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滲透的運行機制、潛在風險及應對方案

西方文化滲透的運行機制、潛在風險及應對方案來源:《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年第9期作者:黃長義 姚金艷時間:2017-01-06

【內容提要】當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主要採取干擾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宗教信仰、輸出大眾文化和俘獲知識精英群體等機制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呈現出許多新特點,如顯性文化滲透與隱性文化滲透相結合,從官方滲透逐步轉向民間滲透,以及文化滲透的侵略性力量顯著增強。西方文化滲透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文化安全和政治安全構成潛在風險和嚴峻挑戰。面對西方文化滲透,我們應當堅持包容開放和充分警惕相結合的原則,構建一套包括軟防治和硬防治在內的系統有效的文化安全防治體系。

進入21世紀,隨著網路和群眾文化在全球的快速發展,我國文化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一方面,我國必須積極借鑒吸收境外文化中的新成分和優秀文化成果,以積極自信的姿態參與到全球文化交流之中。但另一方面,一些文化交流存在著被西方國家異化為文化滲透的重大風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開啟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文化戰爭」,試圖運用現代傳播技術,通過意識形態干擾等多種途徑和形式,對我國開展具有政治意圖的文化滲透。對此,習近平同志在2013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意識形態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預防和抵制西方國家的文化滲透。本文試圖從國家安全視角,對西方文化滲透的運行機制和新型特點,西方文化滲透的潛在政治社會風險及其戰略性應對方案展開分析和研究,以期在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構建起有效抵禦西方文化滲透的國家安全防治體系。

一、西方文化滲透的運行機制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進行的文化滲透主要有以下四種滲透機制。

1.通過干擾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文化滲透

伴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西方發達國家更熱衷於藉助溫和的潛移默化的手段進行文化滲透,以達到顛覆社會主義國家的目的,這就是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進行干擾。政治上,他們鼓吹自由、平等、博愛、選舉民主和普遍人權等一系列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甚至把它上升為「普世價值」,肆意批判中國的人權狀況,詆毀中國的自由權,打著「普世價值」的幌子干涉中國內政與外交,干擾中國國家統一。「這種『普世價值』帶有鮮明的西方意識形態傾向,它以分化為手段,以西化為目的,將中國納入到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政治、文化體系中,企圖以『潤物細無聲』的溫和方式來干擾甚至改變社會主義國家主流意識形態,最終達到顛覆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制度與社會制度的目的。」

2.通過傳播西方宗教信仰進行文化滲透

當前西方國家藉助新式的宗教傳播進行文化滲透,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資助文化研究機構。中國少數高等學校的公立研究機構,為了創收向宗教界尋求資助,接受海外宗教團體的課題資助,聯合舉辦宗教學術會議,提拔「海歸」中的神學人才,舉辦宗教神學、宗教教義的論壇或講習班,派遣研究生或教學研究人員出境接受教會學校的培訓,甚至以「神學」命名自己的教學機構與構建自己的學科。二是支持和培育民間非法宗教組織。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組織打著宗教旗號,披著宗教的外衣,還利用國內一些非法邪教,如全能神教、法輪功等腐蝕群眾,進行政治滲透的活動,企圖顛覆社會主義政權,破壞我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在多種形式的宗教滲透過程中,西方宗教在中國的傳播非常迅速,「以基督教為主體的西方宗教在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後,已經完全取代傳統宗教和民間信仰形式,成為我國農村主導性的宗教並且具有唯一的合法性,這一過程還在加速進行」。我國民眾信仰基督教的人數也在不斷攀升。據調查,「全國三自教會人數是2500萬至3000萬,家庭教會人數在6000萬至7000萬之間,總人數要近1億。由此估算,基督教信徒和認同基督教的人數應在1億到1.5億之間」。

3.利用現代傳媒輸出大眾文化進行文化滲透

經濟全球化的推進,給西方發達國家進行文化滲透創造了各種便利條件,如通過現代通信系統、互聯網、好萊塢電影、電視廣告、電子郵箱、手機簡訊、QQ信息和微信等現代媒介,打上西方文化烙印和價值觀的產品紛紛湧向我國,這些文化產品或者公開或者隱性地推銷其政治制度、價值理念、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對全球電影、電視、錄像業的控制甚至超過了它對飛機製造業的控制。」西方的品牌服飾、好萊塢大片、迪士尼等深受中國民眾追捧。有學者提出,「可口可樂不是簡單的事情,在它的後面頂著整個的上層建築,充溢著各種各樣的期望和行為模式,隨之而來的是關於現實和未來的社會觀念,以及對於過去的種種詮釋」。這種大眾文化的輸出,影響著我國民眾尤其是青年群體的思維方式、價值判斷和政治觀念,將我國青年引向時尚化、自由化、西方化,追求極端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嚴重衝擊了我國的核心價值觀和民族文化認同感。

