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琪嘉老師《客體關係》聽課筆記
施琪嘉老師《客體關係》聽課筆記
聲明:本文內容系七十三根據施琪嘉老師講課內容整理而成,文章內容版權系施其嘉老師與相關輔導機構所有。七十三整理成文字,僅供個人學習、欣賞之用。任何人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作品,基於此產生的法律責任本人不承擔連帶責任。
一、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
在兒童早期,母親是一種象徵。所以,是爺爺和奶奶還是保姆,關係不是很大。雖然孩子在三歲前智力在發展,但是與象徵的母親的智力、學問關係也不大。因為三歲的孩子主要的內容是處理關係的焦慮。即使是學一些特長——鋼琴等,也是一種遊戲的方式。
學員提問:孩子從小受到創傷(如同種子未發展就受到損害)如何來彌補?
回答:創傷這個詞含義,很重要。我們課程中會涉及。
客體關係需要精神分析的一定知識做背景。精神分析的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理解:
第一,精神分析是一種理論。分為經典精神分析和現代精神分析理論,現代精神分析理論一般是指客體關係。
第二,精神分析是一門技術。精神分析取向或動力性取向的精神分析,將精神分析理論應用到諮詢中。利用移情或反
第三,精神分析是人生的態度。遇到自己的問題自己不了解,但是我們有開放的態度。
如何認為才能是做精神分析:
第一,從潛意識入手來觀察問題,是精神分析取向的特點。兩個方式——一是從夢、自由聯想入手;二是聽弦外之音,理解軀體、癥狀的內在心理學含義。在癥狀和含義之間是內心的客體把其二者聯繫。
第二,過去決定現在,過去決定將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犯罪心理學——人為什麼總是對同樣的人、在同樣的地點來進行?這其中涉及到移情。精神分析從一定意義上講,是「決定論」。
第三,現代精神分析認為,人際關係互動的心理是可塑的,不是不可改變的。一個人不管過去經歷過什麼創傷和挫折,一定有某種積極的、支持性心理力量能引導其成長。
二、有關「創傷」的觀點
精神分析認為,正常人會經歷三個創傷。
出生是人遭受的第一個創傷。第二個創傷是斷奶。
出生是人遭受的第一個創傷,也是人類一切
想像一下嬰兒的狀態:母體子宮為胎兒提供了安靜、
分娩:子宮收縮、擠壓、缺養。助產士會幫忙擦除耳朵的粘液——有瀕死的感覺。
胎兒的出生與動物不同。馬駒出生後15分鐘會站立,小猴子出生後會爬、走動。人出生後不是一個成熟個體。人不同——人的直立行走,盆腔很小了。人的垂直重心下墜。不成熟的個體出現,就千方百計的抓人來照顧他。弗洛伊德的出生創傷理論。
不成熟的個體出現,就需要建立關係來使其發展、成熟。德國皇帝做的實驗:人什麼時間開始說話——找了嬰兒,只養育不允許與同這些嬰兒說話。結果嬰兒說話。
孩子通過母親看自己閃耀的光芒來認識自己。在一些地方,是不讓小孩照鏡子的,他會被自己嚇到,只能通過母親的眼睛認識自己。
孩子食慾不好,主要看他的餵養關係好不好,跟這個關係很大。
母親的共性:沒有生孩子的經驗,是通過本能、或養孩子的過程來學會做母親。
第二個正常的創傷——斷奶。與學員的交流——三個月白天斷奶晚上吃奶一個月自然而然斷奶;因為乳腺炎,斷奶時第一次沒有成功,孩子反應強烈。第二次斷奶塗了維生素B2;保姆把孩子帶回家一個星期、母親現在有內疚感;孩子玩毛球;弟、妹出生而斷奶;喂孩子果汁等自然斷奶。
斷奶的技巧:東西可以沒有,但是愛不可能沒有。對斷奶的反應,不是斷不了這個奶,而是斷不了這個母親。
斷奶的分類:母親不知道如何斷奶。奶是孩子控制母親的方式。
①孩子感覺被拋棄,反應強烈
②吃奶與母親、乳房、味道等混合在一起。局部客體的改變—從顏色到味道的改變。下毒型。
什麼樣的母親就會傳遞給什麼樣的東西給孩子
