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年度最佳華語電影,必須是這部了
昨兒去看了《芳華》的零點場,出來後最大的感受就是羨慕馮導,人群中有很多人可以一年賺到幾百萬、幾千萬,過很優渥的生活,但極少有人可以用一種藝術形式去講述自己的生命感覺,並讓千萬人為之共鳴落淚,我覺得《芳華》做到了。
之前看了一個馮小剛的紀錄片,他其中有一句話,說自己拍了20年電影,「前十年順流而下,後十年逆流而上」。最近十年,除了少數幾次車禍(比如私人訂製),他都專註於用電影去復刻民族的記憶,《一九四二》里的苦難,《唐山大地震》中的浴火重生,《我不是潘金蓮》里的官場。
以上三部他都算是旁觀者,到了這部《芳華》,民族與個人的記憶相交匯,1958年出生的他在高中畢業後就一直在部隊文工團工作,巧了,編劇嚴歌苓也是1958年生人,這倆文工團文化的遺老遺少合作這麼一部電影,真是絕配了。(順便說一下,我也是嚴阿姨的輕度書粉)
一個人最刻骨銘心的,往往就是15、6歲到20歲這段時間,當時身在其中並不覺得,等到你年紀大了回頭一看,很多人會驚呼那時候的美好,並加上一句:卧槽,怎麼這就老了?
昨天我看完電影發了一條微博,發完就睡了,早晨起來看了看評論,有幾個年輕朋友說年代太靠前,自己甚至不知道啥叫文工團,所以沒什麼代入感。
那《芳華》是馮小剛和嚴歌苓的一場自我私人記憶的狂歡么?該怎樣更好的食用這部電影?我下面盡量不劇透,交流下我自己的理解。在敘事上,《芳華》有幾個不算小的缺陷,但馮導自始至終都用電影的語言把握著觀眾的情緒,在我看來,這遠不只是幾個文藝男女青年悲歡離合的故事。
我那天跟朋友聊天,說到「時代」這個詞,我說郭敬明的《小時代》是個爛片標杆,但他用的這個片名,還是很精當的,在這個小時代里,人人都覺得自己是或可以是獨一無二的,「自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但同時,理想主義這個詞,似乎也離我們越來越遠。
在現在這個小時代里呆久了,你會想起以前那個理想主義漫溢的「大時代」。
什麼是「大時代」?這個詞往往與一股巨大的破壞性力量相配對,比如宗教革命、拿破崙席捲歐洲、兩次世界大戰、文革,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生活的人,很難不被一股群體性的力量裹挾著向前走,是為「大時代」。
這種「大」最容易催生的是什麼?是集體記憶。
主席大手一揮,百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鑼鼓喧天,這些被巨大力量驅趕到一起的人,化身為一種集體主義。我父母那個年代,你只要想在社會上活著,就必須屬於某個集體,工廠、合作社、軍隊、哪怕是勞改營,《芳華》里講的文工團是個很小的切片,它所追憶的,就是一種特定年代下的集體主義。
這種大集體主義每個人緊緊的綁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很堅實的情感聯繫,比如電影中文工團要解放時候的那場酒,只有真正過過集體生活的人,才能體會那種豪情與惆悵並存的情緒。
同時這種集體生活也有殘酷的一面,你但凡觸碰了集體的禁忌,很可能就是一擼到底,被大多數人唾棄,就像電影中的何小萍與劉峰。
我覺得《芳華》是一部歌頌理想主義的電影,馮小剛在裡面有很明白的態度:「雖然那是個現在看起來荒唐的年代,但那些我們曾經的理想,絕不是虛假的」。
這種宣言集中的體現在劉峰與何小萍身上,他們分別代表了理想主義的兩個維度,在他們的身上,我感受到強烈的「奉獻與深情」。
劉峰是個比雷鋒還要標準的「聖人」,他獲得的獎狀獎盃多到自己都數不清,每次得獎歸來,都給戰友們帶東西,他是個活在你身邊的,萬能的雷鋒。
劉峰的奉獻精神是真的么?我覺得是,他真的相信書本上的五講四美、天下為公,但他自己肯定也沒有意識到,這種奉獻精神也綁架了他。在外人眼中,他這種「聖人」是不能有七情六慾的,所以在他難得的表達了一次對異性的愛慕之後,迎接他的就是輿論的災難。我靠,你劉峰這濃眉大眼的,竟然也能喜歡男女這點事兒?這不能夠!於是他瞬間被從天庭拉到了地獄。
劉峰身上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他代表了理想主義碰到現實後的一種失落感,嚴歌苓沒有讓劉峰在現實面前沉淪,而是挺住了,在遭受巨大不公之後,他仍願意堅守自己認定的東西,無論是在後來的戰場,還是在市場化後的中國。
再說何小萍。
我認為她是《芳華》中塑造的最精彩的一個角色,演員也選的好,以前不知道這個姑娘,稚嫩中透著一股犟犟的勁兒,馮導真是非常會調教演員。
何小萍的身上,被注入了更強的時代悲劇性。當他跟父親寫信的時候,淚點就來了。我以前讀楊顯惠寫的《夾邊溝記事》(主題是反右勞改農場),眼淚就沒止住過,何小萍的那段自述包括最後父親的那封絕筆信,感覺非常像楊顯惠寫的。那個年代的分合離散,根本不用什麼鏡頭,只要用大白話說出來,就足以把你震住。這種尺度,也只有馮導這個級別的導演可以拿到了吧。
