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魯迅小說中自然環境描寫作用

㈠前言小說中的自然環境描寫小說是時間的藝術,又是空間的藝術。所謂空間主要是指環境。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驅使其活動的特定場所。一篇小說,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會環境,還要描寫千姿百態的自然環境。弄清小說中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對準確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一、渲染故事氣氛作家往往用生動的自然環境描寫,來創造故事的特定氛圍,從而增強故事的真實性。二、烘託人物形象環境本是為人物活動提供一個場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環境的描寫,往往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也就是說,作家為了表現人物豐富的心境、複雜的性格,往往要為人物設置多種不同的自然環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記錄其種種行為,從而顯露其性格。三、推動情節發展情節發展與環境描寫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環境描寫要以情節為依據,情節發展離不開環境描寫 。四、暗示社會環境優秀的作家,總是通過對特定的自然環境的描寫,來展示獨特的世態風情,為讀者提供一副社會歷史圖畫。所以,小說中的自然環境,一般都帶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當作是社會環境的暗示。五、深化作品主題分析小說的主題,離不開對人物和情節的細緻分析,也離不開對環境的認真考察。㈡正文⒈魯迅小說簡介魯迅一生中寫了33篇中短篇小說,結集出版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三本小說集。魯迅的小說創作以其具有時代精神的思想主題和新形式的創造,實現了中國小說具有歷史意義的革新,賦予了小說以現代的內容和形式,使五四時期的新文學完成了有舊小說向現代新小說的轉變。為改良人生,為人民的解放和社會的改造而創作,是魯迅小說現實主義的核心。他的小說都是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的辯證統一、渾然一體的表現人生真實的畫卷。在小說創作中,他從不故作驚人之筆,而追求在至平至實中顯示至奇的藝術效果。法國藝術家羅丹說:「藝術上最大困難和最高境地,都是要自然地樸素地描繪和寫作。」所以,魯迅不去堆砌詞藻、大段描寫風月,而是以簡明富有特色的語言行動表現人物的性格,我們看到的都是簡潔的景物描寫和白描的細節描寫。真實、深刻、嚴峻、樸素、簡潔就是魯迅的藝術風格。⒉具體分析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⑴《葯》中自然環境描寫「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著了。」 這是文章的第一句話,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突出特徵:陰暗、凄清,還有幾分恐怖。這句雖然字數不很多,卻奠定了文章壓抑的感情基調,周圍事物皆死氣沉沉,也可烘托出華老拴心情沉重。之後還有一句「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只有一條灰白的路,看的分明。燈光照著他的兩腳,一前一後的走。有時也遇到幾隻狗,可是一隻也沒叫。」其中「黑沉沉」、「灰白」的路和「一隻也沒叫」,這也使氣氛陰森幽暗,基調冷峭深沉,讓讀者不禁感到壓抑。這畫龍點睛似的環境描寫,很自然的穿插在文章中,確實引人入勝。寥寥幾句便烘托出了人物心情,定下了文章感情基調,同時暗示了人物之後要做的事一定有些恐怖,令人緊張。接著看,我們便可得出答案——他要買人血饅頭。由於前面做了諸多鋪墊,讀者便可很自然地進入情節。當然,自然環境描寫也可暗示社會背景。「後面也照見丁字街頭破匾上『古□亭口』四個黯淡的金字」。1907年,光復會成員秋瑾被害於「古軒亭口」,魯迅就是以秋瑾被殺害的事件為背景,寫了這篇小說《葯》。這句自然描寫讓我們很自然的聯想到了秋謹的死,使文章與時代相對應了。《葯》的後面有很大一段關於墳地的描寫。「西關外靠著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塊官地;中間歪歪斜斜一條細路,是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卻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邊,都埋著死弄和瘐斃的人,右邊是窮人的叢冢。兩面都已埋到層層疊疊,宛然闊人家裡祝壽時候的饅頭。 」這段描寫為情節發展作必要鋪墊的作用——華大媽與夏四奶奶先後來為各自的兒子上墳。除了這點,我們還應注意到這一部分中孕蓄的路的意象:墳墓群被中間的路界限分明地分成了「左右」兩邊。左邊的那是「犯人」的墓地,右邊的就是群眾的墓地。這實際上寓意著夏瑜等資產階級革命者並沒有和普通群眾在「官方地」上站到一起去而是「各自為營」,造成資產階級脫離群眾鬧革命,最終成為「官方地」中的一座座墳墓(一種失敗的象徵);普通群眾沒有和革命者站到一起去,最終只能是在「官方地」中繼續由其毒害(一種愚昧落後的象徵)。一個路的意象將文章主題意義凸現了出來,體現出魯迅先生高超的語言能力和深沉含蓄的文學藝術風格。 事實上,在小說其後的發展中,華大媽(群眾母親)和夏四奶奶(革命者的母親)在上墳時也是向各自的那一半官地走去的。我們清楚地看出,華小栓和夏瑜兩者的墳墓,中間僅僅只隔了這麼一條小路。這條小路將華、夏兩家分隔而開,是一道屏障。