諮詢是否需要來進行探討?告訴來訪者一個知識,其實也是一種治療。70%~80的諮詢是給正常人做的。
斷奶主要是和客體分離,但是重要的是,如何斷奶而不造成創傷,逐步的客體改變是比較好的方式。
導致內心中和自己喜歡的客體分離的第二個創傷
第三個創傷:弟弟、妹妹的出生。
現代的獨生子女增加,感受不到。當有弟弟妹妹在出生時,媽媽對新出生的孩子有很多期待,教育孩子你要對弟弟妹妹好。但是孩子的期待
個案:40多歲的男性,結婚十周年,說給妻子要送你一個禮物,結果是一個金髮碧眼的年輕女人,並說你要對她好,我才能對你好。
你當時作為妻子會怎麼想?學員的回答:氣瘋了,拿刀殺了,感覺是暴怒、欺騙,還有接受型的。
這個情景就像這個媽媽對孩子說的話一樣,你要對弟弟妹妹好,他會是怎樣的感覺?明白了這樣的關係就知道他的心裡的感受了。
出生,斷奶,弟弟妹妹的出生,都與背叛有關。
第四個創傷是上幼兒園。
上幼兒園是離開客體的表現。學員孩子上幼兒園的交流:不願意上幼兒園;去幼兒園後抱自己喜愛的奶瓶;
上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分離,如何來處理呢?如果確認不是被拋棄,那就不是創傷。比如說,媽媽不是不要你,媽媽非常喜歡你。需要確認媽媽跟他在一起。孩子只有看到媽媽才能確認媽媽在一起。你說這些話,孩子會記在心裡。你要給他信號。他知道要妥協。比如,媽媽第一個來接你。其實幼兒園統一放學的,所有的媽媽都是第一個。其實媽媽在小孩心中延長的時間很短,要想辦法延長這個時間。
所有的分離都是覺得與母親拋棄有關係,你要對她說媽媽不是拋棄你,媽媽只是要上班,媽媽下班後一定是第一個來接你,你要給他一個信號,想像著和你在一起,延長他在和媽媽在一起的感覺,避免孩子內心的焦慮。
重要是重大的分離,比如考上大學,這種內心的焦慮情緒就會出現。
如果父母想變成孩子的第一選擇,父母如何做?在重要場合父母都要在場。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與客體分離的過程——出生、斷奶、上幼兒園,這些正常分離過程在兩個條件下,變成創傷。
病理性分離:
一個是喪失客體:一出生客體就死掉了(父母就離婚,或是父母死掉),第二個是喪失客體的愛,客體雖然在那,但是卻沒有愛了。這是從心理動力學來思考創傷。
容易造成病理性創傷的兩種情景:矛盾的不被希望的客體,或者是母親有精神類疾病(產後抑鬱症)
第三,出生就有殘疾嚴重精神,孩子
第四,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經常搬遷。農民工外出務工,居住條件、孩子讀書的學校的改變,對客體關係的穩定不利。
其它的病理性客體關係:遭受到虐待——三種形式:心理的、軀體的、情感的。其特點是——兒童無法從這種關係中擺脫,而父母經常性的實施情感的上疏忽、罵甚至性方面的創傷。嚴重的會引發精神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反社會人格障礙等。
三、一個個案的分享
個案:男,28歲,抑鬱症。媽媽工作很辛苦,感覺媽媽像妻子,想殺掉母親,感覺母親特彆強勢,自己弱勢。母親給了他樓房,送母親去外地,感覺母親會突然死去。
施老師:你談了5分鐘,能談20分鐘嗎?
諮詢師補充:前兩次情緒反應很強烈。來訪者第五次諮詢中,質疑諮詢效果,剩下五分鐘,感覺特別悶,需要出去透透氣,結束了諮詢。來訪者第七次諮詢,談到諮詢師感覺自己的母親。談到自己人際關係的特點——跟領導關係、戀愛關係等出現問題。想擁抱母親,但母親從來不擁抱自己,對聖母抱耶穌的話,很有情感。母親搞傳銷,特別痛恨舅舅指責母親。從別人的口中得知,母親原先很軟弱,失去其父親後,變得很強幹。
談到與母親的關係,一般有哭泣。
第九次談到了父親,對父親沒有記憶,從照片中獲得的信息。
第一,有什麼問題需要問?
第二,聽諮詢師說的時候,有什麼感覺?
第三,有什麼評論?
學員:談自己個人感覺——在聽敘述時,自己的感覺是什麼?