4.通過俘獲知識精英群體進行文化滲透

知識精英群體對我國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致力於對現存社會進行深度的理性反思和深刻的理論批判……力圖為政治上層和社會大眾提供精神享受、倫理規範或理想設計,創造精英文化,這種文化具有自覺性、徹底性、先鋒性、整體性的特徵,一旦在社會得到傳播就會對現存社會帶來巨大的衝擊和震動。」他們存在於各大高等院校、各行業管理階層,有些甚至任職於政府部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相當重視對這一群體的文化滲透。一方面,他們通過高層論壇、學術研討、學術項目資助以及教育文化交流等手段佔領學術研究陣地,把西方的意識形態、政治理論、價值理念傳輸給中國的知識分子群體,從而影響著他們對本民族傳統文化和道德的認知,實現西方文化滲透和文化衝擊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不惜重金扶持親西方的各類「大咖」,製造「意見領袖」,藉助這一群體散布反政府、反社會言論,煽動反社會主義的非法活動,試圖削弱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二、自媒體時代西方文化滲透的新特點

文化滲透是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通過文化統治進行霸權擴張愈演愈烈,並且在對外文化滲透的途徑、方式、手段上都呈現新的特點,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構成嚴峻挑戰。在當前自媒體時代,西方文化滲透主要呈現出以下新特點。,

1.顯性文化滲透與隱性文化滲透相結合

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的目的袒露無遺,同時,結合非常隱蔽的手段進行滲透,尤其重視以互聯網、電台、電影電視、報刊、書籍、服飾、建築、西式節日(情人節、聖誕節、萬聖節)等為載體的表面正常的各種文化交流形態,暗中傳播西方社會政治制度和社會價值觀,潛移默化、不為人所覺察地影響著我國民眾的生活。正如他們主張的,「一定要盡一切可能,做好宣傳工作,包括電影、書籍、電視、無線電波……和新式的宗教傳布。只要他們嚮往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在美國的對華戰略中,通過傳播工作開展有目的的文化滲透是一條明確的指導原則。

此外,西方國家還注重經濟文化交流和宗教傳播的方式,從單純側重政治文化價值觀輸出轉向全方位、多角度的滲透,使西方文化滲透愈演愈烈。有學者深刻地揭示了西方國家雙重文化滲透的真實目的,認為「歷史上採取公開的文化滲透,目的是使中國人民接受殖民奴化思想,使中國社會永遠處於被西方殖民主義者統治壓迫的境遇。而現在採取非常隱蔽的途徑進行文化滲透,目的是使中國人民接受西方的價值觀和資產階級的那套政治理念,從而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和平演變』成資本主義」。

2.從官方滲透逐步擴展民間滲透

傳統的西方文化滲透比較注重利用各種手段對政府高層領導、企業高管、社會精英人士進行扶持,企圖借用他們的社會地位、優勢資源和社會影響力侵入共產黨內部,從而動搖其執政地位。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交往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開始更加註重通過大眾文化的輸出進行民間滲透。他們開始注意培養親西方的大眾群體,而青年群體是其文化滲透的主要對象。「它們不斷地通過傳媒製造時尚,將青年引向時尚化、自由化、西方化,並呈現出新的特點:意識形態的滲透越來越多地以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交流的形式出現,形式更加隱蔽;更多地藉助互聯網、現代通訊系統、廣播電視等現代電子媒體加強滲透,渠道更加多樣;越來越多地利用非政府組織開展滲透和顛覆活動。」

