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4-1伊斯蘭教在陝、甘、寧、青

第一節伊斯蘭教在陝、甘、寧、青

一、寧夏、甘肅的回族和伊斯蘭教

寧夏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國內稱它是「回族之鄉」,國外稱 它為「伊斯蘭省」,回族人口占自治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佔全國回族 人口的百分之十八左右,主要集中在同心縣、海原縣、西吉縣、固原縣、 銀川市、吳忠市、石嘴山市、靈武市、涇源縣、平羅縣,其中以固原地區、 銀南地區各縣最為集中。

自唐朝以來,即有不少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工匠、學者來華經商、 做工、傳教,其中有的在寧夏的靈武等地定居,這也是寧夏的回族先民。北宋、西夏時期又有一些人作為貢使、商人在經過寧夏時留居於 此。公元13世紀以來,在蒙古軍隊的三次西征過程中,大批被征服的 中亞、西亞穆斯林被編為「探馬赤軍」作為蒙古軍隊的組成部分,參加 了元朝滅亡西夏的戰鬥,後相當一部分屯駐寧夏,從而成為寧夏回族 人口的主要來源。「當時定居於寧夏的"回回軍有5萬——7萬人,加 上他們的親屬共10萬人左右,多數居住在黃河兩岸至六盤山麓條件 較好的地區內。」寧夏回族人口主要是元朝時期發展起來的,歷史上 有「元時回回遍天下,居陝、甘、寧者尤眾」的說法。當然,寧夏回族還 有其他一些來源,如作過陝西平章政事的納速拉丁是元代回回著名政 治家賽典赤·贍思丁的長子,他「子孫眾多,分為納、速、拉、丁四姓,居 留各地,故寧夏有納家戶、長安有剌(拉)家村,今寧夏納氏最盛。」?此外,元代蒙古人在統治各地時,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改信了伊斯蘭 教,擴大了回族隊伍,如元初鎮守西夏地區的蒙古宗王阿難答,系忽必 烈之孫幼受一回教徒撫養,飯依回教,信之頗篤,因傳布回教於唐兀 之地,所部士卒15萬人,聞從而信者居大半。」?這樣,元代是寧夏回 族發展的最佳時期,到明清時這一發展勢頭仍在持續,靈州和固原各 州縣在明初時有批回回人遷人,到清朝時已形成「寧夏至平涼千餘里, 盡系回庄」的局面。

寧夏作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最集中的地方,宗教氣氛濃厚,嚴 格遵守伊斯蘭教教規,堅持信真主、信天經、信使者、信天使、信末日、 信前定的基本信仰,恪守「五功」的宗教功修,在宗教活動、生活習俗、 婚喪禮儀、節日慶典、飲食禁忌等各個方面都保持著較為完整的伊斯 蘭特色。寧夏清真寺眾多,目前已達3000多個,這就為穆斯林禮拜和 宗教活動提供了場所。寧夏的宗教職業者也比較集中,其中僅開學阿 訇即有3600多人,同時,寧夏經學院也在培養有較高經學水平的新一 代宗教職業者。寧夏還是教派和門宦的重要基地,主要教派和門宦有 「格迪目」(老教)、「虎夫耶」、「哲合林耶」、「尕德林耶」、「伊合瓦尼」(新 教)。

甘肅回族人口僅次於寧夏,是全國回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而臨夏 回族自治州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的回族又佔了甘肅回族的大部分,蘭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定西地區、隴南地區、平涼地區、天水市、白銀市 也居住著比較多的回族人口。全省其他各市、縣還分散居住著一些回 族人口。

