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道德正其心」

首屆博山文化論壇(攝影:姚勇)

  禪宗發展至宋代,從最初的「藉教悟宗」,演變為惠能的「不假文字」。惠能以後,禪宗在「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口號下,禪風一則往機鋒、棒喝方向發展,因為「說似一物即不中」、「擬思即差」,要通過語言文字、邏輯思維去直接表達禪理、禪意,體現禪機、禪境幾乎是不可能的,結果禪師們留下了大量的「公案」。至宋代,參究「公案」成風,在「不立文字」的前提下,祖師們在闡釋公案時只好「繞路說禪」,或拈古,或頌古,或評唱,或擊節,不一而足。而且宋代士大夫參禪興盛,士大夫入世的儒學價值取向與以出世解脫為本懷的佛教在信仰上是根本對立的,因此士大夫參禪學道往往「無決定信」,不以生死解脫為歸趣,而禪僧在於士大夫交遊過程中,思想上也有明顯的儒化傾向,「不獨儒者混於佛,佛者亦混於儒」「宋代文人僧侶化,僧侶文人化」,這在相當程度上造成了文字禪的泛濫,參禪學道者往往「不顧道德之奚若,務以文彩煥爛相鮮為美。」只追求玄巧荒邈的語言文字,背棄了禪宗明心見性的解脫宗旨,叢林之中反倒盛行「貴機用、唯棒喝、可語言」的怪誕荒邈虛玄之禪風。而「以道德正其心」的修心理念,重在強調「心」,這是對「不立文字、明心見性」的真實本旨的回歸,這是推動禪宗回復最初平時樸素的禪風。

  寶峰英和尚曰:「諸方老宿,批判先覺語言,拈題公案,猶如捧土培泰山,掬水沃東海。然彼豈賴此以為高深耶?觀其志在益之,而不自知非其當也」。歷代祖師心如明鏡,物來即現,事到便言,從未動心起念,其語言都是出自本源的真實語。禪門公案則是佛祖開示學人悟入妙道的機緣。然而現在的諸方長老隨意評析古德語言、拈提佛祖公案,而佛祖豈是依賴你評析拈提而成其高深的?你的本意是在古德基礎上錦上添花,殊不知自己的所作所為於事無益。

  佛眼曰:「學者不可泥於文字語言,蓋文字語言,依他作解,障自悟門,不能出言象之表」。從著兩則語錄中便可看出尊宿對文字禪流弊的批判。而堅持「以道德正心」的修心理念,實際上是從道德倫理入手,正心修德,務仁義,重德行,從根本上對治宋代禪學「外恃華巧,內無實德」的禪風禪病。

  《禪林寶訓》是體現禪宗寺院管理的重要著作,可說是自百丈《清規》以來,宋代禪師對叢林寺院經營的理念總匯,所不同的在於百丈《清規》是具體談到寺院運作中,住持與東西序各主事者職務事宜,而《禪林寶訓》收錄了宋代禪師的嘉言懿行,對於當時叢林問題及如何治理提出許多精闢的看法,重在叢林管理的精神與理念,強調以道德節義教化叢林,垂範後世,突出「教化之大,莫先道德禮義」在參禪學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開拓和提升內在的心靈層次和精神境界。書中對學僧、士大夫悟道修德、磨礪人格、正心養性的諄諄教誨,是歷代叢林教育不可多得的典型教材,對現代佛教僧伽教育亦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而且,《禪林寶訓》「削勢利人我,趨道德仁義」的思想主旨,對當今社會以五戒十善之人乘正法為基礎的人間佛教的建設和發展具有相當大的啟示意義。近現代的佛教改革,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注重人生。太虛大師主張學佛應該先從做人開始,所謂學佛先從做人開始,亦即學佛的第一步在於首先完善人格,,把傳統佛教那種遠離人間、可望而不可即的佛教,直接植根於人生、直接植根於人的現實生活。「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即佛圓,是名真現實」,認為應當先在現實生活中做一個完善的、有人格的人,然後再逐步上升,便可以「增進成佛」「進化成佛」,而所謂完善人格的一個重要部分便是道德修養的提升;印順也認為,「人性中,也含攝得一分佛性:將這份佛性擴充、凈化,即能與佛同等」, 「尤其是中國人,重人倫,所以中國佛教徒,更應該從人倫道德做起。人間正行修集增長,佛道因行的功德,也一天天增長,會漸成佛的境界」,與太虛大師一樣,印順法師也認為在普遍重視人倫道德的中國社會裡,中國的佛教徒,更應有嚴肅的道德觀念,篤實的道德踐履,並以這種「人間正行」,作為漸成佛道的「因行」,從中可看出其對道德修養的重視,對道德修養在「成佛」過程中作用的肯定,這與先賢「以道德正其心」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個層面來說,《禪林寶訓》「以道德正其心」的修心理念可說是當代人間佛教的理論先驅,更為當今社會佛教的建設提供借鑒意義。

  宗教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強化自己,一是凈化自己。所謂強化自己就是藉助神力的庇護,以增強信心,以加強力量。所謂凈化自己,是說宗教有一種能夠凈化人們心靈的力量。而佛教哲學的思想重心是人界的提升,佛教哲學的使命在於提升人格,並進一步把人格升華為更高層次的哲學,整個佛法就是圍繞」自凈其心」展開的,「等到知力更進步,才明了宗教的真意義,一切在乎自己。不但自己求多福,就是某些外力的護助,也是自力的感召」;從佛教「十法界」的角度來看,人道僅為六凡之一,尚在生死界內,故而所謂的」人性「仍不出上述之」眾生性「,具有眾生性的種種煩惱和缺陷,需要進一步的轉化和提升,就是佛教中所說的「轉識成智、轉凡成聖、轉生死為涅槃、轉煩惱為菩提」的意思,而「以道德正其心」的修心理念無疑是凈化自己的重要手段,這正是其對當今社會人間佛教建設最重要的借鑒意義。

推薦閱讀:

道德經摘錄
空間里朋友轉發的一件交通事故,希望懂法的人給點意見?
kindle以換代修後沒要我的舊kindle怎麼辦?
想把養半年多的兔子給父母吃了 這是沒有良知 道德淪喪的體現嗎?
在學校能幹的最羞恥的事情是什麼?

TAG: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