西方的大眾文化要打入中國市場,受到中國一些民眾的追捧,也決定了西方國家必須把戰略目標轉向大眾群體,進行全面的民間滲透。他們「採取釜底抽薪的辦法,從政治治理薄弱而社會需求強烈的環節(維權、扶貧、教育和醫療和環保等)入手,『收買』中下層民眾的人心」。而在民間文化滲透過程中,還呈現出了從單純的文化輸出轉向文化輸出與文化扶植相結合的新特點。當今的西方國家並不滿足於通過互聯網和新型媒介輸出其霸權文化,更重視在發展中國家培植反政府集團,如「東突」「民運」「藏獨」等,利用這些人發出反政府言論,醜化執政黨的形象,企圖達到顛覆社會主義政權的目的,而非政府組織在這方面扮演的政治角色尤為突出。

3.文化滲透的侵略性力量顯著增強

冷戰結束以後,美國加強了文化擴張和滲透的全球攻勢,以確保其世界霸權地位。1988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其所著的《1999年:不戰而勝》一書中提出:「美國過去是,將來應該永遠是『意識形態的燈塔』,應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傳向全球,徹底戰勝共產主義,以便領導世界。」2002年,美國前總統布希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序言」中也指出:「今天,美國擁有無與倫比的軍事實力和巨大的經濟政治影響」,「我們將積極致力於把民主、發展、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的希望帶到世界每一個角落」。即使在美國實力相對下降,其世界霸權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及其人民抵制的今天,奧巴馬仍然發出「美國要再領導世界一百年」的狂誓。奧巴馬指出:「任何保障美國人民和增加我們國家安全利益的成功戰略必須基於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美國必須處於領導地位。」

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和在世界影響力的增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文化滲透的侵入力度也日趨強勁。除了在政治層面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傳媒層面上壟斷國際重大事件敘述和詮釋的話語權以抹黑中國外,教育層面上的文化衝擊更是顯著,如通過強化英語的話語霸權地位,控制世界文化資源和輿論,實行語言滲透,同時,通過降低留學生准入標準,擴大中國在美的留學生人數等方式進行滲透。進入互聯網時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技術優勢和信息霸權,以互聯網為主戰場對中國發動了全方位的文化滲透和戰略進攻。

三、西方文化滲透的潛在風險及其深層根源

對於我國來講,西方文化滲透究竟有什麼樣的潛在風險?在何種情況下,這種潛在風險會轉變為現實威脅?這是本文需要深入挖掘的問題。西方文化滲透的潛在風險反映出當前我國在西方文化滲透防治體系方面的局限性。就目前來看,西方文化滲透在我國的潛在風險及其深層根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1.我國民眾抵制西方文化滲透的意識觀念薄弱,缺乏警惕性

我國不少民眾對西方文化滲透的抵制意識不強主要表現為對外來文化往往出現跟風和盲目追捧效仿的現象,對西方滲透缺乏足夠的警惕性,其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利益格局和價值觀念多元化。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利益衝突和社會矛盾急劇增多,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導致核心價值觀受到嚴重挑戰。雖然我們不斷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作用,但仍有一部分人對馬克思主義持懷疑或否定態度,導致一些人在價值觀和意識形態領域趨於混亂。西方發達國家正是藉此機會,在中國傳統道德倫理體系出現危機、思想比較混亂的時候乘虛而入,進行持續而多樣的文化滲透,其結果是不少人逐漸被西方價值觀所主導。西方式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滋生蔓延,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西方文化的滲透作用不可忽視。

其二,我國公民的整體文化素養亟待提高。我國社會的主體是農民,接受的文化教育層次比較低,對於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治安全問題認識不夠,加之我國農民精神生活的缺乏,一些群體甚至深陷貧困境地,在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時,很多民眾往往缺乏理性思維和足夠的辨別能力,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滲透的影響。尤其是近年來宗教在農村的盛行,西方國家更是以此途徑對農民群體進行思想滲透,加強對中國農村的思想控制。

其三,西方話語主導著當今主流媒體和自媒體。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西方文化充斥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出其不意地滲透到整個民族的心靈世界。「全球化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對外來文化的移植和借鑒,使得各種社會思潮、文化元素充斥人們的頭腦,巨大的信息量導致人們在思想上來不及消化和吸收,在行動上卻已然快速地完成了『文化消費』。」覆蓋面廣泛而迅速的傳播方式導致的一大結果便是我國群眾極易受到西方腐朽文化的掌控,成為西方國家的追隨者。

