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改革:激活師生最近發展區
走班改革:激活師生最近發展區
來源:中國教育報關鍵字:課程群;師生對話;最近發展區;課改;學情作者:時曉玲2013-12-04 09:18
篆刻讓學生樂此不疲。 (圖片由青田中學提供)
浙江青田縣有一半人口旅居海外,學生近30%持有外國護照。在日子日漸富足的同時,也不期然給學校教育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和挑戰:因為父母多在國外打拚,學校留守學生多;辦理學生隨時出國或回來就讀成了學校見多不怪的事;學生行為習慣、學習程度之間的較大差異讓教師一度難以把握教學進度和管理尺度……
怎麼辦?身為一校之長的鄧加富坦言也曾為此糾結過一段時日。但最終他選擇了面對現實――
特約通訊員 詹鑫 本報記者 時曉玲
在青田中學做了近7年校長,鄧加富對學校前後的變化感慨最深:剛來學校時,早晨學生上了半天早自習,不少教師才姍姍來遲,現在可大不一樣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特別高,學生的學習勁頭也越來越足。
為什麼同樣一所學校,前後變化有這麼大?教師們說,是學校的深化課改讓我們找到了教的感覺,學生更是有了學的興趣。
關注起點
不讓學生因聽不懂而棄學
新學期開學,周選哲和青田中學其他剛入學的高一新生一樣接到通知,將根據各自學習能力和興趣特長進行數學、英語A、B分層走班上課。得知這一消息的周選哲既歡喜又擔憂。
周選哲自小在國外長大,英語水平不錯,轉回國內讀初中時,總感覺英語課太簡單,吃不飽,沒想到高中有了走班學習,以後就能跟程度相當的同學一起學習了,「肯定會有更多交流和挑戰的」。想到這些,周選哲就很開心。
「關注教學起點,讓學生不致因上課聽不懂而厭棄學習,這是學校下大決心組織實施必修課分層走班的初衷。」鄧加富說。學校自去年推進選修課走班之後,老師們普遍反映學生上選修課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很高,這引發了校領導的思考。經過與教師和學生座談,發現其中的原因在於,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興趣特長和生涯規劃自由選擇課程,在同一教學班裡,教學起點相近,教師備課上課更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也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更具有效性,尋找到了適合學生的教育;而不再像以前那樣為教學而去尋找適合教育的學生。「讓教學適合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明顯提高,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信心」。初嘗改革甜頭的鄧加富欲罷不能,決定將走班改革推進到必修課。
學校組織了一次面向全校學生針對必修課的問卷調查。學生覺得聽課效果不錯的僅12%,還可以的41%,不好的達57%。而上課走神因素中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的佔54%,教師原因佔13%,瞌睡的有29%,沒有預習趕不上進度的4%。對此,學校組織研討,並制訂了詳細實施方案,確定將「關注教學起點,建設高效課堂,提供適合教育」作為必修課分層走班的改革理念。新學年一開始,學校就在高一拉開了在數學、英語兩門必修課中分層走班的試點。鄧加富說,之所以先在這兩門必修課啟動,是因為進入青田中學的很大一部分學子從小在農村學校學習,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而數學學科水平差異更大。「試點成功後,我們會向所有學科推進。」
培養動力
讓學生在興趣中拓展
「校長,孩子周末回家整天泡在電腦上,怎麼辦?」家長向鄧加富求助。「鄧校,智能手機真是禍害,學生沉迷於手機上網,太難管了!」班主任也向校長抱怨。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迷戀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有的學生成績直線下降,有的學生性格越來越叛逆。這一現象引起了鄧加富的思考。一味禁止顯然不治本,如何將學生的興趣點轉化成學習動力是學校必須面對的課題。
去年,學校開設了一些網路技術選修課,學生的興趣很快被吸引過來,但隨後鄧加富發現,這些選修課在設置上有些鬆散,與必修課關聯度不高。於是,學校開始組織教師著力解決這些問題,由此開發了一系列課程群。比如「網」開一面課程群、「游」中作樂課程群、微電影課程群等。課程群的設置,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電腦網路知識的大門,學生在鑽研的同時發現了自己在學習上的差距,開始主動學習起數學、物理和英語方面的知識。很快,成效顯現出來。還是那位曾向校長求助的家長,有一天竟發現他的孩子居然開始鑽研大學的物理知識。在去年底舉行的麗水市首屆機器人製作大獎賽中,剛剛組建的青田中學代表隊竟捧回了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今年7月,高二學生徐伊平主持的研究性學習成果獲得省一等獎。
