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我理想中的僧教育

我出家兩三年後,就進入佛學院,此後一直沒有離開過。從求學到教學,至今有二十多年了。也許是因為生活在佛學院的關係,平時總會思考一些佛教教育的問題,似乎蠻有心得。可這次要寫這篇文章,左思右想總是不得要領。原因在哪裡?是不是現有的佛教教育有著太多問題,才使我不知從何下手呢?  現在社會上都在提倡素質教育,看來他們也不滿意現有的教育模式了。從某種意義上說,佛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且有著非常優秀的教育制度。社會上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其實佛教早就提倡了。確切地說:佛教就是一種素質教育。佛教教育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斷煩惱、開智慧,成佛做祖。將凡夫改造成聖賢,這是何等的素質教育!  遺憾的是,清末民初以來,佛教教育也和中國的傳統教育一樣,接受了西方學院式的教育,以傳授文化知識為主,以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及生存技能為目的,背離了東方傳統以做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許多佛教院校也和社會大學一樣,成為純粹傳授知識的場所。許多青年僧人通過佛學院的幾年學習,往往信仰淡化、道心退墮,甚至還俗回到社會;而許多佛學院畢業的學僧,在教界也往往口碑不佳,予人「能說不能行」、「高不成低不就」的印象。  佛學院承擔著續佛慧命的責任,我們要培養的是宗教家,其行為足以為人天楷模。假如品行太差,連社會一般人的素養都比不上,何以化導民眾呢?所以,佛教界的當務之急是倡導素質教育,以提升人的素質為重點。本文想就這個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  有品學兼優的老師引導  佛教教育,不是一種純粹的知識傳授,而是在傳授做人的方式。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作為一個佛學院的教師,不應只具有某學科的知識、足以引導學生去從事研究就了事。在做人方面,也應該是個成功者。當然這裡說的成功,主要是從品行、修養而言。  當今社會信息爆炸,新的知識在不斷湧現,但這些知識大多與做人無關。而中國傳統文化和佛學一樣,都重視如何做人,可以說都是做人的學問。不久前,我蘇州舉辦過題為「學佛與做人」的講座。沿著這樣一個主題,我在思考中發現,整個佛教所講的都是做人的道理。  好的老師應該是生活的藝術家,具有良好的品行,淡泊物質的追求,高度關懷現實社會,內心寧靜,行為洒脫,一言一行都足以為人典範。做人的教育,是建立在老師品行的基礎上,缺乏良好的師資,很難培養出品學兼優的人才。  在做人的教育中,老師的人格魅力或感召力,是造就品學兼優人才的重要因素。一個缺乏德行的老師,在講台上宣揚道德的意義,本身就具有諷刺意味。其言教對學生造成怎樣的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品行高尚的老師,其人格就有強大的精神感召力,一言一行都會產生無形的教化作用。一位有德的高僧,有時甚至無須開口,只要坐在那裡,就能使一個十惡不赦之徒生起善心。  生活在大自然的環境里  古德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鬱郁黃花儘是般若。」老子也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古代許多禪者隱士都喜歡生活在水邊林下。中國的孔子和古希臘的智者們,也喜歡把學生帶到大自然去教學,從而培養出許多賢哲之士。我們的佛陀,也是坐在菩提樹下悟道,而不是在現代化的教室里。  現代教育大多局限在教室或實驗室,雖然培養出許多專業的人才,但身心健全的卻少而又少。他們只會做學問、只會賺錢,但不會做人、不會生活,對人生認識驚人地無知。日本奧姆真理教的信徒,大多是些高級知識分子;而李洪志手下,也不乏高學歷者。這也說明了現代教育的失敗。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孩子。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覺得很緊張,一旦回到自然的懷抱,就能體會到放鬆、自在。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放鬆的狀態下才能出現。而科學的靈感或修行上的頓悟,也都是是從放鬆中來。今天的社會紅塵滾滾、人心躁動,處於其間,我們名利得失之心會日益增強。回歸大自然能使人寧靜,使我們的名利之心淡泊下來。  所以,理想的學習環境應該在大自然中,每天都能看到藍天白雲,聽聞鳥語花香。