2.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缺失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們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闊步前進。」這強調了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極端重要性。當前有一部分群體對自己的民族傳統缺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文明自卑感使他們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思潮,尤其是在思想界、學術界、文化界,一些人大力推崇國外理論,炒作西方學術話題,不從中國實際出發,對我國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屑一顧,甚至借用他人理論來否定我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否定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缺乏足夠的認識,即傳統文化底蘊不足。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傳承途徑主要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種。這三種途徑貫徹執行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傳統文化的傳播。家庭教育是對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最直接、最有效的傳輸模式,但容易受到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對孩子的關注程度(留守兒童)、家庭結構(子女數量)等因素影響,雖能夠傳播基本的道德倫理,卻不夠全面深刻。學校教育雖具備全面深刻傳播傳統文化的潛力,但嚴重的應試教育弊端導致學生有知識缺「文化」,只停留在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層面,踐行能力較低。社會教育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形式主要是大眾傳媒。大眾傳媒不僅承載著引導大眾確立正確的傳統價值觀的重任,也擔任著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角色。然而,一些媒體卻成了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丁具,大肆宣揚西方價值觀,攀附西方文化,褻瀆中華文明,挑戰傳統道德底線,顛覆傳統價值體系。可見,傳統文化在傳播途徑方面的匱乏與不足,嚴重阻礙著我國發展提升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文化理論和話語體系的進程。

二是我國文化發展創新的動力不足。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文化領域的發展取得極大進步和突破,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初步發展,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發展迅猛。但是,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文化創新出現瓶頸。一方面,文化創新觀念淡薄。文化創新的實踐主體主要是從事文化教育、知識研究這一部分群體。然而,我國備受詬病的「填鴨式」應試教育極大地束縛了人們的創新思維,導致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成果難以提煉成科學的理論,嚴重抑制了中國文化的創新。另一方面,文化創新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目前我國文化創新的動力主要來源於人們的憂患意識、市場的競爭和政府的激勵制度。問題是,人們憂患意識不夠,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存在不公平競爭,文化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經常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盜版山寨橫空出世。此外,政府對文化發展的相關制度配套不完善,尤其在廣大農村地區,過去過分追求經濟指標,在文化發展方面的制度激勵欠缺,這些問題導致文化創新前景預期不明朗,制約著人們的創新衝動。

3.在抵禦西方文化滲透方面的制度設計不夠健全

文化防禦體系包括文化干預手段、市場准入限制手段、預警系統和構建強大的文化體系,而目前我國在這些方面的關注度和執行力度都不夠。其一,在構建預警系統方面,沒有確立一條明確的文化安全『警戒線』。「在全球化背景下,要通過對『文化商品』的流動趨勢及市場狀況可能導致的對我國文化事業的威脅及不良後果進行分析,及時準確地發出預告和警示,並能迅速作出反應,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管理手段,把那些可能危及國家文化安全的因素和力量控制在『警戒線』之下。」在文化安全「警戒線」不明朗的情況下,不良思潮泛濫容易影響社會穩定。其二,在構建文化體系方面,文化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如對知識分子和民間文化團體缺乏配套的項目資金資助,導致部分人或群體容易接受西方反共勢力的資金資助而被煽動。此外,我國公共文化產品和公共文化服務落實不到位,與文化產業發展相關的法律制度也還不夠完善。

4.有關法律監管和制度執行力度不夠

法制建設是推動文化發展的制度保障,法律的監管和制度的執行能夠有效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凈化文化環境。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人們的趨利心理和道德滑坡引發的文化產業發展亂象,以及消費者、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等問題的存在,很多毒害人民、污染社會的腐朽文化廣泛傳播。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路安全問題突出,使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監管和執行難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在寬鬆的言論自由環境下,一些極端的知識分子或團體持悲觀主義態度,用部分現實否定全局,以偏概全,在學校課堂、私人集會等場所傳播一些帶有爭議性的不當言論,對社會文化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由於學校課堂、私人集會等場所相對封閉或私密,法律制度難以監管到位,制度執行更是薄弱,這給西方文化滲透提供了可乘之機。

四、我國政府和社會應對西方文化滲透的戰略方案

基於以上原因,西方文化滲透對於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文化安全和政治安全都構成了強有力挑戰,這些挑戰和風險都事關國家安全。在筆者看來,面對當今開放的社會,我們應當堅持包容開放和充分警惕相結合的原則,構建一套有效的文化安全防治體系。一方面,我們要順應文化交流互鑒的潮流,堅持文化包容和文化開放,促進文化的共同繁榮發展。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充分警惕西方國家處心積慮的文化滲透,構建起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為主體,以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支撐,以文化法治、文化監管和專群結合為手段的文化安全防治體系。

