在山坡上和風景宜人的溪谷邊。…… 」(以上兩段引述來自於《傳教士書信集》一書)傲慢的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勛爵在1793年來到北京時,他把圓明園稱作「最最光明的園林」,因為他想不出更好的名稱來形容這座中國最好的園林了。阿蘭.佩雷菲特在《停滯的帝國》中描述了當時的場景:「馬戛爾尼對鮮花、綠樹和噴泉交織成的美景十分欣賞。圓明園大得無邊無際,園內數以百計的『漂亮的樓台亭閣』由穿越假山的通道和美妙的走廊相連接,但馬戛爾尼只看到其中一部分。」這一部分已足以令馬戛爾尼感到驚羨了。圓明園遭到滅頂之災1860 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圓明園的災難也開始了。10月7日,英法軍隊闖入圓明園,在無數奇珍異寶的誘惑下,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都發了瘋一樣的衝進宮殿樓閣,成群結夥的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及各種珍品。參與其事的英軍翻譯官斯溫霍在《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中描述道,「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以一種不體面的舉止橫衝直撞,每一個人都渴望搶到點值錢的東西。多數法國人都拿著巨大的棍棒為武器,遇到不能挪動的東西,就搗個粉碎。在一間屋子裡,你可以看到好幾個各種等級的軍官和士兵鑽到一個箱櫃里,頭碰頭,手碰手,在搜尋和搶奪裡面的物品。」法國翻譯官德里松在26年後出版了《一個赴華翻譯的日記》的回憶錄,他在書中對於當年的劫掠行徑記憶猶新:「這一大群各種膚色、各種樣式的人,這一大幫地球上各式人種的代表,他們全都鬧哄哄地,蜂擁而上,撲向一堆無價之寶。他們用各種語言呼喊著,爭先恐後,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來,賭咒著,辱罵著,叫喊著,各自都帶走了自己的戰利品……」歷史學家傑克.比欽在《中國鴉片戰爭》中指出,劫掠和破壞是同時進行的,發了狂的英法士兵們把能拿走的都拿走,拿不走的就隨手破壞。英國專使額爾金則冷冷的看著,他在寫給妻子的信中說:「劫掠和蹂躪這樣的一個地方,已夠壞了,但更壞得多的是破毀。原來總價值一百萬鎊的財產,我敢說連五萬鎊也不值了。」惡毒而無知的額爾金,最後下令將圓明園加以焚毀,既作為對外國人質被扣押致死的一種報復,也用以對清廷心理上的威懾。10月18日,英軍中將米歇爾帶領三千多名士兵開始執行縱火任務,他們不僅燒毀了圓明園裡的所有宮殿及花園,臨近的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及香山靜宜園裡的樓閣也同遭劫難。焚毀行動持續了整整兩天。19日下午,英軍燒毀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和大宮門作為「收工」之作。英軍步兵中校沃爾斯利在撤退時,他看到的最後一幕是:「10月19日晚,圓明園已經不復存在。其周圍緊鄰的區域也彷彿地覆天翻一般,只有黑黢黢的牆垣和一堆堆燒焦的屋架表明皇家宮殿過去所處的位置。環繞著圓明園的松林也已化為灰燼,只剩下一根根被燒成焦炭的樹榦。」大火隨後又持續了三晝夜,北京的上空濃煙籠罩,滿目煙塵。恭親王奕訢在西山的高地上看到這場可怖的大火後,他上奏自己的兄長咸豐皇帝:「臣等登高瞭望,見火光至今未熄,痛心殘目,所不忍言……」《庚申夷氛紀略》則說:各名園「盡付劫灰,火光燭天,數日不滅。」曾給奕訢拍過肖像的攝影家約翰·湯姆遜在十餘年後參觀圓明園廢墟,他不無遺憾的描述道:「我們一走進圓明園,一大片荒涼破敗的廢墟就映入眼帘。昔日裝點著中國最壯麗景觀的一塊塊大理石、一座座雕塑,如今倒卧在荒草叢中,瓦礫堆上。」斷壁殘垣枯草凄,世上再無圓明園。對暴行的嚴厲譴責當搶掠者在為他們的搶劫成果而興高采烈的時候,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不無憤怒的寫道:「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大肆搶掠,另一個放火焚燒。額爾金在巴台農神廟開始乾的事,他又到圓明園幹了。這次他幹得更為徹底漂亮,連一點都沒有留下。戰功赫赫,戰果輝煌!