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得體面一點,是對自己的尊重

作者 小木頭

我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有審美,比有錢更重要》,這幾日在網路上流傳。

發在微博上的頭條文章也有幾萬閱讀及幾百條的轉發,評論里跳出來幾個很扎眼的,我覺得挺有意思——

有人說:別發沒用的雞湯,沒錢,全是地攤貨能有個屁審美?

有人說:飯都吃不起還舒心整潔?心靈雞湯能喝飽?

還有人說:錢都沒有拿什麼去審美?

前面的那兩位顯示用的都是蘋果6s,最後這個用的是三星NOTE3,看關鍵詞「地攤貨」、「吃不上飯」、「沒有錢」,想來要麼是憂國憂民的年輕人,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中年憤青。總之,用著幾千塊手機刷微博卻替吃不上飯的人操心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心懷天下」。

我猜,他們也不是真的吃不上飯,亦或者用的全都是地攤貨(地攤貨也有不少好東西啊),但我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可能是我想要一份體面的生活,而他們總覺得自己只是在狼狽地活著。

因為沒有豪宅,沒有名車,沒有生在大富大貴之家,沒有一夜暴富……這些,成了許多人的「心病」,也因此他們說話總是不那麼體面,喜歡把自己的身段放到無限低,比他們差的人他們會冷嘲熱諷,比他們好一點的,自然更逃不脫。

無論是否實現了財務自由,無論是否積累了足夠多的財富,無論我做的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只要自食其力就好,我的終極目標都是:體面地生活,而不是狼狽地活著。

「體面」這個詞 ,現在越來越少用了,在我的理解里,它包含著自尊、自重、自愛,是我們在世俗社會立足的根本之一。

你周圍值得尊重的朋友,敬重的師長,亦或者很崇拜的偶像,他們大多數有一個共同點:活得很體面。不是賣弄面子,大講排場,而是有堅強的內心,有強大的氣場,有自己的生活節奏,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這就是體面。

我很不喜歡吃頓飯能講出無數個「大人物」名字的那些人。早年有個朋友入職去了不錯的單位,沒多久學了一身武藝回來,朋友小聚也漸漸被他搞得烏煙瘴氣,是我最深惡痛絕的,就斷了往來。

但我也對總是活得很狼狽的人敬而遠之。他們也不是真的貧窮,也不是真的遭遇挫折——這樣的人反而簡單,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等他們的生活逐漸平靜下來,又可以從頭來過。

可怕的是永遠在躁動卻永遠一事無成的人。認識十多年的人,年輕時就總是慌慌張張,無論是升學戀愛還是結婚生子,沒有一件順心事,總是這裡出了岔子那裡出了問題,聽他說話不是在求這個人辦事就是在找那個人幫忙,今天缺錢,明天找關係,每次聽到他的消息都像是苟延殘喘的最後一天。

這樣的人,談什麼體面呢?當然沒有。

我曾奇怪,為什麼他總是過得這麼艱難,同齡人也都在人生的爬坡期,工作也要慢慢上進,生活也要一點點穩下來。但無論怎樣,總是會有一點點收穫,有一點點穩定吧?

他也不是命運不濟,家庭出身到求職工作都是中等偏上,但是每一次,他都想要去攀附更高的平台更好的資源,舊的守不住新的求不來,求而不得就鬱鬱寡歡,總是在求人臉上也就寫滿了愁雲密布和低聲下氣,人到中年臉上寫得全是「我很慘」,談什麼體面?

找一份謀生的活兒,從事能自食其力的工作,在這個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的時代,養家糊口真的不是天大的難題。

唯一的難題是,既不能安心地堅守下去,也不能決絕地重新開始,最後就只剩下哀嚎,慨嘆,鬱悶,傷感。

體面的生活,是自尊、自愛、自強、自重,不做那些令自己汗顏的事情,不學習玩弄你瞧不上的陰謀詭計,不攀附,不迎合,不出賣內心去獲取資源。

盡量做自己喜歡也能做好的事情,把自己生活的環境整理得潔凈舒適,用負擔得起的好一點的東西,交往能談得來的朋友,和愛人親朋之間也是明亮溫暖,體面互動,說符合身份的話……這很難嗎?

真的不至於。

想起在最貧窮的需要靠一百塊過完一周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可以從容體面地生活——少買一點肉,少吃一點水果,把不必要的事情稍微往後拖一拖就好了嘛。

只要能在餐桌上擺出精心製作的小菜,只要能夠在晚飯後牽著手散散步聊聊天,就覺得日子是幸福的,是不匆忙的,是不狼狽的,這何嘗不是一種簡單的體面呢?

經濟條件稍微好一點點,就買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講講情調,談談愛好,不必急吼吼朝思暮想恨不得馬上就實現財務自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只要買適宜的喜歡的東西,不是一樣開心嗎?

這是我的生活理念,我還挺樂在其中的。

我尊重自己,尊重生活,也得到了它的厚待,滿心歡喜。

作者:小木頭,媒體人。個人公眾號:小木頭の如是生活(ilove_xiaomutou),出版作品《最好的時光剛剛開始》《會烘焙的女人,走到哪兒都有愛》。灼見經授權發布。


推薦閱讀:

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些名不經傳卻值得一讀的好書
王路:比你們不知污到哪裡去了
辯論和抬杠?
農曆為什麼可以預測節氣?
你什麼時候感受到嫉妒使你面目全非?

TAG:生活 | 自己 | 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