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鄉下人家》課堂實錄及點評

一、讀通全文,初感文句美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隨著作家陳醉雲的文字學習一篇散文。(板書:散文)

師:題目叫——

生齊:鄉下人家。

師:這篇散文寫的真美,課前讀過嗎?

生齊:讀過。

師:難不難讀?

生:不難。

師:都說不難,是的,對於我們將要上五年級的同學們來說,不難。但是呀,這篇課文要讀得通順、流利,讀好文中的很多長句子是關鍵。現在,老師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拿出學習單,上面羅列了這一課所有的長句子,同學們可以自己讀一讀,可以同桌一起讀,同桌相互讀,還可以同桌抽選難度的句子互相檢查讀,老師說明白了嗎?

生齊:明白了!

師:好,不管你選擇什麼方式讀,你要一直讀,直到我喊停為止,好嗎?

生齊:好!

師:好,開始!

生讀書。

師巡視,指導。

師:好。咱們現在一起來聽聽,誰願意來讀,選讀一句。好,請你來。

生1讀:鄉下人家,雖然住著小小的房屋,但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師:嗯,是的,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你讀得很流利,再請一個同學。

生2讀: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師: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連貫一些,再讀一次,好嗎?

生2讀: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師:好的,越讀越好,你也來……

生3讀: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師:前面這三個同學讀的都很正確,都很通順,同學們,有時候我們讀一個句子就像說一句話,我們一起來把它讀得自然一些。看這個句子。(教師範讀)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好,你再來一次。

生3再讀一遍。

師:嗯不但通順連貫,而且自然了,你也來。

生4讀:從他們的房前屋後走過,肯定會瞧見一隻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步地走來走去。

師:好的,同學們把手放下來,看來同學們讀這些句子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在這些長句子里,有生字,有多音字,我們就這樣讀著讀著都讀正確了,都讀通順流利了。

【《鄉下人家》的教學,就這樣自自然然地展開了。沒有花哨的導入,沒有煽情的渲染,只一句「這篇課文要讀得通順、流利,讀好文中的很多長句子是關鍵」就引向了新課教學,這是開局的自然;給足了時間讓學生練讀長句子,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教師範讀,最終的朗讀要求只有一個——讀得自然一些,這是目標的自然;而要達成這個「自然」的目標,唯一的策略就是「讀」,誠如朱熹所言:「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這是方法的自然。不要以為這樣自然的開課不過爾爾,自然的背後是定力——無嘩眾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定力的背後是知止——一切以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為旨歸。】

二、關注編文,文中有畫面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原來這些句子,這些段落,寫了好多——風景。(板書:風景)

我們來看(ppt展示),這是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誰會讀?請你。

生5: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師:我特別喜歡他這種自然的朗讀方式,同學們掌聲送給他。(生鼓掌)讓我們一起來以自然的方式讀一讀。幾場春雨過後,齊。

生齊讀: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師:這句話,寫的是一個什麼景?

生:筍。

師:非常好,拿起筆來,圈上。(生圈)好,課文在這句話的旁邊,有這樣一個學習小泡泡,同學們看,裡面有個詞叫做——

生:雨後春筍。

(師板書)

師:一個詞呈現了一個美美的畫面,它叫——(生齊:雨後春筍)是的,於是我們讀著讀著,眼前就有了這樣一個畫面,你來讀。

生6: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學生讀得太快)

師:孩子你走的太急了,你看到那些筍了嗎?看到它們探頭了嗎?可以慢一些,老師與你再來一次好嗎,幾場春雨過後,開始。

生6再讀一遍。

師:有沒有進步?

生:有

師:好,掌聲送給他。(掌聲)還有同學看到這幅畫面了嗎?也來讀一讀,好請你來。

生7: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師:是呀,就這樣慢悠悠地走,閑閑地看,於是看到了筍成群的從土裡探出頭來。你們看到這樣的畫面了嗎?

生:看到了。

師:好,想著這樣的畫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好的,《鄉下人家》這篇課文,每個段落都有這樣一個主要風景,都有一幅畫面,我們就這樣來讀。看,這一段話前半部分文字當中,我們也能讀出一個主要景物來,是什麼?

生:花。

師:是的,把它圈起來。誰來讀一讀這段文字。他讀得時候,我們其他同學做什麼?——

生:聽

師:非常會學習,傾聽就是學習呢。聽的時候有要求的,想畫面,同學們抓住這個主要景物,想想我們能用一個什麼樣的詞,把這個畫面呈現出來?