施老師的意見:只需要回答一些必要的問題。一些猜測性問題不必要回答。
5分鐘停止,然後講了很多,提問又講了很多。所以,諮詢關係是淡而無味,就不會有很多內容要講的。這種講話方式,很像來訪者。
四、親附理論(依戀理論)
親子關係的探討,特別是母子關係的
孩子是通過母親看自己的目光中看到自己。一個健康的、快樂的孩子是通過孩子的歡快的目光,而敏感、懷疑的、低自尊的孩子同樣也是從這些目光中看到自己的,孩子既用這種眼光看自己,也用這種眼光看自己。
吃喝拉撒性是我們以前認為生理功能。人的基本功能是:親子關係——情感的連接,人無法離開這種情感連接而生存。
「親附理論——依戀理論」
親附——分離——喪失
1、原始客體
原始客體的含義——孩子一出生後感覺到有情感的存在體。
原始客體的存在會幫助孩子克服焦慮。如果離開後,會面對更大的焦慮——所以離不開。許多父母利用這種方式來威脅孩子「如果你再鬧,就把你送走」。原始客體無論好壞,都是孩子離不開的。
頭痛是面對無法克服的問題後的最後的方法——原發性獲益
2、親附關係的作用
(1)親附關係的性質決定了分離的反映
生離死別,表達了分離的痛苦。人有悲歡離合、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如果將安全的母親客體內化,將孩子會在想像中產生
不容易離開是折磨、打罵的孩子,會產生分離焦慮。不斷的分離,不容易建立新的穩定的關係。越是穩定的關係,越是容易被其打碎。
(2)親附關係決定信任關係。
你見過我們這種病人嗎?有博士學位嗎?強烈的分離感,會讓人產生低自尊感,來這樣貶低和挫敗別人。
(3)親附關係決定自我印象
自戀和自卑與親附有關。一個個體自卑時就容易把自己看大或看小,因為目光是極其敏感。
(4)親附關係決定探索能力。
人具有天生的探索能力。人能不能自我約束自己。「無衝突去」不受其他利益關係影響去探索動物、植物和宇宙。父母親和學校錯誤的將這種探索能力與利益掛鉤,傷害了探索的能力和興趣。只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就會自己去做探索。
父母要有良好的接納性。孩子會產生壞客體的投射,父母要接納。
迫害妄想症的來源——不被父母接納,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從對親人對自己的迫害開始。
探索能力:
親附關係穩定,探索能力就會增強。如果親附關係不良,孩子就會將心理能力指向這種關係。
人的關係:
1、融合一元關係。剛出生後無法區分自己與父母、與世界的關係。和這個世界無內外關係。
2、二元世界關係。自己與世界分化。出生後3——18個月出現過程。
2、3歲的時候完全可以區分自己,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第一,共存關係——相互利用、相互印證。我需要母親,母親也需要孩子。孩子離不開的重要關係是:母親利用了孩子的共生關係,做為了工具。
第二,寄生關係。一方完全利用了另一方面,使其不能成熟與發展。
3、三角關係的出現。
親附關係的分類:
陌生人情景實驗進一步驗證得出三種關係:
(1)安全型:對陌生人、環境具有開放特徵。
(2)迴避型:
(3)矛盾型
觀察兒童行為的兩個方面:1、兒童從事的探索行為(如,玩新玩具)的總量。2、兒童對母親行為的反應
對個案的分析:
個案為什麼要來?羅列癥狀:頭痛、失眠、嘔吐、身體不舒服。心理諮詢中的癥狀比如:人際關係等。
五、對彙報的個案的理論思考
了解癥狀的時候:是現實還是存在的關係。
現實:比如頭疼就解決頭疼,情緒的話就宣洩。80%諮詢屬於此類。
存在的話:他不知自己是誰,如果增強自信心,如果改善人際關係,在人際關係中找不到自己。占的比例在10~15%左右。這種存在問題,需要做好長程治療的準備。9次治療也僅僅是開始。
眼神的接觸: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看——為什麼老看我,不看——為什麼不看我。
憋氣感。
先從眼神接觸來分析:從客體關係來說,孩子需要看到母親。來訪者需要看到諮詢師,現在有很多視頻治療或者電話治療。國際精神分析反對這種方式,因為即使視頻治療能有眼神接觸,但是感覺不到你的味道。
早期的精神分析來訪者躺在躺椅上,是避免來訪者被諮詢師的表情、反應等暗示。
而另一種癥狀:社交恐懼症,被洞識感,從這個角度看,是原始客體不信任,不穩定的原因。出現這種癥狀如何處理?