在她的身上,最打動我的是一種「真情」,她的一生沒有一天得到過關愛,但他依然相信善良,裡面有一句旁白:「她知道劉峰是善良的,只有不被善待的人,才能發現的那種善良」。(這句話的筆風真是太嚴歌苓了)
電影中數次表現女孩們曼妙的舞姿與身段,但這些視覺上的美,都放到了其他人身上(比如開篇蕭穗子打頭的那段舞蹈),沒有一次表現何小萍在舞台上出什麼風頭,更多的表現她怎麼出醜,但影片最重要的一筆,卻是放到她身上,何小萍沒有穿著華美的舞服,也沒有雷鳴般的掌聲,他在月光下,穿著病人的服裝,深情的起舞,看到這兒我聽到後排很明顯的啜泣聲,這就是那盛放,但也易逝的年輕芳華。
如果說劉峰代表著那個時代的獻身與殉道,那何小萍就像一碗永遠溫熱的小米粥,消解著歷史洪流對人性的摧折,她腦中沒有那許多主義與理念,只知道拍一張軍裝照,讓父親記得她的樣子,給被集體拋棄的劉峰,一個深情的擁抱。
在電影中劉峰與何小萍是看起來倆最慘的人,但他們倆的結局卻最好,那些「聰明人」們,無論在哪個時代,都可以抓住風口,或富或貴,但卻失卻了珍貴的純真,這倆Loser卻可以平靜如水,相敬一生,最後二人在一個小車站上的對話,極為動人。
《芳華》中另一個引人注目的點是表現了1979年的中越戰爭。之前國慶時候臨時撤檔我推測跟這個點有很大關係(當時正要開東盟的一個什麼會),這場戰爭別說90後的小年輕,我這個80年代初的人,也沒什麼印象了,我媽零星的跟我提起過,說中越本來都是抗美標兵,突然之間就變仇人了,咣咣幹了一個月,互相都死了幾萬人,從此開始長達十幾年的邊境對峙。
戰爭戲並沒有太多,最可說的就是那個長達6分鐘的一鏡到底,內容沒什麼,主要是這個形式,N個炸點,至少30+演員聯動,沒有剪輯點(我發現其中有個一晃而過的黑影可以剪但不確定馮導用沒用),要成功拍下來很是不容易,想來至少排練了20遍吧,光這段鏡頭就足以看出馮導的誠意了,他電影中很少有這種很藝術的手法。
我看到有些評論說《芳華》太保守,沒有敢講的更深,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你沒有批判揭露體制的虛偽,就是慫。這種評論就是把人往火坑裡推,且不說向體制開炮能不能拍,就算是不考慮審核的因素,我也不想看那種把悲劇全推給體制的哭訴電影。80年代,出現了一大堆「傷痕文學」,主題大多是控訴自己在政治動蕩中遭受的冤屈,鄧小平針對這種風潮只說了八個字:「哭哭啼啼,沒有出息」。《芳華》沒有變成一部哭訴的電影,而只是刻畫那曾經鮮活的青春模樣,這樣就很好。
下面說點《芳華》不足的地方,我最不滿意的是兩個點:劉峰的下放與何小萍的發瘋,這兩個故事中最大的轉折竟然沒有什麼鋪墊,我看到這兒的時候就像一腳踩空,覺得哪裡不對,看了一些資料,嚴歌苓的小說里是有充分鋪墊的,比如林峰怎麼迷戀上林丁丁,遠不是電影里一句:聽到你唱一條大河就迷上了。我不太清楚馮導為什麼把前戲全刪掉了。
如果從純故事的角度來看,《芳華》顯得不是特別抓人,前半段基本沒發生什麼事件,更多的是一些片段,這跟馮小剛之前的電影很不一樣,他之前是非常注重情節的,但這次顯得像個詩人,那段很長的舞蹈在敘事上沒什麼作用,而更多的是「展示美麗」,我發現舞蹈這種藝術啊,真是得與鏡頭相結合才更美。
但沒關係,電影這種東西,歸根究底傳達的是一種情緒,觀眾其實並不關心技術性的東西,打動他們的是情緒能不能帶進去,我就看進去了,全程浸泡在一種提心弔膽的悲傷情緒中,我知道這些光鮮的青春,最後都會被時間磨蝕的面目全非,但馮導沒有過多的傳達這種悲傷,其實你想想,消失的也只是年輕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劉峰與小萍老去後雖然無法在舞台上共舞,來一個讓人炫目的大跳,但同樣美麗的東西,沒有消失。
我想觀眾大多都能感受到電影中傳達出的情緒。電影結束的時候已經是凌晨兩點半了,沒有一個人起身,大家都靜靜地聽完了這首韓紅演唱的《絨花》。
過兩周我就要做年終盤點了,《芳華》就是我的年度最佳,我對它的喜愛,甚至已經超過《集結號》,馮導的誠意與才華讓人不能不服,快60歲的人了,還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忱,這回的馮導,真是沒得黑。
同學們多買兩張票吧,帶上你的父母去看《芳華》,跟他們說晚上別做飯了,看完了電影我們找個飯店坐下來,給我講講你們年輕時候的故事。
推薦閱讀:
※他以一己之力撐起了華語電影的半壁江山
※剛剛,《戰狼2》打破華語電影史票房記錄,問鼎冠軍!
※影話|《無極》:沒有那麼爛,也沒有那麼好
※華語電影史上陣容最強大的香港電影[4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