可以在水邊沉思冥想,在林中獨自漫步,在草地沐浴陽光。老師可以經常帶著學生參加勞動,或踏青郊外,在自由輕鬆的環境中思考、討論宇宙人生的問題。  生活條件要簡樸  東西方宗教都有關於禁慾的思想,宋明理學也有「存天理、滅人慾」之說。禁慾、滅欲雖然不現實,但也說明人類意識到了慾望的過患。佛經稱我們這個世界是欲界,人們都生活在強烈的慾望中,由佔有而攀比,由攀比而競爭。在慾望的鼓動下,整個社會都瘋狂了。人們只知一味地追求物慾,並在追求物慾中迷失了自己。  在這裡,我想起了老子「小國寡民」的政治思想,同時也想起佛陀告誡弟子們「少欲知足」的修身之道。欲樂與法樂往往不能並存,兩者之間,我們崇尚什麼?希望追求一種怎樣的生活?這在教育期間就應該開始培養。  不知大家意識到沒有,今天的孩子比起我們小時候不知早熟了多少。和十歲左右的孩子接觸,他們說的話往往使人大吃一驚。他們關心的東西,他們的世故,和成年人簡直沒什麼兩樣。豐子愷漫畫中描寫的孩子,在這世界上越來越不容易找到了。這當然是社會環境造成的,社會太複雜了,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自然也變得複雜了。  我們希望所培養的人,永遠保有兒童的純真,這就需要創造一種簡樸的生活環境。在物質生活上簡單,在人際關係上真誠。他們不會在衣食住行上挑剔,不必為與人相處而煩擾,這樣才能擁有寧靜的心,才能把整個身心放在對佛法和人生問題的思考上。  有適當的空閑時間自由思考  經商忙,從政忙,讀書更忙。小學生背著沉重的書包,中學生高考前緊張複習,年輕教師為職稱辛勤奮鬥,老教授為帶動學術研究不懈努力。莊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感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何況今天的知識,比兩千年前又增長了百千萬倍。我感覺知識就像太平洋的波濤,人類早就被自己製造出來的知識淹沒了。  任何一個學科,從產生到流傳就出現了許多相關著作,後人對這些原著的研究,又出現了許多成果,每年每月都會在雜誌上刊登無數論文。佛教理論自從被學者納入學術研究範圍後,也成了一種純學術。在日本,佛教和文學、物理學一樣,被當作專門學科去研究。  佛教成了佛教學,佛法幾乎就死掉了。把佛學當做學術研究之後,佛學就成了一種專門供人研究的學問。因此,許多研究者反而忘記了佛陀創立佛教的最初意義--佛教是為改善現實人生服務的。許多學者的研究,很少考慮佛教契理契機的問題。為了研究一個問題,把大量時間花在看資料上,整個身心都陷入錯綜複雜的資料堆中,終日案牘勞形,身心疲憊不堪。當然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學佛方式,但那是和做人沒有關係的方式。  真正的學問,要以自己的生命去感悟。不是為了應付什麼,而是自由、自發的學習。同時,心中不能有任何成見,觀念中不能有任何框框套套。對一個領域的學習,除了掌握一些該學科必要的知識,讀幾本經典性的原著之外,應該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對該學科的重要問題作自由思考。  我覺得治學應該像做人一樣,要簡明。知識使人複雜,智慧使人單純。我們培養出的人才,不能像個圖書館一樣,給人感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一開口就不斷冒出各種各樣的知識。而是要有智慧,能過濾吸收,像胃腸一樣,只吸收那些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東西,把多餘的通通排泄掉,絲毫不留在體內,造成生命的負擔。  基於對社會人生問題的關懷  任何一種學問都有自身關心的對象、解決的問題。研究佛教,首先應該知道佛教關心什麼。遺憾的是,長期以來,佛教在發展過程中有著太多的誤區,諸如神秘化、鬼神化、來世化、哲理化、學術化等,使得佛教發展偏離了正常軌道。  民國年間,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雖然帶有針對性,卻不是他老人家開創的,因為佛法本來就是以人為本的。佛陀基於對人生的困惑發心出家、修道,由人而成佛。其後說法四十九年,也基本是著眼解決現實人生的痛苦。因此,佛教本來就是屬於人生的。以佛法的智慧解決社會人生的問題,關心現實人生,才是佛教的本位。  今天的世界,可能比以往任何時代的問題都更多。如何以佛法的智慧解決現實社會人生的問題,是當今佛教徒應該思考的,也是佛教在新世紀應該發揮的作用。對當今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諸如人類心理健康、環境保護、毒品泛濫、道德重建、世界和平等問題,佛教都有極好的解決方式。  