學員:
假裝看不見或者他既然不想提我就不提,這是正常人的反應。而不是治療師的反應,有些迴避的衝突,是需要再諮詢情境呈現出來的。
如何進行治療?
指出當時癥狀的意義。把意義說出來,對於退行到兒童的人,他只會用軀體或者行為進行表達,而不會用語言,給這種動作進行命名「你這樣的行為是害怕么」「你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又想看我又不想看我」。退行的時候,溝通能力會相對下降,所以要用有些的方式,所以第一種方式是「命名。」如何命名正確的話,來訪者會感覺被理解。
第二個是調整。以行為對行為。孩子哭了,哭的形式一樣,但是內容不同——餓了、拉了,母親以行動對行動。他的動作時敏感、不安全、不信任。正常人的距離衡量。「我坐遠一點,你會不會舒服一點嗎?」
病人是不好把握距離的。現實中的距離感代表了他內心中的距離感。他調整不了這個距離。
對於退行的病人,要用行動對行動,行動對話,在此基礎上進行言語的命名。他的溝通能力達不到討論。
把不穩定的客體關係調整為穩定的。治療師就要既在現實生活中也要在象徵意義上進行調整,調整距離,調整關係
二、對憋氣的思考。諮詢師回憶,憋氣時候,當時正在談論什麼話題?他說憋氣,彷彿是被母親掐住了脖子,欲脫離母親,這種情況要如何做?
與憋氣有關的心理意義的疾病有哪些?支氣管哮喘。
與母親的關係產生並導致了他的窒息感。治療師這麼處理的:「還有5分鐘,你來決定是出去還是繼續談下去?」有人說叫他出去透氣,有人說應該停下做個放鬆,
這種情況,要主要到諮詢中的緊急情況。憋氣是需要有人在身邊,不能離開他的視野,所以馬上放鬆。注意到後,馬上給予一個與他母親不同情況的反應。在你身邊,聽你聲音。形成以後,強化,你以後如果要碰到這情況,我們剛剛做的很簡單,如果方便你可以躺下里,如果不方便,你可以調整呼吸,在5分鐘之類告訴其放鬆技巧。這主要是給他一個與前一個母親完全不同的意象。
下一次諮詢的時候,可以繼續談這個話題
這是諮詢中的緊急情況,而且是諮詢中的治療節點。退行的表現:無助、窒息、無望
六、移情與反移情
移情:上次討論,我感覺你特別像我媽。
反移情:經過上次的談話,我特別擔心你不來了。
施老師的分析:你什麼時候開始擔心他不來?你當時的反應是有挫敗感。
移情:把過去的客體人際關係帶到現在的治療的咨訪關係。
反移情:針對著移情產生的感覺。弗洛伊德認為,反移情是治療師神經症的情結受到神經癥狀的影響而產生。現代認為,反移情是正常人對神經症的反應。
移情與反移情:正常的針對一事件的反映:誰遲到了,舉手,臉紅。神經癥狀的反應:突然想小便,感覺很丟臉。
對個案的移情和反移情的處理:
第一,個案對母親的逃離、無法建立信任的親密關係投射到
第二,對移情的處理:
第一種處理:治療師直接呈現自己:上次諮詢後,我擔心你不來,我有特別挫敗的感覺。「描述自己的這種感覺」:我擔心我這種挫敗的感覺,不能繼續這種關係,是不是對你很熟悉?是不是你經常有這種感覺,如果你有這種感覺的話,什麼樣的情況你有這種感覺。
反移情:先把自己的感受談出來,然後再要把這個球打回去
第二種處理:把過去的關係帶到現在。你剛剛告訴我,你媽媽從來不擁抱你,如果你媽媽擁抱你,你會不會好些?
短程治療常用「如果」這種方式,來進行試問。
另一種,如果你媽媽擁抱你,你會變得與現在不一樣么?向正向的、積極、好的方向來推動。
如果來訪者說媽媽不會擁抱我,要求諮詢師擁抱,怎麼來處理?
