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用藝術家的思維模式來實施早教……

如果我們用藝術家的思維模式來實施早教…… (2008-06-29 09:08:18)

標籤:育兒

這幾天斷斷續續在看貝蒂·艾德華的《像藝術家那樣思考》。雖然這是一本關於繪畫的書,裡面談的自然都是與繪畫有關的事情,看起來跟育兒毫無關係。但是書中提到的一些繪畫的方法其實還是跟育兒的道理非常貼近的。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詞是「陰形」,這個「陰形」實際上就是我們繪畫需要表現的主體之外的那些形狀。貝蒂在這本書裡面主要談的是人像素描,奇怪的是,她並沒有教我們怎麼畫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而是教我們怎麼畫這些需要表現的部位之外的「陰形」。按照貝蒂的說法,如果我們去關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這些部位,我們就很容易被我們小時候就接受的那種表現這些部位的符號所左右,以致影響我們更好地去觀察我們想要表現的主體,導致我們的觀察嚴重失真。看了大半本書之後,我試著去臨摹了一個線描的頭像,因為沒有時間,我沒有很嚴格地去測量所謂的「陰形」的比例關係、線條與形狀的走向與角度,只是大致地關注了一下它們之間的關係,並且,我也沒有花很多時間去做精細的修飾,我甚至連框架的邊線和十字準線都沒有好好去測量一下,只是憑著我的感覺隨便畫了一下,僅僅花了三五分鐘,就勾勒出了一個大致的形象,看到我自己親手描出的這幅「畫」,我自己都驚呆了。我,一個繪畫盲,居然也能大致把這樣的一個頭像描摹出來,並且可以說是非常像。如果我像以往那樣,只是去關注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等部位,我想,我是無論如何也描摹不了這麼好的。

看完我這段關於繪畫體驗的描述,相信大家都明白我究竟想要說些什麼了。如同貝蒂教給我們的繪畫技巧一樣,如果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也能更多地去關注孩子各項能力、各種好的行為習慣之外的「陰形」,或許我們就會輕鬆很多,我們跟孩子相處時的方式也會靈活而充滿趣味得多。不少的朋友之所以有這樣那樣的困惑,我感覺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我們都過於關注我們想要去做的事情,而不是將關注的重心放在這個功利的目的之外。如果我們僅僅去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每個時刻,如果我們更多地關注怎樣才能跟孩子一起玩得更加開心,更加充滿激情,其實許許多多跟教育相關的內容就在無形中帶了進來。

我曾經在很多場合談到我和楚楚玩信封的遊戲,在我的新書《林怡教你玩遊戲》裡面,我也提到了這個小小的事例。雖然這是一個非常簡單非常平常的小遊戲,但是這個遊戲一樣可以帶給孩子許多許多。如果我們過於關注遊戲的功用,這個遊戲就會被我們所槍斃,我們就會因此失去一次非常好的全方位引導孩子發展的機會。這個遊戲起因於楚楚對我的一個信封產生了興趣,他試圖要我的那個信封,於是,我將信封裡面的東西抽出來,把信封遞給他。因為他還小,手眼協調能力欠佳,在我遞給他的時候,他一失手,信封就飄飄洒洒地落到了地面。楚楚沒有接到信封,但是我們卻由此展開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抓信封的遊戲,從頭至尾玩了兩個小時,直到他要離開我家了,我們才不得已結束了這個遊戲。楚楚在抓信封的過程中,他的體能得到鍛煉,我給他描述各種情景,包括我們在抓信封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情緒,信封「不聽話」時出現的各種情形……所有這一切將提升孩子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情緒感受力、身體協調性等等非常多的早教內容全部融入進去,讓孩子玩得十分開心。實際上,只要我們想方設法讓遊戲玩得充滿趣味充滿激情,根本就無需去考慮我們究竟能夠給予孩子什麼,只要我們去做了,我們自然就會有收穫。就如同繪畫一樣,我們關注的是主體之外的陰形,但最終我們獲得的則是意想不到的富有表現力的主體本身。


推薦閱讀:

讓寶寶「自然而然」成長?別傻,這樣會害了孩子一輩子!
早教比你想像的重要N倍,但我們都誤解了早教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在體驗了10家早教機構之後,我選了這1家... ...
按照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看看你的孩子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TAG:藝術 | 思維 | 思維模式 | 藝術家 | 早教 | 模式 | 實施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