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古人教育思想建設文化強國
【論教】
黨的十九大報告最富特色的是厚重歷史感與強烈現實感的高度統一,堅持在傳承中發展,既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又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作用。
重視文化教育
古代的中國,不僅是人口稠密、幅員遼闊的大國,經濟繁榮、物產豐饒的富國,更是一個文化興盛、近悅遠懷的強國。《論語》記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這一段話可視為孔子關於國家發展階段的理論,即國家的發展要經歷庶之、富之、教之三個主要階段。
在建設新中國的過程中,如果說毛澤東思想讓中國站起來,並使中國成為一個有獨立主權的人口大國;鄧小平理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的經濟快速增長;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則要把中國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思路與孔子的國家發展階段理論有類似之處。從這個角度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重視文化教育,也是繼承了古人的智慧。
文化的「中國特色」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沒有優秀文化傳承的國家,猶如一個沒有高尚精神支撐的軀殼,不可能令世界各國升起尊敬和嚮往之心。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決定了中國的未來絕不是西化,而是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不在於發展階段的差異,根本在於文化DNA的不同。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中國都必然是「中國特色」。
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傳統不同於西方,我認為其本質是一種重視倫理道德教育的聖賢文化,也有人把中國傳統文化稱為倫理型文化。「宗教」一詞也不同於西方「religion」意義上的宗教。在古代漢語中,「宗教」是由「宗」(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與「教」(教育、教學、教化)兩個字構成,合而言之,意思為: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由此可見古人對於聖賢教育的重視。在古人的思維中,主要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不同形式,使得以「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內容的倫理道德教育和以「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為核心的因果教育深入人心。中國古代正是通過這種教育,使人既恥於作惡,又不敢作惡,起到了凈化人心、導人向善、化解衝突、促進和平的作用,促成了一代又一代的盛世。正如孟子所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說,中國歷史上歷次盛世局面背後,都離不開聖賢文化的影響力,其身後都若隱若現著「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治國理念。古代教育中的有益經驗,值得我們今天汲取。
從古代教育中汲取經驗
古代教育崇尚以孝悌為本。《禮記·學記》云:「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說文解字》云:「育,養子使作善也。」可見,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基礎與核心。而「百善孝為先」,道德教育從孝道入手,才能根深葉茂。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把孝悌教育視為仁愛之心的根本,因為孝悌培養了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使人樹立起恩義、道義的處事原則,而不是以利害為取捨,這樣才能避免見利忘義、忘恩負義。教化如不從孝悌這個根本入手,就如同建造道德大廈卻沒有地基,只能成為空中樓閣,培養出一些「偽君子」。古代的這種教育思想,在今天也有其借鑒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在這個語境中,「愛人」首先從愛父母做起,然後愛其親人、愛其長上、愛其國家、愛其人民。這種推己及人的自然親情,符合人的認識與情感發展的規律,與古代道德教育的規律性認知有相通之處。孝悌的教育,始於事親,進而「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做到「民胞物與」,直至「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可見,孝悌之心的擴展,不僅可以達到人際和睦,甚至可以達到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
古代的教學強調以身教為先。《說文解字》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學,覺悟也」。段注曰:「教人所以覺人,上之施也;學所以自覺,下之效也。」這裡所提倡的,就是良好有效的教學方式必須是正己化人、身教重於言教,也就是說,教育者和領導者要首先接受教育。
尊崇的教化,須以禮樂為要。在古代,化的本意為教行,即人接受并力行聖賢的教誨後可以變化氣質,轉惡為善,轉凡成聖。《禮記》云:「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這是因為禮具有「絕惡於未萌,而起敬於微渺,使民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的作用(《大戴禮記》)。而良好的音樂教育則可以使人的性情變化為「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書經》)因此,《孝經》中提出:「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在古人的教育思想中,強調通過禮樂教育潛移默化地變化人的氣質,起到以文化人的效果。這種以文化人的理念,也可以為當前建設文化強國所借鑒。
總之,廣大精微、歷久彌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古代先人留給我們後代子孫至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所孕育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使中華民族雖歷經滄桑卻百折不撓,至今仍屹立於世界東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和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時期,我們仍然可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
(作者:劉余莉,系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倫理學博士生導師)
推薦閱讀:
※父母如何教育青春期孩子--來自網路
※如何評價教育部的雙一流計劃擬訂取消 985、211 類大學?
※為什麼中國的碩士博士教育不能採取更靈活的學年制?
※張文質:不當的教育可能強化孩子的劣勢
※非京籍學生如何選擇北京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