處理:命名的解釋——更改曾經的命名。比如媽媽曾經這樣命名:一個男孩是不能哭的。現在更改這個命名:即使是男孩依然可以哭的。
當走進治療師時,他的表示不是前面那麼敏感的,需要的只是支持,所以現在的擁抱是支持性的,改變了曾經母親的意象。
另一方面,擁抱不見得是真的擁抱,可能只是支持性的肢體表示。
邊緣人格分裂:殺了媽媽,因為媽媽是個壞人。殺了舅舅,因為媽媽是個好人。
第一,接納。知道「我感覺治療沒有效果」、「你的治療不好」,知道這些是來訪者的關係投射。反覆去說,媽媽的兩面性,讓來訪者感知:澄清來訪者分裂的母親意象。比如,敘述了兩件事,一個是對待家人,一個是對待他人。這是諮詢師會問,這兩個媽媽是一個媽媽么?這樣就是在整合他心中分裂的母親意象。
治療一個「癥狀庫」,做簡單的就容易他了。
癥狀、如何來看待移情和反移情
七、過渡性客體
有的研究者從照顧者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產生了一些名詞(足夠好的母親等)及理論。
兒童如何內化好的母親,中間的過程是怎樣的?有投射、認同等等,現在講過渡性客體。小孩子為何吸吮手指么?吸吮手指的動作與吸奶的動作類似,所以即使沒有奶汁,但是動作讓兒童感到,媽媽還是跟他在一起。
過渡客體的意思:
1、過渡:替代客體,暫時替代,作用時間不長。這個客體讓她感覺到母親好像還跟他在一起。
2、攜帶方便。
施老師舉例:一對美國夫婦3個月開始讓嬰兒單獨睡,6個月隨著思維發展孩子基本上內化客體。
枕頭、毛毯等,都能成為過渡客體:真實的存在、「暫時替代」,便於攜帶。另外這個也能證明是不同於我的客體。過渡現象我們可以看到孩子把周圍的東西拿到嘴裡,進行嘗試。過渡客體有利於思維的發展。
孩子在分離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焦慮,他就會思考,媽媽什麼時候回來?這時,如果媽媽慢慢解釋,媽媽不是不要你,媽媽下班就回來了,反覆的說,孩子就理解了,而這樣也慢慢有利於思維的發展。個體與客體發生聯繫,就是情感互動、交流的過程。
過渡性客體的表現:玩具、奶瓶;玩具;動物(虐待動物與早年被拋棄可能有關);
由於過渡性現象,興起了幾個產業:
1、安慰嘴。喜歡時吸,不喜歡時咬、扔、丟。
2、玩具業。金剛、機器貓,都有很多功能,戰勝困難。這都是把它內心的多個焦慮外化。毛絨熊。
3、與過渡性現象有關的:有過渡性客體還不夠,抱在手上,吸在嘴裡都不夠,要玩起來。比如沙盤遊戲。在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對立的現象,好人,壞人等等。在他遊戲中,也是好人戰勝壞人的過程。幾乎幼兒園的遊戲,都是這樣一個主題,體現內心的焦慮:躲貓貓、警察抓小偷。大人知道了這個,會更關注到這一點。
4、兒童故事。把遊戲、行為變成思維性的。給孩子講故事。
故事的規律:可以有穩定的客體,希望養成好的儀式。比如:當你要跟他告別的時候,他意識到這只是告別的儀式,媽媽走,還會回來。這樣來做。每晚講故事,講,狼媽媽出去了,關上門,後來又回來了。
另外一類故事是鬼怪。鬼怪的故事,是把孩子內心的東西,通過故事呈現出來,當你講到害怕的地方,他捂住耳朵說,不要講了,但是一會兒就會讓父母給繼續講。這樣一方面是在呈現,一方面也是在應對。中國有很多類似故事表達了歷史和潛意識。
過渡客體,是思維形成過程——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中間區:就是當客體不在時孩子是如何去想像和客體在一起,這叫中間區,這其中是一種思維的發展。在「妄想」的基礎上產生精神病性的「幻想」、「錯覺」。
在這些幻想錯覺中產生了許多重大的產品--如神話傳說(無法解釋自然現象)、童話寓言(通過這些可以研究一個民族的焦慮發展歷史)、還有最高級的形式是——小說詩歌繪畫藝術。思維是情感的附帶產物,情感穩定這思維發展的好。