佛教在千百年的流傳過程中,為解決各個時期的社會問題,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目前,港台地區的佛教,也已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對現實社會人生的關懷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如舉辦各種講座傳播佛法,啟迪智慧,凈化人生;創立慈善基金會救濟貧困,實踐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針對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提供正確的認識和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是今天佛教徒的使命和任務。  佛教教育,不應停留在純哲理的思考或純學術的研究上,應該結合現實社會人生,從解決現實人生的問題出發,去學習、思考和研究。從對自身生命問題的解決,進一步推己及人,關懷社會大眾。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就養成對現實社會人生的使命感、責任感。  從良好的生活習慣中養成高尚人格  講到人格,似乎讓人覺得陌生。這一概念是不是過時了呢?現代人崇尚的是事業成就,功成名就,關心的是財富有多少、地位有多高,似乎只有這樣才風光,在社會上才受人尊敬。而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的是:人,應該有高尚的人格。  人格的養成,是無始以來的積累。通常,人們是隨著自己的習性在生活,從而養成各種不同的人格。不健康的人格,是惡劣生活環境、錯誤人生觀念、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緣造成的。佛法講因緣,人格不是天生的、固定的,而是長期積累的,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創造一種什麼樣的因緣,就能養成什麼樣的人格。  如果教育只是知識的傳授,那麼局限在教室也是可以的。可是,我們的教學是為做人服務,局限在教室里顯然是行不通的。知識可以從教室里學習,但人格必須通過如法的生活來訓練。如法的生活,是通往真理的生活,是完善人格的生活,是絕對健康的生活,是讓生命安祥、自在的生活。  可是,平常的人們有著太多的問題、太多的缺陷,整個社會充滿著貪瞋痴,幾乎每個人都是一堆煩惱的組合。以孔子的修養,尚且要七十歲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何況凡人呢!佛經上說:修道如一人與一萬人戰。可見一個人想要克服自身的煩惱,是何等的艱難!  佛教培養人才,應該創造一種如法的生活環境。除了上面說到的自然環境、簡樸生活及下面將說到的樹立人生正見等,戒律的生活,是為獲得完善人格、趨向解脫自在而設立的最佳方式。依戒律建立起來的僧團生活,是法律平等、財富均衡、思想統一的清凈生活。  戒律中有關於禁止人類惡習流露的規定,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僧團每半月進行布薩,以戒律檢查自己的身心是否清凈。有人犯了錯誤之後,僧團通過羯磨,幫助其發露懺悔,改過自新。此外,還有針對人心擺脫貪著的許多規定。如法的戒律生活,是塑造養成良好人格的關鍵。  每天有相當的禪修時間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人們不斷尋求種種安慰、剌激、滿足,可這顆心越向外追求,越躁動不已。佛陀呵!哪裡才是我們安心的處所呢?《金剛經》開頭,須菩提尊者就向佛陀提出: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禪宗里也有個著名的公案,講述二祖慧可禪師向初祖達磨請教安心之道。可見,安心是佛教關心的重要課題。  眼下許多佛學院學生流動性很大,不穩定,正是因為不安心的緣故。學生畢業後,不能在一處住上五年到十年,這裡走走,那裡住住。不能一門深入地學習,東看看,西翻翻,也是因為不能安心的問題。  佛教之有禪,尤如基督教之有祈禱。禪是佛教的靈魂,我們的佛陀便是參禪悟道的。佛陀給我們開示的修行次第,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禪定是開發生命中無限智慧的必要手段。教理雖然能給我們提供人生正見和解脫煩惱的方法,奈何凡夫積習深厚,在煩惱習氣面前,人類具有的佛教知識,時常會顯得蒼白無力。唯有禪定的力量,才能降伏妄想、降伏煩惱,使這顆躁動不安的心安靜下來。  漢傳佛教有八大宗派,其中,法相、三論、華嚴、天台在修行上原也是止觀並重的,既有理論,也有實踐,現在卻只剩下了空洞的理論。各個宗派雖然有自己的觀法,如三論宗的空觀,唯識宗的唯識觀,天台宗的三諦三觀等,卻很少有人能將這些觀法修起來。原因是什麼?因為缺乏止的基礎。沒有止,如何修觀呢?  現在的佛學院雖然都在提倡學修並重,但總體上來說,是以學習教理為主,缺少相應的禪修。未來佛教的教育中,應該重視禪定的修習。