1.強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教育

馬克思指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麼一定的意識形態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近年來西方意識形態的聯合行動和經濟全球化的外部壓力,部分黨員幹部腐敗現象的內部壓力,給我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主流意識形態帶來巨大挑戰,強化這種主流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更顯得迫在眉睫。其主要途徑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中國共產黨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作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的神聖使命,毛澤東曾指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意識形態陣地一旦出現問題,將直接導致社會動蕩,甚至政權顛覆,所以,加強黨對意識形態的絕對領導,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改變。同時,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應當具備高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拒腐防變的能力,不斷推進理論學習和提升黨性修養,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重點是武裝黨員幹部,全面提升執政黨對意識形態的駕馭能力。

第二,在堅持社會主義科學原則前提下,加強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意識形態工作,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大眾化和時代化,發揮其統領作用。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它總是在不斷地吸收、借鑒、融合各種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在繼承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在理論創新方面,我們應當將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和文化創新過程中的新內容有機系統地植入馬克思主義思想,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文化體系,使其成為一種富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獲得國民高度認同和自覺踐行的優秀文化,如此方能增強主流文化對於文化滲透的抵禦能力。在實踐創新方面,我們應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融人日常生活行為準則,凸顯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關懷。在教育創新中,應當摒棄呆板的說教方式和居高臨下的口吻,積極探索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規範化的親切話語形式,讓大眾意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僅是一種理論武器,同時還是實現自身利益和解決現實問題的利器,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刻內涵和巨大魅力,促進馬克思主義主流文化體系的構建。

第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建設。信息化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引領社會思潮,正確處理一元與多元的關係,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佔主導地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尊重差異,體現社會多元訴求,做到弘揚主旋律和提倡多樣性的有機統一。同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促進社會大眾對於主流意識形態的接受與認同,使其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念,進而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形成有效抵禦外界分化勢力的思想屏障。

2.培養國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

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存亡。「一旦一個民族拋棄或失去了自己的民族傳統或者被別的民族的文化所征服,那麼,這個民族的生存也就岌岌可危了。」中華民族文化自覺意味著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創新。自我覺醒要求我們認識到自己生活在中華民族文化當中並深受其影響,真正把自己看作中華文化共同體中的成員:自我反省要求我們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有一個理性準確的評估與反思,科學把握中華文化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規律,正確對待中華文化當中需要改進的方面:而自我創新要求我們在繼承文化傳統過程中豐富發展創新中華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

一方面,我們需不斷發掘傳統文化當中的優秀成果,並以新的載體和形式將其呈現出來,使我們的文化創新立足於紮實的文化傳統當中,繼而增強國民對於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正如馬克思所言:「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一個國家要發展自己的文化,必須立足於前人已經創造的成就,在繼承中發展創新。而「我們提倡傳統,不是因為對傳統的盲目崇拜,而是因為對傳統的深切認識,特別是基於傳統之中所蘊藏的原創性資源」。另一方面,根據文化發展的規律、實踐和需要,創造新的社會主義文化形式和文化內容,使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始終走在世界文化發展的前列,引領世界文化發展方向,進而增強國民的文化自信,抵禦兩方文化滲透,實現文化強國。

3.切實加強文化監管和文化法治,破除西方文化滲透的各種新機制

如果說強化意識形態教育和培養文化自覺自信是抵禦西方文化滲透的軟防治的話,加強文化監管和文化法治,以文化領域的制度建設抵禦西方文化滲透就是一種硬防治。軟防治注重長遠效果,其核心是文化優勢和文化競爭力的較量,而硬防治在關注長遠制度建設的同時更側重當下效果,其核心是以制度和法律形式破除西方文化滲透的各種途徑和機制,解決威脅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各種緊迫問題。

第一,加強文化監管,要加快文化法治建設,適時推動文化管理或文化安全立法,在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宗教信仰、媒介傳播和文化交流等各個領域構建起一整套抵禦西方文化滲透的制度體系和法律規範。2015年7月1日通過並實行的新《國家安全法》確立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把文化安全列為國家安全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為積極防範、及時制止和依法懲治西方文化滲透、意識形態顛覆和分裂活動提供了國家層面的法律依據。為貫徹落實新《國家安全法》中有關文化安全的條款,我們需要儘快制定新的《(國家安全法)實施細則》,就威脅我國文化安全的事項認定、確保意識形態和文化安全的責任主體、保障機制和可行方案作出更為具體的規定。