生8讀: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師:謝謝你,讀的非常流利。我們選一個什麼詞,好,請你說。

生9:寫出了鮮花輪綻。

師:哇,他一本正經地告訴我,寫出了鮮花輪綻,這個詞用的了不得。你知道哪個字用的了不得?

生齊:「輪」字。

師:是呀,為什麼用這個「輪」呀?

生9:因為這是按照順序開放,按照季節春夏秋冬的順序開放,所以是輪著開放。

師:好的,他不但理解這個「輪」字,抓住了文中文字的表達,論證的非常精準。有人高舉小手,有其它詞語表達嗎?

生10:我覺得還有一個,是四季開放。

師:還有嗎?

生:鮮花盛開。

師:同學們,相同文字可以因為各自理解有不同表達,但是,在很多表達中間,一定有一個詞,一種表達更加貼切,再讀文字,你們說哪一個會更加貼切呢?

生:鮮花輪綻。

師:來我們把這個貼切的詞寫在這句話的旁邊,(師板書:鮮花輪綻)。好的,我們就這樣讀下去,課文剩下的自然段,你選其中的一個自然段,就這樣想著畫面讀,然後找出這裡面的主要景物,用上像「鮮花輪綻」——什麼、怎麼樣,「雨後春筍」——哪的、什麼,兩種表達形式都可以,然後寫下來,聽明白了嗎?好的,選一個自然段,趕快讀。

生默讀。

師巡視,點撥。

師:我看到好多同學會讀書,邊讀邊用筆做著閱讀記號。好,你找的是?請你說。

生11:我找的是第5自然段。

師:嗯,你圈的詞是?

生11: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家吃晚飯的情景。

師:關鍵詞?

生11:吃晚飯。

師:很好,看到第五自然段,她圈的是「吃晚飯」,好,你寫的是?

生11:院落晚餐。

師:很好,你看會讀書的孩子呀,用詞也美,意思概括的也完整,院落晚餐,她找的是第五自然段。(師板書)。還有同學呢?好請你說。

生12:我找的是第三自然段。

師:你圈的主要詞是?

生12:雞群覓食。

師:好,她找的是雞群覓食。還有不同表達嗎?雞群里有誰啊?

生:母雞,小雞,雄雞。

師:我們把雞群改成「群雞」會不會更貼切?感覺一下?

(師板書:群雞覓食)你們多會讀書啊,想畫面,抓關鍵啊。好請你來。

生13:鴨群戲水。

師:好,鴨群戲水,主要景物的是什麼?

生13:鴨。

師:鴨,是嗎,好,大家圈了嗎?還有同學讀到了?請你。

生14:瓜藤攀檐。

師:他讀的是第一自然段,對吧,主要景物來是?

生14:青的、紅的瓜。

師:一個字?

生14:瓜。

師:是的,學會找關鍵信息,你用的詞是?

生14:瓜藤攀檐。

師:好,我們把剛才兩位同學的閱讀收穫都寫下來。(師板書:瓜藤攀檐、鴨群戲水)

還有一個自然段,有沒有同學讀?這個自然段還真不好找,我請一個同學來。

生15:第六自然段,夢鄉。

師:詞?

生15:月夜睡夢。

師:月夜睡夢,這個表達好有詩意啊,師板書,這個夜晚定是個有月亮的夜晚,這睡夢定是個不一樣的睡夢,因為鄉下人家的睡夢裡有什麼呀?

生:紡織娘。

師:是呀,有紡織娘的歌聲。同學們,這鄉下人家一幅幅畫面真美啊,你能用老師的提示,把這些畫面連起來說一說嗎?(出示幻燈:鄉下人家,屋前,門前場地上,雨後春筍 ,房前屋後,,夏天傍晚,人們,秋夜 。)

