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製作毛澤東主席用瓷紀實
關於製作毛澤東主席用瓷紀實
毛主席關心醴陵瓷業
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有一次毛主席在廣州海屋聽取中南各省領導彙報時,當談到瓷器這一行業時,就說過這樣一句話:「湖南有個醴陵,不也產瓷器」?沒想到,毛主席的這句話給湖南醴陵這個偏遠小鎮帶來了新的繁榮。當這句話傳出後,湖南有關方面就開始關注醴陵瓷器工業的發展,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先後成立了醴陵瓷業公司、醴陵縣陶瓷研究所、藝術瓷廠(群力瓷廠)、星火、永勝、力生等幾大瓷廠。到了70年代,醴陵的瓷業發展到相當規模,許多釉下產品均可與景德鎮的名瓷相媲美,醴陵也被稱為中國的第二大瓷都。
勝 利 杯 的 誕 生
1958年4月11日,中共湖南省委派人到醴陵,為中央首長試製一批茶杯(蓋杯)。來人帶來一個在延安使用過的上下一般大的桶形茶杯,這個茶杯無花、無蓋,瓷質粗糙、顏色灰白,湖南省委要求在樣杯的基礎上改矮、擴大、加蓋,並要求用最快時間試製出祥品。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陶瓷研究所的彩繪工程師們連續試製了六種造型先後四次送長沙鑒定,6月20日,當時擔任醴陵瓷器公司經理兼黨委書記的王林卿接長沙電話,說毛主席對醴陵試製的茶杯很滿意,這時才知到是專門為毛主席製作茶杯。湖南省委當即指示儘快趕製40個,白的20個,花的20個,並要求7月5日前送省委。茶杯做好了,要給杯子取個名字才好,叫什麼好呢?幸福杯、躍進杯、解放杯、勝利杯…..最後確定一個有雙關意義的名字——勝利杯,它象徵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也寓意這次試製工作的勝利。(社會上流傳勝利杯的名稱是毛主席取的,其實不然,據還健在的原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所長李維善老先生在其撰寫的文章里就提到過此事,「勝利杯」的名稱是李提議出來的。)這種釉下彩繪的蝴蝶花勝利杯。其花紋是由醴陵陶瓷研究所彩繪工程師林家湖根據北京審定意見設計而成的,杯底特製了有湖南醴陵篆書字樣加一個和平鴿圖案的釉上西赤紅底印。從此,毛主席就正式使用了醴陵研製生產的勝利杯。勝利杯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毛主席喜愛的梅花餐具
在毛主席的一生中,最鍾愛於梅花,梅花最可貴的品格是傲霜鬥雪,風姿昂揚,它寄託著人類向困難逆境作鬥爭的勇氣與信心以及頑強的拼搏精神。在毛主席的許多詩詞中,梅花是其歌詠讚頌的主題,梅花的高潔雅緻,傲骨凌霜的風韻,無時不激起主席的磅礴詩情。他在著名的詠梅>>詞中曾贊道:「風雨送春歸,風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
醴陵設計的梅花碗造型是取樣於明代永樂年制龍紋宮窯碗造型為樣本,將碗口內斂收縮改小,碗壁修薄、選用的是最優質的湖南洪江瓷土、石英、長石等泥料配方製成,故胎質堅細、透明潔白、釉面光潤、典雅輕巧,手感舒適。碗的內外邊都飾以三組紅艷的臘梅花,襯托一枝青竹,紅綠相映,特別奪目。1966年6月毛主席秘密回湖南韶山滴水洞,在一號樓休息了11天,毛主席每日親手使用的餐具就是醴陵特製的梅花餐具和繪有梅竹圖案的瓷質插筆筒等醴陵釉下五彩瓷。
1971年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得到恢復,醴陵群力瓷廠生產的聯合國用瓷,其選用的花面圖案就是毛主席喜愛的梅花,瓷器上一朵朵艷麗迷人的紅臘梅花,春意盎然地飄香於聯合國大廈,中國瓷器又一次蜚聲國際舞台。第二年的7月5日,湖南省委接待處肖根如同志攜帶中共中央辦公廳和湖南省委辦公廳信件到醴陵陶瓷研究所、醴陵群力瓷廠訂製了一批主席用瓷,包括大小碗和各種盤類產品、勝利杯、魚盤、五件套文具、蓮子茶具等,全部釉下彩繪梅花圖案裝飾,不論盤碗一律帶蓋,有關中央領導明確指示要在瓷碗內畫上梅花圖案,要讓主席在使用時也能看到他喜愛的紅梅花。這批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和湖南省委接待處專門為毛主席特製的雙而梅花餐具,燒制工藝,都可以稱為上乘之作。毛主席見到這一批瓷器時真是非常高興。千餘件的釉下彩精品瓷器派人護送到北京中南海豐澤園毛主席住處專供主席使用外。還留一小部分在湖南省委接待處,待毛主席回故鄉湖南時使用。當時湖北武漢的東湖園毛主席以前常住的地方也存有部分醴陵製作的主席用瓷梅花餐具。
最精典、最具特色的春夏秋冬四季雙面花薄胎碗
「月月紅」花四季開,最具政治色彩的瓷碗(代表春景)
毛主席最後一次回湖南是在1974年10月13日,由汪東興同志陪同乘火車抵長沙來湖南巡視。一直住在湖南省委接待處。到1975年2月3日,在長沙共生活了一百一十四天。這是解放以後毛主席在湖南居住時間最長的一次,11月4日原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親自布置省工交辦給醴陵群力瓷廠下達為毛主席趕製四十件薄胎碗和勝利杯的任務,要求內外均有釉下彩花裝飾,花面的設計強調「特製瓷」的特殊意義,既要體現出當代最高的工藝製作水平,又要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並要注重實用性。