在漢傳大藏經中,保存了極為豐富的禪修典籍,有待我們去整理、弘揚;南傳、藏傳佛教不但有許多禪修資料,同時還有不少禪修有成就的大德在各處講授禪法,我們可以去學習引進,為佛學院的教學服務。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無限的寶藏,具足一切功用,教育就是開發這一寶藏的過程。學習經教是幫助我們認識這一寶藏及開發寶藏的方法,禪修則是開發寶藏的實際操作。沒有禪修,我們就只有關於寶藏的知識,永遠無法發揮生命中的潛能。而在教育過程中,錯誤的知識和教育方法,都不利於寶藏的開發,甚至會使這個寶藏越潛越深,乃至永遠不見天日。難怪古人把「知」當成眾禍之根。  有限不能認識無限。人類的文化知識,是人類經驗的積累。而經驗是有限的,由有限經驗所形成的文化知識,永遠是有限的。何況世間的知識總是帶有相對性、片面性和錯亂性,不足以認識宇宙人生的真實。人類崇尚知識,但知識卻有著很大的局限和缺陷。必須超越由知識所構建起來的意識層面,通過禪定之力平息紛擾的心態,才能開發出生命的無盡寶藏。  重視人生正見的樹立  佛法以八正道為趣向解脫的不二中道,其中以正見為首。正見是對世界的正確認識,是正確的人生觀念。那麼,正見從哪裡來呢?經論告訴我們,通過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而來。  佛教大小乘各宗都有自己的正見,如《阿含經》講苦、空、無常、無我,聲聞學者以苦、空、無常、無我去看世界,並從苦、空、無常、無我的修行中獲得解脫;大乘的中觀學者有中觀見,以中觀見去認識世界,從中觀見修行得解脫;唯識學者有唯識見,以唯識見認識世界,從唯識見修行得解脫。  如今,各個佛學院開設的佛學課程雖然很全面,大小乘各宗各都有涉及。但多數任課老師並非對某個宗派有很深見地的專宗學者。學生幾年學下來,除了一大堆由死記硬背得來的分數和一些支離破碎的佛學知識,對佛法的一些基本知見,如緣起、因果、苦、空、無常、無我等,往往沒有準確的把握。  有些學員雖也能在佛學理論上講得頭頭是道,但只是停留在哲學思考上,只是一種佛學知識,沒有讓這些知識和人生發生關係。他們雖然學到很多佛學知識,但對自己的生命依然很無知,人生絲毫也沒有得到改善。這是佛學教育的失敗。  什麼是佛法?為什麼要學佛?這是學佛者首先應該知道的事。如果一個人是帶著人生困惑去學佛,本著為究竟解決生命痛苦的問題去學佛,有著這樣明確的學佛目的,那麼在聞思經論的過程中,就比較容易結合現實人生。佛法的正見就是人生的正見。把佛法的正見,變為人生的正見,需要有一個如理思維的過程。  佛學院的教學,有責任引導學生去思考現實人生存在的問題。比如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生命的本質是什麼?人生的意義、生存的價值是什麼?佛法怎麼看命運?佛法如何參與人類的心理建設?佛教在宗教中有何獨特性?佛法對人生痛苦的解決之道是什麼?以及如何認識佛教的慈善思想和環保思想等。  脫離實際的理論,永遠是枯燥的。在目前僧教育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許多學員剛進佛學院時,信心道念都非常堅固,但在佛學院幾年學習下來,卻信仰淡化,道心退墮,甚至返俗走向社會,以至佛學院的名聲越來越差。難怪教界有很多老和尚不敢把自己的寶貝徒兒送去上佛學院,怕變壞了。  能將佛法結合現實人生去思考,我們就會發現佛法對人生的重要性。人如果傻一些,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倒也沒什麼可說的。可總還有那麼些人,覺得沒有思考過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這一想,問題就來了。有了問題就要尋找答案,結果遍翻古今中外的著述,踏遍千山萬水地尋師訪道,都難以得到圓滿的回答。如果一個人帶著困惑在人生道路上艱難跋涉,因為聽了佛陀的開示才解開多年困惑,找到人生的價值和究竟歸宿,能不感動嗎?也因為有了這些問題和尋找的過程,我們才會發現佛法的不共與殊勝。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不對佛法猛生信心嗎?  參與一些弘法和慈善活動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似乎是乖學生的表現。可如果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個書獃子,不會做人處世,對社會大眾的疾苦漠不關心,能算是優秀的學生嗎?  《普賢行願品》中,有一段讓我每次念起來都會感動的話:「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在這個世界,有多少人沉溺在煩惱中,身心倍受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有多少人身患絕症,瀕臨死亡邊緣,無錢醫治,也無人照顧;有多少國家戰火不止,疾疫流行,民不聊生;有多少失學兒童,眼巴巴地望著同齡人上學,自己只能在校外徘徊。