這一成功讓青田中學的領導和教師意識到了課程群建設的重要性,他們開始了一項更加雄心勃勃的計劃,要為學校里的每一類學生提供「個性菜單」,以吸引學生興趣,培養學習動力,促進個性成長。他們做足調研文章,針對僑鄉學子學情複雜、畢業流向多元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了一系列有的放矢的課程群,力爭滿足學生生涯規劃要求,符合學生畢業流向特點。如針對一部分將要走出國門的學子,學校開設「走出國門」課程群。這個課程群既有了解華僑和歐洲人文風情的歐陸風情、青田華僑簡史、小語種等課程,又有便於學生實現就業的投資理財、市場營銷、烹任等課程。一位學生高二開學不久就出國了,他在給班主任的簡訊中這樣寫道:感謝學校的小語種課程,讓我很快就能融入西班牙,一點兒也不覺得陌生。
經過努力建設,學校目前已形成幾類有影響力的課程群,其中包括以電腦網路課程群為代表的針對學生問題開設的課程群;以航模課程群為代表的學生興趣建設課程群;以篆刻課程群為代表的傳承地域特色文化課程群和以學科基礎為基點的課程群。
倒逼改革
讓教師有更多職業成就感
分層走班上課,對學校管理和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挑戰。開始試點時,一些教師的觀念明顯跟不上,有些老師不知道哪些才算是自己的學生:「我都找不到學生了怎麼輔導?」「上課進度怎麼統一啊?」
對於課程群建設,更有不少人感覺是在「不務正業」,「擠占時間搞課程群建設還不如把時間花在必修課備課和輔導上來得直接划算」。
鄧加富說,改革初期碰到這些問題很正常,學校也允許不理解的教師暫時不跟進。但與此同時,學校卻加大了全體教師的培訓力度,改進了捆綁考核機制,出台了相關激勵制度,使教師逐漸由被動甚至排斥改革逐漸轉變為以積極的態勢去主動探索。
教師一旦投入了,觀念就會隨之轉變。「以前課堂上拋出個問題,簡單的學生不願回答,太難了一般學生又答不上,課堂經常出現半冷場狀態,讓人無所適從。」數學陳少俊老師說,現在教學班上的學生水平接近,學生對提問反應積極,師生對話比以往高效多了,教學生成也比預設多了很多。
目前,青田中學以學生自主選擇和定期流動的分層運作機制正在完善,以強調充分預設、更關注廣泛生成的課堂教學正在凸顯。隨著課改的深化,也越來越倒逼教師加強研究,自我充電,提升素養。他們開始認真研究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別差異,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在教學目標達成上、提供學習材料多少上、練習題的數量和難度上、學生學業成就評價上,都做了詳盡的研究和細緻的工作。學校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在改革中得到了較快提升。
專家觀點
「目中有人」學校教育才有出路
方展畫
毋庸諱言,總有那麼一些高中,早已慣於以「目中無人」和「強求一律」來經營所謂的「高質量」教育。在此教育下,學生的特長被束之高閣,差異被漠視,選擇權也遭剝奪。學校教育因此出現「千校一面」「萬教一法」的現象也就不足為怪。
青田中學也曾如是。事實上,在嘗試走班教學前,學校一度出現過不少高一新生相繼去外地擇校的不正常現象。困境倒逼改革。學校決定從尊重學生不同特點以及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出發,進行走班教學改革,還給學生學習的選擇權。
學校先是在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進行走班改革,嘗到甜頭後,又嘗試在選修課中實施走班,同樣收穫了一份意外之喜。小步前進的成功必然提振信心,他們開始趟改革「深水區」,將走班引入到數學和外語這兩門必修課程之中,並且初見成效。根據規劃,目前,學校已著手開發基於各門必修學科的校本課程群,準備為全面走班搭建平台。
青田中學走班改革的意義在於:它為不同興趣特長和學業水平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供選擇的多樣化平台,尊重了個體的差異和教育的多樣性,讓學生在現有教育體制下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學習話語權和選擇權,改變了傳統教育中評價標準統一、學習內容統一、教學進程統一的僵化與機械,走出了一片全新的教改天地。近年來,學校隨著教育質量的跨越式提升,生源流失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辦學聲譽鵲起。
從固定行政班到走班,所體現的遠不只是教學形式上的改變,其背後蘊涵著教育理念的更新,育人方式的轉變,更是教育機制的變革。試想,如若不能真正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不能深刻認識教育的育人使命,不能直面並痛下決心推進深層次改革,就不可能完成走班這一艱難轉身。正是基於這一點,在當前許多地方「千校一面」「萬教一法」的山窮水盡困境中,青田中學邁出的這一步,的確是關鍵性的一步,是通向柳暗花明的一步。
(作者系浙江省教科院院長)
推薦閱讀:
※【房產】被激活的全民住房投資夢
※社保卡金融功能要激活,不然你就落伍了!
※??? 瑜伽脈輪:一套開發潛能,激活臍輪的瑜伽序列
※社保卡快快激活 它還有這些強大功能