甘肅回族族源歷史悠久,早在唐朝期回族先民就來往於這一地 帶,古絲綢之路在甘肅綿延千里,通往中原和西域都要經過這裡,不少大食穆斯林商人在華經商過程中留居下來,冠以漢姓,並聚漢人女子 為妻。到了宋朝,和大食的貿易有很大發展,古絲綢之路的甘肅境內 的大食商人更加活躍,來往的使節也更多,其中不少人在途經這裡時 留居下來,定居於河西地區。同時,在蒙古軍隊的西征過程中,大批中 亞穆斯林來到中國被編為「探馬赤軍」加人了元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並 於戰爭結束後留居各地戍邊屯墾,其中駐守河西地區的回回軍的眾多 軍士留下來成了農民,與其他民族婦女聯姻生兒育女,從而大大發展了甘肅的回族人口,使甘肅回族得以正式形成。到了明代,隨著回族 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的正式形成,甘肅回族也遍及全省各地,河西、隴 南、臨夏、甘南都聚居或散居著回族群眾,回回街、回回村遍布城鄉。 在清朝同治年間西北回民起義失敗後,清朝政府對回民實行壓迫政策,河西地區的穆斯林慘遭屠殺,人口大量減少,一部分回民又被遷往貧瘠地區,從而改變了唐、宋、元、明以來這裡所形成的回族聚居的狀 態,而原來「回多漢少」的河州地區,這時又湧來大量的避難回民,成為回族最主要的聚居區。

甘肅回族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共同的心理狀態,他們在聚居區建 有大批清真寺,可以說清真寺遍布城鄉,經堂教育非常興盛,宗教職業 者人數眾多,宗教氛圍濃郁。甘肅回族自明清以來,在國外伊斯蘭教 蘇菲派的思想影響下,產生了格迪目、伊合瓦尼、西道堂三大教派和虎夫耶、哲合林耶、尕德林耶、庫布林耶四大門宦,這些門宦還有40餘個 支派,甘肅的教派和門宦對全國各地伊斯蘭教影響很大。和寧夏一 樣,甘肅回族人從出生到死亡,均在伊斯蘭教的強烈影響之下,在婚 嫁、喪葬、服飾、飲食、衛生、節慶、生活習俗、禮儀規範等各個方面,無 不打上伊斯蘭教的烙印。甘肅回族對履行天命「五功」極為重視,在聚 居區每天做五次禮拜的比較普遍,每星期五(主麻日)在清真寺會拜 時,阿訇都要用阿拉伯語念「呼圖白」,用經堂語講解「瓦爾茲」,宣講教 義、教律,穆斯林奉行齋功也比較嚴格,並以開齋節散的乜貼作為天課 的內容,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到麥加天房朝覲以完成朝功者也逐年增多。

二、青海、陝西的回族和伊斯蘭教

青海回族是人口較多、分布較廣的一個民族,主要分布在青海東部和東北部,其中化隆、門源、民和、大通、湟中、貴德、祁連和西寧市較 為集中,全省其他各州、縣也有分布,先後建立有化隆、門源回族自治 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青海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早在唐宋時期,就有來自波斯、大 食、西域諸國的穆斯林商人、傳教士在這裡活動,其中有的人被滯留在 河湟一帶,與當地居民聯姻繁衍後代,這些人構成了回族先民。北宋 時期,處於絲綢之路北線的甘肅河西走廊為西夏所據,橫貫青海東西 全境的絲綢之路南線成為交通樞紐,大批穆斯林商人活躍於河湟一 帶,來自中亞、西域的穆斯林商人在西寧東梢門、湟中多巴、大通白塔 兒等地區進行大量貿易活動,其中不少人留居下來。在13世紀初蒙 古軍隊西征過程中即在被征服的中亞、波斯等伊斯蘭國家組成「回回 軍」,連同工匠、平民一起隨同蒙古軍隊進入中土,青海作為蒙古進軍 中原的「屯聚牧養」的理想根據地,駐有諸如西平王奧魯赤、西寧王答 里迷失、西寧王速來蠻、附馬章吉和他們的後人,其中奧魯赤、速來蠻 等王室成員及其部眾大多信仰伊斯蘭教,成了「蒙古回回」,同時,這些 西域回回與蒙古回回與其他民族婦女通婚生育後代,從而成為青海回 族形成的主體部分。元朝還有一些外來回回人住青海,如元時任甘肅 行省僉事的維吾爾族人薛都爾丁,曾率領部眾回回人和維吾爾人落戶 於民和地區和化隆地區;伊拉克人古土蘭巴尼·爾布都來海麻尼本為 天方聖裔,他先到雲南傳教,後又帶信徒爾布都利買智地等來到青海 傳教,最後死在西寧,加之元、明、清時大批中亞人和內地回民在移民 潮中和逃荒落難來到青海,也有一些藏族、土族、漢族改信伊斯蘭教,融入到回族之中,使回族人口有很大發展。