當我們看到這些現象時,能不激發起慈悲心嗎?  假如我們有能力去幫助他們,解除他們的困惑,為他們帶去幸福和安樂,不覺得很開心嗎?我在弘法的過程中,接觸到許多信徒,每每看到他們對三寶的虔誠,總讓我慚愧不已。我何德何能,值得他們這樣尊敬。當信徒聽了佛法後,向你彙報學佛心得,講述學佛後心境和思想行為的改善,這時候,有會看到自己所作所為的意義。當然也有的時候,因為自己學修不足,對一些問題沒有能力去幫助解決,這又能促使我加倍努力。  這是一種互動的教育。在佛教教育中,應該善於運用這種互動的關係。從單純的課堂教育、自然教育,走向社會這個大課堂,接受民眾的教育。一個人長時間把自己封閉在教室里,局限在單純的書本知識里,久而久之,就漸漸意識不到佛法對生命的重要性,同時對社會也會越來越冷漠。所以,接觸社會有助於喚起我們的慈悲心。  《普賢行願品》告誡我們,發心學佛不能離開社會、離開眾生,就像樹木不能離開水份一樣,否則就不能存活。菩薩離開眾生,悲心也無從生起。基於這樣的原因,應適當安排佛學院的學生參與弘法和慈善活動,這對學習無疑是一種促進,同時也能培養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啟發而非灌輸的教學方式  教育的意義在哪裡?不了解人性是怎麼一回事,不分青紅皂白地給學生灌輸一通,究竟能教育出什麼結果出來,往往教育者自己也不清楚。  如今的學校教育,就像寺院煮大鍋菜一樣,蘿蔔、白菜、土豆通通放在一起,猛煮它半小時再撈起來。古人說的因材施教,在這裡是談不上的。在教育方式上,國內大中小學普遍採用灌輸式,教育似乎只是為了分數、文憑、升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在忙於掌握各門功課,以備考試、升級之用。這種教育,對學生的身心簡直是一種摧殘。  目前,佛學院基本和社會的教育方式一樣,也採用灌輸式的手法。許多學院雖然提倡學修並重,實際還是以學習佛學知識為主。課程的安排方式,也與社會院校沒什麼兩樣。一周的課程,佛學課和文化課加在一起至少有七八門。在一天的學習中,一會兒灌輸一種內容,一會兒灌輸另一種內容,學生還沒來得及回味,又得去接受新的灌輸。  傳統教育是以做人修身為本,現代教育似乎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忽略了做人這個大前提,所以社會問題才這麼多。學佛是為了做人,佛教教育主要是學習做人的教育,自然應該建立在對人的認識上。基於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的思想,在教育上的主要任務,就是啟發人們去認識佛性,而不是一味地灌輸許多關於「佛性」的知識。  佛陀開示的佛法正見,如無常、無我、緣起性空、萬法唯識等世間的如實相,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並非只在佛經上才能找到。在現實人生中,隨時隨地都存在,只是凡人被妄情所蒙蔽,看不到而已。佛學的教育,就是要引導他們去認識。凡夫的人性中,有著太多的煩惱,學佛修行是解脫煩惱,這在教育中就要採取一種針對性的方式。對多貪眾生說不凈觀,對多瞋眾生說慈悲觀,對多障眾生說念佛觀,對愚痴眾生說因緣觀等。  從佛學研究所的辦班來說,尤其應避免目前學院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在課程開設上,可分為專業課和公共課。專業課請法師和各方面的專家學者集中時間講授,根據該課程的內容,集中安排三至五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黃金時間開設,連續上完為止,公共課則作為相應的輔助。  每一門課的學習,老師應採用啟發性的教學,安排學生依照教材及各種參考資料自學。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下,自由討論該書中重要問題,最後根據自己的心得寫一篇文章,作為學習這門課的成績。  結 說  佛教教育不應該與社會教育亦步亦趨,而要繼承佛教優良的教育傳統,以提升人的素質為根本,全面培養學生的修證、管理、弘法、學術研究能力。佛教教育是以契理契機為原則,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吸收現代學術研究方法及現代文明的種種成果,建立契理契機的當代佛教教育模式,以弘揚佛法、利樂有情。
推薦閱讀:

人終有一死,那麼人生有何意義?為什麼要繼續活著?
梁啟超的理想國——《北洋大時代:大師們的理想國》精華連載08
塑造理想人格之道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並把它堅持下去?

TAG:教育 | 理想 | 法師 | 濟群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