勝者之一裝滿了腰包,另一個裝滿了他的箱子:他們臂挽著臂,歡笑著回到了歐洲。」「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我們認為中國人是野蠻人。而這就是文明對野蠻的所作所為。」「在歷史上,兩個強盜之一就是法蘭西,另一個則是英國。但我要抗議!法蘭西帝國裝走了一半的勝利果實,今天它天真地拿出一副物主的架勢,成了圓明園的珍寶陳列所。我希望終有一日擺脫了束縛並清除了污垢的法蘭西將把這些贓物交還給被掠奪的中國。」「歷史記下了一次搶掠和兩個盜賊。」「我記下了這筆帳。先生,這就是我對這次遠征的讚揚。」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侵華和南京大屠殺,是近代歷史上對中國人的集體心理傷害最嚴重的三次。如今,圓明園殘留的石柱依舊無聲的矗立在那裡,在夜幕快要來臨的時候,往往發出慘白的顏色。它們想訴說些什麼嗎?《環遊世界》的作者保蒂埃在書中大聲疾呼:「火燒圓明園的行為是絕對的襲擊方式,是野蠻的。所有帝國都不應該再做出類似的愚事。」從文化上來看,圓明園的悲劇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也是全人類的。筆者曾在那殘垣斷壁下想:恥辱也是一種沉思的力量,恥辱也是一種奮起的鞭策。如果我們這些後人還記得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侵華和南京大屠殺的話,我們的民族,就至少還沒有失去希望!1上一篇<<《武夫當國:北洋軍閥秘史》湖湘講… 下一篇>>馮國璋聚財有道社會一分子 [2010-11-01 02:40:35 PM]火燒圓明園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是國人心中永遠的痛,這一點我們刻骨銘心。但事物都有兩面性,雖然火燒圓明園是西方強盜野性的大暴露,同時也說明了封建社會已走到了盡頭,火燒圓明園不僅燒的是「物化」的圓明園,我想更深層次的是把閉關自守,驕傲自大,落後愚昧的舊體制燒得片瓦不留。王者若逸 [2010-11-01 04:04:28 PM]一百年前西方列強是用「文明」來掠奪中國,一百年後的今天他們改用「普世民主」來分裂和掠奪中國了。paul-ding [2010-11-01 04:24:05 PM]一些幫閑文人老在那裡拿那點事嘮叨,喋喋不休。你嘮叨也無所謂,可你得把真實的歷史告訴人民。首先,戰爭本來就是搶劫,你搶我奪,沒什麼可指責的。要說人家比我們畢竟還是要文明一點。因為人家搶的只是金銀財寶,不搶人。那時候的中國人,搶財又搶人。他們把搶來的人當作牲口一樣分臟。比如那個鄭和,就是打仗搶來,閹了作奴僕的。這是男人。女人呢,比如鄭和的姐姐,就給他們當性奴。至於財寶,我們的祖先更是先毀掉,然後再做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你找都沒法找。其次,讓圓明園真正變成廢墟的是中國人,而不是英法聯軍。當時這個園子除了丟失大量文物外,其他地方都還完好無損。可是後來亂軍連裡面的珍奇異木都砍下來燒作木碳了,鬧得北京木碳成災。如果你們用這些警示當局要勤政愛民,那還有點意義;如果你們拿這些片面的說教來販賣陳穀子,要老百姓勒緊褲腰帶,打造什麼航母,或者嚷嚷什麼自己怎樣的文明,怎樣的無辜,洋人怎樣的無賴,怎樣的霸道,那毫無意義,因為你們在撒謊。雪花滿天飛 [2010-11-01 08:19:53 PM]兩千多年,中國自己毀掉的文明比這還要多幾倍,我們該向誰討伐?樂游塬主人 [2010-11-02 01:46:38 PM]你還叫金滿樓,看來圓明園的金銀財寶是不是到你家樓上去了?抱歉,此條評論正在審核中,請等待!muhabvip2j [2010-11-02 02:26:40 PM]一百年前西方列強是用「文明」來掠奪中國,一百年後的今天他們改用「普世民主」來分裂和掠奪中國了。阿正Q傳 [2010-11-02 03:59:22 PM]同胞當自強,團結,團結,團結!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真實的康有為 不真實的歷史
※古老的莊園如何顯示黃河流域中的重要文化價值?
※「神話」/「歷史」的對立與整合
※政治轉型中的歷史邏輯 | 政見 CNPolitics.org
※歷史上走上巔峰的女人,一帝,一個發明人彘,一個萬人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