但這道屏障又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作為群眾、革命者孕育者,在同時煎熬著失子的痛苦時,從素不相識最終能跨過這條小路,走到了一起。「世上本無所謂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作為華家和夏家兩條線索的最終交融場所,將華家的「可憐性悲劇」和夏家的「可嘆性悲劇」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華夏」(中國社會)的悲劇,使小說「揭示」和「讚頌」的悲劇主旨在這裡得到了全面升華和開發。 再看這一句「這墳上草根還沒有全合,露出一塊一塊的黃土,煞是難看。在往上仔細看時,卻不覺也吃一驚;——分明有一圈紅白的花,圍著那尖圓的墳頂。」這句中,黃土反襯出了花環的美,儘管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說是「憑空添上」的,但我們還是以為這個花環是對革命者精神的肯定和對革命者業績的讚許。花環的添加只有一種可能,即同情夏瑜、支持夏瑜的人送來的,這是對夏瑜的一個最完全的讚美,表明革命者是殺不盡的,革命還是有後來人的。魯迅先生通過「曲筆置花環」寄寓了他對先烈的悼念,也寄寓了自己的理想。由是我們堅信魯迅還是以一種較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小說創作中的。 ⑵關於雪的描寫魯迅先生在小說《祝福》、《在酒樓上》中多次描寫雪。我這裡做一下具體分析。《祝福》全文四處描寫雪。看《祝福》的第二段,「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麼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亂成一團糟。」雪很大,雪飄得很亂,正襯出年底大典鎮上的忙碌。再看第32段,「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籠罩了全市鎮。」「雪花落在積得厚厚的雪褥上面,聽去似乎瑟瑟有聲。」頭一句「夜色籠罩」可以表現人物心情壓抑;後一句以有聲襯托無聲,表現冷寂凄涼的氣氛,襯托「我」心境的孤寂沉重。接著看88段,「微雪點點的下來了。」這句是在祥林嫂和柳媽談話前對雪的第3次描寫。「微雪點點」,柳媽的話也一點點地給她投下了陰影,這句話對後面情節起到了推動作用。在全文最後一段,是對魯鎮的大段描寫。在結構方面,飛雪又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在情節方面,作者拿有錢人的祝福活動和祥林嫂的慘死作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團團飛舞的雪花」襯出魯鎮很熱鬧,而被壓迫者在寒冬臘月、大雪紛飛的祝福聲中慘死在雪地里,在熱鬧中寂靜地死去,就更富悲劇色彩了。《在酒樓上》是最富「魯迅氣氛」的一篇小說,它的創作基調可謂「憂憤深廣」。這篇文章六處描寫雪。同樣,剛開頭,「上面是鉛色的天,白皚皚的絕無精采,而且微雪又飛舞起來了。」這句烘托出人物落寞、煩悶的內心感受,再次定文章基調為沉悶、壓抑。第五段中有對「廢園」和「老梅」的描寫,「幾株老梅竟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彷彿毫不以深冬為意;倒塌的亭子邊還有一株山茶樹,從暗綠的密葉里顯出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甘心於遠行。」老梅和山茶花是"我"獨立品格和獨立意志的象徵,也反村了隨後出場的呂緯甫今日的軟弱和不徹底的劣性。這是藝術的曲筆,是全文的神韻。它也與後面的一段文字形成呼應:"窗外沙沙的一陣聲響,許多積雪從被他壓歪了的一枝山茶樹上滑下去了,樹枝筆挺的伸直,更顯出烏油油的肥葉和血紅的花來。天空的灰色來得更濃,小鳥雀啾唧的叫著,大概黃昏將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尋不出什麼糧食,都趕早回巢去休息了。"寄寓了作者對現代知識分子以獨立人格獨立意志與桎梏重重的生存境況相抗衡的期望。這樣的描寫有助於深化主題,更有助於形象地再現人物品格。"老梅"和"山茶花"是"廢園"的魂魄,是小說中灰暗、頹敗的"故鄉"氛圍里最濃墨重彩的亮色,是生機和活力的象徵。接下來對雪的描寫「這裡積雪的滋潤,著物不去,晶瑩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風一吹,便飛得滿如空煙霧。……」這裡的雪是柔雪,依戀、滋潤著老梅和山茶,表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懷念,覺得北方故不是我的舊鄉,但來這裡又只算是客,不免帶些哀愁。後面有一段「樓上又添了煙氣和油豆腐的熱氣,彷彿熱鬧起來了;樓外的雪也越加紛紛的下。」這一段雪襯出環境熱鬧,「我」和「呂緯甫」打破隔膜,聊的熱鬧些了。最後一段同樣是對雪描寫「見天色已是黃昏,和屋宇和街道都只在密雪的純白而不定的羅網裡。」這一句「黃昏」、「不定的羅網」可以反映人物前途黯淡,疲於奔波,也可看出整個社會都是動蕩和不穩定的。魯迅輕描淡寫幾處雪,便使文章生輝,使讀者更好的融入故事中,這就是在至平至實中顯示至奇的藝術效果。㈢結束語魯迅這33篇小說中自然環境描寫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如《補天》中的海、《肥皂》中的月、《社戲》中岸邊的山、豆麥……這些畫龍點睛之筆可以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感情色彩更加濃重,情節更加連貫,主題更加深化。通過認真地分析、深刻的思考,我們要逐漸掌握自然環境描寫的要領,使文章熠熠生輝。
推薦閱讀:

新型飼料添加劑富硒益生菌的動物營養作用
小兒推拿的作用【圖文】
【聽宮穴】聽宮穴位位置圖_聽宮穴的作用_穴位解碼
閑雲老叟的爻的作用規律和斷卦步驟 (轉)
母親的作用和生命的意義

TAG:小說 | 自然 | 環境 | 寫作 | 自然環境 | 魯迅 | 作用 | 環境描寫 | 描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