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八階段(二)

愛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美國精神病學家,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他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第二階段:幼兒期(約1~3歲)

危機:自主性 vs. 羞怯和疑慮

品德:意志

主要影響者:父親

這一階段發生在出生第一年後至第三年,與弗洛伊德的性心理人格發展階段中的肛欲期階段一致。相對於第一階段,此一階段父親更多地介入了,對兒童的教養參與度大大提高。

在第一個階段,嬰兒只是被動做出反應,而不能主動採取行動。但在第二階段,兒童迅速形成許多技能,他們學會了爬、走、推,拉,學會了抓握和放開,他們開始重複這些剛剛產生的行為,並從中得到快感。他們不僅把這些能力應用於物體,而且還應用於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換句話說,兒童現在開始有了自己的意圖,試圖擺脫外部世界的約束,試圖顯示自己的力量,想「隨心所欲」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他們要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試圖拒絕大人的幫助,而且他們開始掌握了一定人類的語言,開始利用掌握的語言與他人交流,這時孩子會反覆應用:「我」、「我的」、「不」、「不要」表達自我的詞來反抗外界控制。

這一階段,隨著兒童自我意識的逐漸形成,以大人的眼光看來,兒童的第一個「叛逆期」開始出現。因而兒童從這時候起就開始介入了自己意願與父母意願相互衝突的矛盾之中。所以,嬰兒遇到的第二個社會問題是如何處理與父母(增加了男性成人)的關係,能夠獲得成人的支持和寬容,自主地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嬰兒的這些想法和做法,體現了獨立意識,他們試圖在這些活動中,獲得一種自主的感覺。然而,這種自主感會遇到能力不夠等實際困難,也會受到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威脅。因此,這個時候的嬰兒有雙重渴望:既希望父母能放手讓自己做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探索活動,又想獲得父母的支持、幫助和寬容。如果嬰兒在不安全的時候可以安全地退回母親的懷抱並獲得安慰,他們就會更大膽的接觸他人和尋求挑戰。

這時候,如果父母或其他撫養人允許他們獨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孩子需要時對他們的自主探索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並讚賞他們的進步和成功,寬容他們的幼稚和失敗,兒童就會有一個舒展的、自主的感覺,就會建立自主感,形成基本的自主性,更加積極地自主探索、獨立地做自己的事情。

相反,如果成人過分保護他們,怕有危險,處處包辦代替,什麼也不需要他們動手,不給他們提供獨立自主的機會,一遇到孩子的自主探索行為就緊張的大呼小叫、大驚小怪,馬上制止。又或者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過分嚴厲,稍有差錯(例如打碎了杯子)就粗暴斥責甚至體罰;或者對他們生理上的不足不依不饒(例如尿床或尿濕褲子),批評過劇。讓孩子遭遇太多失敗的體驗,導致他們或羞愧自卑、縮手縮腳,或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對自己可活動的範圍感到困惑,或者變得遇事被動等待,或者懷疑自己的能力,顧慮自己的失誤,併產生無能感,無用感,喪失自主感和主動性。

另外,有些父母對孩子聽之任之,放任孩子,或者兒童根本就得不到成人照料,在沒有成人的關懷、指導和幫助下,可以自己決定自己要做的許多事情,這樣的孩子,可能不缺乏主動性――因為沒有人指責和約束,但卻發展為另一個極端——放任,處理事情界限不清或缺乏邊界和原則,這樣的兒童,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進而影響社會化功能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這時候,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在公共場合不干擾他人,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同時又不能傷害兒童的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換言之,父母必須把握好「度」,既要給予適度的自由,也要有所控制,需要父母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仍然必須堅定地保證兒童的社會許可行為的發展。在原則問題上,「溫柔地支持」成為父母對待這一階段兒童教養方式的一種好的選擇;對於兒童的過錯,採用適度的處罰措施,如面壁思過、坐冷板凳反省(處罰後要給以安撫,如擁抱),這都需要考驗父母的耐性。

如果父母過分溺愛,或過度保護,以及過分嚴厲,並常常不公正地使用體罰,兒童就會感到疑慮和體驗到羞怯。「持久的良好願望與自豪感發自沒有喪失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動輒愛疑慮和愛羞怯的傾向來自喪失自我控制感和過度的外部控制」(埃里克森1963,第254頁)。

關於羞怯,埃里克森說:「羞怯意味著一個人意識到自己被暴露無遺,在光天化日下被人審視,一句話,它是一種自我意識。一個人被他人識破,並且在毫無準備之下被人識破……」(1964,第119頁)。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情緒體驗,不管對大人還是兒童。

在這個階段中,如果兒童形成的自主性超過羞怯與疑慮,就會形成意志的品德。埃里克森把意志解釋為:「進行自由決策和自我約束的不屈不撓的決心,儘管在幼年期不可避免地要體驗到羞怯和疑慮」(1964,第119頁)。具有意志品質的兒童也更加能夠面對羞怯和懷疑的境地,表現出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不可動搖的決心。意志品質往往能讓人更加容易有所成就,生活得也更充實。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危機積極解決的結果所形成的各種品德都是自我的功能。例如:希望和意志的品德對人生的價值具有某些影響,但它們很少影響人的生存,沒有多少希望和意志品德的個人仍能生存,也就是說,這個人能夠滿足生物(本我)的需要,但他可能不及那些充滿希望和具有意志品質的人們那樣靈活,那樣樂觀,或總的說來,沒有那麼幸福。

總之,在這一階段,兒童不滿足停留於狹窄的空間,而渴望探索新的世界。他一方面在信任感的基礎上產生了自信,認識到自己的意志,產生了一種自主感;另一方面又因為覺得過多地依賴別人而感到羞怯,或因為擔心越出一定環境範圍而感到疑慮。這時,明智的父母對兒童的行為要注意掌握分寸,既要給予適度的自由,也要有所控制,這樣才能養成兒童的寬容而自尊的性格。反之,如果兒童因不知所措而感到困惑,就會引起本階段的心理社會危機。這一階段,父親和家庭其他成員在兒童心目中增加了重要性。 遊戲在兒童生活中也開始占重要地位,它給兒童提供了一個安全島,可以使兒童在其內心法則範圍內發展自己的自主性。埃里克森認為本階段的發展任務的解決,可為個人今後的遵守社會秩序和法治生活作好準備。

1、周一晚上20:00 - 22:00, QQ網路讀書:《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作者:南希.威廉姆斯(美)


推薦閱讀:

攜程親子園會怎麼賠償其中的家長孩子?
母系社會——日本
有人說是耶穌是先知、宗教家、社會改革家…你說耶穌是誰呢?
物業費包括什麼?
台灣為什麼擠破腦袋想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TAG:社會 | 心理 | 社會心理 | 人格 | 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