醴陵老瓷像照片
「月月紅」瓷碗是這四十件薄胎碗的主要代表件,同時也是一件最具政治色彩的瓷碗。花面的設計者由當時著名陶瓷美術家李小年和彩繪工程師李人中等人,精心研究設計試製以月季為主花,初稿設計時考慮到要象徵意義的花面,選中月季花是因它的生命力旺盛,不需要特殊的養料培植,而能頑強地在野草叢中四季開放,花面的色彩以紅色為主調,在萬物復甦的春天,百花齊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在當時」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大好形勢下,用月季花又名「月月紅」裝飾瓷碗可謂匠心獨具,意義深遠。
芙蓉國里盡朝暉」體現湖南地方特色的瓷碗(代表夏景)
「芙蓉國里盡朝暉」是毛主席描繪家鄉湖南特色最偉大的詩句,四季內外花薄胎碗系列之二的夏景紅芙蓉釉下彩瓷碗上紅艷的芙蓉花是最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它象徵著湖南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也寓意著湖南人民對毛主席無比忠心和熱愛之情。
紅秋菊薄胎瓷碗,體現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代表秋景)
代表秋天氣息的釉下彩紅菊花薄胎瓷碗,綠葉紅菊是取意於毛主席的詩詞採桑子·重陽>>詩詞中的「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詩句。金黃的秋菊是豐收喜悅的象徵,寓意著毛主席創建新中國的偉大功績和革命勝利的成果,也暗示著此次試製主席用瓷的圓滿成功。紅月季、紅芙蓉、紅秋菊、紅臘梅四件套高級釉下雙面彩薄胎碗用四種代表性的花卉、表現春、夏、秋、冬四季,其碗的製作工藝特別複雜,要經過幾十道釉下彩工藝才能製成瓷器。
「紅梅」雙面花薄胎碗,是毛主席最喜愛的瓷碗,它體現了頑強的拼搏精神!(代表冬景)
冬景而用梅花,取意於毛主席對紅梅讚美的偉大詩篇——《詠梅》。梅花最可貴的品格是傲霜鬥雪,風姿昂揚,它寄託著人類向困難逆境作鬥爭的勇氣、信心及頑強的拼搏精神。梅花碗也是毛主席最喜歡的,據韶山毛主席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陳列的眾多用瓷中,只梅花碗磨損較嚴重,這說明梅花碗使用的最多。
現存的老瓷廠外景這批在「文革」時期生產的高級薄胎釉下彩瓷碗,首創了多項制瓷記錄。從人員編製、原料選用、質量要求等等各方面都是要求最嚴格的。首要條件是參與制作人員審定:要成分好、政治素質高、技術過硬的,忠於毛主席。制瓷泥土則是採用最好的「洪江泥」,「洪江泥」是屬於國家製作特殊用瓷的專用泥土,據說此泥土在全國範圍只湖南洪江就有,現也僅存數十噸,已被國家封存。質量標準按出口瓷的一級標準計算還要超一等。這批瓷器還打破了歷史上「三燒制」的製作工藝手法分四次燒成,大膽嘗試,一次800度的低溫燒素坯後、上一層薄薄的釉後再經800度左右的素燒,繪畫後將壞體倒裝入窯、經過攝氏1400度的高溫燒成瓷器,再在成瓷後的口沿施上一層白色高溫釉,再經過1380度的高溫燒制而成。「四燒制」四次進窯,比以前傳統的「三燒制」工藝還複雜的多,並且燒制的瓷器破損非常多、成本費用也增高,但製作這些專用瓷是不能計成本的,只能追求品質的完美。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還可能受到政治處罰。這批瓷器從製作到繪畫水平都是一流的,它的成功燒制,都凝聚著老一輩陶瓷藝術家的心血!
中南海管理局對醴陵特製的毛主席用瓷及國宴瓷也作了高度的評價和讚美,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和人民大會堂管理處在1964年國慶節後就特別邀請醴陵瓷業公司、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醴陵藝術瓷廠的領導和直接參与主席用瓷、國宴瓷製造的職工代表梁六奎等18人到北京,總結主席用瓷、國宴瓷試製的生產經驗,先後兩次被邀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參加有劉少奇、朱德、周總理等出席的文藝大會,主席瓷,國宴瓷的勝利完成,使醴陵瓷業的職工享受了國家的殊榮,也為醴陵瓷業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毛主席出遊用的醴陵瓷杯
昔日主席用瓷、今日收藏珍品
毛主席在人生的最後幾年裡,自己已不能端碗吃飯,都是身邊的工作人員端著梅花碗,一勺一勺地喂他。此時此刻,瓷碗周邊的紅梅花依然那麼艷麗迷人。1976年9月9日,毛主席走到了自己輝煌人生的終點。醴陵制的這批主席用瓷也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主席去世後,其晚年的生活遺物全部保存在北京豐澤園倉庫,1990年,毛主席生前用過的這批醴陵制主席用瓷連同其它的生活遺物全部運回湖南韶山故里,為韶山毛主席紀念館永久珍藏。
推薦閱讀:
※權赤延-走下神壇的毛澤東-第十三章
※毛澤東最後七年風雨路 (1970)雙劍交鋒(8)--(14)
※毛澤東保姆揭秘:周恩來右臂傷殘緣起江青
※《從毛澤東的詩詞看他的風格與領導(四)》---薛中鼎
※誰解毛澤東的三大「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