青海回族原來屬於遜尼派的哈乃斐學派,後隨蘇菲派的傳入而出現「四大門宦」,伊合瓦尼派創立後在青海信仰人數最多。青海清真寺 遍及各回民聚居區,自明清以來,寺院的經堂教育興盛,清真寺的阿訇 不斷通過教授阿文和伊斯蘭教的經典來培養宗教職業者。青海回族 在婚姻、喪葬、飲食禁忌、服裝衣飾等各個方面,都保持著鮮明的民族 特色。

陝西回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寶雞市、安康地區、漢中地區、 商洛地區、咸陽市、渭南地區、銅川市,在榆林地區、延安地區亦有分 布。陝西的回族先民從盛唐開始即在長安及其東部地區活動,當時阿 拉伯人、波斯人來的主要是商人和伊斯蘭教傳教士,還有援唐平定安 史之亂的官兵而後留下的亦不少,在天寶以來的40年間留居長安的 即達4000戶,其後,宋、蒙兩軍在陝南一帶作戰時亦留下大批回回兵。 元代大批中亞、西亞穆斯林東遷來陝,其中贍思丁 ·賽典赤於至元元年 (公元1264年)出任陝西四川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時帶來相當數量的穆 斯林,3年之中達21820戶,其中有不少回族人口。明清時回族人口有 很大發展,從哈密、河西、江南、銀川、四川等地遷入陝西的回民也孑 少,歷經幾十代的繁衍發展,至1862年前陝西全省的回族人口據推算 約有150萬——200萬,遍佈於全省的七府五州,以關中為最多,陝南 則次之,後隨著回民起義的失敗,大批回民被殺被趕,回族人口急劇下 降,減少了十分之九以上。陝西是回族先民最早活動的地區之一,伊 斯蘭教教規、教俗比較典範。老教格迪目在穆斯林中影響很大,約有 半數的穆斯林信奉它,新教伊合瓦尼興起後,遵信者愈來愈多,形成了 和格迪目平分秋色的局面。俗稱「三抬」的賽來斐耶以及蘇菲派尕德 林耶、哲合林耶在陝西有所傳播,但並沒有得到發展。陝西的伊斯蘭 教在關中曾盛極一時,自胡登洲倡辦經堂教育以來,全國各地的阿訇、 滿拉紛紛前來學習伊斯蘭教經典和基本知識,培養了大批宗教職業 者,也為陝西和全國各地的回族培養了不少本民族的知識分子。陝西 回族的倫理道德、生活習慣、節日慶典、「五功」修持、婚喪習俗,都具有 伊斯蘭的文化特色,其中回族的風味食品和小吃在市場上仍享有盛 名,醫藥文化佔有獨特地位,其療法與方劑盛行不衰,療效顯著。

三、伊斯蘭教之傳入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

東鄉族是在甘肅省臨夏(河州)地區的東鄉形成的民族,主要聚居 在臨夏回族自治區東鄉族自治縣內,其餘散居於蘭州、定西和新疆的 伊犁、塔城、昌吉以及寧夏的同心、青海的西寧等地。除東鄉族自治縣 外,還建有積石縣保安族、撒拉族、東鄉族聯合自治縣。

關於東鄉族的族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東鄉族來 源於回回色目人,另一種說法認為東鄉族來源於蒙古族,第三種說法 認為東鄉族是由回族、漢族、蒙古族混合而成的。不過,從生活習俗和 基本信仰來看,東鄉族確實和西北回族極為相似,這一點已成為大家 的共識。在勉維霖先生主編的《中國回族宗教制度概論〉一書中,作了 這樣的概括:「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東鄉族是由聚居在甘肅河州地區 的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不同民族的信徒逐漸融合而成的一個民族。 東鄉族的主要成分是回回人和蒙古人。此外,漢族人、藏族人也是東 鄉族族源的重要部分,相比起來,東鄉族的族源與回回人的關係最為

密切。」?