讓孩子保持一定的焦慮,當與之保持穩定的情感鏈接,這樣有利於他的思維發展。
防禦機制:否認、軀體化、
吸吮動作是一個過渡性客體的過渡性現象,吸的時候想像母親和自己在一起。
當吸成為咬的時候就不是過渡性客體了,在其內心裡變成了客體。攻擊行為已經產生,不能針對到客體只有朝向自己,心裡防禦機制里叫做攻擊朝向自己。
孩子有的重複行為比如老是去拉窗帘等,母親不要去強化。細緻的母親是關注,而不要讓自己的動作太快去干預孩子的行為,這樣孩子可以自己得到探索的機會。
還有的母親把孩子緊緊抓住不讓孩子有自主行為,這樣也不好。
孩子內心衝突比較大、遊戲比較簡單(用手操作)、不死的特徵,可能會使孩子陷入遊戲不能自拔。
依賴和成癮區別很大。遊戲一般是依賴。
八、個案督導
防禦機制:否認、軀體化。
見諸行動-跟治療師發展關係:
投射性認同—我以為你會不來了,
治療師我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出去——我沒有人要
治療師表現——第一,不治療了-我想的是對的;第二,繼續治療—治療師感覺挫敗。
成熟性防禦機制——來治療,參加被社會所認可的社會交往活動。
眼神——為什麼看我?自戀防禦機制中貶低或關係妄想;
描述性診斷:依賴性人格。動力性診斷:二元的共生的階段
首先看來訪者的癥狀:
1、失眠。
2、社會功能還好,同學關係,學習成績很好。
3、治療中的溝通與表達。
4、治療關係:醫患關係清楚。這個來訪者與諮詢師界限清楚,但與媽媽界限不清楚。
5、防禦機制:防禦機制相對成熟。有合理化:既生瑜何生亮。還有自戀。
第一個案例的診斷是在神經症水平。在缺陷水平。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陪伴,做長程的,兒童的指導;
第二個案例診斷是在神經症的衝突水平。這個是青春期的指導,相對不長程。
2、癥狀的意義:失眠。什麼情況下會失眠?
失眠分為:
(1)條件性失眠:有原因--換地方,明天考試;非條件性失眠:
(2)沒有原因---喝牛奶什麼都不好用。老年人容易失眠,可能是器質性的。
失眠反應了焦慮,對客體不信任。在臨床考慮,要考慮常見與多發原因。該來訪者主要是青春期焦慮,青春期的主要問題是性問題。
青春期必問三個問題:性、關係、自我認同。
1、關於性:媽媽利用過了兒子來抵抗丈夫,也利用過了自己的孩子來性方面的滿足,在癥狀上是小孩子失眠了。青春期的孩子還和媽媽睡一起,敢不敢自自慰?連自慰的地方都沒有--目標很明確,媽媽和孩子分開去睡,解決辦法。過媽媽做行為上的規範。
2、導致的問題與性無關,是分離的內疚感,因為媽媽沒有辦法與孩子去分離,那麼孩子接受到的媽媽傳遞來的信息,使之有分離的內疚感。這個是需要長期做諮詢治療的部分。強烈的分離和內疚感。去探索它自己有沒有和媽媽分離的能力,然後也要和媽媽去談。
用現實的問題比如談了女朋友或者離開家庭也就解決了,假如這個孩子自我功能還可以的話,那麼不一定要搞這麼長時間的諮詢,一些短程的治療就可以解決。
三、設置方面的問題
1、告知治療費用將要上調了,則要求頻率增加。改變諮詢頻率費用的設置相當於做手術時要改變消毒的範圍了。建議在事先約定的時間裡不要去改變設置。
2、改變諮詢次數有沒有意義?
他是為了滿足嬰兒的心理?還是對治療真的有所需要和幫助?該案例中自我功能還是可以的,所以不建議改變次數和頻率。
3、十二次之後,為什麼態度不一樣了?是因為設置改變了。
九、與學員的交流
離婚、搬遷、出國,重要關頭不宜給指導,不宜幫做重大決定,或者他處於非常抑鬱的狀態也不適宜考慮離婚這樣的問題。
推薦閱讀:
※祥易老師教你五鬼運財法
※書法入門——字體分類 -上海好老師免費家教網
※「老師,這是不對的」
※跟楊振鐸老師學太極:楊式太極拳拳理要點拾萃(王白玄)
※陳斌老師《零基礎學太極》之六手四象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