第二,加強文化監管,要根據西方文化滲透的新途徑和新特點,著力構建既有針對性又富有實效性的文化安全審查機制,加大對西方文化滲透重點領域的監控力度,尤其是加大對非法傳教活動和新媒介領域文化滲透等重點領域的查處打擊力度。宗教領域的文化滲透既是文化安全防治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對此,國家在「堅持宗教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的同時,必須著力「防範、制止和依法懲治利用宗教名義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反對境外勢力干涉境內宗教事務」,尤其是要堅決「依法取締邪教組織,防範、制止和依法懲治邪教違法犯罪活動」。考慮到文化滲透重心的下移,我們還必須強化基層政府的文化審查職能和文化監控能力,避免廣大農村地區淪為以宗教形式進行文化滲透的重災區,夯實意識形態和文化安全的群眾基礎。此外,新媒介、經濟投資、非政府組織活動和學術交流也成為西方文化滲透的隱形工具。對於影響或可能影響文化安全的外商投資、合作辦校、學術交流、非政府組織活動、網路技術、網路信息企業及其產品和服務以及其他重大事項和活動,國家也要建立有效的審查監控機制,進行必要的文化安全審查,有效預防和化解文化安全風險。

第三,加強文化監管,需要針對西方文化滲透建立健全統一歸口、反應靈敏、準確高效、運轉順暢的情報信息收集制度、研判制度和使用制度,建立情報信息工作協調機制,實現情報信息的及時收集、準確研判、有效使用和共享。情報信息工作對於防治文化滲透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為了建立有效的情報信息工作協調機制,我們一方面要對情報信息系統進行合理布局,明確各級政府和情報部門的職責,調動情報信息系統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建立起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協作配合的無縫隙情報信息網路;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監測技術水平,積極開發自己的信息技術和軟體系統,在意識形態和文化傳播領域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尤其是要抵制藉助網路、自媒體等新媒介手段開展的文化滲透行為。

4.大力創新文化安全的專群結合機制,充分挖掘群眾路線的文化安全功能

文化安全跟其他方面國家安全一樣,事關人民根本利益。積極防治文化滲透,切實保障文化安全,既是包括國家文化部門、安全部門、公安機關等在內的政府專門機關的基本職責,也是我國所有公民和組織的應盡義務。因此,防治文化滲透不僅要充分發揮專門機關的職能作用,也要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和各類組織的力量,尤其是要大力創新專門工作與群眾工作之間的結合機制,通過充分挖掘群眾路線的文化安全功能,切實做好專門機關的文化安全工作。可以說,「專群結合」是我國文化安全的政治優勢和重要原則,是防治文化滲透的創造性可行路徑。

創新專群結合機制,一方面要創新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的結合機制。國家安全部門、公安機關等專門機關要善於藉助群眾力量和群眾智慧,通過群眾信息站、群眾信息員和其他輿情機制來依法搜集涉及文化滲透、事關文化安全的情報信息,對西方國家和外部勢力的文化滲透活動開展調查、偵查工作。另一方面,創新專群結合機制,還意味著要創新專門性安全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的協作機制。不僅專門機關要做好事關文化安全的風險預警、危害評估、應急預案和緊急處置工作,其他國家機關也要大力支持和配合專門機關的工作,在專門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建立防治文化滲透的無縫對接機制,形成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整體合力。

最後,防治西方文化滲透,還要求我們在對外文化交往中變被動為主動,積極探索利用新媒體傳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新思路,牢牢掌握黨對文化的領導權和主導權,增強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在國際文化市場中的競爭力。

本文鏈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15651.html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文鏈接

責任編輯:北平
推薦閱讀:

我反對西方,從頭開始反對。
美國第一次經濟危機為什麼奶農不惜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也不願意低價賣出彌補損失?
現在至少我所知道的長有犄角的動物都是食草動物,但為什麼西方神話傳說中的惡魔形象都是長著犄角的?
如何評價漢薩同盟?
外國人是如何理解中國女性的『婉約』氣質?

TAG:文化 | 風險 | 西方文化 | 西方 | 方案 | 運行 | 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