東鄉族舉族篤信伊斯蘭教,屬伊斯蘭教遜尼派,遵奉哈乃斐教法。 在中國伊斯蘭教的教派中,東鄉族信仰各教派的都有,東鄉地區有老 教、新教、新興教三個派系。老教(即胡非耶教派)於200多年前傳人, 內有胡門、北庄、花寺、大拱北、張門、穆夫提、沙溝、海門、丁門、靈明 堂、撒拉教等11個門宦,教民約佔東鄉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八。四大蘇 菲主義學派在東鄉同時存在,屬哲合林耶學派的有沙溝門宦,屬虎夫 耶學派的有北庄、胡門、花寺、穆夫提、丁門五個門宦,屬尕德林耶學派 的有大拱北、海門、靈明堂、撒拉教四個門宦,屬庫布林耶的有張門門 宦。新教伊合瓦尼傳人70餘年,又派生出三抬(賽來菲耶)。新興教 傳人很晚,信仰的人數也很少。在以上學派門宦中,伊合瓦尼、北庄門 宦、胡門門宦、張門門宦由東鄉人創立並在東鄉地區流傳,其餘均由外 地傳入。

伊斯蘭教對東鄉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很大,東鄉族的整個 倫理道德、觀念、生活習俗、禮儀規範、飲食禁忌、婚喪嫁娶、節日慶典, 都受到伊斯蘭教的嚴格制約。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青海省 化隆回族自治縣的甘都鎮、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 縣,有少數散居在青海、甘肅、新疆的其他地方。撒拉族先民是於13 世紀的元代由中亞撤馬爾罕東遷來到循化定居的,至今已有700餘 年,在這一過程中,東遷來的撒馬爾罕的西突厥烏古斯部落的一支撒 魯克人與循化當地的藏族、回族、漢族通婚聯姻,逐漸形成了撒拉族。

撒拉人原來就信奉伊斯蘭教,他們是帶著伊斯蘭信仰和生活方式 而東遷的。原來撒拉族信奉遜尼派,遵行哈乃斐教法,17世紀後,伊 斯蘭教各教派相繼傳人撒拉族地區,除原有的格迪目(老教)教派外, 虎夫耶、哲合林耶、尕德林耶、庫布林耶等四大門宦以及後來的伊合瓦尼派(新教)都有撒拉族信徒,其中伊合瓦尼派教民占撒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十。撒拉族人對伊斯蘭教的信仰都十分虔誠,他們恪守教規, 重視「五功」,在日常禮俗、婚喪嫁娶、飲食習慣、節日慶典、服裝衣飾等 各個方面,均按照伊斯蘭教教規辦理,其宗教功修在我國信仰伊斯蘭 教的民族中是較為突出的。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 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劉集一帶,其餘散居於臨夏回族自治州各縣 和青海省循化縣,其中大河家的大墩甘河灘、梅坡和劉集鄉的髙趙李 三個地方,習慣上稱為「保安三庄」。

對保安族的族源,一般認為是元、明時期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 和中亞回回人與藏族、土族、漢族等融合而成的。歷史上,成吉思汗西 征將中亞大批各族穆斯林俘虜編入探馬赤軍,這些探馬赤軍曾在河州 地區駐紮屯墾,這便構成了保安族和他們的先民。保安族全民信仰伊 斯蘭教,屬遜尼派,遵行哈乃斐教法學派。他們的基本信仰是信安拉、 信天使、信經典、信使者、信末日審判和死後復活,遵行念、禮、齋、課、 朝五功。原來有老教、新教兩個教派,後來,又從老教、新教中分化出 崖頭(村名)、高趙家(村名)兩個門宦,這是受甘肅、青海蘇菲主義門宦 的影響而出現的。保安族人在婚喪習俗、節日慶典、家庭生活、飲食禁 忌等各個方面,受伊斯蘭教的影響較深。


推薦閱讀:

政教合一制是恐怖主義的根源
伊斯蘭教派:三大教派四大門宦
伊朗北方開齋美食:拉什特餅乾
隱藏的善與煽動的惡

TAG:伊斯蘭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