生舉手踴躍。

師:你看,四年八班的同學我太喜歡了,怎麼這麼會讀書呢?好,請你來。

生16:鄉下人家,屋前瓜藤攀檐,門前場地上鮮花輪綻,雨後春筍,房前屋後群雞覓食,鴨群戲水,夏天傍晚,人們院落晚餐,秋夜,月夜睡夢。

師:一句話,就把房前屋後,春去秋來鄉下人家這處處景,幅幅畫都說清了,其他同學們會說嗎,都說一遍,自己說一說。

生說。

【以散文的筆法教散文,這是梁琳最自然的選擇。散文之形在一個「散」字,「散」是自由、是靈動、是隨性、是率真。這個環節,老師教得自由靈動,學生學得隨性率真。教得自由靈動,就是先「舉一」後「反三」,所舉之「一」,就是以「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為例,滲透基本的學法——想像畫面,概括畫名,所反之「三」,則是學生任選一個自然段,以讀促悟,悟中得法。讀法是自然的,學法是自由的,也難怪學生學得如此隨性、如此率真!而散文之神則在一個「聚」字上,「聚」是集中、是凝練、是貫通、是融合。這個環節,從表層結構看,是散點式的,彷彿「大珠小珠落玉盤」,珠與珠之間似無關聯;其實,從深層邏輯看,教學是向心式的,真所謂「未成曲調先有情」,其讀法和學法全都集中、貫通在一個核心上——美。所想像的每一個畫面都是「美」的,所概括的每一個畫名都是「美」的,「美」是這個環節的所聚之神。】

三、讀中品味,文中有詩意

師:四年八班的孩子們會讀書,不但善於抓關鍵,還能由讀文字想像到這一幅幅畫面。我就奇怪了,你們真的眼前有這樣的畫面,真的見到了這幅風景嗎?真的嗎?

生:真的。

師:可是你們不是坐在大廳里和老師上課嗎?可怎麼梁老師覺得你們個個眼前有畫面,個個心中有風景呢?

生17:從課文中的圖中看到鄉下人家的風景的。

師:嗯,課文的插圖你注意到了。你呢?

生18:還可以抓關鍵詞,讀課文啊。

師:是的,她走到了文字里去了。同學們,文字呀,就有這樣的妙處。那讓我們趕緊拿起筆來看看,究竟是哪些字、哪些詞、哪些句子,讓你走進了畫面,讓你心中有這樣的風景嗎?好好地讀一讀,做上記號,做完記號之後呢,你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聽明白了嗎?好,開始。

生:(默讀,批註)

師:(巡視,個別交流)

師:看,有的同學,會圈,會劃,還會做重點號,有的還能寫上一兩個詞留下感受,這些同學特別會學習,非常好。

師:梁老師走了兩圈,發現有很多同學真的真的很會讀書,這位同學做記號,就一遍又一遍讀,發現句中讓自己特別有感覺的字詞,他又在上面做上了重點符號,還用簡單一個詞寫著自己的感受,非常會讀書。來,一起來分享你在閱讀當中留下的收穫,誰先來試一試。有沒有沒發言過的同學,手舉高,老師一定會注意到你,好請這位女生。

生19:我注意到了第四自然段第一句:他們的屋後倘若有一條小河,那麼在石橋旁邊,在綠樹陰下,會見到一群鴨子,遊戲水中,不時地把頭扎到水下去覓食。

師:嗯,會學習的同學也跟他一起注意到了這個句子,這個句子你注意到了什麼?

生19:我注意到了「扎「字。

師:為什麼注意到這個字?

生19:因為我覺得它很恰當。

師:怎麼說恰當?

生19:如果改成「潛」的話,很多鴨子都潛到水裡去了,如果用「鑽」「伸」我覺得都沒有這個好,所以我覺得這個詞用的很好。

師:同學們,掌聲送給她。因為她不但會讀書,還會品字。她的表達很有特點,她說這個「扎」字用的非常好,而且她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閱讀方法,叫做作比較,她拿了鑽、伸、潛,這些和它意思相近的詞,而且最後比較覺得這個「扎」字——

生19:用的很好。

師:是的,見著了這個「扎」字的好,我們就能讀出這句話的好,好的,你就把這個「扎」的好帶到句子當中,再去讀一讀。

生19:(朗讀該句)

師:其他同學可以把這個「扎」字圈起來,當你聽到別人的閱讀收穫的時候,你也收穫了,那麼就是在學習。還有同學注意到了哪個句子?好,請你來。

生20:我注意到了第四自然段的最後一句。即使附近的石頭上有婦女在搗衣,它們也從不吃驚。我注意到了一個關鍵詞——「從」。

師:你為什麼覺得它是關鍵詞呢?

生20:因為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動物和人類都是非常和諧的,可是鄉下的人已經和動物非常友好了。

師:我聽明白了,大家聽明白了嗎?這個孩子很了不得,他從這句話裡面,讀出了鄉下人家,人與動物之間的?

生20:和諧

師:和諧,多會用詞,你用了這麼一個有境界的詞,把動物與鄉下人們共處的境界讀出來好嗎?

生20:(再讀一遍)

師:好,這是他的收穫,還有同學呢?

生21:我讀的是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杆,可愛多了。

師:你為什麼要為我們美美的讀這一句話呢?

