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下理財,我們該用什麼樣的理財策略?

通脹早就來了,哪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們的應對高招兒也都跟著來了。什麼「讓工資跑贏物價」,「少存款,多貸款」,「少持有貨幣,多持有資產」,「保守存錢,不如靈活投資」,「少持有固定收益品種,多持有浮動收益品種」,「投資排序是一房產,二黃金,三股票,四收藏」,「亂世藏金,盛世藏寶」,等等。這類口吐蓮花的高論,不一而足,聽得你一時間不勝聒噪。

不勝聒噪,是因為你心裡明白,有些高招兒,你聽了白聽,做不到,譬如「讓工資跑贏物價」。為什麼大家全都無奈地眾口一詞:「什麼都漲了,就是工資不漲?」因為你004 誰都逃不掉的經濟大滯脹大體知道,通脹導致企業成本高企、盈利下降,不裁員就不錯了,還想大漲工資?員工的名義工資,都難以大幅提高,實際工資怎麼能跑得贏物價?

其實,如果說「什麼都漲了,就是工資不漲」是事實,那麼,通脹就已經不是通脹了。為什麼?因為通脹是高增長的產物,是市價的連環上漲。工資作為勞動的價格,也會連環上漲。以往的通脹,都伴隨著工資的上漲。可這一輪通脹來臨,連名義工資都難以提高,可見通脹已經變了,早已不是單純的通脹了。

即便名義工資有所提高,那也是被最低生活成本抬升起來的剛性提高。工資的剛性提高,仍會被生活成本的剛性給支出掉——你的邊際消費並未減少。可支配收入沒有提高,你的實際收入也就沒有提高。原本就是維持生計的必需品被壟斷、被強迫交易,才導致你的收入不敷支出。因而,除非大幅加薪,否則你的凈收入難以跑贏物價。

行政事業體系漲工資好辦,財稅收入年年超收、超分配,不差錢。企業老闆增收也好辦,大不了攤高成本,縮減利潤。唯獨替人打工的白領、藍領們,不給你漲工資你也不敢怎麼樣。罷工?怠工?想都別想。升職?跳槽?大約是個合理的努力方向。白領的工資不漲,藍領的農民工就更難漲了——白領還得靠工資更低的藍領給自己幹活呢。總之,你看到了「民工南北荒,企業東西搶」吧?你看到勞動法里的諸多工資條款落實不到位吧?你看到決策層喊「調整收入分配」都喊了4 年了,還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吧?

專家的高招兒有很多,首先說說「少持有貨幣,多持有資產」。按理說,固定資產是抵禦通脹的理想手段,不動產具有保值增值特性嘛。但是,如果你只知道不動產能保值增值,卻不知道房產的保值增值只是在均衡市價下才有可能,那麼,你就是「過分教條」(克魯格曼語)。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信書本,不看市場。市場上房價虛估,一漲再漲。蜂巢式的鋼筋水泥框架小隔間,賣的像是滿屋貼了金箔的市價。眼下都飆過了美國別墅的國內公寓價,誰都看出它邪乎得出格,誰相信它還能保值增值?

但房價的一漲再漲,鑄就了屢戰不敗的漲價預期。漲價預期,變成了越挫越勇的頑固信仰。爭購者執迷不悟於房價的只漲不跌,「荒謬、妄為、極度違背常理」(亞當· 斯密語)到了近乎瘋狂。其實,作為通脹的始作俑者、先頭部隊,房價的飆漲本身,早已屬於惡性通脹了。國內的資產泡沫舉世無雙,早已臨界破裂了,還怎麼能夠對沖通脹?資產泡沫快要破裂了,你趕快拋售房產還來不及呢,怎麼還敢「多持有資產」?

其次說說「保守存錢,不如靈活投資」,「排序是一房產,二黃金,三股票,四收藏」。專家所說的「靈活投資」,其實就是投機。沒錯,大家早已按此排序,排著隊投過資也投過機了:遲到的炒房者,快炒成房東了。炒股的小股民,都炒成股東了。黃金追漲得開始跌了,收藏品泛濫得多是贗品了。你說,我再靈活,還能往哪兒投資?