生21:因為我找的關鍵詞是石獅子和大旗杆,因為,如果在鄉下人家門前也蹲著石獅子和大旗杆,就會顯得很嚴肅,不自然,如果是架著一個瓜架,上面種著絲瓜或南瓜,就會顯得很自然和諧。

師:哪些地方自然、和諧,你還可以再讀一讀,同學們,就這一個自然段,我們一起關注。剛才說的石獅子和大旗杆,鄉下人家有嗎?(生齊答:沒有)沒有,鄉下人家有什麼,誰來讀一讀?

生22:鄉下人家有小小的房屋,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師:鄉下人家還有什麼,還有一個句子,請你讀。

生23:鄉下人家,雖然住著小小的房屋,但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師:好的,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同學們留心到的一個句子,這個句子看上去太一般了。你們再讀讀,哪些字特別能讓你的眼睛一亮。

生24:我找的是「或」,就是說鄉下人家會種南瓜或絲瓜其中一種。

師:其中的一種,隨便你,或種南瓜,或種絲瓜,改天我們想種其它的瓜可以嗎?

生齊:可以。

師:或這個或那個,那這是一種什麼?

生:舒暢。

生:自由。

師:是一種舒暢,是一種自由,所以,或種南瓜,或種絲瓜。在這句話中,還有哪個詞能吸引住你?

生25:我找的一個有五個字的片語,雖然住著「小小的房屋」,雖然只有5個字,這讓我讀懂了鄉下人家醇厚樸實。特別是「小小」,感覺鄉下人很滿足的樣子。

師:掌聲送給他,他的這個體會細膩呀,是老師之前想都沒有想到的,看來同樣的文字,不同的人去讀,他的體會,他的注意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讀書就是要這樣,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還有同學,就這句話,請你來。

生26:我找的第一自然段的,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師:好,同學們,有人關注到了兩個動詞,嗯,這兩個動詞讓你看到了什麼?

生27:這兩個動詞,讓我明白了……

師:不是明白,這樣的兩個動詞讓你看到了什麼?

生27:讓我看到了,鄉下人的屋檐和藤架上爬滿了青青的葉子和綠綠的藤。

師:是呀,都爬滿了,這個小小的屋頂上爬得滿滿的,這戶人家裡面,住的是我們的鄉下人家,還住的誰呀?

生:瓜藤。

師:還住的這些瓜藤,這些瓜,瓜藤,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住在這裡,那麼你體會到的是?

生28:體會到的是一種自然的感覺。

師:是的,我們在讀這些句子的時候呀,就帶著這樣的自然、自由,去讀去品。一起來把這樣的感覺和著這樣的文字讀一讀。

生讀:鄉下人家有小小的房屋,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師:你看,平常的一個字,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不一樣的情感,所以我們讀起來感覺也就豐富多味起來。還有同學注意到——

生29:我注意到第三自然段第一句。雞,鄉下人家照例總要養幾隻的。

師:好,說說你的感受。

生29:鄉下人家勤勞。

師:嗯,這是你的感受,還有同學呢?請你說。

生30:我找到了第三自然段第二句。從他們的房前屋後走過,肯定會瞧見一隻母雞,率領一群小鳴,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師:說說你的理解吧。

生30:在城市中沒有雞在街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在鄉下就有,雞在房前屋後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鄉下人家和動物都是很和諧的。

師:一份對鄉下自然和諧的羨慕。就這一句話,你還關注?

生31:「肯定」。

師:為什麼?

生31:因為鄉下肯定會有雞。

師:哦,你是說,鄉下人家我們一定會看到這樣的景物,這樣的景物一定是鄉下人家所特有的,是不是這個意思啊?好。

生32:我找的是「聳」字。因為在城市裡,那些公雞都被關在籠子里,它們都沒有精神,而在鄉下人家的那些雞,它們都很高傲,聳著高高的尾巴。

師:掌聲送給他,一個「聳」字,讓他讀出了鄉下人家的動物都是很精神的呀。好。

生33:我找到的是「率領」,因為在城市裡的雞都是關在籠子里,都是人工飼養的,鄉下的雞是隨便到處走的,很神氣,所以用的是「率領」。

師:哎喲,同學們,梁老師怎麼聽著聽著,感覺這不像一隻大公雞呀,而像是一個活生生的——

生:人!

師:人啊,它和鄉下人,就這麼一起自在,一起神氣,一起無憂無慮的生活,是嗎?同學們太了不起了!你看,從那些非常非常不起眼的動詞,或者一些比較關鍵的詞語中,你們通過朗讀,通過體會,把文字豐富起來,形象起來,生動起來。同學們,這就是散文的閱讀,這就是美的閱讀。

【如果說,第二環節採用的是「散文式」教學的話,那麼這個環節則是完完全全的「散文化」教學了。「散文式」教學,總還有個「以散文的筆法教散文」的架子在,所以有「舉一」,所以有「反三」,是有限度、有限制的「散教」;那麼,「散文化」教學,則連「架子」都不要了,化得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這一環節教師的教,完全隨順課堂上學生的學,如流水一般,遇峽谷則激浪滾滾,遇淺灘則清波漾漾,入方塘則天光雲影共徘徊,入峭壁則飛流直下三千尺,山行則百轉千回,原馳則大江東去,隨物賦形,盡水之變。但這還不是散文化教學的究竟,究竟是什麼?萬變不離其宗的這個「宗」。我們看梁琳教學的「宗」,正如她自己所言:「通過朗讀,通過體會,把文字豐富起來,形象起來,生動起來。這就是散文的閱讀,這就是美的閱讀。」是的,發現「美在此處」,並且「各美其美」,就是整個教學的精髓和靈魂。】

四、披文入情,文中有鄉心

師:我們在這看似符號的文字里讀到的是我們的情感,讀到的是作者陳醉雲的情感(師板書:情感)。大家想想看,陳醉雲寫鄉下人家的時候,一定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哪裡呀?

生:城市。

師:是,所以到最後用了一整個自然段說出了他對鄉下人家的感受,用一個關鍵詞——

生:獨特、迷人。

師:獨特迷人,這個詞圈起來。(師板書:獨特迷人)這是陳醉雲的感受。獨特迷人,是寫這篇文章時生活在城市裡的陳醉雲的感受,想一想,行走城市,陳醉雲看到高樓門前立著的大旗杆,於是他會想起——同學們讀

生齊:鄉下人家,雖然住著小小的房屋,但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當花兒落了的時候,藤上便結出了青的、紅的瓜,它們一個個掛在房前,襯著那長長的藤,綠綠的葉。

師:那威武的石獅子也會令他想起,好,你來讀——

生33: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理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師:讀的太好了,他還會想起——

生34:還有些人家,在屋後種幾十枝竹,綠的葉,青的竿,投下一片綠綠的濃陰。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師:越讀,越像是在告訴人們,鄉下人家這淡淡的一切,同學們,居住在城市的陳醉雲,每天看到高樓林立,看到立交高架,於是,他總是會想起——你讀

生35:從他們的房前屋後走過,肯定會瞧見一隻母雞,率領一群小鳴,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師:是的,他也很自然地在眼前浮現——

生36:他們的屋後倘若有一條小河,那麼在石橋旁邊,在綠樹陰下,會見到一群鴨子,遊戲水中,不時地把頭扎到水下去覓食。

師:是的,陳醉雲和自己的家人在家中吃飯,和友人在餐館吃飯,他總和人美美地說起,鄉下人家——

生37: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師:是的,鄉下人家的一切與城裡人家的生活是那樣不同,他還記得——

生38:月明人靜的夜裡,它們便唱起歌來:「織,織,織,織呀!織,織,織,織呀!」那歌聲真好聽,賽過催眠曲,讓那些辛苦一天的人們,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

師:同學們,我們分明從這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散散地敘述當中,聽到了作者這樣的感嘆——

生齊: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師:是的,有人說,陳醉雲的文字很樸實,很平淡,可我說,在這淡淡的文字下面,卻是作者那份深深的對故鄉的情感,他覺得,鄉下人家是那樣的獨特迷人。

好的文字,好的散文,就是讓我們這樣千遍地看、百遍地讀。下課。

【依然是自自然然地教,依然是自自然然地學。但自然的背後,卻是極高明、極精心的設計——還原比較。用孫紹振先生的話來說,這既是一種隱性矛盾的還原比較,即將「鄉下人家」所潛藏的「城市生活」還原出來,發現差異,形成某種審美的張力;又是一種歷史語境的還原比較,即還原作家陳醉雲的精神史,從而彰顯文字背後的鄉心和鄉情。】


推薦閱讀:

#Miuo搭配課堂#長褲搭配踝靴時,如何卷褲腳?
媽媽課堂 |我家孩子不好好吃飯,腫么辦?
周易課堂
拯救含胸駝背,肩背課堂中級體式練習(瑜伽課件分享)
經典課堂笑話_校園篇_笑話_

TAG:點評 | 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