再說「少存款,多貸款」。大家憑常識便知,現金本身就是最靈活的流動資產,也是「靈活投資」的本錢。專家主張「少存款」、「少持有貨幣」,可大家愣是不聽。統計顯示,2010 年12 月居民活期儲蓄比11 月大幅增加了約7500 億,達到了2010 年的最高水平。

家主張「多貸款」,大家更不敢輕信。先不說投資過度、產能過剩,多貸款往哪兒投,就說貸款步步收緊,利率節節升高,想多貸款也難了。沒房貸的,買房的門檻築高了,有房貸的,紛紛提前還款了,你還想多貸款?

為什麼大家寧肯保守存錢,也不肯靈活投資?因為8 年來的靈活投資早已蛻變成了投機成風,因果報應——國內市場早已成了個「投資靠蓋房子,消費靠買房子」的病態市場,社會幾乎成了一個靠蓋房子、賣房子過日子的社會。大拆大建的後果是「一花怒放百花殘」,實體經濟被擠壓得幾乎靠了邊,投資難以找到好項目了。

至於專家建議的「少持有固定收益品種,多持有浮動收益品種」,則是鼓勵你放棄低風險品種,轉投高風險品種的一招險棋。當下市場消費者觀望,投資者找不到投資方向,皆因經濟轉型期前景不明,收益難以預期。按理說,你應當規避風險,選擇相對安全的固定收益品種才對。不說股市,就說大學生駱駝穿針眼似的爭相報考公務員,寧當掏糞工也要擠進事業編製,是不是在逃避「浮動收益品種」?是不是在爭奪「固定收益品種」?

聽我這樣逐一分析,像是把專家的高招兒分析成了損招兒,其實不是。專家的高招兒本身沒錯,錯的是秋後播種的不是冬小麥,就違逆了農時。「人有千算,天只一算」,是說形勢比人強。人再能盤算,也盤算不過天時。通脹的列車,6 年前就已啟動,當下已開進了滯脹地帶。專家賣出的舊船票,已登不上離港的客船了。鐵道部也出台了過時不候的車票作廢規則,何況理財最講究「當斷不斷,盈虧立變」。

從上看出,所謂專家的理財策略,拿來應對通脹全都沒錯,錯的是拿來應對滯脹。這就像是售賣過期食品,會吃壞你的肚子。但自己理財得自己做主,不能輕信盲從。自己吃多了拉稀,也怪不得人家賣李子給你。

不同品種的播種期不同,收穫期也不同。一般把資產分為股票、債券、資產、商品、現金5 大類,這5 類資產在不同周期的不同階段,表現迥異。如股票在復甦階段表現最好,但在滯脹階段表現最差。如債券在衰退階段表現最好,但在滯脹階段表現最差。如資產與商品在滯脹階段表現最好,但在衰退階段表現最差。如現金在衰退階段表現最好,但在滯脹階段表現最差,等等。作為一個農民,如果違逆了農時,選錯了品種,就砸了自己的飯碗。而作為一個市場人,如果違背了市場規律,選錯了資產,也就砸了自己的「身家」。

專家不是農民。靠市場吃飯的人,像是「一年只有一個麥子黃」的農民,全憑春種秋收吃飯。而專家大多靠財政供養吃飯,月月發薪,「月月有個麥子黃」。因而,國內的專家、學者,大多屬於超市場生存一族。他們大多衣食無憂,不像市場化生存一族,不像隨時有衣食之憂的農民。專家不是農民,對農時不敏感,不是春種秋收的行家裡手。不靠市場吃飯的專家,卻喜歡一擁而上,給靠市場吃飯的人支招兒,難免會放馬後炮。譬如上述的高招兒招招落空,成了後見之明,使專家們「黃泥巴掉進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背上了「事後諸葛亮」之名。

總之,「物價漲,增長跌」,「物價漲,盈利跌」,「物價漲,就業跌」,「物價漲,股市跌」,「物價漲,房價跌」,「物價漲,實際收入跌」,通脹早已經變成滯脹了。專家們沒有先見之明,還在馬後炮地教你如何應對通脹。滯脹之下,理財策略全然不同於通脹。而要弄懂滯脹下怎麼理財,你不能只埋頭播種,先得抬頭看天,看清楚農時已經到了什麼節氣。你要看清楚原本的通脹,怎麼就一步一步地變成了滯脹。摘自:逃不掉的經濟大滯漲

推薦閱讀:

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台大教授的反思
我們為什麼需要別人的回應?
主擔當我們的疾病(5.8)
我們為什麼不敬業?
羅大佑:總有一首唱著我們的曾經

TAG:理財 | 策略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